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三六回 何元慶兩番被獲 金兀術五路進兵

關燈
服方可。

    不然,恐兀術跟蹤追來!”康王無奈,隻得依言,不敢住腳,望着平江府秀水縣,一路逃至海鹽。

    海鹽縣主路金,聞得聖駕避難到此,連忙出城迎接,接到公堂坐定。

    王淵道:“如今聖駕要往臨安,未知還有多少路?”路金道:“道路雖離此不遠,但有番兵,皆在錢塘對面下營。

    節度皆棄兵而逃。

    聖上若到臨安,恐無人保駕,不如且在此待勤王兵到。

    ”王淵道:“你這點小地方,怎生住得?”路金道:“地方雖小,尚有兵幾百。

    此地有一隐居傑士,隻要聖上召他前來,足可保守。

    ” 高宗叫聲:“卿家,此地有甚麼英雄在此隐居?”路金道:“乃是昔日梁山泊上好漢,複姓呼延名灼。

    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主公召來,足可保駕。

    ”王淵道:“呼延灼當日原為五虎将,乃是英雄。

    隻恐今已年老,不知本事如何?”高宗道:“就煩卿家去請來。

    ”知縣領旨而去。

    一面縣中送出酒筵,君臣飲酒。

    王淵道:“依臣愚見,還是走的為妙。

    倘到得湖廣會見嶽飛,方保無事。

    ”高宗道:“列位卿家!朕連日奔走辛苦,且等呼延灼到時,再作商議。

    ”正說間,路金來奏:“呼延灼已召到候旨。

    ”高宗命:“宣進來。

    ”那呼延灼到縣堂來見駕,高宗道:“老卿家,可曾用飯否?”呼延灼道:“接旨即來,尚未吃飯。

    ”高宗就命路金準備酒飯,呼延灼就當駕前飽餐一頓。

     忽見守城軍士來報:‘潘兵已到城下。

    ”高宗着驚!呼延灼道:“請聖駕上城觀看,臣着勝了,萬歲即在此等勤王兵到。

    臣若不能取勝,聖上即時出城,往臨安去罷!”高宗應允,遂同了衆臣,一齊上城觀看。

    隻見杜充在城下高叫:“城内軍民人等聽者,四太子有令,快快把昏君獻出,官封王位。

    莫待打破城池,雞犬不留,侮之晚矣!”話聲未絕,那城門開處,一位老将軍出城,大喝一聲:“你是何人,敢逼吾主?”杜充道:“我乃長江王便是,你乃何人?”呼延灼道:“嘎!你就是獻長江的奸賊麼!不要走,吃我一鞭!”耍的一鞭,望杜充頂梁上打去,杜充舉金刀架祝呼延灼又一鞭攔腰打來,杜充招架不住,翻身落馬。

    衆番兵轉身敗去!呼延灼也不追趕,取了首級,進城見駕。

    高宗大喜道:“愛卿真乃神勇!寡人若得回京,重加官職。

    ”吩咐将杜充首級,号令在城上。

     再說番兵敗轉去,報與兀術道:“長江王追趕康王,至一城下,被一個老南蠻打死了。

    ”兀術道:“有這等事!”就自帶兵來至城下,叫道:“快送康王出來!”高宗正與衆臣在城上,見了流淚道:“這就是兀術,拿我二聖的!孤與他不共戴天之仇!”呼延灼道:“聖上不必悲傷,且準備馬匹。

    若臣出去不能取勝,主公可出城去,直奔臨安,前投湖廣,尋着嶽飛,再圖恢複。

    ”說罷,就提鞭上馬,沖出城來,大叫:“兀術體逼我主,我來也!”兀術見是一員老将,鶴發童顔,威風凜凜,十分歡悅,便道:“來的老将軍何等之人?請留姓名。

    ”呼延灼道:“我乃梁山泊五虎上将呼延灼是也。

    你快快退兵,饒你性命。

    不然,叫你死于鞭下。

    ”兀術道:“我非别人,乃大金國兀術四太子是也。

    久聞得梁山泊聚義一百八人,勝似同胞,人人威武,個個英雄,某家未信。

    今見将軍,果然名不虛傳!但老将軍如此忠勇,反被奸臣陷害。

    某家今日勸你不如降順某家,即封王位,安享富貴,以樂天年,豈不美哉?” 呼延灼大怒道:“我當初同宋公明征伐大遼,鞭下不知打死了多少上将,希罕你這樣個把番奴!”遂舉鞭向着兀術面門上打去,兀術舉金雀斧架住,兩人大戰了三十餘合,兀術暗想:“他果是英雄。

    他若少年時,不是他的對手。

    ”二人又戰了十餘合。

    呼延灼終究年老,招架不住,回馬敗走。

    兀術縱馬追來。

    呼延灼上了吊橋。

    不知這吊橋年深日久,不曾換得,木頭已朽爛了。

    呼延灼跑馬上橋,來得力重,踏斷了橋木,那馬前蹄陷将下去,把呼延灼跌下馬來。

    兀術趕上前,就一斧砍死。

    城上君臣看見,慌慌上馬出城,沿着海塘逃走! 那兀術砍死了呼延灼,勒馬道:“倒是某家不是了!他在梁山上何等威名,反害在我手。

    ”遂命軍士收拾屍首,暫時安葬:“待某家得了天下,另行祭葬便了。

    ”城内百姓開城迎接。

    兀術進城,問道:“康王往那裡去了?”軍民跪着答道:“康王同了一班臣子逃出城去了。

    ”兀術傳令,不許傷害百姓。

    進帶領大兵,也沿着海塘一路追去。

    不上十來裡路,遠遠望見他君臣八人在前逃奔。

    高宗回頭看見兀術追兵将近,吓得魂飛魄散,真個似: 分開八片頂陽骨,傾下半桶雪水來。

     不知高宗君臣們脫得此難否,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