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的理性
關燈
小
中
大
泰山部落裡的一個成員對他的權威表示懷疑。
這個家夥叫特岡茲,是塔布蘭特的兒子。
不過他那麼害怕新主子的利刃和毒箭,隻好忍氣吞聲,生悶氣,發牢騷,在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情上表現出他的不服。
但是泰山心裡明白,他是等待時機,以求一逞。
因此,他總是提高警惕,以防不測。
好幾個月過去了,這一小群猿的生活像以前一樣,沒有什麼變化,隻是泰山發達的智慧和他作為一個獵人無可比拟的能力使大夥兒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富足的食物。
因此,大多數的猿都為這種統治者的更替而高興。
夜裡,泰山領他們到黑人種的田裡偷東西哈。
因為頭領聰明,他們隻是“各取所需”。
泰山從來不讓他們像猴子或是大多數猿那樣,吃不了的東西也要糟塌。
這樣一來,黑人雖然因為這種無法杜絕的“小偷小摸”十分生氣,但仍舊精心莳弄他們的土地,并不因此而失去信心。
如果泰山允許他的部下肆意糟蹋他們的農田,那情形就大不一樣了。
這期間,泰山又晝伏夜出,到村子裡多次造訪,不斷補充箭的來源。
很快,他就注意到,他進入栅欄的“林蔭道”——那株大樹下面,總放着一堆食物。
沒多久,不管黑人放下什麼好吃的,他都照吃不誤。
土人們看到獻給神的東西過了一夜便不翼而飛,個個吓得目瞪口呆。
因為為了贖罪,向某位天神或是某個魔鬼奉獻貢品是一回事兒,那個幽靈真的進了村,而且吃了貢品就完全是另外一碼事兒了。
這種事兒聞所未聞。
于是,各式各樣的疑慮和恐懼又一次籠罩了他們本來就十分迷信的心靈。
這還不算。
箭周期性地丢失,有個看不見的精靈在冥冥之中跟他們搗亂,越發使剛安排的生活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負擔。
最後木本加和他的幾位“重臣”開始議論遺棄這個村莊,深入到叢林腹部尋找營建新的村莊。
沒過多久,黑人武士們開始向南進發。
他們在密林深處越走越遠,一邊打獵,一邊尋找一塊新的居留之地。
泰山的部落經常受到這些四處漫遊的獵人的襲擾。
死一樣寂靜的原始森林不時被一種新的、陌生的叫喊聲打破。
飛禽走獸再也沒有安甯的時候——人來了。
平日裡,那些勇猛的動物雖然也在密林裡出現,不過諸如野兔、小鹿之類的“鄰居”隻是在它們到來時才逃到附近什麼地方暫避一時,一等災難過去,又都“重歸故裡。
” 人就不同了。
人一來,許多猛獸出于本能完全離開這個地區,很少再回來。
巨猿也是這樣。
他們逃避人就像人逃避瘟疫一樣。
泰山的部落在海灘附近又徘徊遊弋了很短一段時間,因為他們的新頭領非常不願意永遠離開小木屋的寶藏。
可是有一天,部落裡一位成員發現他們世世代代飲水的那條小河旁邊來了許多黑人。
他們在叢林裡開墾荒地,還蓋起了許多茅屋。
猿再也不能在這裡停留了。
泰山隻好帶領他們向内陸走了很遠,來到一個人迹未至的地方。
泰山每月一次蕩着樹枝“飛”回海灘,跟他的那些書呆上一整天,同時補充一下箭。
要完成後面這項任務越來越困難了。
因為一到夜晚,黑人總是把箭藏到谷倉和住人的茅屋裡。
這樣一來,泰山就得白大汪意觀察,弄清楚藏箭的地方。
有兩次,他夜裡摸進茅屋,人們躺在席子上正熟睡,他就從武士身邊偷箭。
後來他意識到這個辦法太危險了,便開始用那根長長的套索套單個兒出來打獵的人,把他們的武器和裝飾品都據為己有,然後趁夜深人靜,把他們的屍體從大樹上送回到村子裡。
這種種惡作劇又使人們陷入極大的恐懼。
要不是泰山隻是一個月“造訪”一次,因而有足夠的時間萌發出新的希望,他們很快就又該抛棄這個村莊了。
泰山的小屋坐落在遙遠的海灘,黑人們還沒有來過這裡。
可是他十分害怕在他跟随部落遠離這一帶的時候,他們會發現并且搶走他的财寶。
因此,他在父親這座小屋周圍呆的時間越來越長,跟部落在一起的時候越來越少。
沒過多久,這個小小的“群落”就因他的疏忽而受苦了。
争搶、吵鬧不時出現,而這一切隻有猿王才能彈壓、平息。
最後,幾隻老公猿出面向泰山奏明此事,那以後有一個月,他一直和部落呆在一起。
其實在類人猿中當“王”,要幹的事情并不多,工作也不艱巨。
下午,也許紮卡會來向他告狀,抱怨芒戈拐走了他的新娘。
泰山就得把大夥
這個家夥叫特岡茲,是塔布蘭特的兒子。
不過他那麼害怕新主子的利刃和毒箭,隻好忍氣吞聲,生悶氣,發牢騷,在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情上表現出他的不服。
但是泰山心裡明白,他是等待時機,以求一逞。
因此,他總是提高警惕,以防不測。
好幾個月過去了,這一小群猿的生活像以前一樣,沒有什麼變化,隻是泰山發達的智慧和他作為一個獵人無可比拟的能力使大夥兒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富足的食物。
因此,大多數的猿都為這種統治者的更替而高興。
夜裡,泰山領他們到黑人種的田裡偷東西哈。
因為頭領聰明,他們隻是“各取所需”。
泰山從來不讓他們像猴子或是大多數猿那樣,吃不了的東西也要糟塌。
這樣一來,黑人雖然因為這種無法杜絕的“小偷小摸”十分生氣,但仍舊精心莳弄他們的土地,并不因此而失去信心。
如果泰山允許他的部下肆意糟蹋他們的農田,那情形就大不一樣了。
這期間,泰山又晝伏夜出,到村子裡多次造訪,不斷補充箭的來源。
很快,他就注意到,他進入栅欄的“林蔭道”——那株大樹下面,總放着一堆食物。
沒多久,不管黑人放下什麼好吃的,他都照吃不誤。
土人們看到獻給神的東西過了一夜便不翼而飛,個個吓得目瞪口呆。
因為為了贖罪,向某位天神或是某個魔鬼奉獻貢品是一回事兒,那個幽靈真的進了村,而且吃了貢品就完全是另外一碼事兒了。
這種事兒聞所未聞。
于是,各式各樣的疑慮和恐懼又一次籠罩了他們本來就十分迷信的心靈。
這還不算。
箭周期性地丢失,有個看不見的精靈在冥冥之中跟他們搗亂,越發使剛安排的生活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負擔。
最後木本加和他的幾位“重臣”開始議論遺棄這個村莊,深入到叢林腹部尋找營建新的村莊。
沒過多久,黑人武士們開始向南進發。
他們在密林深處越走越遠,一邊打獵,一邊尋找一塊新的居留之地。
泰山的部落經常受到這些四處漫遊的獵人的襲擾。
死一樣寂靜的原始森林不時被一種新的、陌生的叫喊聲打破。
飛禽走獸再也沒有安甯的時候——人來了。
平日裡,那些勇猛的動物雖然也在密林裡出現,不過諸如野兔、小鹿之類的“鄰居”隻是在它們到來時才逃到附近什麼地方暫避一時,一等災難過去,又都“重歸故裡。
” 人就不同了。
人一來,許多猛獸出于本能完全離開這個地區,很少再回來。
巨猿也是這樣。
他們逃避人就像人逃避瘟疫一樣。
泰山的部落在海灘附近又徘徊遊弋了很短一段時間,因為他們的新頭領非常不願意永遠離開小木屋的寶藏。
可是有一天,部落裡一位成員發現他們世世代代飲水的那條小河旁邊來了許多黑人。
他們在叢林裡開墾荒地,還蓋起了許多茅屋。
猿再也不能在這裡停留了。
泰山隻好帶領他們向内陸走了很遠,來到一個人迹未至的地方。
泰山每月一次蕩着樹枝“飛”回海灘,跟他的那些書呆上一整天,同時補充一下箭。
要完成後面這項任務越來越困難了。
因為一到夜晚,黑人總是把箭藏到谷倉和住人的茅屋裡。
這樣一來,泰山就得白大汪意觀察,弄清楚藏箭的地方。
有兩次,他夜裡摸進茅屋,人們躺在席子上正熟睡,他就從武士身邊偷箭。
後來他意識到這個辦法太危險了,便開始用那根長長的套索套單個兒出來打獵的人,把他們的武器和裝飾品都據為己有,然後趁夜深人靜,把他們的屍體從大樹上送回到村子裡。
這種種惡作劇又使人們陷入極大的恐懼。
要不是泰山隻是一個月“造訪”一次,因而有足夠的時間萌發出新的希望,他們很快就又該抛棄這個村莊了。
泰山的小屋坐落在遙遠的海灘,黑人們還沒有來過這裡。
可是他十分害怕在他跟随部落遠離這一帶的時候,他們會發現并且搶走他的财寶。
因此,他在父親這座小屋周圍呆的時間越來越長,跟部落在一起的時候越來越少。
沒過多久,這個小小的“群落”就因他的疏忽而受苦了。
争搶、吵鬧不時出現,而這一切隻有猿王才能彈壓、平息。
最後,幾隻老公猿出面向泰山奏明此事,那以後有一個月,他一直和部落呆在一起。
其實在類人猿中當“王”,要幹的事情并不多,工作也不艱巨。
下午,也許紮卡會來向他告狀,抱怨芒戈拐走了他的新娘。
泰山就得把大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