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回 絕海渡鲸波 喜得冰纨傳秘奧 求丹行鐵甬 巧穿石壁赴璇宮
關燈
小
中
大
至走近一看,竟是極深厚的海水,因受仙法禁制,成了大片冰牆,望若晶壁。
衆中除金、石二人一落地便早看出外,餘人雖也全是慧目法眼,先前竟然誤認。
二童先領衆人由南而北,将到盡頭,忽然轉身立定,說道:"此是地璇宮的上面,這片廣場乃此宮總圖。
我弟兄與七位道友一見如故,承蒙折節下交,認作平生幸事,按理不應詢私。
一則,雙方師長原有交情,島主此舉必有用意,不是想置來人于死地。
二則,我弟兄實秉萬年寒冰精氣而生,雖是島主再傳弟子,平日期愛最為優厚。
曾允将來轉世,親自收為門人,不與二代弟子并列。
并說我二人靈根特異,天仙有望。
隻因身負奇寒之氣,任何母體俱難投胎,不等降生,親母必死。
隻有冰蠶、溫玉,還有毒龍丸、大還丹兩種靈藥,可以助我二人轉劫成道。
曾囑遇到友人持有這類至寶靈丹,便可任意行事,縱犯本島規令,隻要不過分,也免責罰。
先前便想略說幾句,總以平素畏懼,本島法嚴,膽小不敢妄言。
此時見諸位行即入險,而此四寶又全在貴派門下,想起師祖前言,正可惜題,略為盡心。
等我現出總圖,諸位道友道法高深,當能看出天星纏度與陰陽兩儀上下相生,七宮五行之妙。
固然天樞、地軸玄機微奧,變化無窮,仍在諸位臨機應變,随時警悟,不是一看即可全解,但到底不無小補,所望留意才好。
" 說罷,将手一指,立有一個形如羅盤的碧玉冒出地上,大約三尺。
離盤寸許,懸着大小七根鐵針。
二童手伸盤内,分朝第二、第四兩針微微一撥,針頭上立時射出一青一白兩股細才如指的精芒,長約丈許,到了前面,互相激撞,一閃即滅。
緊跟着,轟的一聲巨震,廣場上六根金柱齊射毫光,同時轉動,電也似旋将起來,約有盞茶光景,忽然隐去。
再定睛一看,已換了一番景象。
前面大片水晶地面已全不見,四外青氣混茫,當中裹着一個略帶長圓不甚整齊的大球,正在徐徐轉動。
看去好似實質,但是氣層中隐現着好些脈絡,密如蛛網,更有無量大小星光明滅閃動,小的幾如微塵,不是目力所能發現。
橫面南、北兩端各有一道光線,繞向上面圓球之上。
光并不強,好似一青一白兩股光氣互相接觸以後,合而為一,顔色卻不相混。
再由中心聚點,向兩旁各射出一片奇光,形态各殊,變幻不同。
衆人自從峨眉開府以後,功力大進,知道此是宙極縮影。
剛剛悟出一點地軸、天樞妙用,球上纏度還未看清,忽聽遠遠金鐘響動之聲。
二童慌道:"師祖升座,我二人必須前往。
下面便是地璇宮入口,請快走吧,恕不奉陪了。
"說罷,圓球忽隐,廣場并不複原,當中現出一個井形大洞,黑沉沉看不見底。
金、石二人運用慧目,定睛一看,底層暗影中似有一團亮光,停住不動,上下相隔約有三四百丈。
阿童正放佛光朝下照看,大洞一現,二童面上更形驚慌,見阿童放出佛光,忙又回身急喊: "諸位請就此下去,不用法寶,還可兔卻人門時好些阻力。
"話未說完,便雙雙往上面來路飛去。
阿童也将佛光收起。
衆人略為商量,料知二童善意相告,必有原因。
但是深入重地,主人又是那麼難說話,不得不加小心,便戒備着往下飛落。
沿途并無阻礙,隻覺氣大濃重,如行大霧之中,如換常人,必難呼吸,别的并無異狀。
晃眼到地一看,那發光所在,乃是一個六角形的洞門,作斜坡形,好似半個圓球平置地上,正面開着一個孔洞。
來路天井已然不見,上空四外一片沉冥,霧氣濃密,其黑如漆。
用盡慧目法眼,隻覺地方奇大,也看不到一點物事,也不見有宮殿影子。
那光便自洞中發出,光并不強。
細查洞内,也是一片茫茫,依稀隻辨出一點甬道影子。
休說歸路已斷,其勢也無中途退出之理,隻得一同試探着,往裡緩緩飛人。
進約數丈,光氣忽隐,偶然回顧來路,門也不見,後面也化成一條又彎又斜的極長甬道。
金、石、甄、易六人前破紫雲宮,曾在神砂甬道中出入,料與相似。
便無二童之誡,也不敢妄用法寶,引發它威力變化。
便囑幹神蛛、石完、阿童三人:"大家一起,不要走單,須聽招呼行事。
"一面率衆前行,順甬道走去。
衆人飛行神速,一晃飛出數百裡。
剛覺出甬道奇長,前面忽現出七條歧路,參差分列。
金蟬等近年已通曉七宮五星兩儀運行之妙;先前二童洩機,又占了不少便宜。
知道此是七星環入口,内中金、日兩宮通路最為厲害,必須避開,便即立定。
方在仔細觀察,尋找土、木二宮入口,比較減少危害。
忽見第七條歧徑上黃塵滾滾,互相磨蕩,發出一種極洪烈的巨聲。
遙望門内,無量數的火星互相激撞爆發,密如雨雹,勢甚驚人。
下餘六條歧徑仍是靜悄悄的。
斷定此是土宮入口,看去雖然猛烈,比較下餘六宮威力要差得多。
一行諸人,有好幾個通地行之術,就有險阻,也可用法寶闖過,不緻被其困住。
立率衆人縱起遁光,往裡飛進。
覺着塵沙火星,越往前越密,威勢越大。
仗着各人均有法寶防身,阿童更放佛光護住,衆人一同急進,居然通行無阻。
方想七宮雖然通連,本身各有纏度,可通中樞要地,至二童所說的六角黑色小亭,取得靈藥,将靈奇救了出來。
哪知飛不多遠,忽到盡頭,并無出路,壁堅如鋼,非金非石,無法再進。
同時塵沙火星全數斂去。
衆人不知土宮也有好些變化,那盡頭處實是通路,隻要由甄、石師徒三人用地行法穿将過去,即可直達所去之地。
當時疏忽,不曾細想,誤以為黃塵迷路,走錯了地方。
回頭一看,果然左右兩側均現出不少通路。
事出意外,先看總圖又未記全,急切間想不出如何走法。
沒奈何,隻得選中一條較小的甬道,往前走去。
行約裡許,看見前面似有一座金亭。
初次見到亭舍,以為那是金宮中心要地,隻一入内,便可看出日月五星七官方位,走到一看,果是一座大約二十多丈的金亭。
可是那亭中高起,每面各有一條極長甬道通連,内有兩條最大。
衆人站在亭内,正在分頭查看,不知往哪面走好。
忽聽幹神蛛驚呼速退,回頭一看,東首甬道不見。
一個極大日輪發出萬道金光,由遠而近電駛飛來,老遠便覺奇熱無比,的人如焚,任何火力也無此強烈。
以為誤走日宮,不禁大驚,紛往來路退回。
衆人退得快,那日輪來得更快。
衆人剛剛退出,還未立定,隻聽轟轟隆隆,一片霹靂之聲,那日輪直似一個極大的火球,已由原甬道外穿亭而過。
那亭立時不見,路也隔斷,變成一片金壁。
總算飛遁神速,沒有撞上。
衆人雖是法力高強,還有至寶防身,也幾乎面熱心跳,烤得透不過氣來。
心神乍定,方想另外覓路,四下一看,地形又變,歧徑更多,無所适從。
還未看清方向,對面又有一片黑影冷氣緩緩飛來。
先前日輪嘗過厲害,恐是二童所說月影,恐生變化,不願與抗,忙即退人别路。
正不知如何是好,忽聽石完大聲喜喚:"師父、師伯快來!我能開路了。
" 衆人恐他走單遇險,連忙趕去一看,原來迷宮奇境随時變化。
當衆人匆匆飛避之時,石完早就疑心那盡頭牆壁是個玉石之質,打算仗着家傳仙法,撞它一下試試。
同時見那黑影冷氣來勢較緩,初生之犢,不知利害輕重,退得遲了一步。
剛要飛去,恰巧甬道又生變化,左手一條極長的甬道,倏地湧起一片黃塵,緊跟着又變成一片牆壁,擋住前面,和第一次所見一樣。
心中一動,不再随衆退下,徑往左側剛變出來的牆上行法撞去,果然石質堅硬非常。
本來這一沖,土宮妙用已被引發,石完如若回身,又生變化,仍是無用。
總算福至心靈,一經試出真相,不特未退,反用家傳法力将那牆壁裂口制住。
經此一來,妙用全失,急切間不能生出變化,緻被衆人安然尋去,見狀大喜。
同時聞得風、雷、水、火夾着各種極猛烈的異聲,萬籁齊鳴,上下四外一起震動。
全甬道也不住搖撼,仿佛海嘯山崩,就要爆發情景。
金、石、幹、甄諸人不是得有師傳,便是見聞廣博,知道宮中妙用埋伏,已被石完觸動,此是應有現象,不足為慮。
前面石壁必是入口,前行固然不免險阻,且喜無心中得到出路,由此可以悟徹玄機。
反正不用法寶不行,且由石完先行開路,到了前面見機行事。
衆中除金、石二人一落地便早看出外,餘人雖也全是慧目法眼,先前竟然誤認。
二童先領衆人由南而北,将到盡頭,忽然轉身立定,說道:"此是地璇宮的上面,這片廣場乃此宮總圖。
我弟兄與七位道友一見如故,承蒙折節下交,認作平生幸事,按理不應詢私。
一則,雙方師長原有交情,島主此舉必有用意,不是想置來人于死地。
二則,我弟兄實秉萬年寒冰精氣而生,雖是島主再傳弟子,平日期愛最為優厚。
曾允将來轉世,親自收為門人,不與二代弟子并列。
并說我二人靈根特異,天仙有望。
隻因身負奇寒之氣,任何母體俱難投胎,不等降生,親母必死。
隻有冰蠶、溫玉,還有毒龍丸、大還丹兩種靈藥,可以助我二人轉劫成道。
曾囑遇到友人持有這類至寶靈丹,便可任意行事,縱犯本島規令,隻要不過分,也免責罰。
先前便想略說幾句,總以平素畏懼,本島法嚴,膽小不敢妄言。
此時見諸位行即入險,而此四寶又全在貴派門下,想起師祖前言,正可惜題,略為盡心。
等我現出總圖,諸位道友道法高深,當能看出天星纏度與陰陽兩儀上下相生,七宮五行之妙。
固然天樞、地軸玄機微奧,變化無窮,仍在諸位臨機應變,随時警悟,不是一看即可全解,但到底不無小補,所望留意才好。
" 說罷,将手一指,立有一個形如羅盤的碧玉冒出地上,大約三尺。
離盤寸許,懸着大小七根鐵針。
二童手伸盤内,分朝第二、第四兩針微微一撥,針頭上立時射出一青一白兩股細才如指的精芒,長約丈許,到了前面,互相激撞,一閃即滅。
緊跟着,轟的一聲巨震,廣場上六根金柱齊射毫光,同時轉動,電也似旋将起來,約有盞茶光景,忽然隐去。
再定睛一看,已換了一番景象。
前面大片水晶地面已全不見,四外青氣混茫,當中裹着一個略帶長圓不甚整齊的大球,正在徐徐轉動。
看去好似實質,但是氣層中隐現着好些脈絡,密如蛛網,更有無量大小星光明滅閃動,小的幾如微塵,不是目力所能發現。
橫面南、北兩端各有一道光線,繞向上面圓球之上。
光并不強,好似一青一白兩股光氣互相接觸以後,合而為一,顔色卻不相混。
再由中心聚點,向兩旁各射出一片奇光,形态各殊,變幻不同。
衆人自從峨眉開府以後,功力大進,知道此是宙極縮影。
剛剛悟出一點地軸、天樞妙用,球上纏度還未看清,忽聽遠遠金鐘響動之聲。
二童慌道:"師祖升座,我二人必須前往。
下面便是地璇宮入口,請快走吧,恕不奉陪了。
"說罷,圓球忽隐,廣場并不複原,當中現出一個井形大洞,黑沉沉看不見底。
金、石二人運用慧目,定睛一看,底層暗影中似有一團亮光,停住不動,上下相隔約有三四百丈。
阿童正放佛光朝下照看,大洞一現,二童面上更形驚慌,見阿童放出佛光,忙又回身急喊: "諸位請就此下去,不用法寶,還可兔卻人門時好些阻力。
"話未說完,便雙雙往上面來路飛去。
阿童也将佛光收起。
衆人略為商量,料知二童善意相告,必有原因。
但是深入重地,主人又是那麼難說話,不得不加小心,便戒備着往下飛落。
沿途并無阻礙,隻覺氣大濃重,如行大霧之中,如換常人,必難呼吸,别的并無異狀。
晃眼到地一看,那發光所在,乃是一個六角形的洞門,作斜坡形,好似半個圓球平置地上,正面開着一個孔洞。
來路天井已然不見,上空四外一片沉冥,霧氣濃密,其黑如漆。
用盡慧目法眼,隻覺地方奇大,也看不到一點物事,也不見有宮殿影子。
那光便自洞中發出,光并不強。
細查洞内,也是一片茫茫,依稀隻辨出一點甬道影子。
休說歸路已斷,其勢也無中途退出之理,隻得一同試探着,往裡緩緩飛人。
進約數丈,光氣忽隐,偶然回顧來路,門也不見,後面也化成一條又彎又斜的極長甬道。
金、石、甄、易六人前破紫雲宮,曾在神砂甬道中出入,料與相似。
便無二童之誡,也不敢妄用法寶,引發它威力變化。
便囑幹神蛛、石完、阿童三人:"大家一起,不要走單,須聽招呼行事。
"一面率衆前行,順甬道走去。
衆人飛行神速,一晃飛出數百裡。
剛覺出甬道奇長,前面忽現出七條歧路,參差分列。
金蟬等近年已通曉七宮五星兩儀運行之妙;先前二童洩機,又占了不少便宜。
知道此是七星環入口,内中金、日兩宮通路最為厲害,必須避開,便即立定。
方在仔細觀察,尋找土、木二宮入口,比較減少危害。
忽見第七條歧徑上黃塵滾滾,互相磨蕩,發出一種極洪烈的巨聲。
遙望門内,無量數的火星互相激撞爆發,密如雨雹,勢甚驚人。
下餘六條歧徑仍是靜悄悄的。
斷定此是土宮入口,看去雖然猛烈,比較下餘六宮威力要差得多。
一行諸人,有好幾個通地行之術,就有險阻,也可用法寶闖過,不緻被其困住。
立率衆人縱起遁光,往裡飛進。
覺着塵沙火星,越往前越密,威勢越大。
仗着各人均有法寶防身,阿童更放佛光護住,衆人一同急進,居然通行無阻。
方想七宮雖然通連,本身各有纏度,可通中樞要地,至二童所說的六角黑色小亭,取得靈藥,将靈奇救了出來。
哪知飛不多遠,忽到盡頭,并無出路,壁堅如鋼,非金非石,無法再進。
同時塵沙火星全數斂去。
衆人不知土宮也有好些變化,那盡頭處實是通路,隻要由甄、石師徒三人用地行法穿将過去,即可直達所去之地。
當時疏忽,不曾細想,誤以為黃塵迷路,走錯了地方。
回頭一看,果然左右兩側均現出不少通路。
事出意外,先看總圖又未記全,急切間想不出如何走法。
沒奈何,隻得選中一條較小的甬道,往前走去。
行約裡許,看見前面似有一座金亭。
初次見到亭舍,以為那是金宮中心要地,隻一入内,便可看出日月五星七官方位,走到一看,果是一座大約二十多丈的金亭。
可是那亭中高起,每面各有一條極長甬道通連,内有兩條最大。
衆人站在亭内,正在分頭查看,不知往哪面走好。
忽聽幹神蛛驚呼速退,回頭一看,東首甬道不見。
一個極大日輪發出萬道金光,由遠而近電駛飛來,老遠便覺奇熱無比,的人如焚,任何火力也無此強烈。
以為誤走日宮,不禁大驚,紛往來路退回。
衆人退得快,那日輪來得更快。
衆人剛剛退出,還未立定,隻聽轟轟隆隆,一片霹靂之聲,那日輪直似一個極大的火球,已由原甬道外穿亭而過。
那亭立時不見,路也隔斷,變成一片金壁。
總算飛遁神速,沒有撞上。
衆人雖是法力高強,還有至寶防身,也幾乎面熱心跳,烤得透不過氣來。
心神乍定,方想另外覓路,四下一看,地形又變,歧徑更多,無所适從。
還未看清方向,對面又有一片黑影冷氣緩緩飛來。
先前日輪嘗過厲害,恐是二童所說月影,恐生變化,不願與抗,忙即退人别路。
正不知如何是好,忽聽石完大聲喜喚:"師父、師伯快來!我能開路了。
" 衆人恐他走單遇險,連忙趕去一看,原來迷宮奇境随時變化。
當衆人匆匆飛避之時,石完早就疑心那盡頭牆壁是個玉石之質,打算仗着家傳仙法,撞它一下試試。
同時見那黑影冷氣來勢較緩,初生之犢,不知利害輕重,退得遲了一步。
剛要飛去,恰巧甬道又生變化,左手一條極長的甬道,倏地湧起一片黃塵,緊跟着又變成一片牆壁,擋住前面,和第一次所見一樣。
心中一動,不再随衆退下,徑往左側剛變出來的牆上行法撞去,果然石質堅硬非常。
本來這一沖,土宮妙用已被引發,石完如若回身,又生變化,仍是無用。
總算福至心靈,一經試出真相,不特未退,反用家傳法力将那牆壁裂口制住。
經此一來,妙用全失,急切間不能生出變化,緻被衆人安然尋去,見狀大喜。
同時聞得風、雷、水、火夾着各種極猛烈的異聲,萬籁齊鳴,上下四外一起震動。
全甬道也不住搖撼,仿佛海嘯山崩,就要爆發情景。
金、石、幹、甄諸人不是得有師傳,便是見聞廣博,知道宮中妙用埋伏,已被石完觸動,此是應有現象,不足為慮。
前面石壁必是入口,前行固然不免險阻,且喜無心中得到出路,由此可以悟徹玄機。
反正不用法寶不行,且由石完先行開路,到了前面見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