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三七回 五通神顯靈航大海 宋康王被困牛頭山

關燈
州界牌關。

    衆人大喜,正要作謝船家,回轉頭來,那裡有什麼船?但見雲霧裡五位官人,冉冉而去。

    衆臣道:“真個聖天子百靈護助,不知那裡的尊神,來救了我君臣性命。

    ”高宗道:“衆卿記着,待寡人回朝之日,就各處立廟,永享人間血食便了。

    ”後來高宗遷住臨安建都,即封為五顯靈官,在于普濟橋敕建廟宇,至今香火不絕。

    這是後話不表。

     且說那君臣八人,進了界牌關,行了半日,來到一座村莊中央一份人家門首。

    因他造得比别家高大,李綱擡頭一看,叫聲:“主公不好了!這是張邦昌的家裡,快些走罷!”沙丙、田思忠扶了高宗急往前行。

    卻被他門上人看見了,忙忙進去報知太師道:“門首有七八個人過去,聽見他說話,好似宋朝天子,往東首去了,特來禀知。

    ”邦昌聽了,忙叫備馬,出了門一路追來,看見前面正是高宗君臣,高叫:“主公慢行,微臣特來保駕。

    ”連忙趕上來,下馬跪着道:“主公龍駕,豈可冒險前行?倘有意外,那時怎麼處!且請聖駕枉駐臣家,待臣去召嶽元帥前來保駕,方無失誤。

    ”高宗對衆臣道:“且到張愛卿家,再作計議。

    ”邦昌就請高宗上了馬,自己同着衆臣随後跟着回家。

    進到了大廳上,高宗坐定,便問:“卿家可知嶽飛今在何處?”邦昌道:“現在駐兵潭州,待臣星夜前去召來。

    ”高宗大喜。

    邦昌吩咐家人安排酒席款待。

    天晚時,送在書房一處安歇,私下叫家人前後把守,辭了高宗,隻說去召嶽飛,卻飛星的到粘罕營中報知,叫他來捉拿康王去了。

     卻說邦昌的原配蔣氏夫人,修行好善,念佛看經,所以家事俱是徐氏二夫人掌管。

    那晚有個丫環,将張邦昌在二夫人房内商量拘留天子、太師,去報金邦大太子來捉之事,細細說知。

    蔣夫人吃了一驚,暗想:“君臣大義,豈不滅絕天倫!”挨至二更時分,悄悄來到書房,輕輕叩門,叫聲:“快些起來逃命!”君臣聽見,連忙開門,問是何人?夫人道:“妾乃罪臣之妻蔣氏。

    我夫奸計,款留聖駕在此,已去報粘罕來拿你們了!”高宗慌道:“望王嫂救救孤家,決當重報!”夫人道:“可随罪婦前來!”君臣八人,隻得跟了蔣氏,來到後邊。

    蔣氏道:“前後門都有人看守,一帶俱是高牆難以出去,隻有此間花園牆稍低,外面俱是菜園,主公可從牆上爬出去罷!”君臣八人隻得攀枝依樹,爬出牆來,慌不擇路,一跌一囗上路逃走。

    蔣氏諒難卸過,在腰間解下鸾帶,在一棵大樹下吊死了。

     再說張邦昌來到番營,報知粘罕。

    粘罕随即領兵三千,連夜趕至張邦昌家裡,進到大廳坐定道:“快把南蠻皇帝拿來!”邦昌帶了一衆家人,走進書房,隻見書房門大開,不見了君臣八人。

    這一驚不小,慌忙尋覓,一直尋到後花園,但見牆頭爬倒,叫聲:“不好了!”回轉頭來,隻見蔣氏夫人懸挂在一棵樹上。

    邦昌咬着牙恨道:“原來這潑賤壞了我的事!”即撥佩刀,将蔣氏夫人之頭割下,出廳禀道:“臣妻将康王放走,特斬頭來請罪!”粘罕道:“既如此,他們還去不遠,你可在前引路去追趕。

    但你既然歸順我國,在此無益,不如随着某家回本國去罷!”命小番将張邦昌家抄了,把房子燒毀了。

    邦昌心下好生懊悔,隻得由他抄了,将房子放起一把火來,連徐氏一并燒化在内,跟了粘罕前去。

     再說高宗君臣八人走了半夜,剛剛上得大路,恰遇着王铎帶領從人,騎馬來望張邦昌,要商議歸金之事。

    恰好遇着高宗君臣,王铎大喜,慌忙下馬,假做失驚,跪奏道:“主公為何如此?”李綱将失了金陵之事,說了一遍。

    王铎道:“既如此,臣家就在前面,且請陛下到臣家中用些酒飯,待臣送陛下到潭州去會嶽飛便了!”高宗允奏,随同衆臣跟了王铎,一齊到王铎家中。

    進得裡頭,王铎喝叫衆家将,将高宗君臣八人一齊綁了,拘禁在後園中。

    自己飛身上馬,一路來迎粘罕報信,不表。

     先說王铎的大兒子王孝如在書房内讀書,聽得書重說父親将高宗君臣綁在後國,要獻與金邦,吃了一驚,暗道:“這豈是人臣所為?如何做得!”慌忙趕至後園,喝散家人,放了君臣,一同出了後園門,覓路逃走。

    行不多路,王孝如忽又想道:“我不能為國報仇,為不忠;不遵父命,放走皇上,為不孝。

    不忠不孝,何以立于人世!”大叫一聲:“陛下,罪臣之子不能遠送了!”說罷,望山洞中一跳,投水而死!君臣歎息了一番,急急往前逃奔。

     再說那王铎,一路迎着張邦昌,引見了粘罕,報知:“康王已被臣綁縛在後園,專候狼主來拿。

    ”粘罕大喜,遂同了王铎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