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五行寓生克陣以匕破 一冠重道統令出法随

關燈
但另一個聲音軒朗的又是誰呢?敢情是師叔臨時邀來的幫手。

    難道他老人家有先見之明,預知自己師兄弟,會被毒姑婆的“蚩尤毒霧”所困,邀人相助? “蚩尤毐霧陣”乃是烏蒙派制練的各種劇毒中最厲害的一種,任你絕世高手隻要稍微沾上一點,立即毒發身死。

    如果妄用掌風把它劈散,但一經震動,毒霧便四散飛揚,為禍更烈。

    烏蒙派曾懸為厲禁,不遇深仇大敵,不準輕易使用如此劇毒之物。

    不知自己師叔和另外一位幫手,如何下手? 通化道人心念轉動,說來話長,其實也不過眨眼工夫,毒霧外面兩個人,聲音才落,瞥見右側灰蒙蒙的濃霧,突然齊中分裂。

    好像被人在中間用利刃剖開似的,一條白影,比閃電還快,倏地從裂縫中飛了進來。

    這真是電光石火,間不容發,通化道人還沒看清這飛進來的白影,究竟是否是人。

    毒霧早已重新合攏,依然灰蒙蒙的沒有半絲空隙。

    回頭一瞧,那條白影并沒在場中現出身來。

    灰蒙蒙的毒霧,包圍在五丈方圓,有若一個深灰色圓桶。

     自己師兄弟和萬小琪六人,就站在圓桶中間。

    而那條白影。

    從飛入之後,即沿着圓桶邊緣,不停的繞場疾飛。

    而且越飛越快,越繞越速,不要說人影,連白影都無法看清了。

    惟有在灰蒙蒙的毒霧裡層,好像又蒙上了一層淡淡白煙。

    目光雖然看不清楚,但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有了感覺。

     在鐵桶似的五丈方圓,片刻之間,被一陣陣的陰寒之氣所充塞,寒風凜烈,砭人肌骨。

     場中六人,全非庸手,自然立時體會到,這種森森寒氣,隻有劍術高手,才能把真氣從劍鋒上透射出來。

    此人徒手飛行,那能有此銳利之氣。

     通化道人一代掌門,見多識廣,也驚奇得差些叫出聲來,“這是隻有傳聞的劍氣功夫!”正當此時,蓦地裡一聲悠長清越的長嘯,從淡淡一圈白影中響起。

    這聲音,當然是那條分不清人影的白影所發,因為他飛繞得太過迅速,一片聲音,在五丈方圚,附壁(指毒包圍圈内像鐵桶般的霧壁)回旋,曆久不絕!場中六人,直被震得耳鼓嗡嗡作響。

     “謝道友注意!”毒霧之外,蒼老聲音如響斯應,一聲大喝。

    緊接着又是一聲銳厲尖叫由近而遠,往峰下落去!這是毒姑婆的聲音,從他這聲厲叫判斷,準是受創而遁無疑。

    靠近南端的毒霧,首先裂開,遂獑往左右退縮。

    中間現出一個白發披肩,長髯拂胸的老道,目射xx精光,凝神而立。

    從寬大袍袖中,露出一雙枯幹的手掌,一左一右向前平推,作出撐拒之狀。

    灰色毒霧,有若兩堵厚牆,被老道人雙掌搖推。

    随着五丈方圓一個圓形的包圍圈,分左右兩方,極其緩慢的向後移動。

    那繞場疾飛的白影,依然上下流轉,寒風凜烈,隻見一層淡淡白影,把五丈方圓之内,包了個水洩不通! 大家不由恍然大悟,如果沒有這圈白影,事前把自己幾人一起罩住,那麼縱使有人從外面把毒霧推開,自己幾人,也勢難幸免!這陣工夫,萬小琪固然看得十分驚奇,就是連江湖閱曆極深的“四通一劍”,眼看自己帥叔,須發飄動,雙掌微颠,好似極為吃力。

    尤其這圈繞場疾飛的白影,顯煞也是一位絕世異人。

    但屈指武林,會這種隻有傳聞的“劍氣”功夫的人,可從沒聽人說過,自然更是瞠目結舌,莫測高深。

    “蚩尤毒霧”循着圓形,分左右逐漸後移,差不多隻剩了四分之一的光景。

    隻聽一聲暴喝,宛若春雷,一圈淡淡白影,倏然消失。

    同時飛落一個身穿一襲白色長衫的人,面對那堵被壓縮得比墨還黑的毒霧,雙袖齊揮! 遠遠看去,似乎并沒發出勁急風聲,但行家眼内,自然瞧得出這份内家真氣,潛力之強,勢若排山,何等淩厲!毒霧經兩個絕世高手的真氣推動,迅如流雲,崩若山頹,向峰北百丈絕壑,滾滾而下。

     眨眼工夫,消失得幹幹淨淨! 白發白須的老道,雙掌一收,對着白衣人打了個稽首道:“善哉善哉!今日設非謝道友仙駕經此,貧道一人,正不知如何下手,來挽救崆峒門人的這場浩劫。

    ” 大家這時業已看清和麻道人并肩站着的白衣人,竟然是一個三十來歲面若冠玉,目若朗星的中年文士。

     隻見他微微一笑,朗聲說道:“道兄何必太謙,些許微勞焉足挂齒?倒是你這手‘離合神功’,端的爐火純青,使兄弟大開眼界!” 通化道人經白衣文士這麼一說,才恍然自己師叔方才所使的,竟是本門中最為難練的“離合神功”。

     他老人家在後山潛修,原來正是為了探求本門的無上武學,不禁精神為之一振。

     卻聽麻冠道人微微一笑,回頭說道:“通化,你們還不趕快謝過這位謝老前輩的救命之恩!” 四通一劍,自白衣文士現身之後,心中正在各自猜測。

    瞧他方才這一手功夫,和身上打扮,早已想起一個人來,隻因對方年齡不符未敢确定。

    此時一聽師叔口氣,這“謝老前輩” 四個字鑽入五人耳中,才證明自己所料不錯!他正是三十年前名震武林,正邪各派側目而視的大魔頭謝…… 通化道人連忙一整道袍,率領四位師弟,齊向白衣文士深深打了個稽首。

    口中說着: “崆峒後學通化率領師弟參見謝老前輩。

    ” 白衣文士連連還禮,口稱“不敢”! 四通一劍然後又參見過師叔,方想把萬小琪之事,向師叔禀報。

     隻聽白衣文士已開口笑道:“這次兄弟和道兄相遇,倒并非偶然經過,實系受人之托,特地從千裡之外,兼程趕來。

    ” 麻冠道人歉然的道:“啊啊!謝道友原來尚有要事待辦,貧道這倒耽誤了道友的正經事兒。

    ” 白衣文士微微搖頭道:“兄弟此來,實和貴派有關。

    ” 麻冠道人聽得微微一愕,不由順着白衣文士的口吻問道:“和敝派有關?哈哈!謝道友如有吩咐,請隻管明言相告!” 白衣文上用手指了指站在場中的萬小琪,然後說道:“兄弟受人之托,就是為萬姑娘而來!” 麻冠道人目光向場中一瞥,回頭問道:“那位小施主,可就是你們所說,身懷本門重寶‘玉匕令’的萬小施主嗎?” 通化道人連忙應了聲“是”! 麻冠道人轉過頭來,笑道:“貧道二十年來,未履江湖,這次特意為了萬小施主之事,才趕下山來。

    ” 他話才說完,白衣文士陡然哈哈大笑。

     麻冠道人不由又是一愣,徐聲問道:“謝道友因何大笑?” 白衣文士笑聲一落,冷冷的道:“崆峒派二代高人,傾巢出動,原來就是為了要劫奪人家兩柄匕首?” 麻冠道人不禁被他說得臉上一紅,接着面色一正,十分莊重的道:“謝道友不可誤會,貧道因聽敝師侄報告,本門重寶‘玉匕令’,和另外一支白玉洞箫,重現江湖,落在一個姓萬的小施主手上,已由敝派掌門師侄,率領同門,下山追蹤。

    貧道因這兩件東西,關連着本門一位前輩尊長,是以親自趕下山來……” “于是就準備親自動手,向人家姑娘手上強行奪取?”白衣文士截斷他話頭,出言反問,語氣甚是冷峭,聽得四通一劍,全那臉色倏變。

     麻冠道人雙手連搖,道:“謝道友不可誤會!什麼?你說萬小施主,還是一位姑娘?” 白衣文士并沒理他,大聲笑道:“我謝某人可不管這對匕首,關連着你們崆峒派幾位前輩尊長,兄弟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這檔事我既然伸出手來,你們就沖着我謝某人來好了。

    ” 這時雙方情勢,已到了劍拔弩張,四通一劍,各人全都手按劍柄,怒目而視。

     麻冠道人卻微微一笑,打了個稽首道:“謝道兄這份為友義氣,貧道十分欽佩。

    隻是此事内情,并非三言兩語,所能說清。

    ‘玉匕令’重現江湖,雖是本門重寶,但既然已有敝派掌門師侄,親自下山料理,自然毋須貧道再趕下山來。

    實因這‘玉匕令’和另外一支白玊洞箫,貧道方才說過,關連到敝派一位前輩尊長,貧道深恐敝師侄對上輩之事,倘有未能完全了解之處,是以特地匆匆趕來。

    謝道兄且請稍待,容貧道向萬姑娘問明情形如何?” 白衣文士聽他一說,原來這中間還有如許曲折,也就嘿然點頭,随着麻冠道人往場中走去。

     萬小琪自毒姑婆暗設“蚩尤毒霧陣”,把敵我雙方,一齊困入,“通天劍陣”無形停頓之後,就一直凝立場中,全神戒備。

    後來毒霧陣一破,麻冠道人和白衣文士同時現身。

    她一聽老道人居然還是“崆峒五通”的師叔,那麼同來的那個白衣文士,自是他們一路。

    這兩人武功高不可測,自己雖得西崆峒真傳,最近又學會了“玄天十二式”,但和他們相比,一對一,自己也決非敵手。

    要知她乃是個性倔強之人,面對強敵,豈肯示怯?心中更重重的哼了一聲:“今天我就是最不濟,也要憑一箫雙匕,鬥你們一鬥。

    ” 她卓然而立,故示從容!及聽雙方對話,顯然那白衣文士,并非崆峒一路。

    什麼?他受人之托,專為自己而來?這人到底是友是敵?心中一陣嘀咕,白衣文士卻居然代自己強行出頭,言詞越來越僵,崆峒四通一劍,已有劍拔弩張之勢! 忽見那白發老道和白衣文士兩人,已緩緩的向自己走來。

     “萬姑娘請了,貧道麻冠,适才和謝道兄的談話,姑娘想已完全聽到。

    貧道鬥膽,想請姑娘賜借手上白玉洞箫一觀,不知肯惠允嗎?” 萬小琪先前聽他一再提起“玉匕令”關連着他們崆峒派一位前輩尊長,這時麻冠道人又索閱自己的白玉洞箫。

    當然這事情已非常明顯,自己師傅玉箫真人,就是他口中的前輩尊長無疑。

    想到這裡,毫不遲疑,右手一伸,把籠在袖中的白玉洞箫,遞了過去,口中說道: “道長請瞧罷!” 麻冠道人雙手過玉接箫,一陣端詳。

     突然手臂顫動,老淚縱橫,喃哺自語道:“啊,不想麻冠在四十五年之後,還能重睹你老人家的兵器!” 他這一舉動,不但白衣文士和萬小琪感覺十分奇怪,即四通一劍,亦相顧愕然。

    再看麻冠道人卻十分依戀的把白玉洞箫還給了萬小琪,口中說道:“貧道一時失态,萬姑娘講勿見笑。

    貧道鬥膽,還想請問,姑娘尊師何人,能否見告?” 萬小琪見所料不錯,自己恩師,果然是崆峒派的前輩尊長,但麻冠道人既已認出白玉洞箫來曆,還要向自己詢問,不是多此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