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十七回 梁夫人炮炸失兩狼 張叔夜假降保河間

關燈
邊有一座山岡,就走上同來。

    看那金兵如潮似浪,滔滔不絕。

    看了多時,越看越多,張用道:“哥哥,等不完了,下去與他打罷!” 二人跳下岡于來,擺開兩條鐵棍,乒乒乓乓,将番兵打得落花流水,頭撞頭碎,額碰額傷,打死無數。

    那小番忙忙報與兀術,兀術傳令衆平章:“不要傷他,與我活活的擒将來!”衆平章傳令,将二人圍祝直殺到黃昏時分,張立不見了兄弟,心内自想:“此時不走,等待何時?”舉棍一個盤頭,使得勢大,打開一條血路而去。

    隻因天色昏暗,又走得快,因此金兵拿他不祝這裡張用也尋不見哥哥,沖出圍來,落荒而走。

    那弟兄兩個今日失散了,直到了嶽元帥三服何慶元,才得會合。

    這是後話,不表。

     且說兀術拿不住他弟兄,當夜安營紮住,到明日發兵前往。

    将近城池,隻見一将遠遠帶人跪接,打着降旗,口稱:“河間府節度使張叔夜歸降,特來迎請狼主進城。

    ”小番報與兀術,兀術上前看時,果然是張叔夜俯伏在地。

    兀術在馬上問軍師道:“這個人是忠臣,還是奸臣?”哈迷蚩道:“久聞他是第一個忠臣,叫做張叔夜。

    ”兀術道:“待某家問他。

    ”便道:“你就是張叔夜麼?”叔夜道:“小臣正是。

    ”兀術道:“我久聞你是個忠臣,為甚歸降起某家來?莫非是詐麼?”叔夜道:“小臣豈敢有詐?隻因目下朝内好臣用事,貶黜忠良。

    今潞安州、兩狼關俱已失去,狼主大兵到此,諒小臣兵微将寡,怎能迎敵?城中百姓,必道茶毒。

    故此情願歸順,以救合郡生靈,并不敢希圖爵祿,望狼主鑒察!”兀術聽了道:“如此說來,果然是個忠臣!老先生既識天時,仁心救民,是個好人。

    某家就封你為魯王,仍守此城。

    我的大軍,隻收你的犒賞,繞城而去,不許進城。

    如有一人不遵,擅自進你城者,斬首号令!”叔夜謝恩而退,叫衆軍搬出豬羊酒,犒衆番兵吃了,俱各繞城而過。

    來到黃河口,揀一空地,安下營盤,打造船隻,等待渡河,不提。

     且說地方官飛報入朝,這日正值欽宗設朝坐殿,進本官俯伏啟奏:“兀術大兵五十餘萬已近黃河,望陛下即速發兵退敵。

    ”欽宗大驚,使問衆卿:“金兀術兵勢猖獗,将何策退之?”當下張邦昌奏道:“潞安州陸登盡節,韓世忠夫婦棄關而逃,今河間張叔夜又投降,隻剩得黃河阻祝若過了黃河,汴京甚危。

    臣觀滿朝文武全才,無如李綱、宗澤。

    聖上若命李綱為元帥,宗澤為先鋒,決能退得金兵。

    ”欽宗準奏,降旨拜李綱為平北大元帥,宗澤為先鋒,領兵五萬前往黃河退敵!二人領旨出朝。

    李綱雖是個有謀有智的忠臣,但是個文官,不會上陣厮殺。

    今金兵勢大,張邦昌明明要害他的性命,故此保奏。

    那李綱回府,與夫人辭别,忽見階檐下站着一個長大漢子。

    李綱便問:“你是何人?”那人跪下道:“小人就是張保。

    ”李綱道:“你一向在那裡?”張保道:“小人在外邊做些生意。

    ”李綱道:“你可有些力氣麼?”張保道:“小人走長路,挑得五六百斤東西。

    ”夫人道:“老爺可帶他前去,早晚伏侍伏侍。

    ”李綱就命張保收拾随行。

     到了次日,宗澤來請元帥起兵,李綱接進。

    相見已畢,李綱便道:“老元戎,你看那些奸臣如此厲害,明明欲害下官,保奏領兵。

    老夫性命,全仗周庇。

    ”宗澤道:“元帥放心,吉人自有天相。

    ”二人一同出府上馬,來到校場點齊五萬人馬,發炮起行。

    一路來到黃河口,安下營寨。

    沿河一帶撥兵把守,将四面船隻收拾上岸。

    宗澤寫下一封書劄,差人星夜往湯陰縣,去請嶽飛同衆弟兄前來助戰。

    正是: 要圖定國安邦計,預備擒龍捉虎人。

     畢竟李綱和宗澤兩個,怎生退得金兵,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