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後漢少帝劉辯〈辯。
靈帝長子。
養于史道人家。
謂之史侯。
中平六年四月。
即位。
改元平熹。
八月改元昭甯。
在位六月。
董卓廢弘農王。
〉【悲歌】 〖《後漢書》曰:董卓廢帝為弘農王。
使李儒進鸩。
王不肯飲。
強飲之。
不得已。
乃與妻唐姬飲燕别。
酒行。
王悲歌雲雲。
王令唐姬起舞。
抗袖而歌雲雲。
王謂姬曰:卿王者妃。
勢不複為吏民妻。
自愛。
從此長辭。
遂飲藥而死。
時年十八。
〗 天道易兮我何艱。
(《禦覽》或作如。
)棄萬乘兮退守(《禦覽》或作居。
)蕃。
(《禦覽》或作藩。
)逆臣見迫兮命不延。
逝将去汝(《禦覽》或作爾。
)兮适幽玄。
(○《後漢書》何後紀附王美人傳。
《禦覽》九十二、百五十。
) 【唐姬起舞歌】〖附〗 〖唐姬。
颍川人。
少帝薨。
歸鄉裡。
守節不嫁。
獻帝下诏迎姬。
使侍中持節。
拜為弘農王妃。
〗 皇天崩兮後土頹。
身為帝王兮命夭摧。
死生路(《文選》注作各。
)異(《禦覽》或誤作畢。
)兮從此乖。
奈(《禦覽》或作悼。
)我茕獨兮心中(《禦覽》或作中心。
)哀。
(○《後漢書》何後紀附王美人傳。
《禦覽》九十二、百五十。
又《文選》二十八挽歌詩注引一句。
) ☆蔡邕〈邕。
字伯喈。
陳留圉人。
建甯三年。
辟司徒喬玄府。
出補河平長。
召拜郎中。
校書東觀。
遷議郎。
董卓為司空。
徵屬祭酒。
補侍禦史。
遷尚書。
尋為侍中。
初平元年。
拜左中郎将。
封高陽侯。
三年。
卓誅。
坐下獄死。
年六十一。
有集二十卷。
〉【飲馬長城窟行】〖《詩紀》雲。
《文選》作古辭。
玉台作蔡邕。
蔡集亦載此。
〗 青青河邊(《類聚》作畔。
樂府同。
六臣本《文選》作畔。
注雲。
善作邊字。
)草。
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
宿(《類聚》作夙。
《詩紀》同。
《文選》作夙。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宿。
)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草堂詩箋作己在。
)傍。
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杜詩補遺注作複。
)異縣。
展轉不可(玉台作相。
本集、樂府同。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相。
)見。
枯桑知天風。
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
誰肯相為(《類聚》作與。
本集雲。
抄本作與。
)言。
客從遠方來。
遺(《禦覽》作贈。
)我雙鯉魚。
呼兒(《類聚》作兒。
《詩紀》同。
)烹鯉魚。
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
書中(李善本《文選》作上。
本集同。
)竟(事類賦作意。
本集雲。
或作意。
《白帖》作素書意。
)何如。
上有(《白帖》作言。
)加餐食。
(樂府作飯。
)下有(《白帖》作言。
)長相憶。
(《類聚》作思。
《白帖》、事類賦同。
本集雲。
抄本作億。
○《文選》二十七作古辭。
玉台新詠一。
《類聚》四十一作樂府古詩。
《樂府詩集》三十八作古辭。
蔡中郎集外集。
《詩紀》三。
又《白帖》十作古詩。
引魚、書、如、思四韻。
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八引一句。
草堂詩箋十四夢李詩注作樂府詩。
引鄉、憶二韻。
《禦覽》九百三十六作古歌辭。
引魚、書二韻。
事類賦魚注作古詩。
引魚、書、如、思四韻。
) 【歌】〖《詩紀》作琴歌。
〗 〖邕作釋誨。
設為胡老援琴而歌曰:〗 練餘心兮浸太清。
滌穢濁兮存正靈。
和液暢兮神氣甯。
情志泊兮心亭亭。
嗜欲息兮無由生。
踔宇宙而遺俗兮眇(《廣文選》作少。
誤。
)翩翩而獨征。
(○《後漢書》蔡邕傳。
《廣文選》十四。
《詩紀》三。
) 【答對元式詩】〖本集作答元式詩。
《廣文選》同。
〗 伊餘有行。
爰戾茲邦。
先進博學。
同類率從。
濟濟群彥。
如雲如龍。
君子博文。
贻我德音。
辭之集矣。
穆如清風。
(○《類聚》三十一。
《廣文選》十。
蔡中郎集外集。
《詩紀》三。
) 【答蔔元嗣詩】 斌斌碩人。
贻我以文。
辱此休辭。
非餘所希。
敢不酬答。
賦誦以歸。
(○《類聚》三十一。
《詩紀》三。
) 【翠鳥詩】 庭陬有若榴。
(《類聚》作留。
)綠葉含丹榮。
翠鳥時來集。
振翼修形容。
(《類聚》作容形。
)回顧生碧色。
動搖揚缥青。
幸脫虞人機。
得親君子庭。
馴心托君素。
雌雄保百齡。
(○蔡中郎集外集。
《廣文選》十五。
《詩紀》三。
又《類聚》九十二引榮、形、青三韻。
) 【初平詩】 暮宿河南(此二字《文選》注或單作何。
)怅望。
天陰雨雪滂滂。
(○《文選》二十新亭渚别範零陵詩注。
又《文選》二十六酬王晉安詩注引上一句。
又《文選》三十一雜體詩注、《文選》三十八為範尚書讓吏部尚書第一表注。
各引上句。
并作蔡邕詩序。
○逯案。
選注引此或作詩序。
若
靈帝長子。
養于史道人家。
謂之史侯。
中平六年四月。
即位。
改元平熹。
八月改元昭甯。
在位六月。
董卓廢弘農王。
〉【悲歌】 〖《後漢書》曰:董卓廢帝為弘農王。
使李儒進鸩。
王不肯飲。
強飲之。
不得已。
乃與妻唐姬飲燕别。
酒行。
王悲歌雲雲。
王令唐姬起舞。
抗袖而歌雲雲。
王謂姬曰:卿王者妃。
勢不複為吏民妻。
自愛。
從此長辭。
遂飲藥而死。
時年十八。
〗 天道易兮我何艱。
(《禦覽》或作如。
)棄萬乘兮退守(《禦覽》或作居。
)蕃。
(《禦覽》或作藩。
)逆臣見迫兮命不延。
逝将去汝(《禦覽》或作爾。
)兮适幽玄。
(○《後漢書》何後紀附王美人傳。
《禦覽》九十二、百五十。
) 【唐姬起舞歌】〖附〗 〖唐姬。
颍川人。
少帝薨。
歸鄉裡。
守節不嫁。
獻帝下诏迎姬。
使侍中持節。
拜為弘農王妃。
〗 皇天崩兮後土頹。
身為帝王兮命夭摧。
死生路(《文選》注作各。
)異(《禦覽》或誤作畢。
)兮從此乖。
奈(《禦覽》或作悼。
)我茕獨兮心中(《禦覽》或作中心。
)哀。
(○《後漢書》何後紀附王美人傳。
《禦覽》九十二、百五十。
又《文選》二十八挽歌詩注引一句。
) ☆蔡邕〈邕。
字伯喈。
陳留圉人。
建甯三年。
辟司徒喬玄府。
出補河平長。
召拜郎中。
校書東觀。
遷議郎。
董卓為司空。
徵屬祭酒。
補侍禦史。
遷尚書。
尋為侍中。
初平元年。
拜左中郎将。
封高陽侯。
三年。
卓誅。
坐下獄死。
年六十一。
有集二十卷。
〉【飲馬長城窟行】〖《詩紀》雲。
《文選》作古辭。
玉台作蔡邕。
蔡集亦載此。
〗 青青河邊(《類聚》作畔。
樂府同。
六臣本《文選》作畔。
注雲。
善作邊字。
)草。
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
宿(《類聚》作夙。
《詩紀》同。
《文選》作夙。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宿。
)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草堂詩箋作己在。
)傍。
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杜詩補遺注作複。
)異縣。
展轉不可(玉台作相。
本集、樂府同。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相。
)見。
枯桑知天風。
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
誰肯相為(《類聚》作與。
本集雲。
抄本作與。
)言。
客從遠方來。
遺(《禦覽》作贈。
)我雙鯉魚。
呼兒(《類聚》作兒。
《詩紀》同。
)烹鯉魚。
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
書中(李善本《文選》作上。
本集同。
)竟(事類賦作意。
本集雲。
或作意。
《白帖》作素書意。
)何如。
上有(《白帖》作言。
)加餐食。
(樂府作飯。
)下有(《白帖》作言。
)長相憶。
(《類聚》作思。
《白帖》、事類賦同。
本集雲。
抄本作億。
○《文選》二十七作古辭。
玉台新詠一。
《類聚》四十一作樂府古詩。
《樂府詩集》三十八作古辭。
蔡中郎集外集。
《詩紀》三。
又《白帖》十作古詩。
引魚、書、如、思四韻。
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八引一句。
草堂詩箋十四夢李詩注作樂府詩。
引鄉、憶二韻。
《禦覽》九百三十六作古歌辭。
引魚、書二韻。
事類賦魚注作古詩。
引魚、書、如、思四韻。
) 【歌】〖《詩紀》作琴歌。
〗 〖邕作釋誨。
設為胡老援琴而歌曰:〗 練餘心兮浸太清。
滌穢濁兮存正靈。
和液暢兮神氣甯。
情志泊兮心亭亭。
嗜欲息兮無由生。
踔宇宙而遺俗兮眇(《廣文選》作少。
誤。
)翩翩而獨征。
(○《後漢書》蔡邕傳。
《廣文選》十四。
《詩紀》三。
) 【答對元式詩】〖本集作答元式詩。
《廣文選》同。
〗 伊餘有行。
爰戾茲邦。
先進博學。
同類率從。
濟濟群彥。
如雲如龍。
君子博文。
贻我德音。
辭之集矣。
穆如清風。
(○《類聚》三十一。
《廣文選》十。
蔡中郎集外集。
《詩紀》三。
) 【答蔔元嗣詩】 斌斌碩人。
贻我以文。
辱此休辭。
非餘所希。
敢不酬答。
賦誦以歸。
(○《類聚》三十一。
《詩紀》三。
) 【翠鳥詩】 庭陬有若榴。
(《類聚》作留。
)綠葉含丹榮。
翠鳥時來集。
振翼修形容。
(《類聚》作容形。
)回顧生碧色。
動搖揚缥青。
幸脫虞人機。
得親君子庭。
馴心托君素。
雌雄保百齡。
(○蔡中郎集外集。
《廣文選》十五。
《詩紀》三。
又《類聚》九十二引榮、形、青三韻。
) 【初平詩】 暮宿河南(此二字《文選》注或單作何。
)怅望。
天陰雨雪滂滂。
(○《文選》二十新亭渚别範零陵詩注。
又《文選》二十六酬王晉安詩注引上一句。
又《文選》三十一雜體詩注、《文選》三十八為範尚書讓吏部尚書第一表注。
各引上句。
并作蔡邕詩序。
○逯案。
選注引此或作詩序。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