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第五十七回 具使才說下涼州 滿惡貫變生秦阙

關燈
,願回隴西,秦主生欲從襄請,東海王堅谏阻道:“襄乃當今人傑,若縱還隴西,還當了得!不如誘以厚利,伺彼無備,擊死了他,方絕後患。

    ”生乃依堅議,遣使拜襄官爵。

    襄不願受,殺死秦使,扯碎來冊,又進兵侵掠河南。

    生當然大怒,适并州刺史張平,棄燕降秦,由生授為大将軍,令率部衆數萬人擊襄。

    襄自恐寡不敵衆,乃卑辭厚币,與平結歡,面訂盟約,結為兄弟,始各撤兵退回。

     生因戰事已平,樂得經營土木,遂發三輔民修治渭橋。

    金紫光祿大夫程肱謂:“有害農時,不應勞民。

    ”反被生驅出斬首。

    未幾,大風拔木,行人颠仆,秦宮中訛傳賊至,自相驚擾,宮門晝閉,五日方息。

    生查得造謠數人,刳心剖胃,慘加極刑。

    光祿大夫強平,為生母舅,實在看不過去,便入殿切谏,勸生一愛一民事神,緩刑崇德,才能上弭災祲,下息一奸一回。

    語尚未完,已惹動生怒,命左右取鑿過來,鑿穿平頂,不得少延。

    衛将軍廣平王黃眉,前将軍新興王飛,建節将軍鄧羌,時正在側,急忙叩頭固谏,謂:“平系強太後弟,應從薄譴。

    ”生哪裡肯聽,但促左右鑿平。

    可憐平腦破漿流,死于非命。

    生且黜黃眉為左馮翊,飛為右扶風,羌為鹹一陽一太守。

    這三人素有勇名,所以生尚不忍加誅,但示薄懲。

    那強太後卻哭弟過哀,恨子不道,竟緻憂郁成疾,絕食而亡。

    生毫無戚容,反自書手诏,頒示中外,略雲: 朕受皇天之命,君臨萬邦,嗣統以來,有何不善?而謗讟之一聲,扇滿天下,殺不過千,而謂之殘虐,行者毗肩,未足為希,方當強刑極罰,複如朕何? 是時,潼關以西,長安以東,虎狼為害,日中阻道,夜間發屋,不食六畜,專務食人,百姓不敢耕桑,都徙居城邑。

    百官奏請禳災,生獰笑道:“野獸腹饑,自然食人,飽即不食,何必過慮。

    天道本來好生,正因民多犯罪,特降虎狼替朕助威,為甚麼要去祈禳呢?”可笑可恨。

    一日,出遊阿房,見有男一女二人,行過道旁,容貌都尚秀麗,便令左右拉住二人,當面問道:“汝二人卻是佳偶,已結婚否?”二人答道:“小民乃是兄妹,不是夫妻。

    ”生笑道:“朕賜汝為夫婦,汝即可就此交一歡,毋庸推辭。

    ”奇語。

    二人固執不從,生即拔劍出鞘,把他砍死。

    旋與繼妻登樓眺望,繼妻指問樓下一人,是何官職姓名?生望将下去,乃是尚書仆射賈玄石,儀容秀偉,素有美名,禁不住惹起醋意,便顧語道:“汝莫非豔羨此人麼?”虧你聰明,能知妻意。

    說着,即召過衛士,交與佩劍,囑使取玄石首來。

    衛士攜劍下樓,才閱片時,已取玄石首複命。

    生擲與繼妻道:“贈汝何如?”繼妻又慚又悔,弄得局蹐不安,匍匐待罪。

    生卻憐妻有色,扶使起身,攜手回宮去了。

    隻枉死了玄石。

     生平時最喜食棗,嘗患齒痛,令太醫令程延診視。

    延診畢語生道:“陛下并無他疾,不過食棗太多,因緻損齒。

    ”說至此,忽聽得一聲狂吼道:“咦!汝非聖人,怎知我多食棗?”延心膽俱落,急拟下跪謝過,不料劍鋒已到,首即墜地。

    嗣又使别醫合安胎藥,加入人參,嫌太細小。

    醫謂:“參質雖細,未具人形,但已可合用。

    ”生怒道:“汝敢譏笑我嗎?”遂使左右剜出醫目,然後枭首。

    醫官到死,尚未知所犯何罪,及他人察及剜目情由,才料到苻生誤會,還道是借參寓譏,與自己瞽目有關,所以冤冤枉枉的殺死該醫。

     越年,為秦主生壽光三年,就是晉穆帝升平元年。

    穆帝年閱十五,預行冠禮,褚太後撤簾歸政,故改永和十三年為升平元年。

    秦與晉東西分峙,年号原是不同,惟史家推晉為正統,因此随筆叙明,聊醒眉目,看官不要嗤我夾七夾八呢。

    是年二月,太白犯東井,秦太史令康權上言道:“東井系秦地分野,太白罰星,恐主暴兵犯京師。

    ”生狂笑道:“太白入井,想是因渴求飲,與人事有何關系呢?”不但生自己好笑,就是我亦聞言笑倒了。

     又越兩月,接得邊地急報,乃是姚襄入據黃落,将一逼一長安。

    生不得不遣将調兵,出擊姚襄。

    襄前時出沒淮北,隳突河南,自稱大将軍大單于,據住許昌,并窺洛一陽一。

    洛一陽一本由魏将周成駐守,及冉魏敗亡,成舉城降晉,仍得晉廷委任。

    晉大将軍桓溫,嘗請遷都洛一陽一,修複園陵,穆帝未許,但命溫為征讨大都督,使讨姚襄。

    适周成複叛,襄亦引兵回洛,彼此相持,未分勝負。

    溫乃自江陵發兵,遣督護高武據魯一陽一,輔國将軍戴施屯河上,自率大軍繼進。

    溫登船樓北望中原,慨然歎道:“使神州陸沈,百年邱墟,王夷甫諸人,實難诿責呢。

    ”當下進次伊水。

    襄撤洛一陽一圍,移兵拒溫,先使部下一精一銳,避匿林中,乃遣人語溫道:“公率大軍遠來,襄願奉身歸命,與公相見,但請公敕兵少退,即當拜谒路旁。

    ”溫知襄有詐,掀須微哂道:“我自來恢複中原,敬谒山陵,幹君甚事?君既歸順,便當來見,何必煩勞使人,多費糾纏呢。

    ”襄使返報,襄知所謀不遂,乃與溫夾水對壘。

    溫親被甲胄,督衆過擊,襄衆大敗,死傷數千人,奔往北山。

    溫追襄不及,進略洛一陽一,周成率衆出降。

    溫執成送建康,自徙屯金墉城,修複諸陵,分置陵令,表請調鎮西将軍謝尚,都督司州諸軍事,鎮守洛一陽一。

    尚有疾不行,未幾去世。

    溫乃留戴施為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