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十六回 下假書哈迷蚩割鼻 破潞安陸節度盡忠
關燈
小
中
大
打破潞安州,陸老爺夫婦盡節。
今兀術領兵來犯本關,離此隻有百裡了,請元帥定奪!”元帥聞報,賞了探子銀牌一面,叫他再去打聽。
當下元帥遂傳令各營将士,在三山口各處緊要關隘,遍設伏兵火炮,添兵把守,一面修表入朝告急。
正在料理,又有探子來報:“啟上大老爺,今有汴梁節度孫老爺領兵五萬,繞城而過,殺進番營去了!”元帥道:“吓!這奸賊怎麼直到此時才到?也不前來知會本帥一聲。
那兀術有五十餘萬人馬,你有何本領擅敢以少敵衆,自取滅亡麼?”叫左右賞了探子羊酒銀牌,再去打聽。
探子答應一聲,如飛去了。
元帥心下思想:“若不發兵救應,必至全軍覆沒;若去救應,又恐本關有失。
”正在躊躇,左右報說:“梁夫人出堂。
”韓元帥相見坐定,便問道:“夫人出來,有何高見?”夫人道:“妾聞孫浩提兵殺入番營,以他這樣才能武藝,領五萬人馬,擋兀術五十餘萬之番兵,猶如驅羊入虎口耳!倘或有失,那奸臣必然上本,反說相公坐視不救。
依妾愚見,相公還該發兵接應才是。
”韓元帥道:“夫人雖說得是,隻是便宜了這奸賊。
”遂傳下令來,問:“誰人敢領兵前去救應孫浩?”早有一員小将上前應道:“孩兒敢去!”元帥一看,原來是大公子韓尚德。
元帥就道:“我兒,你可領兵一千,前去救應孫浩回來。
”公子答應一聲,正欲下去了,夫人又叫轉來吩咐道:“我兒,為将之道須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可戰則戰,可守則守。
若不見孫浩,可速回兵,切勿冒險與戰!” 公子應聲:“曉得!”随即領兵出關。
将近番營,擡頭一看,五六十裡地面盡是營盤。
公子思想:“這許多番兵,若殺進去,這一千人馬豈不多白送了性命?若不殺進去,又不知孫浩下落,這便如何是好?也罷!”吩咐衆軍士:“你們且紮住營盤在此等我,我獨自一人踹進營中,尋見了孫浩,或者一同殺出來。
倘尋不見孫浩,我戰死番營,你們可回報大老爺便了!”軍士領命,就紮住營盤。
公子拍馬舞刀,大喝一聲:“兩狼關韓尚德來踹營了!”一聲喊,望番營沖去。
舉起刀來,殺得人頭滾滾,猶如砍瓜切菜一般,來尋孫浩。
那知道這時候,孫浩的人馬已全軍覆沒了。
小番報進牛皮帳中:“啟上狼主,又有一個小南蠻殺進營來,十分厲害,說叫做什麼韓尚德,候狼主發令擒拿。
”兀術便問軍師:“可曉得那一個韓尚德是什麼人,這等厲害?”哈迷蚩道:“就是前日臣對狼主講的韓世忠的大兒子。
他的父母本事高強,就生出這個兒子來,也是狠的。
”兀術笑道:“他一個人本事雖強,怎敵得我五十萬人馬?看孤家生擒他來,叫他降順。
”即命衆平章傳令下來:“務要生擒,不許傷他性命。
”這些番兵聞令,一齊擁将上來,把韓公子團團圍祝公子并無懼怯,将手中這杆刀左攔右架,東格西搪,在番營内大戰。
隻是人馬衆多,不能殺出。
那領來這一千人馬,在外邊遠遠的望了半日,并不見公子的消息,疑心大約已喪在番營,就回進關中,報上元帥:“公子着令我們屯兵在外,單人獨騎,踹進番營中去了。
半日不見動靜,諒已不保了。
”韓元帥聞報,就走進後堂與夫人說知。
夫人大哭起來道:“我想做了武将固當捐軀報國,但是我兒年幼,不曾受得朝廷半點爵祿,豈不可傷?”元帥道:“夫人不必悲傷,待吾領兵前去,一則探聽番兵消息,二來與孩兒報仇!” 元帥說罷,随即出堂,仍帶這一千人馬,上馬出關,望金營來。
行至中途,軍士皆停馬不走,元帥就問軍士:“為何不行?”軍士道:“前番公子有令,說番營人馬衆多,我們這一千人馬去枉送性命!着在這裡等的。
”元帥聽了流下淚來:“我兒既有此令,你們原在此等罷!”元帥一馬直入番營,大叫一聲:“大宋韓元帥來了!”搖動手中刀,殺入重圍,逢着就死,擋着就亡,好不厲害!殺進了幾個營盤,無人抵擋。
小番慌忙報進帳中,兀術連連稱贊:“好個韓世忠吓!”就與軍師計議,下令叫衆平章等将韓元帥圍住;一面調兵去搶兩狼關,叫他首尾不能照應。
那韓元帥雖是英雄,怎擋得番兵衆多,一層一層圍裹攏來,一時那裡殺得出來。
這裡兀術帶領大兵,浩浩蕩蕩,殺奔兩狼關來。
那元帥帶來的一千兵,等候元帥不見出來,反見番兵望關上殺來,齊驚道:“不好了!元帥決無性命了!”一齊進關報知夫人。
夫人恐亂了軍心,不敢高聲痛哭,隻得暗暗流淚,叫過奶公奶母,抱公子上堂,悄悄吩咐道:“你二人可收拾金銀珠寶,帶了兩個印信,騎馬先出關去,在左近探聽消息。
我若得勝,你們可原進關來,再作商量;我若死了,你可将公子撫養成人,隻算是你的兒子一般。
待他成人送入朝中,令他襲父之職,千萬不可有誤!”二人領命,忙收拾先出關去。
不一會,探子來報:“金兵已到關下。
”說猶未了,又有探子來報:“有番将讨戰。
”接連幾報,好似: 長江後浪催前浪,月趕流星風送雲。
未知梁夫人如何抵敵,且聽下回分解。
今兀術領兵來犯本關,離此隻有百裡了,請元帥定奪!”元帥聞報,賞了探子銀牌一面,叫他再去打聽。
當下元帥遂傳令各營将士,在三山口各處緊要關隘,遍設伏兵火炮,添兵把守,一面修表入朝告急。
正在料理,又有探子來報:“啟上大老爺,今有汴梁節度孫老爺領兵五萬,繞城而過,殺進番營去了!”元帥道:“吓!這奸賊怎麼直到此時才到?也不前來知會本帥一聲。
那兀術有五十餘萬人馬,你有何本領擅敢以少敵衆,自取滅亡麼?”叫左右賞了探子羊酒銀牌,再去打聽。
探子答應一聲,如飛去了。
元帥心下思想:“若不發兵救應,必至全軍覆沒;若去救應,又恐本關有失。
”正在躊躇,左右報說:“梁夫人出堂。
”韓元帥相見坐定,便問道:“夫人出來,有何高見?”夫人道:“妾聞孫浩提兵殺入番營,以他這樣才能武藝,領五萬人馬,擋兀術五十餘萬之番兵,猶如驅羊入虎口耳!倘或有失,那奸臣必然上本,反說相公坐視不救。
依妾愚見,相公還該發兵接應才是。
”韓元帥道:“夫人雖說得是,隻是便宜了這奸賊。
”遂傳下令來,問:“誰人敢領兵前去救應孫浩?”早有一員小将上前應道:“孩兒敢去!”元帥一看,原來是大公子韓尚德。
元帥就道:“我兒,你可領兵一千,前去救應孫浩回來。
”公子答應一聲,正欲下去了,夫人又叫轉來吩咐道:“我兒,為将之道須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可戰則戰,可守則守。
若不見孫浩,可速回兵,切勿冒險與戰!” 公子應聲:“曉得!”随即領兵出關。
将近番營,擡頭一看,五六十裡地面盡是營盤。
公子思想:“這許多番兵,若殺進去,這一千人馬豈不多白送了性命?若不殺進去,又不知孫浩下落,這便如何是好?也罷!”吩咐衆軍士:“你們且紮住營盤在此等我,我獨自一人踹進營中,尋見了孫浩,或者一同殺出來。
倘尋不見孫浩,我戰死番營,你們可回報大老爺便了!”軍士領命,就紮住營盤。
公子拍馬舞刀,大喝一聲:“兩狼關韓尚德來踹營了!”一聲喊,望番營沖去。
舉起刀來,殺得人頭滾滾,猶如砍瓜切菜一般,來尋孫浩。
那知道這時候,孫浩的人馬已全軍覆沒了。
小番報進牛皮帳中:“啟上狼主,又有一個小南蠻殺進營來,十分厲害,說叫做什麼韓尚德,候狼主發令擒拿。
”兀術便問軍師:“可曉得那一個韓尚德是什麼人,這等厲害?”哈迷蚩道:“就是前日臣對狼主講的韓世忠的大兒子。
他的父母本事高強,就生出這個兒子來,也是狠的。
”兀術笑道:“他一個人本事雖強,怎敵得我五十萬人馬?看孤家生擒他來,叫他降順。
”即命衆平章傳令下來:“務要生擒,不許傷他性命。
”這些番兵聞令,一齊擁将上來,把韓公子團團圍祝公子并無懼怯,将手中這杆刀左攔右架,東格西搪,在番營内大戰。
隻是人馬衆多,不能殺出。
那領來這一千人馬,在外邊遠遠的望了半日,并不見公子的消息,疑心大約已喪在番營,就回進關中,報上元帥:“公子着令我們屯兵在外,單人獨騎,踹進番營中去了。
半日不見動靜,諒已不保了。
”韓元帥聞報,就走進後堂與夫人說知。
夫人大哭起來道:“我想做了武将固當捐軀報國,但是我兒年幼,不曾受得朝廷半點爵祿,豈不可傷?”元帥道:“夫人不必悲傷,待吾領兵前去,一則探聽番兵消息,二來與孩兒報仇!” 元帥說罷,随即出堂,仍帶這一千人馬,上馬出關,望金營來。
行至中途,軍士皆停馬不走,元帥就問軍士:“為何不行?”軍士道:“前番公子有令,說番營人馬衆多,我們這一千人馬去枉送性命!着在這裡等的。
”元帥聽了流下淚來:“我兒既有此令,你們原在此等罷!”元帥一馬直入番營,大叫一聲:“大宋韓元帥來了!”搖動手中刀,殺入重圍,逢着就死,擋着就亡,好不厲害!殺進了幾個營盤,無人抵擋。
小番慌忙報進帳中,兀術連連稱贊:“好個韓世忠吓!”就與軍師計議,下令叫衆平章等将韓元帥圍住;一面調兵去搶兩狼關,叫他首尾不能照應。
那韓元帥雖是英雄,怎擋得番兵衆多,一層一層圍裹攏來,一時那裡殺得出來。
這裡兀術帶領大兵,浩浩蕩蕩,殺奔兩狼關來。
那元帥帶來的一千兵,等候元帥不見出來,反見番兵望關上殺來,齊驚道:“不好了!元帥決無性命了!”一齊進關報知夫人。
夫人恐亂了軍心,不敢高聲痛哭,隻得暗暗流淚,叫過奶公奶母,抱公子上堂,悄悄吩咐道:“你二人可收拾金銀珠寶,帶了兩個印信,騎馬先出關去,在左近探聽消息。
我若得勝,你們可原進關來,再作商量;我若死了,你可将公子撫養成人,隻算是你的兒子一般。
待他成人送入朝中,令他襲父之職,千萬不可有誤!”二人領命,忙收拾先出關去。
不一會,探子來報:“金兵已到關下。
”說猶未了,又有探子來報:“有番将讨戰。
”接連幾報,好似: 長江後浪催前浪,月趕流星風送雲。
未知梁夫人如何抵敵,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