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五八回 再放報仇箭戚方殒命 大破金龍陣關鈴逞能
關燈
小
中
大
王乃世間之豪傑,今幸相逢,意欲結拜為友。
待等恢複中原,我爹爹奏聞聖上,來封令舅的王位,決不食言!未知小苗王意下如何?” 黑蠻龍道:“俺也聞得小将軍的英名,如今看起來,果然不虛。
今得識荊,三生有幸!蒙許結拜,隻恐高攀不起。
”嶽公子道:“大丈夫意氣相投,遂成莫逆,何出此言?”二人遂各下馬,撮土為香,對天立誓,結拜為友,嶽雲年長為兄。
黑蠻龍道:“大哥且請回營,待小弟與家母舅說明,再來候見老伯。
”二人上馬同行。
到了陣前,嶽雲收兵回營,來見父親繳令。
将與黑蠻龍結拜的事說了一遍,嶽爺大喜。
卻說李述甫見外甥與嶽雲同歸本營而别,來問黑蠻龍道:“你與嶽雲比武,勝敗如何?”黑蠻龍下馬,将前事細細禀明。
李述甫聽了,心中大喜,遂與黑蠻龍一同來到宋營前。
傳宣飛報進帳道:“啟主帥爺,今有雲南李大王同了小王爺在外候見元帥。
”元帥傳今大開營門,帶領大小衆将,一齊出來迎接。
接至帳中,見禮已畢,分賓主坐下。
嶽雲過來見了大王李述甫,黑蠻龍亦過來見了各位元帥。
張、韓、劉、嶽四元帥齊道:“久仰大王英名灌耳,敢不欽敬!”李述甫道:“久聞四位元帥再整宋室江山,真乃擎天玉柱,架海金梁,敢不賓服!” 元帥吩咐軍中治酒相待,一面傳令犒賞雲南軍卒。
嶽爺對李述甫道:“大王且請回國。
目下金邦兀術屢犯中原,如此猖獗,尚未平服,恐關外苗蠻乘機而入,甚為不便。
須得大王鎮治,方保無虞!待本帥平了金邦,迎了二聖還朝,那時奏明聖上,本帥親到雲南封大王的王位便了。
”李述市大喜道:“遵教了。
”當日酒散,各自回歸本營。
那嶽雲留黑蠻龍叙談了一夜。
次日早上,李述甫來辭别元帥。
嶽爺吩咐整備糧草等物相送,各将官俱來送李述甫起行。
惟嶽雲與黑蠻龍有戀戀不舍之意。
黑蠻龍道:“哥哥千萬同了老伯來到雲南走走!”嶽雲道:“為兄的必要來探望賢弟的!”兩人灑淚而别。
李述甫同了黑蠻龍領了苗兵,自回化外國而去。
過了十餘日,嶽元帥暗想:“今已半月有餘,金營不見動靜,不知排的什麼陣,這等煩難?”等到晚上,悄悄帶了張保出營,來到鳳凰山邊茂林深處,盤上一株大樹頂上偷看金營。
果有百十萬人馬,詐言二百萬,擺着兩條“長蛇陣”,頭并頭,尾搭尾,所以名叫“金龍紋尾陣”。
元帥正看了之間,隻聽得弓弦響,連忙回轉頭來看時,肩膀上早中了一箭,嶽爺大叫一聲。
那放箭的暗想:“這遭報了仇了。
”竟是悄悄的去了,這裡張保聽見元帥大叫,忙把索子放下,拔出箭頭,扯下一幅戰袍包好了膀子,将嶽爺負在背上。
定了一定神,元帥輕輕叫道:“張保,扶我上馬回營罷!”張保便扶嶽爺上了馬,慢慢的回至本營。
張保扶嶽爺至後帳坐定,元帥即将以前牛臯存下的一顆丸藥服了,霎時箭瘡平複。
又叫張保:“你悄悄去喚戚方來。
”張保領命來喚戚方。
戚方好象有個吊桶在心頭,一上一下不住的打,又不敢不來。
隻得同了張保來至後帳,叩頭道:“元帥喚末将有何使令?” 嶽元帥道:“戚方!人非草木,豈無分曉?我因兵下洞庭的時節,你違了我的軍令,故将你責了幾下。
你竟欲把本帥射死,若無牛臯救我性命,今已休矣!你竟不想若非本帥恩義待人,怎能得王佐斷臂?不要說他别的功勞了,隻講他前日報‘鐵浮陀’之信,使我等鳳凰山避兵,幸得救了三軍之命。
況且我是主帥,就屈打了你幾下,有何大仇?你今日又射本帥一箭,幸喜天不絕我。
你如此狠心,豈不送了宋朝天下!我如今喚你到來,與你一封書信,連夜往臨安去,投在後軍都督張俊那邊去尋個出身罷!若到了天明,恐衆将不服,就難活命了!”戚方無言可答,接了書,叩頭謝恩出帳。
上馬回營,取了些金帛。
戚方上馬出營來,恰好劈面撞着牛臯。
牛臯道:“是誰?”戚方道:“是我。
”牛臯道:“半夜三更,你往何處去?”戚方道:“奉元帥之命,令我去投奔後軍都督張老爺,故爾出營。
将軍若不信,現有元帥書信在此?”牛臯想道:“方才見他出營去,又見他回營。
不多時,又見元帥伏在馬上,張保扶着。
必定這厮又做出什麼事來了。
若叫他去投了奸臣,越發不妙了。
”便喝道:“
待等恢複中原,我爹爹奏聞聖上,來封令舅的王位,決不食言!未知小苗王意下如何?” 黑蠻龍道:“俺也聞得小将軍的英名,如今看起來,果然不虛。
今得識荊,三生有幸!蒙許結拜,隻恐高攀不起。
”嶽公子道:“大丈夫意氣相投,遂成莫逆,何出此言?”二人遂各下馬,撮土為香,對天立誓,結拜為友,嶽雲年長為兄。
黑蠻龍道:“大哥且請回營,待小弟與家母舅說明,再來候見老伯。
”二人上馬同行。
到了陣前,嶽雲收兵回營,來見父親繳令。
将與黑蠻龍結拜的事說了一遍,嶽爺大喜。
卻說李述甫見外甥與嶽雲同歸本營而别,來問黑蠻龍道:“你與嶽雲比武,勝敗如何?”黑蠻龍下馬,将前事細細禀明。
李述甫聽了,心中大喜,遂與黑蠻龍一同來到宋營前。
傳宣飛報進帳道:“啟主帥爺,今有雲南李大王同了小王爺在外候見元帥。
”元帥傳今大開營門,帶領大小衆将,一齊出來迎接。
接至帳中,見禮已畢,分賓主坐下。
嶽雲過來見了大王李述甫,黑蠻龍亦過來見了各位元帥。
張、韓、劉、嶽四元帥齊道:“久仰大王英名灌耳,敢不欽敬!”李述甫道:“久聞四位元帥再整宋室江山,真乃擎天玉柱,架海金梁,敢不賓服!” 元帥吩咐軍中治酒相待,一面傳令犒賞雲南軍卒。
嶽爺對李述甫道:“大王且請回國。
目下金邦兀術屢犯中原,如此猖獗,尚未平服,恐關外苗蠻乘機而入,甚為不便。
須得大王鎮治,方保無虞!待本帥平了金邦,迎了二聖還朝,那時奏明聖上,本帥親到雲南封大王的王位便了。
”李述市大喜道:“遵教了。
”當日酒散,各自回歸本營。
那嶽雲留黑蠻龍叙談了一夜。
次日早上,李述甫來辭别元帥。
嶽爺吩咐整備糧草等物相送,各将官俱來送李述甫起行。
惟嶽雲與黑蠻龍有戀戀不舍之意。
黑蠻龍道:“哥哥千萬同了老伯來到雲南走走!”嶽雲道:“為兄的必要來探望賢弟的!”兩人灑淚而别。
李述甫同了黑蠻龍領了苗兵,自回化外國而去。
過了十餘日,嶽元帥暗想:“今已半月有餘,金營不見動靜,不知排的什麼陣,這等煩難?”等到晚上,悄悄帶了張保出營,來到鳳凰山邊茂林深處,盤上一株大樹頂上偷看金營。
果有百十萬人馬,詐言二百萬,擺着兩條“長蛇陣”,頭并頭,尾搭尾,所以名叫“金龍紋尾陣”。
元帥正看了之間,隻聽得弓弦響,連忙回轉頭來看時,肩膀上早中了一箭,嶽爺大叫一聲。
那放箭的暗想:“這遭報了仇了。
”竟是悄悄的去了,這裡張保聽見元帥大叫,忙把索子放下,拔出箭頭,扯下一幅戰袍包好了膀子,将嶽爺負在背上。
定了一定神,元帥輕輕叫道:“張保,扶我上馬回營罷!”張保便扶嶽爺上了馬,慢慢的回至本營。
張保扶嶽爺至後帳坐定,元帥即将以前牛臯存下的一顆丸藥服了,霎時箭瘡平複。
又叫張保:“你悄悄去喚戚方來。
”張保領命來喚戚方。
戚方好象有個吊桶在心頭,一上一下不住的打,又不敢不來。
隻得同了張保來至後帳,叩頭道:“元帥喚末将有何使令?” 嶽元帥道:“戚方!人非草木,豈無分曉?我因兵下洞庭的時節,你違了我的軍令,故将你責了幾下。
你竟欲把本帥射死,若無牛臯救我性命,今已休矣!你竟不想若非本帥恩義待人,怎能得王佐斷臂?不要說他别的功勞了,隻講他前日報‘鐵浮陀’之信,使我等鳳凰山避兵,幸得救了三軍之命。
況且我是主帥,就屈打了你幾下,有何大仇?你今日又射本帥一箭,幸喜天不絕我。
你如此狠心,豈不送了宋朝天下!我如今喚你到來,與你一封書信,連夜往臨安去,投在後軍都督張俊那邊去尋個出身罷!若到了天明,恐衆将不服,就難活命了!”戚方無言可答,接了書,叩頭謝恩出帳。
上馬回營,取了些金帛。
戚方上馬出營來,恰好劈面撞着牛臯。
牛臯道:“是誰?”戚方道:“是我。
”牛臯道:“半夜三更,你往何處去?”戚方道:“奉元帥之命,令我去投奔後軍都督張老爺,故爾出營。
将軍若不信,現有元帥書信在此?”牛臯想道:“方才見他出營去,又見他回營。
不多時,又見元帥伏在馬上,張保扶着。
必定這厮又做出什麼事來了。
若叫他去投了奸臣,越發不妙了。
”便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