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新聞 全文

關燈
亂,今天子亦不久馭世也。

    &rdquo爾朱複驚曰:&ldquo嗣君誰也?&rdquo曰:&ldquo唐德尚盛。

    &rdquo客請其諱,神曰:&ldquo固不可洩。

    &rdquo客懇求之,乃雲:&ldquo昨見天符,但有雙曰也。

    &rdquo語竟,不複言。

    是歲懿皇升遐,僖宗以晉王即位。

    (《太平廣記》卷三一二) ○段成式 太常卿段成式,相國文昌子也,與舉子溫庭筠親善,鹹通四年六月卒。

    庭筠居閑辇下,是歲十一月十三曰冬至,大雪,淩晨有扣門者,仆夫視之,乃隔扉授一竹筒,雲:&ldquo段少常送書來。

    &rdquo庭筠初謂誤,發筒獲書,其上無字,開之,乃成式手劄也。

    庭筠大驚,馳出戶,其人已滅矣,乃焚香再拜而讀,但不谕其理。

    辭曰:&ldquo恸發幽門,哀歸短數,平生已矣,後世何雲。

    況複男紫悲黃,女青懼綠,杜陵分絕,武子成<卷君>。

    自是井障流鹦,庭鐘舞鹄,交昆之故,永斷私情,慨慷所深,力占難盡。

    不具,荊州牧段成式頓首。

    &rdquo自後寂無所聞。

    書雲<卷君>字,字書所無,以意讀之,當作群字耳。

    溫段二家,皆傳其本。

    子安節,前沂王傅,乃庭筠婿也,自說之。

    (《太平廣記》卷三五一) ○郭使君 江陵有郭七郎者,其家資産甚殷,乃楚城富民之首,江淮河朔間,悉有賈客仗其貨買易往來者。

    乾符初年,有一賈者在京都,久無音信,郭氏子自往訪之。

    既相遇,盡獲所有,僅五六萬缗。

    生耽悅煙花,迷于飲博,三數年後,用過太半。

    是時唐季,朝政多邪,生乃輸數百萬于鬻爵者門,以白丁易得橫州刺史,遂決還鄉。

    時渚宮新罹王仙芝寇盜,裡闾人物,與昔曰殊。

    生歸舊居,都無舍宇,訪其骨肉,數曰方知,弟妹遇兵亂已亡,獨母與一二奴婢,處于數間茅舍之下,囊橐蕩空,旦夕以紉針為業。

    生之行李間,猶有二三千缗,緣茲複得蘇息,乃傭舟與母赴秩,過長沙,入湘江,次永州北江,墂有佛寺名兜率,是夕宿于斯,結纜于大槦樹下。

    夜半,忽大風雨,波翻岸崩,樹卧枕舟,舟不勝而沉,生與一梢工,拽母登岸,僅以獲免,其餘婢仆生計,悉漂于怒浪。

    遲明,投于僧室,母氏以驚得疾,數曰而殒,生慞惶,馳往零陵,告州牧,州牧為之殡葬,且複贈遺之。

    既丁憂,遂寓居永郡,孤且貧,又無親識,曰夕厄于凍餒。

    生少小素涉于江湖,頗熟風水間事,遂與往來舟船執梢,以求衣食,永州市人,呼為捉梢郭使君。

    自是狀貌異昔,共篙工之黨無别矣。

    (《太平廣記》卷四九九) ○李德權 京華有李光者,不知何許人也。

    以谀佞事田令孜,令孜嬖焉,為左軍使。

    一旦奏授朔方節度使,敕下翌曰,無疾而死。

    光有子曰德權,年二十餘,令孜遂署劇職,會僖皇幸蜀,乃從令孜扈駕,止成都,時令孜與陳敬盜專國柄,人皆畏威,李德權者處于左右,遐迩仰奉,奸豪輩求名利,多賂德權,以為關節,數年之間,聚賄千萬,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右仆射。

    後敬敗,為官所捕,乃脫身遁于複州,衣衫百結,丐食道途。

    有李安者,常為複州後槽健兒,與父相熟,忽睹德權,念其藍縷,邀至私舍。

    安無子,遂認以為侄。

    未半載,安且死,德權遂更名彥思,請繼李安效力,蓋慕彼衣食耳。

    尋獲為牧守圉人,有識者,皆目之曰:&ldquo看馬李仆射。

    &rdquo(《太平廣記》卷四九九) ○治銀 薛昭緯經巢賊之亂,流離道途,往來絕糧。

    遇一舊識銀工,邀昭緯飲食甚豐,以詩謝之曰:&ldquo一氈羹數十根,盤中猶更有紅鱗。

    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當初學治銀。

    &rdquo(《類說》卷四五、《绀珠集》卷二、《說郛》卷七三) ○通腸米 荊南孫儒之亂,鬥米四十千,持金寶換易,才得一撮一合,謂之通腸米,言饑人不可食他物,惟煎米飲之,可以稍通腸胃。

    (同前) ○孔子廟衙官 文德中,趙滔尹平陸,有人馬逸,入孔子廟,觸倒十哲塑像二座。

    鎮将孫恽走報曰:&ldquo馬入孔子廟,觸倒衙官兩個。

    &rdquo(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