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禍奔秦 王景略統兵入洛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桓溫自枋頭奔歸,焚舟棄仗,喪失不資,但命一毛一虎生督東燕等四郡軍事,領東燕太守。
溫從東燕出倉垣,鑿井而飲,沿途饑一渴交乘,很覺困頓。
那燕大都督慕容垂,卻未曾急追。
諸将争請追擊,垂與語道:“我并非不欲往追,但行軍須知緩急,不應輕動。
今溫方引兵退去,必嚴兵斷後,我若驟然追擊,恐難得志,不如展緩一兩日,他見追兵未至,定當晝夜疾趨,速離我境,至離我已遠,力盡氣衰,然後我倍道往追,無慮不勝了。
”如垂智謀仿佛似恪,故恪之推薦,确有特識。
說着,乃親督一精一騎八千人,徐徐進行。
溫果兼程疾馳,力行至七百裡,總道是去敵已遙,可以無憂,乃安營休息。
早有燕騎探知消息,向垂返報。
垂遣範一陽一王德,率勁騎四千名,從間道抄至襄邑,埋伏東澗中,截溫去路,自引四千騎急進,直一逼一溫營。
溫麾下尚有數萬人,隻因連日奔波,不堪再戰,忽遇燕兵追到,頓時人人失色,個個驚心。
溫也捏了一把冷汗,沒奈何出營厮殺。
本來是我衆彼寡,盡可支持,無如衆無鬥志,見敵即怯,溫禁遏不住,隻好且戰且走。
行至東澗相近,蓦聽得一聲胡哨,曠野中遍豎旗幟,引着許多鐵騎,截殺過來。
晉軍統吓得膽落,不暇辨視來兵多寡,隻恨身上少生兩翅,無術騰空,不得已覓路四竄,你也走,我也逃,越想逃走,越是送死。
燕兵前攔後一逼一,煞是厲害,見一個,殺一個,好似斫瓜切菜一般。
好容易逃脫一半,已是二三萬人,斷送一性一命了。
溫垂頭喪氣,還至谯郡,誰知又有一彪軍殺出,截住溫軍。
溫慌忙挈着輕騎,拚命沖過,後隊被來兵攔殺,死傷又近萬人。
好似曹一操一之戰赤壁。
究竟來兵從何處殺到?原來是援燕的秦軍,統将叫作苟池。
接應六十回。
池得勝歸去,晉軍七零八落,回至姑孰,五萬人隻剩得六七千了。
溫經此挫,自覺臉上無光,不得不設法分謗。
适袁真自石門奔歸,溫遂說他擁兵觀望,贻誤饷源,以緻糧盡喪師。
當下拜表劾真,并把鄧遐亦牽連在内。
晉廷憚溫如故,即免真為庶人,并奪遐官,遐得休便休,隻袁真心下不服,也上表劾溫罪狀。
好幾日不見複诏,真竟據住壽春,叛晉降燕,遣人詣邺中求救。
無罪遭誣,原是難受,但背主降虜,究屬不合。
燕遣大鴻胪溫統,持冊拜真為征南大将軍,領揚州刺史,封宣城公。
統在道病殁,免不得稽延使事,真望眼将穿,不得邺中消息,又通使關中,向秦乞降去了。
這真叫做朝摩燕阙,暮谒秦關。
惟燕故兖州刺史孫元,前次起應溫軍。
及溫軍敗還,元據武一陽一拒燕,燕使左衛将軍孟高,率兵讨元。
元戰敗遭擒,當然畢命。
晉東燕太守一毛一虎生,在淮北站足不住,逾淮南歸,溫使虎生為淮南太守,鎮守曆一陽一,晉廷反遣侍中羅含,赍牛酒犒溫軍。
又由會稽王昱,詣溫會議,再圖後舉。
昱返都後,诏授溫世子熙為征虜将軍,領豫州刺史,敗不加誅,反給封賞,可怪不可怪呢!明是教猱升木。
且說燕将吳王垂,自襄邑還邺,威名益振。
太傅評向來忌垂,至此益甚,垂表列将士功賞,統被評抑置,無一照行。
垂不免忿怼,入阙面請,與評争論廷前。
燕主暐不能裁決,燕臣又憚評威勢,不敢助垂,可憐垂舌敝唇焦,終無效果,反與評多結怨恨罷了,就中尚有一段情由,關系垂事。
垂妃段氏,為燕太後可足渾氏所谮,冤死獄中。
事見五十八回。
垂格外悲悼,因娶段妃女弟為繼室。
偏可足渾氏脅令出妻,硬把親妹長安君嫁垂。
垂雖勉強遵命,心中很是不樂,名目上配合長安君,其實是心懷故劍,不及新歡,所以伉俪無情,看同陌路。
這長安君遭夫白眼,怎能不上訴椒房?因此可足渾太後,時常恨垂。
再加燕主暐新立一後,就是可足渾太後的侄女,姑侄變成婆媳,親上加親,聯同一氣,太後與垂有嫌,皇後自應表同情,宮帏裡面,交口毀謗,任你燕主暐如何英明,也未免聽信讒言,況暐原是個糊塗蟲,怎能不為所迷,太後可足渾氏,見暐亦嫉垂,遂召太傅評入議,将加垂罪,置諸死刑。
獨不怕阿妹守寡麼?故太宰恪子楷,及垂舅蘭建,暐得秘謀,即往告垂道:“先發制人
溫從東燕出倉垣,鑿井而飲,沿途饑一渴交乘,很覺困頓。
那燕大都督慕容垂,卻未曾急追。
諸将争請追擊,垂與語道:“我并非不欲往追,但行軍須知緩急,不應輕動。
今溫方引兵退去,必嚴兵斷後,我若驟然追擊,恐難得志,不如展緩一兩日,他見追兵未至,定當晝夜疾趨,速離我境,至離我已遠,力盡氣衰,然後我倍道往追,無慮不勝了。
”如垂智謀仿佛似恪,故恪之推薦,确有特識。
說着,乃親督一精一騎八千人,徐徐進行。
溫果兼程疾馳,力行至七百裡,總道是去敵已遙,可以無憂,乃安營休息。
早有燕騎探知消息,向垂返報。
垂遣範一陽一王德,率勁騎四千名,從間道抄至襄邑,埋伏東澗中,截溫去路,自引四千騎急進,直一逼一溫營。
溫麾下尚有數萬人,隻因連日奔波,不堪再戰,忽遇燕兵追到,頓時人人失色,個個驚心。
溫也捏了一把冷汗,沒奈何出營厮殺。
本來是我衆彼寡,盡可支持,無如衆無鬥志,見敵即怯,溫禁遏不住,隻好且戰且走。
行至東澗相近,蓦聽得一聲胡哨,曠野中遍豎旗幟,引着許多鐵騎,截殺過來。
晉軍統吓得膽落,不暇辨視來兵多寡,隻恨身上少生兩翅,無術騰空,不得已覓路四竄,你也走,我也逃,越想逃走,越是送死。
燕兵前攔後一逼一,煞是厲害,見一個,殺一個,好似斫瓜切菜一般。
好容易逃脫一半,已是二三萬人,斷送一性一命了。
溫垂頭喪氣,還至谯郡,誰知又有一彪軍殺出,截住溫軍。
溫慌忙挈着輕騎,拚命沖過,後隊被來兵攔殺,死傷又近萬人。
好似曹一操一之戰赤壁。
究竟來兵從何處殺到?原來是援燕的秦軍,統将叫作苟池。
接應六十回。
池得勝歸去,晉軍七零八落,回至姑孰,五萬人隻剩得六七千了。
溫經此挫,自覺臉上無光,不得不設法分謗。
适袁真自石門奔歸,溫遂說他擁兵觀望,贻誤饷源,以緻糧盡喪師。
當下拜表劾真,并把鄧遐亦牽連在内。
晉廷憚溫如故,即免真為庶人,并奪遐官,遐得休便休,隻袁真心下不服,也上表劾溫罪狀。
好幾日不見複诏,真竟據住壽春,叛晉降燕,遣人詣邺中求救。
無罪遭誣,原是難受,但背主降虜,究屬不合。
燕遣大鴻胪溫統,持冊拜真為征南大将軍,領揚州刺史,封宣城公。
統在道病殁,免不得稽延使事,真望眼将穿,不得邺中消息,又通使關中,向秦乞降去了。
這真叫做朝摩燕阙,暮谒秦關。
惟燕故兖州刺史孫元,前次起應溫軍。
及溫軍敗還,元據武一陽一拒燕,燕使左衛将軍孟高,率兵讨元。
元戰敗遭擒,當然畢命。
晉東燕太守一毛一虎生,在淮北站足不住,逾淮南歸,溫使虎生為淮南太守,鎮守曆一陽一,晉廷反遣侍中羅含,赍牛酒犒溫軍。
又由會稽王昱,詣溫會議,再圖後舉。
昱返都後,诏授溫世子熙為征虜将軍,領豫州刺史,敗不加誅,反給封賞,可怪不可怪呢!明是教猱升木。
且說燕将吳王垂,自襄邑還邺,威名益振。
太傅評向來忌垂,至此益甚,垂表列将士功賞,統被評抑置,無一照行。
垂不免忿怼,入阙面請,與評争論廷前。
燕主暐不能裁決,燕臣又憚評威勢,不敢助垂,可憐垂舌敝唇焦,終無效果,反與評多結怨恨罷了,就中尚有一段情由,關系垂事。
垂妃段氏,為燕太後可足渾氏所谮,冤死獄中。
事見五十八回。
垂格外悲悼,因娶段妃女弟為繼室。
偏可足渾氏脅令出妻,硬把親妹長安君嫁垂。
垂雖勉強遵命,心中很是不樂,名目上配合長安君,其實是心懷故劍,不及新歡,所以伉俪無情,看同陌路。
這長安君遭夫白眼,怎能不上訴椒房?因此可足渾太後,時常恨垂。
再加燕主暐新立一後,就是可足渾太後的侄女,姑侄變成婆媳,親上加親,聯同一氣,太後與垂有嫌,皇後自應表同情,宮帏裡面,交口毀謗,任你燕主暐如何英明,也未免聽信讒言,況暐原是個糊塗蟲,怎能不為所迷,太後可足渾氏,見暐亦嫉垂,遂召太傅評入議,将加垂罪,置諸死刑。
獨不怕阿妹守寡麼?故太宰恪子楷,及垂舅蘭建,暐得秘謀,即往告垂道:“先發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