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十

關燈
【樂府古辭】  【雜曲歌辭】  【蜨蝶行】蜨蝶之(《初學記》作蝶之蝶。

    萬花谷同。

    )遨遊(《初學記》作我。

    萬花谷作戲。

    )東園。

    奈何卒逢(《初學記》作未還。

    萬花谷同。

    )三月養子燕。

    接我苜蓿間。

    持(古《詩紀》作披。

    )之我(《初學記》作戲。

    )入紫深宮中。

    行纏之傳(樂府作傅。

    )欂薄栌間。

    雀來燕。

    燕子見銜哺來。

    搖頭鼓翼何軒奴軒。

    (○《樂府詩集》六十一。

    《詩紀》七。

    又《初學記》三十、萬花谷後四十俱引園、燕、間三韻。

    ○逯案。

    持之我入紫深宮中句有倒誤。

    當作持之我入此深宮中。

    或作持之我深入紫宮中。

    ) 【梁甫吟】 〖古文苑作古梁父吟。

    不題諸葛亮名字。

    《類聚》、《樂府詩集》等均題蜀諸葛亮作。

    按李勉琴說曰:梁甫吟。

    曾子撰。

    琴操曰:曾子耕太山之下。

    天雨雪凍。

    旬月不得歸。

    思其父母。

    作梁山歌。

    蔡邕琴頌曰:梁甫悲吟。

    周公越裳。

    按梁甫。

    山名。

    在泰山下。

    據此。

    梁甫吟不始於孔明。

    而此辭亦與孔明無關。

    今附入漢雜曲歌辭中。

    〗  步出齊城門。

    遙(滄浪詩話作追。

    )望蕩陰(《禦覽》作陰陽。

    環宇記、滄浪詩話同。

    )裡。

    裡中(《禦覽》作内。

    環宇記同。

    )有三墳。

    (樂府作墓。

    廣《文選》同。

    )累累正(環宇記作皆。

    )相似。

    問是(《禦覽》作借問。

    環宇記、草堂詩箋同。

    )誰家墓。

    (《類聚》作冢。

    草堂詩箋、《文選補遺》同。

    《禦覽》作墳。

    )田疆(古文苑作強。

    《類聚》、樂府、草堂詩箋作強。

    環宇記作開。

    )古冶(滄浪詩話作固野。

    )子。

    (草堂詩箋作氏。

    西溪叢話同。

    《詩紀》雲。

    一作氏。

    )力能排南山。

    文(西溪叢話作又。

    是。

    )能絕地紀。

    (《類聚》作理。

    《文選補遺》同。

    《詩紀》雲。

    一作理。

    )一朝被讒言。

    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

    (西溪業話作诔。

    非。

    )國相(西溪叢話作相國。

    非。

    )齊晏子。

    (○《類聚》十九引《蜀志》作梁父吟。

    古文苑四作梁父吟。

    《樂府詩集》四十一。

    草堂詩箋一同李詩注引三齊記略。

    《文選補遺》三十四。

    西溪叢話上。

    《廣文選》十三。

    《詩紀》四作諸葛亮梁甫吟。

    又《禦覽》百五十七、環宇記十八并引《〈郡國志〉》。

    錄裡、似、子三韻。

    滄浪詩話作梁父吟。

    引追望陰陽裡、田強固野子二句。

    )  【悲歌】 悲歌可以當泣。

    遠望可以當歸。

    思念故鄉。

    郁郁累累。

    欲歸家無人。

    欲渡河無船。

    心思不能言。

    腸中車輪轉。

    (○《樂府詩集》六十二。

    《文選補遺》三十六。

    《廣文選》十二。

    《詩紀》七。

    )  【前緩聲歌】 水中之馬。

    必有陸地之船。

    但有意氣不能自前。

    心非木石。

    荊根株數得覆(《詩紀》作複。

    《廣文選》同。

    )蓋天。

    當複思東流之水。

    必有西上之魚。

    不在大小。

    但有朝於複來。

    長笛續短笛。

    欲今(當作令。

    )皇帝陛下三千萬。

    (○《樂府詩集》六十五。

    《廣文選》十二。

    《詩紀》七。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并序○玉台詩下有無名人三字。

    〗 漢末建安中。

    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

    為仲卿母所遣。

    自誓不嫁。

    共家逼之。

    乃投(玉台、樂府并作沒。

    )水而死。

    仲卿聞之。

    亦自缢於庭樹。

    時人(玉台無人字。

    )傷之。

    為詩雲爾。

    (樂府作而為此辭也。

    ) 孔雀東南飛。

    五裡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

    (《類聚》作绮。

    )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

    十六誦詩書。

    (《類聚》作書詩。

    )十七為君(《類聚》作嫁為。

    )婦。

    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

    (《類聚》作史。

    )守節情不移。

    賤妾留空房。

    相見常日稀。

    (玉台無此二句。

    樂府同。

    )雞鳴入機織。

    夜夜不得息。

    三日斷五疋。

    大人(《詩紀》雲。

    一作丈人。

    )故嫌(《類聚》作言。

    )遲。

    非為織作遲。

    君家婦難為。

    妾不堪驅使。

    徒留無所施。

    便可白公姥。

    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

    堂上啟阿母。

    兒已薄祿相。

    幸複得此婦。

    結發同枕席。

    黃泉共為友。

    共事三二(玉台、樂府作二三。

    )年。

    始爾未為久。

    女行無偏斜。

    何意緻不厚。

    阿母謂府吏。

    何乃太區區。

    此婦無禮節。

    (韻補作所。

    )舉動自專由。

    吾意久懷忿。

    汝豈得自由。

    東家有賢女。

    自名秦羅敷。

    可憐體無比。

    阿母為汝求。

    便可速遣之。

    遣之(樂府作去。

    )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

    (玉台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