第6回 射鴻雁欣逢故舊 贈盤纏結義投軍
關燈
小
中
大
人某人哪州哪縣人氏,面容長短一定要寫的。
”仁貴道:“如此,我們弟兄兩個合一張狀可以使得嗎?”店家說:“這個使不得,有幾個人,就要寫幾張投軍狀。
”仁貴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寫起來投進去。
”店主道:“二位爺,天色晚了,這位大老爺得早晨坐堂收這些投軍狀;一到飯後,就退堂不收了。
”仁貴說:“既如此,我們就寫端正在此,明日投進去便了。
”店家說:“還有一句要緊說話,明朝二位投進去,大老爺若用了,一定要發盔甲銀的,每一個銀十兩。
發與二位爺不要自用了,有這個規矩,要送與内外中軍官買果子吃。
若是不送,他就不用了。
”仁貴說:“這也是小事。
”仁貴連夜燈下寫了投軍狀。
一宵過了,清晨弟兄起身梳洗打扮,拉起投軍狀,說:“店家,行囊在裡邊,小心照管,我們去了,回來算帳。
”店家道:“是,隻怕二位爺去得太早了。
”仁貴說:“早些好。
”弟兄二人出了店門。
行到半路,轟隆一聲炮響,大老爺升堂。
隻見東南西北各路投軍人都來了,都擁在總府轅門。
隻聽鼓樂喧天,吆吆喝喝好不威風,大纛招軍旗扯起東西轅門中軍出來說道:“大老爺有令,爾等投軍者速獻投軍狀進去!”隻聽一聲答應,那些人亂紛紛把軍狀遞與中軍官。
仁貴也把兩張軍狀付與他,外中軍說:“爾等候着。
”應道:是。
不表轅門外投軍人等候發放。
單表中軍官進入大堂,呈上許多軍狀。
旗牌官接上展鋪公案上邊,這位張大老爺就拿面上這一張觀看,原來是周青的軍狀,下面第二張就是薛仁貴的了。
那張環睜眼看時,上寫具投軍狀人周青,系山西绛州府龍門縣人氏,才年一十八歲。
張環心下一想:“十八歲就來投軍,必是能幹的。
中軍過來!”中軍應道:“有!”張環吩咐道:“快傳周青進見!”中軍道:“是!”連忙走到轅門問說:“呔!爾等内中有什麼周青嗎?”仁貴說:“兄弟,叫你。
”周青連忙上前說:“中軍爺,小人就是。
”中軍道:“你就叫周青。
大老爺有令,快随我進來。
”周青應道:“是。
”随了中軍進入大堂,連忙跪下說:“大老爺在上,小人周青叩見。
”張士貴擡眼一看,說:“果然象個年少英雄。
”就問:“周青,你既來投軍,可學兵馬,能用幾樁兵器?”周青說:“大老爺在上,小人幼習弓馬,盡皆熟透,十八般武藝件件皆能。
”張士貴說:“你兩膊有多少勇力?”周青說:“小人右膊有四百多斤,左膊有五百斤。
”張士貴說:“你善用什麼器械?”周青說:“小人善用兩條镔鐵锏。
”張環道:“既然如此,鐵锏可帶在此?”周青道:“這倒不曾帶來。
”張環道:“既不曾帶來,中軍,你往架上取兩條鐵锏過來,與他當堂耍與本總觀看。
”中軍應道:“是!”便往架上取了鐵锏下來,遞與周青。
周青接來提在手中,立起身來就在大堂上使了起來。
果然好锏!但見左蟠頭,右蟠頭,如龍取水;左插花,右插花,似虎奔山。
這個锏使動了,大堂上多是風聲。
使完,将锏放在旁邊,上前跪下說:“大老爺在上,小人锏法使完了。
”張士貴大悅道:“你锏法果然耍得好,本總要收能幹旗牌十二名,如今已有八名在此,還少四名。
今看你年少英雄,不免收你在裡邊做旗牌官吧。
”周青說:“多謝大老爺擡舉。
”立起身來,改換旗牌衣服,就站在旁邊了。
張士貴看到第二張紙上,隻見寫着具投軍狀人薛仁貴,系山西绛州府龍門縣人氏。
這吓得張環魂不在身,心下暗想:“陛下夢内不可不信,軍師詳夢真乃活神仙了。
我在此招了七八個月,從沒有姓薛的,正合我意;不想真有個薛仁貴。
陛下夢中說他穿白用戟,未知真假,不免傳他進來看個明白。
”中軍應道:“有!”張環說:“速傳龍門縣薛仁貴進來。
”那中軍答應道:“是!”忙出轅門喝道:“呔!爾等内可有什麼薛仁貴嗎?”仁貴應道:“中軍爺,小人就是。
”中軍道:“你就是薛仁貴嗎?好個漢子!大老爺有令,小心随我進來。
”仁貴答應,随中軍官進入大堂,連忙跪下說:“大老爺在上,薛仁貴叩見。
”那張環望下一看,隻見他白绫包巾白戰袍,通身多是白的。
心下暗想:“應夢賢臣,—些都不差的了。
為今之計,便怎麼處呢?我若用了他,陛下一知,我張氏門中就沒有功勞了,不如不用他罷!隻說沒有此人,哄騙瞞了天子,這些大功勞自然是我賢婿的了。
”張士貴算計已定,說道:“你就叫薛仁貴嗎?”仁貴應道:“小人正是。
”張環說:“你既來投軍,弓馬武藝善會幾樁?”仁貴道:“大老爺在上,小人善會走馬射箭,百步穿楊。
十八般武藝件件皆精。
”張環說:“兩膊有多少氣力?”仁貴說:“小人右膊有五百八十斤,左膊有六百四十斤之力。
”士貴見說,原來他比周青氣力還大,遂問:“你善用什麼器械?”仁
”仁貴道:“如此,我們弟兄兩個合一張狀可以使得嗎?”店家說:“這個使不得,有幾個人,就要寫幾張投軍狀。
”仁貴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寫起來投進去。
”店主道:“二位爺,天色晚了,這位大老爺得早晨坐堂收這些投軍狀;一到飯後,就退堂不收了。
”仁貴說:“既如此,我們就寫端正在此,明日投進去便了。
”店家說:“還有一句要緊說話,明朝二位投進去,大老爺若用了,一定要發盔甲銀的,每一個銀十兩。
發與二位爺不要自用了,有這個規矩,要送與内外中軍官買果子吃。
若是不送,他就不用了。
”仁貴說:“這也是小事。
”仁貴連夜燈下寫了投軍狀。
一宵過了,清晨弟兄起身梳洗打扮,拉起投軍狀,說:“店家,行囊在裡邊,小心照管,我們去了,回來算帳。
”店家道:“是,隻怕二位爺去得太早了。
”仁貴說:“早些好。
”弟兄二人出了店門。
行到半路,轟隆一聲炮響,大老爺升堂。
隻見東南西北各路投軍人都來了,都擁在總府轅門。
隻聽鼓樂喧天,吆吆喝喝好不威風,大纛招軍旗扯起東西轅門中軍出來說道:“大老爺有令,爾等投軍者速獻投軍狀進去!”隻聽一聲答應,那些人亂紛紛把軍狀遞與中軍官。
仁貴也把兩張軍狀付與他,外中軍說:“爾等候着。
”應道:是。
不表轅門外投軍人等候發放。
單表中軍官進入大堂,呈上許多軍狀。
旗牌官接上展鋪公案上邊,這位張大老爺就拿面上這一張觀看,原來是周青的軍狀,下面第二張就是薛仁貴的了。
那張環睜眼看時,上寫具投軍狀人周青,系山西绛州府龍門縣人氏,才年一十八歲。
張環心下一想:“十八歲就來投軍,必是能幹的。
中軍過來!”中軍應道:“有!”張環吩咐道:“快傳周青進見!”中軍道:“是!”連忙走到轅門問說:“呔!爾等内中有什麼周青嗎?”仁貴說:“兄弟,叫你。
”周青連忙上前說:“中軍爺,小人就是。
”中軍道:“你就叫周青。
大老爺有令,快随我進來。
”周青應道:“是。
”随了中軍進入大堂,連忙跪下說:“大老爺在上,小人周青叩見。
”張士貴擡眼一看,說:“果然象個年少英雄。
”就問:“周青,你既來投軍,可學兵馬,能用幾樁兵器?”周青說:“大老爺在上,小人幼習弓馬,盡皆熟透,十八般武藝件件皆能。
”張士貴說:“你兩膊有多少勇力?”周青說:“小人右膊有四百多斤,左膊有五百斤。
”張士貴說:“你善用什麼器械?”周青說:“小人善用兩條镔鐵锏。
”張環道:“既然如此,鐵锏可帶在此?”周青道:“這倒不曾帶來。
”張環道:“既不曾帶來,中軍,你往架上取兩條鐵锏過來,與他當堂耍與本總觀看。
”中軍應道:“是!”便往架上取了鐵锏下來,遞與周青。
周青接來提在手中,立起身來就在大堂上使了起來。
果然好锏!但見左蟠頭,右蟠頭,如龍取水;左插花,右插花,似虎奔山。
這個锏使動了,大堂上多是風聲。
使完,将锏放在旁邊,上前跪下說:“大老爺在上,小人锏法使完了。
”張士貴大悅道:“你锏法果然耍得好,本總要收能幹旗牌十二名,如今已有八名在此,還少四名。
今看你年少英雄,不免收你在裡邊做旗牌官吧。
”周青說:“多謝大老爺擡舉。
”立起身來,改換旗牌衣服,就站在旁邊了。
張士貴看到第二張紙上,隻見寫着具投軍狀人薛仁貴,系山西绛州府龍門縣人氏。
這吓得張環魂不在身,心下暗想:“陛下夢内不可不信,軍師詳夢真乃活神仙了。
我在此招了七八個月,從沒有姓薛的,正合我意;不想真有個薛仁貴。
陛下夢中說他穿白用戟,未知真假,不免傳他進來看個明白。
”中軍應道:“有!”張環說:“速傳龍門縣薛仁貴進來。
”那中軍答應道:“是!”忙出轅門喝道:“呔!爾等内可有什麼薛仁貴嗎?”仁貴應道:“中軍爺,小人就是。
”中軍道:“你就是薛仁貴嗎?好個漢子!大老爺有令,小心随我進來。
”仁貴答應,随中軍官進入大堂,連忙跪下說:“大老爺在上,薛仁貴叩見。
”那張環望下一看,隻見他白绫包巾白戰袍,通身多是白的。
心下暗想:“應夢賢臣,—些都不差的了。
為今之計,便怎麼處呢?我若用了他,陛下一知,我張氏門中就沒有功勞了,不如不用他罷!隻說沒有此人,哄騙瞞了天子,這些大功勞自然是我賢婿的了。
”張士貴算計已定,說道:“你就叫薛仁貴嗎?”仁貴應道:“小人正是。
”張環說:“你既來投軍,弓馬武藝善會幾樁?”仁貴道:“大老爺在上,小人善會走馬射箭,百步穿楊。
十八般武藝件件皆精。
”張環說:“兩膊有多少氣力?”仁貴說:“小人右膊有五百八十斤,左膊有六百四十斤之力。
”士貴見說,原來他比周青氣力還大,遂問:“你善用什麼器械?”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