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詩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霧通。
擊(文苑作系。
注雲。
疑作擊。
)鐘張大樂。
置酒宴群公。
關山無複阻。
車書方大同。
(○文苑英華百五十二。
《詩紀》百二十三。
) 【於邢邵座賦詩】 〖三國典略曰:辛德源嘗於邢邵座賦詩。
其十字曰雲雲。
衆鹹稱善。
〗 寒威漸離風。
春色方依樹。
(○《禦覽》五百八十五。
) 【恙妪詩】 〖談薮曰:散騎常侍辛德源謂思道曰:昨作羌妪詩。
惟得五字雲雲。
苦無其對。
思道尋聲曰:何不道黃物插腦門。
〗 皂陂垂肩井。
(○《太平廣記》二百四十七。
) ☆李孝貞〈孝貞。
字元操。
趙郡伯人。
仕北齊官至黃門侍郎。
入周。
轉吏部下大夫。
開皇初。
曆蒙州刺史。
徵拜内史。
參典文翰。
出為金州刺史。
〉【巫山高】 荊門對巫峽。
雲夢迩陽台。
燎火如奔電。
墜石似驚雷。
天寒秋水急。
風靜夜猿哀。
枕席無由薦。
朝雲徒去來。
(○文苑英華二百一。
《詩紀》百二十二。
) 【鳴雁行】〖《詩紀》雲。
此詩本詠雀。
樂府題曰鳴雁行。
或有誤也。
〗 聽琴旋蔡子。
張羅避翟公。
夕宿寒林上。
朝飛空井中。
既并玄雲曲。
複變海魚風。
一報黃花惠。
還遊萬歲宮。
(○《樂府詩集》六十八。
《詩紀》百二十二。
) 【奉和從叔光祿?元日早朝詩】 銅渾變春(歲時雜詠作秋。
)節。
玉律動年灰。
暧暧城霞旦。
隐隐禁門開。
衆靈(歲時雜詠作樂。
)湊仙府。
百神朝帝台。
葉令雙凫至。
梁王驷馬來。
戈誕映林阙。
歌管沸塵埃。
保章望瑞氣。
尚書滅火災。
冠冕多秀士。
簪裾饒上才。
誰憐張仲蔚。
日暮返蒿萊。
(○古今歲時雜詠一。
文苑英華百九十。
《詩紀》百二十二。
) 【聽百舌鳥詩】 煙銷上路靜。
漏盡禁門通。
好鳥從西苑。
流響入南宮。
間關既多緒。
變轉複無窮。
調驚時斷絕。
音繁有異同。
飲啄歸承露。
飛鳴上别風。
未避王孫彈。
甯畏虎贲弓。
石渠皆學府。
麟閣悉文雄。
不吝青泥印。
時尋白社中。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九。
《詩紀》百二十二。
) 【酬蕭侍中春園聽妓詩】 微雨散芳菲。
中園照落晖。
紅樹搖歌扇。
綠珠飄(文苑作佩。
)舞衣。
繁弦調對酒。
雜引動思歸。
愁人當此夕。
羞見落花飛。
(○《初學記》十五。
文苑英華二百十三。
《詩紀》百二十二。
) 【園中雜詠橘樹詩】 嘉樹出巫陰。
分根徙上林。
白華如散雪。
朱實似懸金。
布影臨丹地。
飛香度玉岑。
自有淩冬質。
能守歲寒心。
(○《初學記》二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六。
作橘樹。
《詩紀》百二十二。
) 【詠鵲詩】 東立朝雨霁。
南飛夜月明。
(○《禦覽》九百二十一引北《齊書》。
) ☆元行恭〈行恭。
北齊後主時為省右戶郎。
待诏文林館。
隋開皇中位尚書郎。
坐事徙瓜州卒。
〉【秋遊昆明池詩】〖《詩紀》雲。
江總、薛道衡皆有此詩。
〗 旅客傷羁遠。
樽酒慰登臨。
池鲸隐舊石。
岸菊聚新金。
陣低雲色近。
行高雁影(文苑作已。
)深。
欹荷瀉圓露。
卧柳橫清陰。
衣共秋風冷。
心學古灰沈。
還似無人處。
幽蘭入雅琴。
(○《初學記》七。
文苑英華百六十四。
《詩紀》百二十六。
) 【過故宅詩】 頹城百戰後。
荒宅(《初學記》作邑。
)四鄰通。
将軍樹(《初學記》作戟。
《詩紀》雲。
一作戟。
)已折。
步兵途轉窮。
吹台有山鳥。
歌庭聒野(文苑作夜。
注雲。
一作野。
)蟲。
草深斜徑沒。
(《初學記》作滅。
文苑同。
)水盡曲池空。
林中滿(文苑作滿中送。
注雲。
一作林中滿。
)明月。
是處來春風。
唯馀一廢(文苑作故。
注雲。
一作廢。
)井。
尚夾兩株桐。
(○《初學記》二十四。
文苑英華三百七。
《詩紀》百二十六。
) ☆蕭岑〈岑。
字智遠。
梁宣帝?子。
?時封河間王。
改吳郡王。
位至太尉。
及蕭琮嗣位。
頗有不法。
隋文帝徵岑入朝。
拜大将軍。
封懷義公。
遂留不遣。
〉【棹歌行】 桂酒既潺?。
輕舟亦乘駕。
鼓?何所(樂府作吟。
)吟。
吟我皇唐化。
容與滄浪中。
淹留明月夜。
(○《樂府詩集》四十。
《詩紀》百二十一。
) ☆王通〈通。
字仲淹。
河汾人。
既冠。
西見隋文帝。
獻太平十二策。
帝不用。
東歸。
其後累徵不起。
講道于河汾之上。
卒。
弟子谥曰文中子。
〉【東征歌】 〖文中子世家曰:隋仁壽三年。
文中子西遊長安。
見文帝。
奏太平十有二策。
帝下其
擊(文苑作系。
注雲。
疑作擊。
)鐘張大樂。
置酒宴群公。
關山無複阻。
車書方大同。
(○文苑英華百五十二。
《詩紀》百二十三。
) 【於邢邵座賦詩】 〖三國典略曰:辛德源嘗於邢邵座賦詩。
其十字曰雲雲。
衆鹹稱善。
〗 寒威漸離風。
春色方依樹。
(○《禦覽》五百八十五。
) 【恙妪詩】 〖談薮曰:散騎常侍辛德源謂思道曰:昨作羌妪詩。
惟得五字雲雲。
苦無其對。
思道尋聲曰:何不道黃物插腦門。
〗 皂陂垂肩井。
(○《太平廣記》二百四十七。
) ☆李孝貞〈孝貞。
字元操。
趙郡伯人。
仕北齊官至黃門侍郎。
入周。
轉吏部下大夫。
開皇初。
曆蒙州刺史。
徵拜内史。
參典文翰。
出為金州刺史。
〉【巫山高】 荊門對巫峽。
雲夢迩陽台。
燎火如奔電。
墜石似驚雷。
天寒秋水急。
風靜夜猿哀。
枕席無由薦。
朝雲徒去來。
(○文苑英華二百一。
《詩紀》百二十二。
) 【鳴雁行】〖《詩紀》雲。
此詩本詠雀。
樂府題曰鳴雁行。
或有誤也。
〗 聽琴旋蔡子。
張羅避翟公。
夕宿寒林上。
朝飛空井中。
既并玄雲曲。
複變海魚風。
一報黃花惠。
還遊萬歲宮。
(○《樂府詩集》六十八。
《詩紀》百二十二。
) 【奉和從叔光祿?元日早朝詩】 銅渾變春(歲時雜詠作秋。
)節。
玉律動年灰。
暧暧城霞旦。
隐隐禁門開。
衆靈(歲時雜詠作樂。
)湊仙府。
百神朝帝台。
葉令雙凫至。
梁王驷馬來。
戈誕映林阙。
歌管沸塵埃。
保章望瑞氣。
尚書滅火災。
冠冕多秀士。
簪裾饒上才。
誰憐張仲蔚。
日暮返蒿萊。
(○古今歲時雜詠一。
文苑英華百九十。
《詩紀》百二十二。
) 【聽百舌鳥詩】 煙銷上路靜。
漏盡禁門通。
好鳥從西苑。
流響入南宮。
間關既多緒。
變轉複無窮。
調驚時斷絕。
音繁有異同。
飲啄歸承露。
飛鳴上别風。
未避王孫彈。
甯畏虎贲弓。
石渠皆學府。
麟閣悉文雄。
不吝青泥印。
時尋白社中。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九。
《詩紀》百二十二。
) 【酬蕭侍中春園聽妓詩】 微雨散芳菲。
中園照落晖。
紅樹搖歌扇。
綠珠飄(文苑作佩。
)舞衣。
繁弦調對酒。
雜引動思歸。
愁人當此夕。
羞見落花飛。
(○《初學記》十五。
文苑英華二百十三。
《詩紀》百二十二。
) 【園中雜詠橘樹詩】 嘉樹出巫陰。
分根徙上林。
白華如散雪。
朱實似懸金。
布影臨丹地。
飛香度玉岑。
自有淩冬質。
能守歲寒心。
(○《初學記》二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六。
作橘樹。
《詩紀》百二十二。
) 【詠鵲詩】 東立朝雨霁。
南飛夜月明。
(○《禦覽》九百二十一引北《齊書》。
) ☆元行恭〈行恭。
北齊後主時為省右戶郎。
待诏文林館。
隋開皇中位尚書郎。
坐事徙瓜州卒。
〉【秋遊昆明池詩】〖《詩紀》雲。
江總、薛道衡皆有此詩。
〗 旅客傷羁遠。
樽酒慰登臨。
池鲸隐舊石。
岸菊聚新金。
陣低雲色近。
行高雁影(文苑作已。
)深。
欹荷瀉圓露。
卧柳橫清陰。
衣共秋風冷。
心學古灰沈。
還似無人處。
幽蘭入雅琴。
(○《初學記》七。
文苑英華百六十四。
《詩紀》百二十六。
) 【過故宅詩】 頹城百戰後。
荒宅(《初學記》作邑。
)四鄰通。
将軍樹(《初學記》作戟。
《詩紀》雲。
一作戟。
)已折。
步兵途轉窮。
吹台有山鳥。
歌庭聒野(文苑作夜。
注雲。
一作野。
)蟲。
草深斜徑沒。
(《初學記》作滅。
文苑同。
)水盡曲池空。
林中滿(文苑作滿中送。
注雲。
一作林中滿。
)明月。
是處來春風。
唯馀一廢(文苑作故。
注雲。
一作廢。
)井。
尚夾兩株桐。
(○《初學記》二十四。
文苑英華三百七。
《詩紀》百二十六。
) ☆蕭岑〈岑。
字智遠。
梁宣帝?子。
?時封河間王。
改吳郡王。
位至太尉。
及蕭琮嗣位。
頗有不法。
隋文帝徵岑入朝。
拜大将軍。
封懷義公。
遂留不遣。
〉【棹歌行】 桂酒既潺?。
輕舟亦乘駕。
鼓?何所(樂府作吟。
)吟。
吟我皇唐化。
容與滄浪中。
淹留明月夜。
(○《樂府詩集》四十。
《詩紀》百二十一。
) ☆王通〈通。
字仲淹。
河汾人。
既冠。
西見隋文帝。
獻太平十二策。
帝不用。
東歸。
其後累徵不起。
講道于河汾之上。
卒。
弟子谥曰文中子。
〉【東征歌】 〖文中子世家曰:隋仁壽三年。
文中子西遊長安。
見文帝。
奏太平十有二策。
帝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