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十一回 周三畏遵訓贈寶劍 宗留守立誓取真才
關燈
小
中
大
茶。
張邦昌開言道:“宗大人的貴門生,竟請填上了榜罷!”宗澤道:“那有什麼敝門生,張大人這等說?”邦昌道:“湯陰縣的嶽飛,豈不是貴門生麼?”列位要曉得,大凡人作了點私事,就是被窩裡的事也瞞不過,何況那日衆弟兄在留守衙門前,豈無人曉得?況且留守帥爺擡了許多酒席,送到招商店中,怎麼瞞得衆人耳目?兼之這三位主考受了梁王禮物,豈不留心?張邦昌說出了“嶽飛”兩字,倒弄得宗澤臉紅心跳,半響沒個道理回複這句話來,便道:“此乃國家大典,豈容你我私自檢擇?如今必須對神立誓,表明心迹,方可考試。
”即叫左右:“過來,與我擺列香案。
”立起身來,先拜了天地,再跪下禱告過往神靈:“信官宗澤,浙江金華府義烏縣人氏。
蒙聖恩考試武生,自當誠心秉公,拔取賢才,為朝廷出力。
若存一點欺君賣法、誤國求财之念,必死于刀箭之下。
”誓畢起來,就請張邦昌過來立誓。
邦昌暗道:“這個老頭兒好混帳!如何立起誓來?”到此地位,不怕你推托,沒奈何也隻得跪下道:“信官張邦昌,乃湖廣黃州人氏。
蒙聖恩同考武試,若有欺君賣法、受賄遺賢,今生就在外國為豬,死于刀下。
”你道這個誓,也從來沒有聽見過的,是他心裡想出來:“我這樣大官,怎能得到外國?就到番邦?如何變豬?豈不是個牙疼咒?”自以為得計。
宗澤是個誠實君子,隻要辨明自己的心迹,也不來管他立誓輕重。
王铎見邦昌立誓,亦來跪下道:“信官王铎,與邦昌是同鄉人氏。
若有欺心,他既為豬,弟子即變為羊,一同死法。
”誓畢起來,心中也在暗想:“你會奸,我也會刁。
難道就學你不來?”暗暗笑個不止。
誰知這張俊在旁看得清,聽得明,暗想:“這兩人立得好巧誓,叫我怎麼好?”也隻得跪下道:“信官張俊,乃南直隸順州人氏。
如有欺君之心,當死于萬人之口。
”列位看官,你道這個誓立得奇也不奇?這變豬變羊,原是口頭言語,不過在今生來世、外國番邦上弄舌頭。
那一個人,怎麼死于萬人之口?卻不道後來嶽武穆王墓頂褒封時候,竟應了此誓。
也是一件奇事,且按下不表。
卻說這四位主考立誓已畢,仍到演武廳上一拱而坐。
宗爺心裡暗想:“他三人主意已定,這狀元必然要中梁王。
不如傳他上來,先考他一考。
”便叫旗牌:“傳那南甯州的舉子柴桂上來。
”旗牌答應一聲:“吓!”就走下來,大叫一聲:“得!大老爺有令,傳南甯州舉子柴桂上廳聽令。
”那梁王答應一聲,随走上演武廳來,向上作了一揖,站在一邊聽令。
宗爺道:“你就是柴拴麼?”梁王道:“是!”宗爺道:“你既來考試,為何參見不跪,如此托大麼?自古道作此官,行此禮。
你若不考,原是一家藩王,自然請你上坐。
今既來考試,就降作了舉子了。
那有舉子見了主考不跪之理?你好端端一個王位不要做,不知聽信那一個奸臣的言語,反自齊大就小,來奪狀元,有什麼好處?況且今日天下英雄俱齊集于此,内中豈無高強手段,倍勝于你?怎能穩穩狀元到手?你不如休了此心,仍回本郡,完全名節,豈不為美?快去想來!”梁王被宗爺一頓發作,無可奈何,隻得低頭跪下,開口不得。
看官!你們可曉得梁王為着何事,現放着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位不做,反來奪取狀元,受此羞辱麼?隻因梁王來朝賀天子,在太行山經過,那山上有一位大王,使一口金背砍山刀,江湖上都稱他為“金刀大王”。
此人姓王名善,有萬夫不當之勇。
手下有勇将馬保、何六、何仁等,左右軍師鄧武、田奇,足智多謀。
聚集着喽羅有五萬餘人,霸占着太行山,打家劫舍,官兵不敢奈何他。
他久欲謀奪宋室江山,卻少個内應。
那日打聽得梁王入朝,即與軍師商議,定下計策,紮營在山下,等那梁王經過,被喽羅截住,邀請上山。
到帳中坐定,獻茶己過,田奇道:“昔日南唐時,雖然衰壞,天下安甯,被趙匡胤設謀,詐言陳橋兵變,篡了帝位,把天下謀去直到如今。
主公反隻得一個挂
張邦昌開言道:“宗大人的貴門生,竟請填上了榜罷!”宗澤道:“那有什麼敝門生,張大人這等說?”邦昌道:“湯陰縣的嶽飛,豈不是貴門生麼?”列位要曉得,大凡人作了點私事,就是被窩裡的事也瞞不過,何況那日衆弟兄在留守衙門前,豈無人曉得?況且留守帥爺擡了許多酒席,送到招商店中,怎麼瞞得衆人耳目?兼之這三位主考受了梁王禮物,豈不留心?張邦昌說出了“嶽飛”兩字,倒弄得宗澤臉紅心跳,半響沒個道理回複這句話來,便道:“此乃國家大典,豈容你我私自檢擇?如今必須對神立誓,表明心迹,方可考試。
”即叫左右:“過來,與我擺列香案。
”立起身來,先拜了天地,再跪下禱告過往神靈:“信官宗澤,浙江金華府義烏縣人氏。
蒙聖恩考試武生,自當誠心秉公,拔取賢才,為朝廷出力。
若存一點欺君賣法、誤國求财之念,必死于刀箭之下。
”誓畢起來,就請張邦昌過來立誓。
邦昌暗道:“這個老頭兒好混帳!如何立起誓來?”到此地位,不怕你推托,沒奈何也隻得跪下道:“信官張邦昌,乃湖廣黃州人氏。
蒙聖恩同考武試,若有欺君賣法、受賄遺賢,今生就在外國為豬,死于刀下。
”你道這個誓,也從來沒有聽見過的,是他心裡想出來:“我這樣大官,怎能得到外國?就到番邦?如何變豬?豈不是個牙疼咒?”自以為得計。
宗澤是個誠實君子,隻要辨明自己的心迹,也不來管他立誓輕重。
王铎見邦昌立誓,亦來跪下道:“信官王铎,與邦昌是同鄉人氏。
若有欺心,他既為豬,弟子即變為羊,一同死法。
”誓畢起來,心中也在暗想:“你會奸,我也會刁。
難道就學你不來?”暗暗笑個不止。
誰知這張俊在旁看得清,聽得明,暗想:“這兩人立得好巧誓,叫我怎麼好?”也隻得跪下道:“信官張俊,乃南直隸順州人氏。
如有欺君之心,當死于萬人之口。
”列位看官,你道這個誓立得奇也不奇?這變豬變羊,原是口頭言語,不過在今生來世、外國番邦上弄舌頭。
那一個人,怎麼死于萬人之口?卻不道後來嶽武穆王墓頂褒封時候,竟應了此誓。
也是一件奇事,且按下不表。
卻說這四位主考立誓已畢,仍到演武廳上一拱而坐。
宗爺心裡暗想:“他三人主意已定,這狀元必然要中梁王。
不如傳他上來,先考他一考。
”便叫旗牌:“傳那南甯州的舉子柴桂上來。
”旗牌答應一聲:“吓!”就走下來,大叫一聲:“得!大老爺有令,傳南甯州舉子柴桂上廳聽令。
”那梁王答應一聲,随走上演武廳來,向上作了一揖,站在一邊聽令。
宗爺道:“你就是柴拴麼?”梁王道:“是!”宗爺道:“你既來考試,為何參見不跪,如此托大麼?自古道作此官,行此禮。
你若不考,原是一家藩王,自然請你上坐。
今既來考試,就降作了舉子了。
那有舉子見了主考不跪之理?你好端端一個王位不要做,不知聽信那一個奸臣的言語,反自齊大就小,來奪狀元,有什麼好處?況且今日天下英雄俱齊集于此,内中豈無高強手段,倍勝于你?怎能穩穩狀元到手?你不如休了此心,仍回本郡,完全名節,豈不為美?快去想來!”梁王被宗爺一頓發作,無可奈何,隻得低頭跪下,開口不得。
看官!你們可曉得梁王為着何事,現放着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位不做,反來奪取狀元,受此羞辱麼?隻因梁王來朝賀天子,在太行山經過,那山上有一位大王,使一口金背砍山刀,江湖上都稱他為“金刀大王”。
此人姓王名善,有萬夫不當之勇。
手下有勇将馬保、何六、何仁等,左右軍師鄧武、田奇,足智多謀。
聚集着喽羅有五萬餘人,霸占着太行山,打家劫舍,官兵不敢奈何他。
他久欲謀奪宋室江山,卻少個内應。
那日打聽得梁王入朝,即與軍師商議,定下計策,紮營在山下,等那梁王經過,被喽羅截住,邀請上山。
到帳中坐定,獻茶己過,田奇道:“昔日南唐時,雖然衰壞,天下安甯,被趙匡胤設謀,詐言陳橋兵變,篡了帝位,把天下謀去直到如今。
主公反隻得一個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