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伊家,挾有仇恨,見身昨回,捏言通奸謀殺誣陷重罪,冤枉迷天,懇台恩豁超拔。
上訴。
海公判 審得蔡廷生,乃一遊手好行之徒,專擅風情之喇棍也。
則以張才之妻饒氏淫亂,伊奸之為己妻,反生釁端者,惡之甚,不可言也。
初假以弟兄相呼,而後終以仇敵相拒,奸惡狠毒,巧機謀害,誰能測哉?張才遭伊毒手而喪其命,喪命而着其妻,着妻而損其家業,即斯三者,皆無故而受荼矣。
九泉之下,豈肯瞑目于地者乎?乃托仆進郎,代爾伸雪,魂魄自作證見。
應知天理彰然,冤魂顯赫者也。
饒氏與蔡廷生,不合通奸,謀死張才,應合拟死,張進郎,既能為主伸冤,許令承業續後。
第五十回開江成之罪而誅吳八 臨海縣離城二十裡,地名江源口,亦一大鄉境也。
有一姓丘名顯者,家道殷富,以經商為業,娶妻連氏,貌麗而賢,善持家法,夫婦和順。
一日,丘顯欲整行貨,出商于外,連氏勸雲:“萬事付之于天,富貴有時,何必奔波勞苦,離家遠出?況我獨自支持,無人看顧,不若勿行,另取善計可也。
”丘顯依其言,遂不思遠出,隻在本地生放營活。
時對門有吳八者,最刁,貪淫好色。
因見丘顯之妻連氏美貌,日夜慕之,欲與相會,再不能勾。
一日,丘顯往莊,侵早出門,被吳八看見。
食後,吳八整齊裝扮,徑入丘顯舍裡。
立于簾外,叫聲:“丘兄,在家否?”彼時,連氏方起來,乃聽得簾外有人叫聲,問道:“是誰叫?丘兄早已上莊去了。
”吳八不顧進退,直入簾裡,來見連氏,雲:“小弟有件事,特來相托,未知即回麼?”連氏以吳八往日鄰居,不疑,乃雲:“彼有事未決,想必日晚方回矣。
”吳八見連氏雲鬓半偏,啟露丹唇,不覺欲心火動,用手扯住連氏雲:“尊嫂,且同坐,小可有事告禀。
待丘兄回時,煩仗轉達知。
”連氏見吳八有起不良之意,劈面叱之,雲:“你為人堂堂六尺之軀,不分内外,白口入人家,調戲人之妻小,真畜類不如也!”遂進内宅去。
吳八被其叱,羞臉難藏而出,緻恨于心。
回家自思:倘或丘顯回來,彼妻必以其事說與,豈不深緻仇恨哉?莫若殺之,以洩此忿。
即持利刀,複來丘顯家。
正遇連氏倚欄,而有所思之意,不提防吳八複來。
吳八向前怒道:“認得吳某否?”連氏轉頭,見是吳八,大罵雲:“奸賊,緣何還不去?”吳八抽出利刀,将連氏咽喉一刺,連氏悶地而倒,鮮血傾流。
吳八悄視,四下無人,乃脫連氏之衣,放于屍傍。
次後,将頭上簪拿下而回,并無人知覺。
時連氏有一表弟,姓江,名成,撐船度活。
是日,天晚泊岸,灣船于江口,徑上岸,探望連氏。
行人其家,叫無人應。
待至房中,轉過欄杆邊,寂無人聲。
江成見其家中,無一人影,随複登舟。
是夜,丘顯歸來,喚其妻不應,及進廚下,點起燈照時,房門又未曾落鎖。
丘顯疑慮,持燈行過欄杆邊,方見殺死在地,血流滿階。
丘顯抱起看時,咽喉下傷着一刀,大哭道:“是誰謀殺吾妻?” 次日,鄰居聞知,都來看,果是被人所殺,不知如何。
鄰人道:“門外有一路血迹,可随此腳迹而去跟究之,可知賊人所在矣。
”丘顯依其言,即集鄰裡數十人,徑尋血而去,其血迹直至江成船中而止。
丘顯上船,扯住江成罵道:“我與你素無冤仇,何得殺死吾妻?”江成驚恐愕對,不知所為何來。
被丘顯綁縛到家下,打了一番,解送海公處陳告。
海公審問,鄰裡于證皆言,血迹委的在其船中而沒。
海公跟勘江成情由,江成哭雲:“曾與丘顯是親戚。
抵暮,臨其家,無人即回。
不知殺死連氏在家,‘履上沾得血迹,不知殺死之由也。
”海公自忖道:既是江成殺死,其船必有利刃、簪物等件。
今江成之船,無是等物,此必有不明之處。
今将江成監于獄中。
心下生一計,乃密囑手下張權,往江源口左近地方訪問,假稱:“丘顯之妻連氏,被江成所殺,今被丘顯将江成拿到海衙,已問償命了,”但未曾有實證。
當時,江成所殺連氏之際,曾有利刃、簪物等件,今被所捉,棄丢在街。
有人拾得者,将來海衙,以證江成死罪,官給重賞。
”張權領命而去。
過一月間,并無消息。
一日,吳八又見舍傍一婦有貌,心甚圖之。
其婦之夫貧窮。
吳八乃往之調戲彼婦,遂與成奸。
吳八切心愛戀,乃買酒與其婦同飲。
飲至醉後,乃謂婦雲:“看爾有心顧我,當以一場大富賜爾。
”婦笑雲:“自君來我之家,未曾用半文錢,有甚大富?爾自取之,莫哄妾矣。
”吳八雲:“是真,我非哄也。
”婦問其故,吳八雲:“即目丘顯之妻,被江成所殺,有利刃、簪物,江成将棄丢了,在江口亭子上那山樹下,今江成問了死罪,但要此物件去作證。
海公已有榜文張挂,究問有人檢得簪物者,官給重賞。
我知其下落,爾可令丈夫去彼處取,至海公那裡讨賞。
”其婦心中不勝之喜,即對丈夫說知。
其村民直至其所,取之,果有簪物利刃。
即忙持往海公處讨賞。
海公問之:“從何得來?”其王安乃是一村夫,将以是事直告于海公,謂:“在江口亭子上那裡一樹下得之。
”海公問:“誰教爾在此築覓?”村民不能隐,直告以是妻說與知之。
海公又令張權密囑雲:“爾先往王安之家,窺看其妻在家作甚工績,看有甚人往來?或有奸夫,可即拿來。
”張權去了。
海公乃對王安曰:“爾且在廊下俟候,等我問事完了,給錢賞爾回去。
”張權領旨,往其家看。
恰遇吳八正與其婦作樂飲酒。
吳八乃對婦曰:“想爾夫将必回矣。
”婦雲:“夫歸若得重賞,合當與爾共分。
蒙君指教,皆賴君之恩也。
”吳八笑雲:“不待分我,留在爾家置酒。
剩者,當歇錢也。
”其婦大笑。
不提防張權在外聽見,直撞進房中,将吳八并其婦捉了,解入衙來見海公,禀知婦人酒間與吳八所言之事。
海公跟勘其婦:“何知所殺連氏之刀、簪物等件所在?”婦驚懼,直告以是吳八所教。
海公審問吳八:“爾怎知之?莫非是你所殺,将此物件埋于其所?”吳八答雲:“小人因往亭子乘涼,上此山行,要在此樹下過,見其樹下,一勺之土新而且高,我将手剜開,其下見有是物。
怎管我事?是我所殺死?”不肯招。
海公怒雲:“這賊,分明是你殺死,尚敢争辨。
既不是你殺死,如何與王安之妻通奸,教王安取來計賞?”喝令嚴刑拷打,吳八慌忙,不能抵辭,隻得供認,因與連氏調戲,被其叱辱,忿恨殺死,及與王安之妻通奸情弊。
海公疊成案卷,問吳八典刑,王安之妻官賣,于是江成之冤釋矣。
若似者,海公之明鏡,奚啻包公哉!江成感恩生死不已。
海公之明見,釋冤真神斷焉矣。
告為妻伸冤 告狀人丘顯,告為号究妻命事。
獸親江成,瞰身往莊,乘機入室,調戲身妻,連氏不允,忿恨殺死,履下血迹可證。
似此兇惡,侮法違制,白晝入室,無故殺身妻,冤同淵海,乞天斧劈刁惡。
銜恩。
上告。
訴 訴狀人江成,訴為燭冤事。
切身與連氏姑表兄妹,昨因省歸,船泊江口,身往其家訪望,并未見有人在。
冤遇天暮,身即便回。
豈料連氏被人殺死,血流滿地,腳履血上,誤帶血迹。
丘顯指身所殺,衆口哓然,不容身訴,情實冤枉,懇天施恩,超害蟻命,生死銜恩,公侯萬載。
望光大訴。
海公判 審得吳八,不務本逐末,專一調戲人妻小,實乃刁奸惡毒之徒。
以丘顯往外,遂往調戲其妻連氏,亦違法之甚。
胡為調奸不從,趁伊淫惡之忿,殺死其婦之命,桓之惡有若是焉?夫連氏之被殺,丘顯豈疑謂爾“但知尋血蹤迹”。
所言“江成之謀,為真奸惡,行兇甚毒”,機雖未露,何為又奸王安妻?飲酒戲谑,自露所殺真贓,非連氏之陰靈不昧,爾罪貫盈難通,天使奸惡自露,言于王安而作證,盍拟以大辟。
王安之妻應氏,淫賊太甚,不合與吳八而通奸,律拟官賣。
江成的系無罪,歸家務業,幹證各無問罪。
如律取供。
第五十一回周氏為夫伸冤告張二 永康縣在城有一人姓盛名顯達,家業富足,其人良善忠厚。
乃交一友姓張名二,為人狠毒,吝财谲詐,獨奉承顯達,欲圖騙其财物。
一日,顯達令人請張到家,置酒待之。
飲至半酣,顯達席中與張二雲:“吾與賢弟交契多年,嘗以知己事商議。
今有一事,欲與賢契商議,以決可否。
”張二雲:“小弟家貧,多得賢兄恩惠周濟,若有甚事可代得力處,小弟雖水火之中,亦不避矣!何有不可,願聞其故。
”顯達雲:“非為别事,我想人生在世,不可虛度光陰。
意欲收些貨物,前往蘇州走一遭,又恐程途修阻,待我問卦吉兇,若允前往,當邀賢弟相陪。
”張二聞其言,心下暗喜,不良之意已在。
乃歡喜笑雲:“賢兄要往蘇州買賣,特問術土之可否,見得極是。
隻恐尊嫂不允兄行矣。
”盛顯達答曰:“若許我行,嫂亦無阻矣。
”張二雲:“衙前初來有一先生,姓曹,号東溪,此人推占極驗,雖與之占,吉兇可決。
然今天晚,待明日與兄同去。
”酒罷各散。
張二欣喜歸家,自言:“造化來到了。
” 次日黎明而起,先到衙前見曹先生,與之雲:“少刻,我同一友來占卦,你隻管以好許他,我自當重謝你。
”言罷而去。
少頃,二人果來衙前見曹先生。
顯達便以出往之事告知,求先生一卦,問其吉兇。
曹東溪應命禱囑占得一囗卦,本身弱被他人制,倒是一離别卦也。
曹東溪待說明之,見張二以目斜視,遂乃雲:“此卦中平,君去之無妨。
隻要途中提防謹慎些。
我且寫下占詞,牢記在心,謹防便是。
”其詞雲:“此去前程不相宜,卻尋荊棘作止栖。
同途之輩非好伴,若不提防恐差池。
”寫畢,顯達受了卦,将錢酬曹先生,與張二回至家下議之。
顯達雲:“吾欲往外,今占此卦,不當為好,使吾心憂疑,遲惑未決也。
”張二答雲:“曹先生許兄仍行無妨,何用疑慮乎?”顯達乃曰:“賢弟,萬事由天,莫管他甚麼休咎。
倘或有不測之處,隻要提防就是。
”張雲:“如此,方是為一男子漢。
今此不立志,轟轟烈烈,更待何時也。
”二人遂買貨物,裝載下船定了,遂欲起身。
比及顯達之妻周氏知其事,欲堅阻之,而顯達之貨已發離本地矣。
臨起身時,周氏以子年幼,又以勸之莫去。
顯達雲:“吾意已決,不必多言,倘得貨物脫手,不消半載之間,吾便回矣。
隻要你謹慎門戶,看顧幼子,餘無所囑。
”言罷,登程而别。
周氏掩住雙眸,心中悲切惆怅,隻得閉住外戶門,轉入内宅。
張二哄得顯達裝貨同行,心下喜之不勝。
便生計較,要害顯達。
乃謂顯達曰:“今日天色漸晚,與兄前村沽買一壺,回來船中做個神福,以好明日早開船。
”顯達依其言,與之同往前村店裡買酒。
張二到店中又雲:“此店有上好燒酒,不若同兄在此飲了幾杯再去。
”顯達以其故友,随其所為,遂在店與之飲。
張二有心連灌顯達幾杯,不覺醉了,二人遂依然回轉船中。
張二道:如此正好下手。
黃昏時候,船艄各已息歇,四下無人,用手一推,顯達跌落在水去了。
然後,乃叫艄公:“快起。
吾兄跌落水中,快來為我救起。
”艄公起來時,昏黑不見,跌落已多時了,不能救得。
張二假作悲傷。
艄公謂:“是酒醉自跌落水,不疑張二謀殺。
”次日,依然開船去了。
張二得到蘇州,轉賣其貨,遇偶倍利而還。
将銀兩作三份而分,自留起二份,止将一份送至盛顯達家,來見周氏。
周氏見張二回來,乃問:“叔叔既轉,盛兄如何不回?”張二雲:“盛兄在後回,先令我帶銀歸着,他收完帳目便回。
”張二就辭欲去,周氏留之,備酒相待而去。
過了幾日,張二要掩飾其事,心生一計,慌忙來至其家,道:“尊嫂,差了。
盛兄已回,來至半路,被水溺死。
”周氏驚雲:“盛兄溺死?誰對爾說知?”張二答雲:“有一客人,與之同回,彼客上岸起早,盛兄在船,夜遭賊水至,船沉水底,因此溺死。
是這客人說知。
”周氏曰:“既然如此,客人今在何處?可叫來問他詳細。
”張二答雲:“此客過住的,昨日敬來說是事,今日去了。
”周氏心下自曉:吾夫,死必不明!必是此賊謀死!故來假言粉飾。
可将言語探之,必知端的。
乃謂張二雲:“吾夫去時,我不忍與之分别,我将一玉縧環與之記别。
我夫今既死矣,玉縧環必無矣。
然他之死不足惜,惟吾之玉縧環可惜矣,今再無得有。
”張二見周氏言“死不足借”,所惜者是玉縧環,以謂周氏不戀丈夫之意,不識跟究者,乃曰:“玉縧環?前日我回,盛兄曾付與我,既是尊嫂的,即當奉還。
上訴。
海公判 審得蔡廷生,乃一遊手好行之徒,專擅風情之喇棍也。
則以張才之妻饒氏淫亂,伊奸之為己妻,反生釁端者,惡之甚,不可言也。
初假以弟兄相呼,而後終以仇敵相拒,奸惡狠毒,巧機謀害,誰能測哉?張才遭伊毒手而喪其命,喪命而着其妻,着妻而損其家業,即斯三者,皆無故而受荼矣。
九泉之下,豈肯瞑目于地者乎?乃托仆進郎,代爾伸雪,魂魄自作證見。
應知天理彰然,冤魂顯赫者也。
饒氏與蔡廷生,不合通奸,謀死張才,應合拟死,張進郎,既能為主伸冤,許令承業續後。
第五十回開江成之罪而誅吳八 臨海縣離城二十裡,地名江源口,亦一大鄉境也。
有一姓丘名顯者,家道殷富,以經商為業,娶妻連氏,貌麗而賢,善持家法,夫婦和順。
一日,丘顯欲整行貨,出商于外,連氏勸雲:“萬事付之于天,富貴有時,何必奔波勞苦,離家遠出?況我獨自支持,無人看顧,不若勿行,另取善計可也。
”丘顯依其言,遂不思遠出,隻在本地生放營活。
時對門有吳八者,最刁,貪淫好色。
因見丘顯之妻連氏美貌,日夜慕之,欲與相會,再不能勾。
一日,丘顯往莊,侵早出門,被吳八看見。
食後,吳八整齊裝扮,徑入丘顯舍裡。
立于簾外,叫聲:“丘兄,在家否?”彼時,連氏方起來,乃聽得簾外有人叫聲,問道:“是誰叫?丘兄早已上莊去了。
”吳八不顧進退,直入簾裡,來見連氏,雲:“小弟有件事,特來相托,未知即回麼?”連氏以吳八往日鄰居,不疑,乃雲:“彼有事未決,想必日晚方回矣。
”吳八見連氏雲鬓半偏,啟露丹唇,不覺欲心火動,用手扯住連氏雲:“尊嫂,且同坐,小可有事告禀。
待丘兄回時,煩仗轉達知。
”連氏見吳八有起不良之意,劈面叱之,雲:“你為人堂堂六尺之軀,不分内外,白口入人家,調戲人之妻小,真畜類不如也!”遂進内宅去。
吳八被其叱,羞臉難藏而出,緻恨于心。
回家自思:倘或丘顯回來,彼妻必以其事說與,豈不深緻仇恨哉?莫若殺之,以洩此忿。
即持利刀,複來丘顯家。
正遇連氏倚欄,而有所思之意,不提防吳八複來。
吳八向前怒道:“認得吳某否?”連氏轉頭,見是吳八,大罵雲:“奸賊,緣何還不去?”吳八抽出利刀,将連氏咽喉一刺,連氏悶地而倒,鮮血傾流。
吳八悄視,四下無人,乃脫連氏之衣,放于屍傍。
次後,将頭上簪拿下而回,并無人知覺。
時連氏有一表弟,姓江,名成,撐船度活。
是日,天晚泊岸,灣船于江口,徑上岸,探望連氏。
行人其家,叫無人應。
待至房中,轉過欄杆邊,寂無人聲。
江成見其家中,無一人影,随複登舟。
是夜,丘顯歸來,喚其妻不應,及進廚下,點起燈照時,房門又未曾落鎖。
丘顯疑慮,持燈行過欄杆邊,方見殺死在地,血流滿階。
丘顯抱起看時,咽喉下傷着一刀,大哭道:“是誰謀殺吾妻?” 次日,鄰居聞知,都來看,果是被人所殺,不知如何。
鄰人道:“門外有一路血迹,可随此腳迹而去跟究之,可知賊人所在矣。
”丘顯依其言,即集鄰裡數十人,徑尋血而去,其血迹直至江成船中而止。
丘顯上船,扯住江成罵道:“我與你素無冤仇,何得殺死吾妻?”江成驚恐愕對,不知所為何來。
被丘顯綁縛到家下,打了一番,解送海公處陳告。
海公審問,鄰裡于證皆言,血迹委的在其船中而沒。
海公跟勘江成情由,江成哭雲:“曾與丘顯是親戚。
抵暮,臨其家,無人即回。
不知殺死連氏在家,‘履上沾得血迹,不知殺死之由也。
”海公自忖道:既是江成殺死,其船必有利刃、簪物等件。
今江成之船,無是等物,此必有不明之處。
今将江成監于獄中。
心下生一計,乃密囑手下張權,往江源口左近地方訪問,假稱:“丘顯之妻連氏,被江成所殺,今被丘顯将江成拿到海衙,已問償命了,”但未曾有實證。
當時,江成所殺連氏之際,曾有利刃、簪物等件,今被所捉,棄丢在街。
有人拾得者,将來海衙,以證江成死罪,官給重賞。
”張權領命而去。
過一月間,并無消息。
一日,吳八又見舍傍一婦有貌,心甚圖之。
其婦之夫貧窮。
吳八乃往之調戲彼婦,遂與成奸。
吳八切心愛戀,乃買酒與其婦同飲。
飲至醉後,乃謂婦雲:“看爾有心顧我,當以一場大富賜爾。
”婦笑雲:“自君來我之家,未曾用半文錢,有甚大富?爾自取之,莫哄妾矣。
”吳八雲:“是真,我非哄也。
”婦問其故,吳八雲:“即目丘顯之妻,被江成所殺,有利刃、簪物,江成将棄丢了,在江口亭子上那山樹下,今江成問了死罪,但要此物件去作證。
海公已有榜文張挂,究問有人檢得簪物者,官給重賞。
我知其下落,爾可令丈夫去彼處取,至海公那裡讨賞。
”其婦心中不勝之喜,即對丈夫說知。
其村民直至其所,取之,果有簪物利刃。
即忙持往海公處讨賞。
海公問之:“從何得來?”其王安乃是一村夫,将以是事直告于海公,謂:“在江口亭子上那裡一樹下得之。
”海公問:“誰教爾在此築覓?”村民不能隐,直告以是妻說與知之。
海公又令張權密囑雲:“爾先往王安之家,窺看其妻在家作甚工績,看有甚人往來?或有奸夫,可即拿來。
”張權去了。
海公乃對王安曰:“爾且在廊下俟候,等我問事完了,給錢賞爾回去。
”張權領旨,往其家看。
恰遇吳八正與其婦作樂飲酒。
吳八乃對婦曰:“想爾夫将必回矣。
”婦雲:“夫歸若得重賞,合當與爾共分。
蒙君指教,皆賴君之恩也。
”吳八笑雲:“不待分我,留在爾家置酒。
剩者,當歇錢也。
”其婦大笑。
不提防張權在外聽見,直撞進房中,将吳八并其婦捉了,解入衙來見海公,禀知婦人酒間與吳八所言之事。
海公跟勘其婦:“何知所殺連氏之刀、簪物等件所在?”婦驚懼,直告以是吳八所教。
海公審問吳八:“爾怎知之?莫非是你所殺,将此物件埋于其所?”吳八答雲:“小人因往亭子乘涼,上此山行,要在此樹下過,見其樹下,一勺之土新而且高,我将手剜開,其下見有是物。
怎管我事?是我所殺死?”不肯招。
海公怒雲:“這賊,分明是你殺死,尚敢争辨。
既不是你殺死,如何與王安之妻通奸,教王安取來計賞?”喝令嚴刑拷打,吳八慌忙,不能抵辭,隻得供認,因與連氏調戲,被其叱辱,忿恨殺死,及與王安之妻通奸情弊。
海公疊成案卷,問吳八典刑,王安之妻官賣,于是江成之冤釋矣。
若似者,海公之明鏡,奚啻包公哉!江成感恩生死不已。
海公之明見,釋冤真神斷焉矣。
告為妻伸冤 告狀人丘顯,告為号究妻命事。
獸親江成,瞰身往莊,乘機入室,調戲身妻,連氏不允,忿恨殺死,履下血迹可證。
似此兇惡,侮法違制,白晝入室,無故殺身妻,冤同淵海,乞天斧劈刁惡。
銜恩。
上告。
訴 訴狀人江成,訴為燭冤事。
切身與連氏姑表兄妹,昨因省歸,船泊江口,身往其家訪望,并未見有人在。
冤遇天暮,身即便回。
豈料連氏被人殺死,血流滿地,腳履血上,誤帶血迹。
丘顯指身所殺,衆口哓然,不容身訴,情實冤枉,懇天施恩,超害蟻命,生死銜恩,公侯萬載。
望光大訴。
海公判 審得吳八,不務本逐末,專一調戲人妻小,實乃刁奸惡毒之徒。
以丘顯往外,遂往調戲其妻連氏,亦違法之甚。
胡為調奸不從,趁伊淫惡之忿,殺死其婦之命,桓之惡有若是焉?夫連氏之被殺,丘顯豈疑謂爾“但知尋血蹤迹”。
所言“江成之謀,為真奸惡,行兇甚毒”,機雖未露,何為又奸王安妻?飲酒戲谑,自露所殺真贓,非連氏之陰靈不昧,爾罪貫盈難通,天使奸惡自露,言于王安而作證,盍拟以大辟。
王安之妻應氏,淫賊太甚,不合與吳八而通奸,律拟官賣。
江成的系無罪,歸家務業,幹證各無問罪。
如律取供。
第五十一回周氏為夫伸冤告張二 永康縣在城有一人姓盛名顯達,家業富足,其人良善忠厚。
乃交一友姓張名二,為人狠毒,吝财谲詐,獨奉承顯達,欲圖騙其财物。
一日,顯達令人請張到家,置酒待之。
飲至半酣,顯達席中與張二雲:“吾與賢弟交契多年,嘗以知己事商議。
今有一事,欲與賢契商議,以決可否。
”張二雲:“小弟家貧,多得賢兄恩惠周濟,若有甚事可代得力處,小弟雖水火之中,亦不避矣!何有不可,願聞其故。
”顯達雲:“非為别事,我想人生在世,不可虛度光陰。
意欲收些貨物,前往蘇州走一遭,又恐程途修阻,待我問卦吉兇,若允前往,當邀賢弟相陪。
”張二聞其言,心下暗喜,不良之意已在。
乃歡喜笑雲:“賢兄要往蘇州買賣,特問術土之可否,見得極是。
隻恐尊嫂不允兄行矣。
”盛顯達答曰:“若許我行,嫂亦無阻矣。
”張二雲:“衙前初來有一先生,姓曹,号東溪,此人推占極驗,雖與之占,吉兇可決。
然今天晚,待明日與兄同去。
”酒罷各散。
張二欣喜歸家,自言:“造化來到了。
” 次日黎明而起,先到衙前見曹先生,與之雲:“少刻,我同一友來占卦,你隻管以好許他,我自當重謝你。
”言罷而去。
少頃,二人果來衙前見曹先生。
顯達便以出往之事告知,求先生一卦,問其吉兇。
曹東溪應命禱囑占得一囗卦,本身弱被他人制,倒是一離别卦也。
曹東溪待說明之,見張二以目斜視,遂乃雲:“此卦中平,君去之無妨。
隻要途中提防謹慎些。
我且寫下占詞,牢記在心,謹防便是。
”其詞雲:“此去前程不相宜,卻尋荊棘作止栖。
同途之輩非好伴,若不提防恐差池。
”寫畢,顯達受了卦,将錢酬曹先生,與張二回至家下議之。
顯達雲:“吾欲往外,今占此卦,不當為好,使吾心憂疑,遲惑未決也。
”張二答雲:“曹先生許兄仍行無妨,何用疑慮乎?”顯達乃曰:“賢弟,萬事由天,莫管他甚麼休咎。
倘或有不測之處,隻要提防就是。
”張雲:“如此,方是為一男子漢。
今此不立志,轟轟烈烈,更待何時也。
”二人遂買貨物,裝載下船定了,遂欲起身。
比及顯達之妻周氏知其事,欲堅阻之,而顯達之貨已發離本地矣。
臨起身時,周氏以子年幼,又以勸之莫去。
顯達雲:“吾意已決,不必多言,倘得貨物脫手,不消半載之間,吾便回矣。
隻要你謹慎門戶,看顧幼子,餘無所囑。
”言罷,登程而别。
周氏掩住雙眸,心中悲切惆怅,隻得閉住外戶門,轉入内宅。
張二哄得顯達裝貨同行,心下喜之不勝。
便生計較,要害顯達。
乃謂顯達曰:“今日天色漸晚,與兄前村沽買一壺,回來船中做個神福,以好明日早開船。
”顯達依其言,與之同往前村店裡買酒。
張二到店中又雲:“此店有上好燒酒,不若同兄在此飲了幾杯再去。
”顯達以其故友,随其所為,遂在店與之飲。
張二有心連灌顯達幾杯,不覺醉了,二人遂依然回轉船中。
張二道:如此正好下手。
黃昏時候,船艄各已息歇,四下無人,用手一推,顯達跌落在水去了。
然後,乃叫艄公:“快起。
吾兄跌落水中,快來為我救起。
”艄公起來時,昏黑不見,跌落已多時了,不能救得。
張二假作悲傷。
艄公謂:“是酒醉自跌落水,不疑張二謀殺。
”次日,依然開船去了。
張二得到蘇州,轉賣其貨,遇偶倍利而還。
将銀兩作三份而分,自留起二份,止将一份送至盛顯達家,來見周氏。
周氏見張二回來,乃問:“叔叔既轉,盛兄如何不回?”張二雲:“盛兄在後回,先令我帶銀歸着,他收完帳目便回。
”張二就辭欲去,周氏留之,備酒相待而去。
過了幾日,張二要掩飾其事,心生一計,慌忙來至其家,道:“尊嫂,差了。
盛兄已回,來至半路,被水溺死。
”周氏驚雲:“盛兄溺死?誰對爾說知?”張二答雲:“有一客人,與之同回,彼客上岸起早,盛兄在船,夜遭賊水至,船沉水底,因此溺死。
是這客人說知。
”周氏曰:“既然如此,客人今在何處?可叫來問他詳細。
”張二答雲:“此客過住的,昨日敬來說是事,今日去了。
”周氏心下自曉:吾夫,死必不明!必是此賊謀死!故來假言粉飾。
可将言語探之,必知端的。
乃謂張二雲:“吾夫去時,我不忍與之分别,我将一玉縧環與之記别。
我夫今既死矣,玉縧環必無矣。
然他之死不足惜,惟吾之玉縧環可惜矣,今再無得有。
”張二見周氏言“死不足借”,所惜者是玉縧環,以謂周氏不戀丈夫之意,不識跟究者,乃曰:“玉縧環?前日我回,盛兄曾付與我,既是尊嫂的,即當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