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二五回 王橫斷橋霸渡口 邦昌假诏害忠良

關燈
等古大哥來!這吉大哥,我平日待他不同,我的生日,他必定來的。

    ”湯懷道:“既如此說,等等他。

    隻怕要等到晚哩!”王貴道:“無可奈何,隻得依他等罷!” 湯懷氣悶,立起身來閑走,一走走到戲房門首,隻聽得裡面說:“張邦昌陷害嶽飛。

    ”湯懷走進來問道:“誰害嶽飛?”戲子回說:“方才揭的一張冤單,閑空在此,故爾念念。

    ”湯懷道:“拿來我看!”戲子即忙送過來。

    湯懷接着看了,轉身就走,來至飛金殿上說道:“牛兄弟,嶽大哥被人陷害了!”牛臯道:“湯哥,你怎麼知道?”湯懷就将冤單—一念與牛臯聽。

    牛臯聽了,怒發如雷道:“罷,罷,罷!也不做這生日了,快快收拾兵馬進京去。

    相救大哥。

    ”即時傳令,将七個大王兵馬盡行聚集,連本山共有八萬人馬。

    下山一路而來,無人攔阻,直至金陵,離鳳台門五裡,安營下寨。

     那守城官兵慌忙報上金階,奏與高宗知道。

    高宗随傳旨下來:“何人去退賊兵?”下邊有後軍都督張俊,領旨出午門來,帶了三千人馬出城,将人馬擺開。

    八個英雄走馬上來。

    湯懷對張俊說道:“我們不是反寇!你進去隻把嶽大哥送出來,便饒你了。

    你若不然,就打破金陵,雞犬不留,殺個幹幹淨淨。

    ”張俊道:“怪不得嶽飛要反,有你這一班強盜相與,想是要裡應外合。

    我今奉聖旨,到來拿你這一班狗強盜!”牛臯大叫一聲,舞着雙锏,照頭就打,張俊掄刀格架。

    戰不上三四個回合,那張俊那裡是牛臯的對手,轉馬敗走。

    湯懷對牛臯道:“讓他去罷!倘然我們這裡追得急了,他那裡邊害了大哥的性命了,不必迫他。

    ”牛臯就命衆人且回營安歇,不提。

     再說那張俊回至午門下馬,進朝上殿,奏道:“臣今敗陣回城,他們是嶽飛的朋友湯懷、牛臯等作亂,來救嶽飛。

    求主公先斬嶽飛,以絕後患。

    ”高宗主意未定,适值午門官啟奏:“李綱在午門候旨。

    ”高宗降旨:“宣進來。

    ”李太師上殿,朝拜已畢。

    高宗道:“朕正為賊兵犯阙,張俊敗回,孤家無計。

    老太師有何主意?”李綱奏道:“就命嶽飛返了賊兵,再将他定罪可也。

    ”張邦昌奏道:“都督張俊敗回,奏聞聖上,這班強賊,乃是嶽飛的朋友。

    若命嶽飛退賊,豈不中其奸計?”李綱、宗澤一同奏道:“臣等情願保舉嶽飛,倘有差池,将臣滿門斬首。

    ”高宗道:“二卿所奏,定然不差。

    ”即忙降旨,宣召嶽飛上殿。

    嶽飛進朝,朝見已畢,高宗就命嶽飛去退賊寇回旨。

     嶽飛領旨,正往下走,李綱喝聲:“嶽飛跪着!”嶽飛隻得跪下。

    李太師道:“聖上愛你之才,特命徐仁召你到京,着你保守黃河。

    你怎麼敢暗進京師,意欲行刺聖躬?理應罪誅九族,你有何言奏答?”嶽飛道:“太師爺!罪将萬死,不得明冤!有聖上龍旨召進京城,現在供好在營中。

    若罪小将進宮,小将到京時,城外見了張太師,張太師同小将同至午門,叫小将在分宮樓下候旨。

    張太師進去,不見出來。

    适值聖駕降臨,罪将自然跪迎。

    嶽飛一死何惜,隻因臣母與我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字,難忘母命!求太師爺作主!” 張邦昌忙奏道:“想是嶽飛要報武場之仇,如此攀扯,求聖上作主!”李綱奏道:“既如此,聖上可查一查,那日值殿的是何官?問他就知明白了。

    ”高宗降旨,命内侍去查明那日值殿者何官。

    不多時,内侍查明回奏:“乃是吳明、方茂值殿。

    ” 高宗就問那一晚之事。

    吳明、方茂奏道:“那晚有一小童手執燈籠,上寫‘右丞相張’,見太師爺引着一人進宮。

    非是臣等當時不奏,皆因太師時常進宮來往,故無忌憚。

    ”高宗聞奏大怒,将張邦昌大罵道:“險些兒害了嶽将軍之命!”吩咐将張邦昌綁了斬首。

    李綱奏道:“姑念他獻玉玺有功,免死為民。

    ”高宗準奏,降旨限他四個時辰出京。

    張邦昌謝恩而出,回家收拾出京。

    不是李太師奏免他,殺了這個奸賊,後來怎得死在番人之手,以應武場之咒?正是: 若不今朝邀赦免,何至他年作犬羊? 這是後話慢表。

    且說高宗命嶽飛領兵出城退賊,未知勝敗若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