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回 孽重憂危 離魂憐情女 心靈福至 隐迹護仙童

關燈
想到駝子有事他去,陽阿老人也會趕來。

    我們俱知此老輕不出手,出手便是辣的,向無虛發。

    他在島宮閉關二十六年,連上次峨眉開府均未得去。

     近甫開宮出外走動,匆促之間,未及推算,以為蠻僧必無幸免。

    哪知他來得那麼雷風暴雨,其勢洶洶,竟連手也未伸。

    蠻僧因受你們幾面夾攻,連受損害,心膽皆寒,再吃他擋住去路,竟吓得舍了回去正路,往相反方向逃走。

    我們看出蠻僧元氣大耗,将來魔火風雷雖仍厲害,隻要禅功堅定,苦厄雖所不免,難關必能渡過。

    駝妻韓仙子,想與老人見面叙闊,并代呂道友求情,知他飛遁神速,已經趕向前去。

    适聽傳聲相告,呂道友罰仍不免,本身法力卻不加禁閉,那一頓長鞭也從寬不打了。

    我沒有追去,知道你們定必擔心,特意來此送信。

    以後不論甚事,我必竭力相助便了。

    "呂、花二人拜謝不疊。

    淩渾道:"我不喜人謙恭多禮,無須如此。

    還有你二人,一個要趕回海外領責,一個來日有大難,今生所用法寶也須準備。

    尤其令師遺留的那件錦雲衣,務須貼身穿好。

    龍珠用完,你隻要心念峨眉,高呼大雄禅師法号,自會飛走。

    有此至寶護住元神,應劫之時,可免好多苦難。

    不過全身快被魔火化盡時,必須留意便了。

    你們先走吧。

    "花、呂二人立即應諾,分别拜辭,一同飛走。

     申屠宏見二人走時,花無邪還不怎樣,呂璟卻在暗中切齒,悲憤已極。

    想起花無邪這麼好一個志行高潔的修女,不久便吃雲南二惡用魔火化煉成灰,再受十四年煉魂之慘,稍一疏忽,元神也為地火風雷所化,身受如此慘酷,朋友一場,愛莫能助,好生憤慨。

     淩渾見他義形于色,笑道:"他二人原是歡喜冤家,已經曆劫五世,女的夙孽更重。

    到了今生,因受芬陀大師點化,方始勘破情關。

    再經十四年苦厄,脫困出來,便以元神成真。

    呂璟也必受她點化。

    此舉于他倆人實有大益,本人心志又強,不便逆她。

    否則,我們助她脫難,豈不易如反掌?隻是蠻人下手慘毒,明知不行,仍想由此女口中逼出梵文經解,并且居心險詐,便此女肯獻出來,仍是難免,令人不忿而已。

    你與她也頗交厚,如不服氣,乘着師長未回,何不找點事做?還有你那徒弟,怕你不肯帶他,你又再三禁阻,不令來此探看,急得在山口外不住背人祝告,眼都望穿,你也應該把他帶走才是。

    " 申屠宏便說:"我不放心李洪,欲乘恩師未回以前,就便往大咎山一行,尚不知能去與否,如帶龍娃,未免不便。

    意欲先往囑咐他幾句,大咎山事完,再來帶他同行。

    還有花無邪之事,既承師叔見示,此女實是可敬可憐,不知有無方法,使其減少苦孽?仍求師叔賜示。

    " 淩渾笑道:"這兩件事,我早想好。

    你先往大咎山去,别處你還有事。

    事完照我柬帖行事,内有靈符一道,去時應用,便不至被蠻人覺察。

    他們原是雲南玉樹烏龍族中兩個蠻子,幼時在海心山采藥,本是踏冰過去,不料附近火山爆發,海中冰解,無法回轉。

     為避狂風,誤人魔教中一個主腦人物所居魔宮地阙以内,巧值每三百五十年一次開山之期,不但沒有送命,反留在宮中百零九日,除傳授魔法外,又賜了兩部魔經。

    并說西昆侖有一破頭和尚,乃他師叔,命持魔經前往求教。

    蠻人将人尋到,煉成魔法以後,橫行雲南,無惡不作。

    破頭和尚是個漢人出家,得道早數百年,人更兇惡乖戾。

    因和血神子鄭隐争奪魔教中秘籍血神經未成,反遭大敗,心中忿愧,立誓此仇不報,決不出世。

    蠻人本與他貌合神離,這次劫奪禅經,本來欺他閉居山腹,不使與聞。

    現見花女大援甚多,又知血神子已經伏誅,必往求助。

    秃賊前在西昆侖山腹隐居,禁閉甚嚴,與外隔絕。

    本是負氣苦修,入定多年,竟将一次劫難避過,越發自恃。

    不知修道人的本身劫難,非到臨頭,極難盡悉天機微妙。

    蠻人前往一說,定必靜極思動。

    如将此人除去,功德不小,并免花無邪每日魔火風雷之外,更受金刀煉魂之厄。

    就便再給蠻人一點苦吃,豈不也妙? 我看龍娃喜氣已透華蓋,決無兇險,隻管帶去。

    如不放心,你将他放在大咎山北山谷崖洞之内暫候,事完同走便了。

    " 申屠宏料無差錯,方在應諾拜謝,淩渾人已飛走。

    忙趕往谷外,龍娃果然獨坐谷口,向内探頭遙望。

    見面喜極,便同往他家中,給乃母留了一些金銀,然後走向無人之處,往空飛去。

    龍娃對師親熱異常,從見面起,老是喜形于色,把師父叫不絕口,不住請問對敵情形和往返幻波池經過。

    申屠宏本就愛他天真,素性又極和易,見他問得甚詳,心想:"此子根骨雖差,但極聰明至誠。

    本要帶他在外經曆,此時所問,俱是本門師執尊長名姓法力和諸妖邪的來曆,而幻波池地阙仙景,日前也聽自己談到,卻未問起,也無欲羨之意。

    小小年紀,竟能逐處留心,分别輕重,實是難得。

    "心中一喜,便有問必答,不厭其詳。

    龍娃一一記在心裡。

    仗着師父帶了同飛,天際罡風吹不上身,問答方便,竟連大咎山鬥法起因及此時情形,全聽了去。

    師徒二人且談且行,不覺行抵大咎山絕頂不遠。

    依了龍娃,還想跟去。

    申屠宏終覺累贅,不令同往,先往北山谷中降落。

    遙望絕頂之上,雙方似在相持,佛光祥霞,反倒加盛,不似上次經過時隐晦,看出謝、李三人正占上風。

    這班妖人,均非弱者,本心為防李洪誤傷那兩個頭戴蓮花的道童,意欲觑便解圍,不令樹此強敵。

    照所見形勢,謝、李三人分明着重化煉毒手摩什,仗着七寶金幢防護,未怎出手。

    自己守着李甯預囑,既未打算助其誅殺妖邪,稍為延遲無妨。

     當地鄰近魔窟,龍娃無甚法力,隻身在此,休說遇上妖邪一流,便厲害一點的猛獸,也禁不住。

    雖有李洪所傳法術和隐形絹符,但是學習日淺,功力不夠,隻能用來防禦蛇魯,如遇妖邪,反而有害。

    絹符雖可以隐形飛遁,但又人地生疏,不知逃處。

    再因事急尋師,遁往山頂,更是可慮。

    本門隐形已極神妙,天蟬葉此時實是多餘,便取出來交與龍娃,傳了用法,擇好藏伏之處,令其将身隐起,不可出現。

    為防萬一,并在外面下了一圈禁制。

    龍娃大喜,立即跪請傳授,說:"師父去後,不知久暫,适見附近果樹甚多,如知收撤之法,便可随意出入,弟子決不遠走便了。

    "申屠宏也覺這地方是個窄小隐僻的崖穴,龍娃年幼,獨個兒禁在内,也實氣悶,一個忍受不住,走出圈去,便不能再返原處。

    本想傳以出入之法,再見兩手牽衣,依依膝前,仰望自己誠求之狀,一時憐愛過甚,竟連收發口訣也同傳授。

    初意還防他功力大淺,到時遺忘,或是臨事疏忽,想将衣襟割下,留道靈符備用。

    哪知龍娃向道誠切,逐處用心,加上服了陽阿老人兩粒靈藥,靈智大增,自從領了本門心法,日常勤習,數日之隔,居然大有進境。

    因見師父常用此法封禁學塾,每次旁觀默記,除功力不濟,不能由心運用,便生極大威力妙用,仗以擒敵,外人決難發現侵入,單是收撤複原,竟是一學就會,毫不費事。

    出手更是謹慎從容,一點不慌。

    申屠宏見他如此勤勉向上,自然更放心嘉許,囑咐了幾句,便即起身飛去。

     龍娃初次學會本門禁法,高興非常,師父走後,便在洞外演習,始而還用天蟬葉隐身。

    嗣一查看,那山谷隐于亂山危崖之中,四面更有高林掩蔽,岩穴左近草莽繁茂,高可過人,端的隐秘已極,覺着這等地方怎會有人到此?不由膽子漸大起來。

    又想起師父昔曾說起,本門禁法威力甚大,外人決看不出;即或外人心生疑念,強行闖入,不死必傷,或者昏迷成擒。

    雖然初學,功力太差,多少總可生出一點妙用,意欲尋點物事,試上一下。

    無如天蟬葉也是初學,人在禁圈之内,自不須此;一出圈去,便須如法施為,始能隐形:一心不能兩用。

    暗忖:"此地決無人來,便師父也說防備萬一,事出多慮。

     一會工夫,有甚妨害?"便将天蟬葉收起,走出圈外。

    先尋了塊山石,假當敵人,往禁圈中投去。

    接着按照師傳發出法訣。

    隻見一片金霞閃過,石成粉碎,一點也未侵入,越發高興。

    連試了幾次,俱是如此,不論是石塊,是樹枝,全部一觸禁網,立即碎裂四散。

     意猶未足,又想尋個活東西試試。

    哪知當地野獸甚少,先在附近一尋沒有,不由往前走去。

    等走了半裡多路,忽想起禁法厲害,自己不過借以演習,卻要白害一條生物性命。

     那蛇虎等猛惡毒物,又制它不住;兔子一類小生物,俱都與人無害,無辜弄死,豈非造孽?念頭一轉,忙往回走。

    快到崖側,似有金碧光華一閃即隐。

    龍娃無甚經曆,光又細如遊絲,斜陽影裡也未看清。

    同時想起:"先前原和師父求說,決不遠走,如何忘卻? 雖然師父不在,也無甚事,終是違背師命。

    自身根骨又差,好容易有此仙緣遇合,理當時刻仰體恩師心意行事才是。

    隻要用心勤學,将來飛劍、法術全可學會,忙這一時作甚? 并且師父已去了好些時,想必快要回轉。

    行時曾說自己坐功長進,與其出外貪玩,何如去往洞中打坐?既可用功,還讨師父喜歡,多好。

    "心中尋思,禁法已撤,便走将進去。

     這地方本是危崖之下一個洞穴。

    左近還有兩洞,比較高大,但頗污穢。

    這洞雖小,地勢卻好,外面還有丈許大小一片石地,上面危崖前覆,更有藤蔓下垂擋住入口,本不易為人發現。

    再一設上禁制,外觀一片側壁,決不知内有洞穴。

    申屠宏行事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