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七八回 黑風珠四将喪命 白龍帶伍連遭擒

關燈
提起開山斧,沒頭沒臉的亂砍。

    那普風也不及回言,舉起禅杖迎戰。

    這裡關鈴、狄雷、張英、王彪等,叉錘刀棍一齊上。

     普風那裡招架得住,虛晃一杖,跳出圈子外,一手向豹皮袋中摸出一件東西來,卻是小小一面黑旗,不上一尺長短,名為“黑風旗”,拿在手中,迎風一展,霎時就有五六尺。

    普風口中念念有詞,把旗連搖幾搖,忽然平地裡刮起一陣惡風,吹得塵土迷天,黃沙撲面,霎時間烏雲閉日,黑霧迷天,伸手不見五指,對面那分南北。

    那黑霧中冰牌雹塊,如飛蝗一般的望未陣中打來,打得宋營将士叫疼喊苦,頭破鼻歪。

    普風招呼衆軍上前沖殺一陣,殺得宋兵星飛雲散,往後逃命不及。

    普風率領番兵,直趕下十餘裡,方才天清日朗。

    普風得勝,收軍回營。

     這裡嶽雷直退至三十裡安營。

    計點将士,也有打破了頭的,也有打傷了眼的,幸得不曾喪命。

    手下軍兵被殺的,馬踐的,折了千餘人馬,帶傷者不計其數。

    嶽雷好生煩惱,對軍師道:“這妖僧如此厲害,如之奈何!”諸葛錦道:“元帥且免愁煩!小生算來,衆将該有此一番磨難,再遲幾日,自有高人來破此陣也。

    ”嶽雷無可奈何,一面調養将士;一面安排鐵菱鹿角,以防妖僧乘勝劫寨。

     過了兩三日,忽有小校來報:“營門外來了一個道人,說道牛老将軍是他的徒弟,今有事要見元帥。

    ”嶽雷聽報,喜出望外,連忙同了牛臯出營,迎接進帳,各見禮畢。

    牛通、何風謝了救命之恩。

    鮑方祖先開口道:“貧道方外之人,本不該在于紅塵纏擾。

    但今紫微治世,宋室運合中興。

    元帥興兵掃北,被那妖僧阻住,故特來相助一臂之力。

    ”嶽雷大喜,就取過兵符印信,雙手奉與鮑方祖道:“不才碌碌無知,謬膺重任,被番僧殺敗,誠乃朝廷之罪人!今幸師父降臨,實皇上之洪福!就請師父升帳發令。

    ”鮑方祖道:“元帥不必如此!那妖僧本是蜃華江中一個鳥魚。

    因他頭戴七星,朝禮北鬥一千餘年,已成了氣候。

    近因令尊身害了烏靈聖母之子,故此命他來掣你的肘。

    全靠着這些妖法,并無實在本事。

    元帥可命軍士仍于界山前紮營,他必來讨戰!不論着那位将軍出陣,等他放出妖法之時,待貧道收了他的來,就無能為了。

    ”嶽雷大喜,一面整備素齋款待,一面傳令三軍飽餐一頓。

    連夜拔營,仍向界山前舊處安營。

    當夜無話。

     到了次日,山獅駝、連兒心善正和普風在帳中議論:“宋兵大敗而去,數日不見動靜,必不敢再來。

    且等四狼主兵到,殺入中原,穩取宋朝天下。

    ”三人說說笑笑,忽見小番來報:“啟上二位元帥,宋兵仍逼界山前下營,旗幡越發興旺了。

    ”普風道:“不信他們這等不知死活!也罷,待僧家去殺他一個盡絕罷!”兩個元帥道:“我二人一同出去助陣,以壯威風。

    ”就點起人馬,一同放炮出營。

     普風大叫一聲:“宋營中有不怕死的,來會佛爺!”大聲嗆喝。

    宋營中一聲炮響,一将躍馬橫刀,大叫:“牛爺爺在此,秃驢快拿頭來!”普風大罵:“殺不盡的狗蠻國,看佛爺爺來超度你。

    ”當的就是一禅杖,牛通提起潑風刀架開杖,耍耍耍一連七八刀,殺得普風渾身是汗,回身就走。

    牛通道:“随你這賊秃弄鬼,我太歲爺是不怕的。

    ”拍馬追來!普風伸手就在豹皮袋中摸出這顆“黑風珠”來,喝一聲:“小南蠻看寶!”便抛在空中。

    誰想那寶珠被“穿雲箭”射壞,便不靈了,撲的一聲,落在地下,滴溜溜的轉。

    牛通道:“這賊秃耍的什麼戲法,敢是要化我的緣麼?我太歲爺是沒有的囗!”那普風見寶珠不靈,趁着牛通在那裡看,暗暗就将牛臯的“穿雲箭”,望着牛通當面門射來。

    隻見門旗下走出一個道人,一手接去。

    普風大怒道:“那裡來的妖道,敢接我的箭?”就放開大步,舉禅杖來打道人,道人閃過一邊,牛通又接住普風交戰。

     但見宋營的關鈴、狄雷、陸文龍、樊成、嚴成方、吉成亮、施鳳、何鳳、鄭世寶、伍連、歐陽從善等一班小将齊喊:“今日不要放走了這妖和尚!”一齊出馬來奔普風。

    普風慌忙向袋中取出“黑風旗”連搖幾搖,忽地烏雲驟起,黑霧飛來。

    鮑方祖見了,便向胸前取出一面小小青銅鏡子,名為“寶光鏡”,拿在手中,迎風一晃。

    那鏡中放出萬道毫光,照得通天徹地的明朗,那黑風頓息,雲開霧絕,興不起冰雹。

    普風大怒,就把手中鐵禅磨了一磨,口中念念有詞。

    那根禅杖蓦然飛在空中,一變十,十變百,一霎時間,成千成萬的禅杖,望宋将頭上打來!宋将正在驚惶,那鮑方祖不慌不忙,将手中的拂塵,望空抛去,喝聲:“疾!”那拂塵在半空中也是這般一變十,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