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十一回 周三畏遵訓贈寶劍 宗留守立誓取真才

關燈
詩曰: 三尺龍泉一紙書,贈君他日好為之。

     英雄自古難遭遇,管取功成四海知。

     卻說周三畏必要請教嶽大爺此劍的出處,當下嶽大爺道:“小弟當初曾聽得先師說:‘凡劍之利者,水斷蛟龍,陸專刂犀象。

    有龍泉、太阿、白虹、紫電、莫邪、幹将、魚腸、巨阙諸名,俱有出處。

    ’此劍出鞘即有寒氣侵人。

    乃是春秋之時,楚王欲霸諸侯,聞得韓國七裡山中有個歐陽冶善,善能鑄劍,遂命使宣召進朝。

    這歐陽冶善來到朝中,朝見已畢,楚王道:‘孤家召你到此,非為别事,要命你鑄造二劍。

    ’冶善道:‘不知大王要造何劍?’楚王道:‘要造雌雄二劍,俱要能飛起殺人,你可會造麼?’歐陽冶善心下一想:‘楚王乃強暴之君,若不允他,必不肯饒我。

    ’遂奏道:‘劍是會造,恐大王等不得。

    ’楚王道:‘卻是為何?’歐陽冶善道:‘要造此劍,須得三載工夫,方能成就。

    ’楚王道:‘孤家就限你三年便了。

    ’随踢了金帛彩緞。

    冶善謝恩出朝,回到家中,與妻子說知其事,将金帛留在家中,自去山中鑄劍。

    卻另外又造了一口,共是三口。

    到了三年,果然造就,回家與妻子說道:‘我今前往楚國獻劍。

    楚王有了此劍,恐我又造與别人,必然要殺我,以斷後患。

    今我想來,總是一死,不如将雄劍留埋此地,隻将那二劍送去。

    其劍不能飛起,必然殺吾。

    你若聞知兇信,切莫悲啼。

    待你腹中之孕十月滿足,生下女兒,隻就罷了。

    倘若生下男來,你好中撫養他成人,将雄劍交付與他,好叫他代父報仇,我自在陰空護佑。

    ’說罷分别,來至楚國。

    楚王聽得冶善前來獻劍,遂領文武大臣到校場試劍。

    果然不能飛起,空等了二年。

    楚王一時大怒,把冶善殺了。

    冶善的妻子在家得知了閃信,果然不敢悲啼。

    守至十月,産下一子,用心撫養。

    到了七歲,送在學堂攻書。

    一日,同那館中學生争鬧,那學生罵他是無父之種。

    他就哭轉家巾,與娘讨父。

    那婦人看見兒子要父,不覺痛哭起來,就與兒子說知前事。

    無父兒要讨劍看,其母隻得掘開泥土,取出此劍。

    無父兒就把劍背着,拜謝了母親養育之恩,要往楚國與父報仇。

    其母道:‘我幾年紀尚小,如何去得?’自家懊悔說得早了,以緻如此,遂自缢而死。

    那無父兒把房屋燒毀,火葬其母,獨自背了此劍,行到七裡山下,不認得路途,日夜啼哭。

    哭到第三日,眼中流出血來,忽見山上走下一個道人來,問道:‘你這孩子,為何眼中流血?’無父兒将要報仇之話訴說一遍。

    那道人道:‘你這小小年紀,如何報得仇來?那楚王前遮後擁,你怎能近他?不如代你一往,但是要向你取件東西。

    ’無父兒道:‘就要我的頭,也是情願的!”道人道:‘正要你的頭。

    ’無父兒聽了,便跪下道:‘若報得父仇,情願奉獻!’就對道人拜了幾拜,起來自刎。

    道人把頭取了,将劍佩了,前往楚國,在午門之外大笑三聲、大哭三聲。

    軍士報進朝中,楚王差官出來查問。

    道人說:‘笑三聲者,笑世人不識我寶;哭三聲者,哭空負此寶不遇識者。

    我乃是送長生不老丹的。

    ’軍士回奏楚王。

    楚王道:‘宣他進來。

    ’道人進入朝中,取出孩子頭來。

    楚王一見便道:‘此乃人頭,何為長生不老丹?’道人說:‘可取油鍋兩隻,把頭放下去。

    油滾一刻,此頭愈覺唇紅齒白;煎至二刻,口眼皆動;若煎三刻,拿起來供在桌上,能知滿朝文武姓名,都叫出來;煎到四刻,人頭上長出荷葉,開出花來;五刻工夫,結成蓮房;六刻結成蓮子,吃了一顆,壽可活一百二十歲。

    ’楚王途命左右取出兩隻油鍋,命道人照他行之。

    果然六刻工夫,結成蓮子。

    滿朝文武無不喝采。

    道人遂請大王來摘取長生不老丹。

    楚王下殿來取,不防道人拔出劍來,一劍将楚王之頭砍落于油鍋之内。

    衆臣見了,來捉道人,道人亦自刎其首于鍋内。

    衆臣連忙撈起來,三個一樣的光頭,不知那一個是楚王的?隻得用繩穿了,一齊下棺而葬。

    古言楚有‘三頭墓’即此之謂。

    此劍名曰‘湛盧’,唐朝薛仁貴曾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