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十五回 金兀術興兵入寇 陸子敬設計禦敵

關燈
佑,舉起鐵龍。

    若進不得中原,搶不得宋朝天下,便舉不起鐵龍,死于刀劍之下。

    ”祝罷,就左手撩衣,右手将鐵龍前足一提,就舉将起來,高叫:“父王,臣兒舉鐵龍哩!”老狼主一見大喜,各殿下、各平章那個不稱贊。

    文武官員、軍民人等齊聲喝采,俱說:“四殿下真是天神!” 那兀術将鐵龍連舉三舉,哄嚨一聲,将龍撩在半邊,上廳來,拜見父王繳旨。

    老狼主即封為昌平王、掃南大元帥,總領六國三川兵馬,帶領軍師參謀、左右丞相、各位元帥并那各邦小元帥。

    選定良辰吉日,發兵五十萬,祭了珍珠寶雲旗,辭别父王,進兵中原。

    真個是人如惡虎,馬似遊龍;旗旗蔽日,金鼓喧天。

     且說兀術領兵在路行了一月有餘,到了南朝地界。

    第一關乃是潞安州。

    此關有個鎮守潞安節度使,姓陸名登,表字子敬。

    夫人謝氏,止生一子,年方三歲。

    這位老爺綽号小諸葛,手下有五千多兵,乃是宋朝名将。

    這日正坐公堂,忽有探子來報:“啟上大老爺,不好了!今有大金國差主帥完顔兀術,帶領五十萬人馬,來犯潞安州,離此隻有百裡之遙了。

    ”陸節度聽見,吃了一驚,賞了探子銀牌一面,吩咐再去打聽。

     即時令旗牌官出去,把城外百姓盡行收拾進城居住,把房屋盡行拆了,等太平時照式造還。

    又令各營将士上城緊守。

    又差旗牌到鋪中給償官價,收買鬥缸,每一個城垛安放一隻,命木匠做成木蓋蓋了。

    令軍士在城上派定五個城垛,砌成竈頭三個。

    又令制造糞桶一千隻,桶内裝滿人糞。

    又取碗口粗的毛竹一萬根、細小竹子一萬根及棉花破布萬餘斤,做成卿筒。

    一面水關上下了千斤閘,庫中取出鋼鐵來,畫成鐵鈎樣子,叫鐵匠照式打造鐵鈎縛在網上。

    又在庫内取出數千桶毒藥,調入人糞之内,放在城上鍋内煎熬,放入缸内,專等番兵到城下,将滾糞潑下。

    若是番兵粘着此糞,即時爛死。

    晚上将鈎岡布在城頭之上,以防番兵爬城。

    料理已畢,然後親自修下一道告急本章,差官星夜前往汴梁,求朝廷發兵來救應。

    陸老爺恐怕救兵來遲,失了潞安州不打緊,那時連汴梁亦難保守。

    放心不下,又修了兩道告急文書,一道送至兩狼關總兵韓世忠處,一道送與河間府太守張叔夜,求他兩人發兵前來相助。

    差人出城去了,陸老爺自家就率領三軍,上城保守,晝夜巡查。

    正是: 設就陷坑擒虎豹,安排鐵網捉蛟龍。

     花開兩朵,各在一枝。

    書中慢講陸老爺準備停當。

    再說兀術領兵,一路滾滾而來,來到了潞安州,離城五十裡,放炮安營。

    陸老爺在城上觀看番兵,果然厲害。

    但見: 滿天生怪霧,遍地起黃沙。

    但聞那撲通通駝鼓聲敲,又聽得咿嗚嗚胡茄亂動。

    東南上千條條鋼鞭鐵棍狼牙棒,西北裡萬道道銀錘畫戟虎頭牌。

    來一陣藍青臉,朱紅發,竅唇露齒,真個奇形怪樣;過兩隊錘擂頭,闆刷眉,環睛暴眼,果然惡貌猙獰。

    波斯帽,牛皮甲,腦後插雙雙雉尾;鳥号弓,雁翎箭,馬項桂累累纓毛。

    旗幡錯雜,難分赤白青黃;兵器縱橫,那辨刀槍劍戟。

    真個滾滾征塵随地起,騰騰殺氣蓋天來。

     有詩曰: 一旦金人戰釁開,縱橫戈戟起塵埃。

     胡茄吹徹軍心震,刁鬥聲驚客夢回。

     鬼泣神号悲切切,妻離子散哭哀哀。

     人心不肯存公道,天降刀兵劫運來! 城上那些兵将見了,好不害怕,有的要乘金人初到,出去殺他一陣。

    陸老爺道:“此時彼兵銳氣正盛,隻宜堅守,等候救兵到來再處。

    ”那時衆将士俱各遵令防守,專等救兵,不提。

     且說兀術在牛皮帳中,問軍師道:“這潞安州是何人把守?”哈迷蚩道:“這裡節度使是陸登,綽号小諸葛,極善用兵的。

    ”兀術道:“他是個忠臣,還是奸臣?”軍師道:“是宋朝第一個忠臣。

    ”兀術道:“既如此,待某家去會會他。

    ”當時随即傳下号令,點起五千人馬,同着軍師,出了營來。

    衆番兵吹着喇叭,打着皮鼓,殺到城下。

    陸登吩咐軍士:“好生看守城池,待我出去會他一會。

    ”當時下城來,提着槍,翻身上馬,開了城門,放下吊橋,一聲炮響,匹馬單槍,出到陣前。

    擡頭一看,見那兀術: 頭戴一頂金鑲象鼻盔,金光閃爍;旁括兩根雉雞尾,左右飄分。

    身穿大紅織錦繡花袍,外罩黃金嵌就尤鱗甲;坐一匹四蹄點雪火龍駒,手拿着螭尾鳳頭金雀斧。

    好像開山力士,渾如混世魔王。

     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