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公必大緻仕後,出谒,道經巷陌間,遇一賣屦者,甚憐之。
使問其命,則年、月、日、時與益公不差一字,于是取衣一襲賜之,俾食其家,廪之終身。
其人更衣,受食一日,暴病而死。
有知命者曰:“其年五星聚江湖,益公生于舟中,故得鐘美。
而業屦者不與焉,其與雷轟薦福碑者,雖際遇之大小不侔,而其為窮一也。
中都有談天者居觀橋之東,設肆,于門标雲“看命司”。
其術稍售,其徒憎之曰:“司者,有司之稱。
一妄庸術者乃以司自命,豈理也哉?” 同州節推廷評岐君贲,登進士第。
尚奇好古,文學之外,尤耽易象,制《周易彩戲圖》。
蓋取《大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除乾六爻為君象,不敢以為戲,自餘每爻當棋子一路,爻有吉兇,子有賞罰。
青城大面山中有二隐士。
其一曰谯先生定,字天授,建炎初以經行召至揚州,欲留之講筵,不可。
拜通直郎,直秘閣,緻仕。
今百數十餘歲矣,巢居險絕,人不能知,而先生數年辄一出至山前,人有見之者。
其一日姚太尉平仲,字希晏,靖康初在圍城中,夜将死士攻敵營不利,騎駿騾逸去,竟不出。
後有見之于丈人觀道院,亦年近九十,紫髯長委地,喜作草書。
二人蓋皆得道于山中去。
明月先生成守祖,家鄂州。
淳熙間,繇弁任某處巡檢,忽解官,棄妻子,從廬山李麻鞋為師,至富川,居西山道堂之左,遍行通衢為乞士,凡十餘年。
一日無疾交坐而化,書片紙曰:“七十餘年一夢間,棄名人道得安閑。
随緣明月街頭叫,鬧市難居卻入山。
”二日首微低,為頃複如初。
居三日首複低,為頃又如常。
自古坐化、立化、側化、倒化有矣,未聞俯而仰,仰而俯,自如若此者,亦奇矣。
雪山王景文為之《傳》,且谥之曰明月先生雲。
華山陳真公隐,于睡小則亘月,大則幾年,方一覺。
馮翊羽士寇朝一亦事處士,得睡之大略,還全神觀,惟睡而已。
小童劉垂範往見,其徒告以睡寝,外聞ぴ鼾之聲,雄美可聽。
曰:“寇先生睡有樂,乃華胥調。
”其徒曰:“既有曲,譜記如何?”劉以濃墨塗滿紙,題曰混沌調。
靖康、建炎間,關中奇士趙宗印提義兵擊敵,有衆數萬,所向辄下,敵不敢當。
會宋師敗于富平,宗印知事不濟,大恸于王景略廟,盡以金帛散其下,披發入華山,不知所終。
單路分炜,字炳文,京師人。
後居沅州,書法有所傳授,以任子為右階,吉水郭敬叔與番陽姜堯章皆師焉。
單雲:“堯章得吾骨,敬叔得吾肉。
”單又自畫梅,作一絕與敬叔雲:“蘭亭一入昭陵後,筆法于今未易回。
誰識定齋(單自号)三昧筆,又傳壁坼到江梅。
”其風緻可見。
四明臧、史二姓皆世姻,嵩之、岩之,與元堅皆為中表。
兩家又皆妙年仕宦,偶俱留京。
一日,以飲博失色,臧诟史,發其隐。
史深銜之,未有以複也,乃匿怨為歡,幾微不露。
如是者一二十年後,嵩之為荊阃。
北使王楫道之所往,嵩之隐相接。
及得政而岩之開阃九江。
楫遣上介持得白金若幹錠,還朝廷,雲:“皆淆雜,間有鐵胎。
岩之為之繳上。
”有旨核所從來,乃内藏賜物,而元堅為監官時給賜也,于是除名,羁管廣州。
自浙而廣,必由江西,岩之遣人陰伺于路而殺之。
有王濟叔者,吉之龍泉人,偶善元堅,意岩之必有謀,中塗教以易衣冠,匿箱簏,以己草輿雇夫亟載以西,自廬陵間道至五羊。
伺者覺,亦疾尾其後。
至則羁客庭參已數日,賴濟叔力獲全,不然落虎口矣。
後二史以艱去、以罪斥,臧始得歸。
以是而言,有心于任術,不若幹心而任理。
九江有周教授者,家太乙觀前,畜犬猙獰,穿窬者無敢視其藩。
一日啟觀扃鑰有異,發笈空焉,亟集裡正驗視,迹捕四出。
越三日始獲之。
初,盜得資錢,一盜出蛇岡山,将如吉、贛。
晝日嘗過其下,見道旁梅有繁實,渴甚,登木取之,有蛇隐葉間,傷其趾,負傷而逃。
至佳溪,則趾如股矣,不能去。
主人責炊,則曰:“子無他藏,獨餘铤銀,可斧而售。
”既而,無砧,不可碎,歸
使問其命,則年、月、日、時與益公不差一字,于是取衣一襲賜之,俾食其家,廪之終身。
其人更衣,受食一日,暴病而死。
有知命者曰:“其年五星聚江湖,益公生于舟中,故得鐘美。
而業屦者不與焉,其與雷轟薦福碑者,雖際遇之大小不侔,而其為窮一也。
中都有談天者居觀橋之東,設肆,于門标雲“看命司”。
其術稍售,其徒憎之曰:“司者,有司之稱。
一妄庸術者乃以司自命,豈理也哉?” 同州節推廷評岐君贲,登進士第。
尚奇好古,文學之外,尤耽易象,制《周易彩戲圖》。
蓋取《大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除乾六爻為君象,不敢以為戲,自餘每爻當棋子一路,爻有吉兇,子有賞罰。
青城大面山中有二隐士。
其一曰谯先生定,字天授,建炎初以經行召至揚州,欲留之講筵,不可。
拜通直郎,直秘閣,緻仕。
今百數十餘歲矣,巢居險絕,人不能知,而先生數年辄一出至山前,人有見之者。
其一日姚太尉平仲,字希晏,靖康初在圍城中,夜将死士攻敵營不利,騎駿騾逸去,竟不出。
後有見之于丈人觀道院,亦年近九十,紫髯長委地,喜作草書。
二人蓋皆得道于山中去。
明月先生成守祖,家鄂州。
淳熙間,繇弁任某處巡檢,忽解官,棄妻子,從廬山李麻鞋為師,至富川,居西山道堂之左,遍行通衢為乞士,凡十餘年。
一日無疾交坐而化,書片紙曰:“七十餘年一夢間,棄名人道得安閑。
随緣明月街頭叫,鬧市難居卻入山。
”二日首微低,為頃複如初。
居三日首複低,為頃又如常。
自古坐化、立化、側化、倒化有矣,未聞俯而仰,仰而俯,自如若此者,亦奇矣。
雪山王景文為之《傳》,且谥之曰明月先生雲。
華山陳真公隐,于睡小則亘月,大則幾年,方一覺。
馮翊羽士寇朝一亦事處士,得睡之大略,還全神觀,惟睡而已。
小童劉垂範往見,其徒告以睡寝,外聞ぴ鼾之聲,雄美可聽。
曰:“寇先生睡有樂,乃華胥調。
”其徒曰:“既有曲,譜記如何?”劉以濃墨塗滿紙,題曰混沌調。
靖康、建炎間,關中奇士趙宗印提義兵擊敵,有衆數萬,所向辄下,敵不敢當。
會宋師敗于富平,宗印知事不濟,大恸于王景略廟,盡以金帛散其下,披發入華山,不知所終。
單路分炜,字炳文,京師人。
後居沅州,書法有所傳授,以任子為右階,吉水郭敬叔與番陽姜堯章皆師焉。
單雲:“堯章得吾骨,敬叔得吾肉。
”單又自畫梅,作一絕與敬叔雲:“蘭亭一入昭陵後,筆法于今未易回。
誰識定齋(單自号)三昧筆,又傳壁坼到江梅。
”其風緻可見。
四明臧、史二姓皆世姻,嵩之、岩之,與元堅皆為中表。
兩家又皆妙年仕宦,偶俱留京。
一日,以飲博失色,臧诟史,發其隐。
史深銜之,未有以複也,乃匿怨為歡,幾微不露。
如是者一二十年後,嵩之為荊阃。
北使王楫道之所往,嵩之隐相接。
及得政而岩之開阃九江。
楫遣上介持得白金若幹錠,還朝廷,雲:“皆淆雜,間有鐵胎。
岩之為之繳上。
”有旨核所從來,乃内藏賜物,而元堅為監官時給賜也,于是除名,羁管廣州。
自浙而廣,必由江西,岩之遣人陰伺于路而殺之。
有王濟叔者,吉之龍泉人,偶善元堅,意岩之必有謀,中塗教以易衣冠,匿箱簏,以己草輿雇夫亟載以西,自廬陵間道至五羊。
伺者覺,亦疾尾其後。
至則羁客庭參已數日,賴濟叔力獲全,不然落虎口矣。
後二史以艱去、以罪斥,臧始得歸。
以是而言,有心于任術,不若幹心而任理。
九江有周教授者,家太乙觀前,畜犬猙獰,穿窬者無敢視其藩。
一日啟觀扃鑰有異,發笈空焉,亟集裡正驗視,迹捕四出。
越三日始獲之。
初,盜得資錢,一盜出蛇岡山,将如吉、贛。
晝日嘗過其下,見道旁梅有繁實,渴甚,登木取之,有蛇隐葉間,傷其趾,負傷而逃。
至佳溪,則趾如股矣,不能去。
主人責炊,則曰:“子無他藏,獨餘铤銀,可斧而售。
”既而,無砧,不可碎,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