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三

關燈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六。

    又《書鈔》百三十二、《禦覽》七百各引晖一韻。

    韻補一引皚、晖二韻。

    )  【贈徐幹詩】 誰謂相去遠。

    隔此西掖垣。

    拘(《初學記》或作所。

    )限(《初學記》或作此。

    )清切禁。

    (事文《類聚》作禁切。

    )中情無由宣。

    思子沉(李善本《文選》作沈。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沈。

    )心曲。

    長歎不能言。

    起坐失次第。

    一日三四(黃氏杜詩注作次。

    )遷。

    步出北寺門。

    遙望(《初學記》作見。

    )西苑園。

    細柳夾道生。

    方塘含清源。

    輕葉随風轉。

    飛鳥何翻翻。

    (《詩紀》作翻。

    )乖人易感動。

    (《文選》注作恸。

    )  涕(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淚。

    )下與衿連。

    仰視白日光。

    皦皦(《類聚》作皎皎。

    )高且懸。

    兼燭八?内。

    物類無頗偏。

    我獨抱深感。

    不得與比焉。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六。

    又《文選》三十一雜體詩注引一句。

    《類聚》一引懸、偏二韻。

    《初學記》十一引垣、宣、言、遷、園、源、翩七韻。

    又垣、宣二韻。

    又垣一韻。

    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六崔評事詩注引遷一韻。

    事文《類聚》新集五引垣、宣二韻。

    )  【贈徐幹詩】 猥蒙惠咳吐。

    贶以雅頌聲。

    高義厲青雲。

    灼灼有表經。

    (○《書鈔》一百。

    ○孔氏校雲。

    陳俞本雅頌作大雅。

    有表經作粲華星。

    ) 【贈送從弟詩三首】〖第三首《初學記》作鳳凰詩。

    殊謬。

    〗 泛泛東流水。

    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

    華葉紛擾溺。

    (李善本《文選》作華紛何擾溺。

    六臣本注雲。

    善作華紛何擾溺。

    )采之薦宗廟。

    可以羞嘉客。

    豈無園中葵。

    懿此出深澤。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六。

    ) 亭亭(文鏡秘府作青青。

    )山(文鏡秘府作陵。

    )上松。

    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

    松枝一何勁。

    冰(《類聚》作風。

    )霜正慘凄。

    (李善本《文選》作怆。

    )終歲常(《類聚》作恒。

    文章正宗作長。

    )端正。

    豈不罹(《文選》作羅。

    《類聚》同。

    )凝寒。

    松柏有本性。

    (○《文選》二十三。

    《類聚》八十八。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六。

    又文鏡秘儲論南卷引風、勁二韻。

    ) 鳳皇集南嶽。

    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初學記》作存。

    萬花谷同。

    )不厭。

    奮翅淩(《初學記》作騰。

    萬花谷同。

    )紫氛。

    豈不常勤(《初學記》作辛。

    萬花谷同。

    )苦。

    羞與黃雀(《初學記》作雀同。

    萬花谷同。

    )群。

    何時當來儀。

    将(《初學記》作要。

    萬花谷同。

    )須聖明君。

    (○《文選》二十三。

    《初學記》三十。

    文章正宗二十九。

    錦繡萬花谷後集四十。

    《詩紀》十六。

    又《類聚》九十引根、氛、群三韻。

    ) 【雜詩】 職(草堂詩箋作鄙。

    )事相(六臣本《文選》作煩。

    注雲。

    善本作相。

    )填委。

    文墨紛消散。

    馳翰未暇(《書鈔》作遑。

    )食。

    日昃不知晏。

    沈迷簿領間。

    (《文選》作書。

    《文選》注、文章正宗同。

    )回回自昏亂。

    釋此出西城。

    登高且遊觀。

    方塘含白水。

    中有凫與雁。

    安得肅肅羽。

    從爾浮(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爾從遊。

    )波瀾。

    (○《文選》二十九。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六。

    又《文選》四十三丘希範與陳伯之書注引亂一韻。

    《書鈔》三十六引散、亂二韻。

    又晏一韻。

    草堂詩箋八白水詩注引起首一句。

    ) 【鬥雞詩】 丹雞被華采。

    雙距如鋒芒。

    願一揚炎威。

    會戰此中唐。

    利爪探玉除。

    瞋目含火光。

    長翹驚風起。

    勁翮正敷張。

    輕舉奮勾喙。

    電擊複還翔。

    (○《類聚》九十一。

    《詩紀》十六。

    )  【射鸢詩】 鳴鸢弄雙翼。

    飄飄薄青雲。

    我後橫怒起。

    意氣淩神仙。

    發機如驚焱。

    三發兩鸢連。

    流血灑牆屋。

    飛毛從風旋。

    庶士同聲贊。

    君射一何妍。

    (○《類聚》九十二。

    詩記十六。

    )  【詩】 昔君錯畦畤。

    東土有素木。

    條柯不盈尋。

    一尺再三曲。

    隐生寘翳林。

    控倊自迫速。

    得托芳蘭苑。

    列植高山足。

    (○《類聚》八十八。

    《詩紀》十六。

    ) 【詩】 青青女蘿草。

    上依高松枝。

    幸蒙庇養(《禦覽》作眷。

    )恩。

    分(《禦覽》作為。

    )惠不可赀。

    (《禦覽》作訾。

    )風雨雖急疾。

    根株不傾移。

    (○《類聚》八十一。

    《詩紀》十六。

    又《禦覽》九百九十三引枝、訾二韻。

    ) 【詩】  天地無期竟。

    民生甚局促。

    為稱百年壽。

    誰能應此錄。

    低昂倏忽去。

    炯若風中燭。

    (○《禦覽》八百七十。

    ) 【詩】 翩翩野青雀。

    栖竄茨棘蕃。

    朝食(事類賦作拾。

    )平田粒。

    夕飲曲池泉。

    猥出蓬(《禦覽》作蔚。

    )萊(疑作藜。

    )中。

    乃至丹丘邊。

    (○《禦覽》九百二十二。

    事類賦雀賦。

    ) 【詩】  旦發邺城東。

    莫次溟水旁。

    三軍如鄧林。

    武士攻蕭莊。

    (○《書鈔》百十七。

    ○孔氏《書鈔》校語雲。

    武士攻蕭莊。

    陳俞本改劍戟凜秋霜。

    逯案。

    蕭乃肅之訛字。

    言軍士肅莊也。

    ) 【詩】 初春含寒氣。

    陽氣匿其晖。

    灰風從天起。

    砂石縱橫飛。

    (○《書鈔》百五十四。

    )  【詩】  和風從東來。

    玄雲起西山。

    夜中發此氣。

    明旦飛甘泉。

    (《禦覽》十一。

    ) 【詩】 朝發白馬。

    暮宿韓陵。

    (○寰宇記五十五。

    ) 【詩】 大廈(一作夏。

    非。

    )雲構。

    (○《文選》四十六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又二十二招隐詩注。

    ) 【詩】 玄雲起高嶽。

    終朝彌八方。

    (○《書鈔》一百五十。

    《類聚》一。

    ) 【詩】 皦月垂素光。

    玄雲為仿佛。

    (○《文選》二十九雜詩注。

    ) 【詩】  攬衣出巷去。

    素蓋保翩翩。

    (○《書鈔》百三十四。

    ) 【詩】 散禮風雨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