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十三回 昭豐鎮王貴染病 牟駝岡宗澤踹營
關燈
小
中
大
了這一日,直到此處肚中正在饑餓,見了這些酒肴,也不聽他們談天說地,好似渴龍見水,如狼似虎的吃個精光,方才住手。
不道那廚司因晚了,手腳忙亂,菜蔬内多擱了些鹽。
這兩個吃得嘴成了,隻管讨茶吃。
那茶夫叫道:“夥計,你看不出上邊幾席上,斯斯文文的;這兩席上的二位,粗粗蠢蠢,不是個吃細茶的人。
你隻管把小杯熱茶送去,不讨好;你且把那大碗的冷茶送上去,包管合式。
”那人聽了,真個把冷茶大碗的選将上去。
王貴好不快活,一連吃了五六碗,說道:“好爽快!”方才住了手。
重新再飲。
說說笑笑,不覺天色黎明。
嶽大爺等拜别了宗爺,宗爺又叫從人:“有那騎來的牲口,讓一匹與嶽大爺馱了卷箱。
”嶽大爺又謝了,辭别上路而行;正是: 暢飲通宵到五更,忽然紅日又東升。
路上有花兼有酒,一程分作兩程行。
這裡宗爺亦帶領從人回城,不表。
且說嶽大爺等五人一路走,一路在馬上說起宗澤的恩義:“真是難得!為了我們反累他削了職,不知何日方能報答他?”正說問,忽然王貴在馬上大叫一聲,跌下馬來。
頃刻間面如土色,牙關緊閉。
衆皆大驚,連忙下馬來,扶的扶,叫的叫,吓得嶽大爺大哭,叫道:“賢弟呀!休得如此,快些蘇醒!”連叫數聲,總不見答應。
嶽大爺哭聲:“賢弟呀!你功名未遂,空手歸鄉已是不幸。
若再有三長四短,叫為兄的回去,怎生見你令尊令堂之面?”說罷,又痛哭不止。
衆人也各慌張。
牛臯道:“你們且不要哭,我自有個主意在此。
若是一哭,就弄得我沒主意了。
”嶽人爺便住了哭,問道:“賢弟有甚主意,快些說來!”牛臯道:“你們不知王哥原沒有病的,想是昨夜吃了些東西,灌下幾碗冷茶,肚裡發起脹來。
待我來替他醫醫看。
”便将手去王貴肚皮了揉了一會,隻聽得王貴肚裡邊咕碌碌的,猶如雷鳴一般,響了一會,忽然放了許多臭水出來。
再揉幾揉,竟撒出糞來,臭不可當。
王貴微微蘇醒,呻吟不絕。
衆人忙将衣服與他換了。
嶽大爺道:“我們且在此暫息片時。
湯兄弟,可先到昭豐鎮上去,端正了安歇的地方,以便調理。
” 湯懷答應上馬,來到鎮上,但見人煙熱鬧,有幾個客店挂着燈籠。
左首一個店主人,看見湯懷在馬上東張西望,便上前招接道:“客官莫非要打中火麼?”湯懷便跳下馬來,把手一供道:“請問店主貴姓?”店主道:“小人姓方,這裡昭豐鎮上有名的方老實,從不欺人的。
”湯懷道:“我們有弟兄五個,是進武場的,因有一個兄弟傷了些風寒,不能行走,要借歇幾天,養病好了方去,可使得麼?”方老實道:“小人開的是歇店,這又何防?家裡盡有幹淨房屋,隻管請來就是。
若是要請太醫,我這鎮上也有,不必進城去請的。
”湯懷道:“如此甚好,我去邀了同來。
”遂上馬回轉,與衆兄弟說了。
便攙扶了王貴上馬,慢慢的行到鎮上,在方家客寓住下。
當日就煩方老實去請了個醫生來看。
醫生說是飲食傷脾,又感了些寒氣,隻要散寒消食,不妨事,就可好的。
遂撮了兩服煎劑。
嶽大爺封了一錢銀子謝了,太醫自去。
衆弟兄等就安心歇下,調理王貴。
按下不表。
且說這太行山金刀王善,差人打聽梁王被嶽飛挑死,聖旨将宗澤削職歸農,停止武場,遂傳集了諸将軍師并一衆喽羅,便開言道:“目今奸臣當道,将士離心。
梁王雖然死了,卻幸宗澤削職,朝中别無能人。
孤家意欲趁此時興兵入汴,奪取宋室江山。
卿等以為何如?”當下軍師田奇便道:“當今皇帝大興土木,萬民愁怨;舍賢用奸,文武不和。
趁此時守防懈怠,正好興兵,不要錯過了。
”王善大喜,當時就點馬保為先鋒,偏将何六、何七等,帶領人馬三萬,扮做官兵模樣,分作三隊,先期起行。
自同田奇等,率領大兵随後。
一路往汴京進發,并無攔阻。
看看來到南薰門外,離城五十裡,放炮安營。
這裡守城将士聞報,好不慌張,忙把各城門緊閉,添兵守護,一面入朝啟奏。
徽宗忙登金銮大殿,宣集衆公卿,降旨道:“今有太行山強寇,興兵犯阙,卿等何人領兵退賊?”當下衆臣你看我、我看你,并無一人答應。
朝廷大怒,便向張邦昌道:“古言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卿等受國家培養有年,今當賊寇臨城,并無一人建策退兵,不辜負國家數百年養土之恩麼?”語聲未絕,隻見班部中閃出一位谏議大夫,出班奏道:“臣李綱啟奏陛下,王善兵強将勇,久蓄異心;隻因畏懼宗澤,故爾不敢猖獗。
今若要退賊軍,須得複召宗澤領兵,方保無虞。
”聖上準奏,傳旨就命李綱宣召宗澤入朝,領兵退賊。
李綱領旨出朝,就到宗澤府中來。
早有公子宗方出來迎接。
李綱道:“令尊翁在于何處
不道那廚司因晚了,手腳忙亂,菜蔬内多擱了些鹽。
這兩個吃得嘴成了,隻管讨茶吃。
那茶夫叫道:“夥計,你看不出上邊幾席上,斯斯文文的;這兩席上的二位,粗粗蠢蠢,不是個吃細茶的人。
你隻管把小杯熱茶送去,不讨好;你且把那大碗的冷茶送上去,包管合式。
”那人聽了,真個把冷茶大碗的選将上去。
王貴好不快活,一連吃了五六碗,說道:“好爽快!”方才住了手。
重新再飲。
說說笑笑,不覺天色黎明。
嶽大爺等拜别了宗爺,宗爺又叫從人:“有那騎來的牲口,讓一匹與嶽大爺馱了卷箱。
”嶽大爺又謝了,辭别上路而行;正是: 暢飲通宵到五更,忽然紅日又東升。
路上有花兼有酒,一程分作兩程行。
這裡宗爺亦帶領從人回城,不表。
且說嶽大爺等五人一路走,一路在馬上說起宗澤的恩義:“真是難得!為了我們反累他削了職,不知何日方能報答他?”正說問,忽然王貴在馬上大叫一聲,跌下馬來。
頃刻間面如土色,牙關緊閉。
衆皆大驚,連忙下馬來,扶的扶,叫的叫,吓得嶽大爺大哭,叫道:“賢弟呀!休得如此,快些蘇醒!”連叫數聲,總不見答應。
嶽大爺哭聲:“賢弟呀!你功名未遂,空手歸鄉已是不幸。
若再有三長四短,叫為兄的回去,怎生見你令尊令堂之面?”說罷,又痛哭不止。
衆人也各慌張。
牛臯道:“你們且不要哭,我自有個主意在此。
若是一哭,就弄得我沒主意了。
”嶽人爺便住了哭,問道:“賢弟有甚主意,快些說來!”牛臯道:“你們不知王哥原沒有病的,想是昨夜吃了些東西,灌下幾碗冷茶,肚裡發起脹來。
待我來替他醫醫看。
”便将手去王貴肚皮了揉了一會,隻聽得王貴肚裡邊咕碌碌的,猶如雷鳴一般,響了一會,忽然放了許多臭水出來。
再揉幾揉,竟撒出糞來,臭不可當。
王貴微微蘇醒,呻吟不絕。
衆人忙将衣服與他換了。
嶽大爺道:“我們且在此暫息片時。
湯兄弟,可先到昭豐鎮上去,端正了安歇的地方,以便調理。
” 湯懷答應上馬,來到鎮上,但見人煙熱鬧,有幾個客店挂着燈籠。
左首一個店主人,看見湯懷在馬上東張西望,便上前招接道:“客官莫非要打中火麼?”湯懷便跳下馬來,把手一供道:“請問店主貴姓?”店主道:“小人姓方,這裡昭豐鎮上有名的方老實,從不欺人的。
”湯懷道:“我們有弟兄五個,是進武場的,因有一個兄弟傷了些風寒,不能行走,要借歇幾天,養病好了方去,可使得麼?”方老實道:“小人開的是歇店,這又何防?家裡盡有幹淨房屋,隻管請來就是。
若是要請太醫,我這鎮上也有,不必進城去請的。
”湯懷道:“如此甚好,我去邀了同來。
”遂上馬回轉,與衆兄弟說了。
便攙扶了王貴上馬,慢慢的行到鎮上,在方家客寓住下。
當日就煩方老實去請了個醫生來看。
醫生說是飲食傷脾,又感了些寒氣,隻要散寒消食,不妨事,就可好的。
遂撮了兩服煎劑。
嶽大爺封了一錢銀子謝了,太醫自去。
衆弟兄等就安心歇下,調理王貴。
按下不表。
且說這太行山金刀王善,差人打聽梁王被嶽飛挑死,聖旨将宗澤削職歸農,停止武場,遂傳集了諸将軍師并一衆喽羅,便開言道:“目今奸臣當道,将士離心。
梁王雖然死了,卻幸宗澤削職,朝中别無能人。
孤家意欲趁此時興兵入汴,奪取宋室江山。
卿等以為何如?”當下軍師田奇便道:“當今皇帝大興土木,萬民愁怨;舍賢用奸,文武不和。
趁此時守防懈怠,正好興兵,不要錯過了。
”王善大喜,當時就點馬保為先鋒,偏将何六、何七等,帶領人馬三萬,扮做官兵模樣,分作三隊,先期起行。
自同田奇等,率領大兵随後。
一路往汴京進發,并無攔阻。
看看來到南薰門外,離城五十裡,放炮安營。
這裡守城将士聞報,好不慌張,忙把各城門緊閉,添兵守護,一面入朝啟奏。
徽宗忙登金銮大殿,宣集衆公卿,降旨道:“今有太行山強寇,興兵犯阙,卿等何人領兵退賊?”當下衆臣你看我、我看你,并無一人答應。
朝廷大怒,便向張邦昌道:“古言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卿等受國家培養有年,今當賊寇臨城,并無一人建策退兵,不辜負國家數百年養土之恩麼?”語聲未絕,隻見班部中閃出一位谏議大夫,出班奏道:“臣李綱啟奏陛下,王善兵強将勇,久蓄異心;隻因畏懼宗澤,故爾不敢猖獗。
今若要退賊軍,須得複召宗澤領兵,方保無虞。
”聖上準奏,傳旨就命李綱宣召宗澤入朝,領兵退賊。
李綱領旨出朝,就到宗澤府中來。
早有公子宗方出來迎接。
李綱道:“令尊翁在于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