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七五回 萬人口張俊應誓 殺奸屬王彪報仇

關燈
詩曰: 休言是是非非地,現有明明白白天。

     試看害人終自害,冤冤相報總無愆。

     話說嶽夫人聽得外邊呐喊,即着家将出去查看。

    牛臯道:“敢是有人來劫法場麼?快将我的兵器來!”正待要立起身來披挂,家将已進來禀道:“衆百姓為那張俊在臨安奸人婦女,占人田産,今日許多受冤之人,都來看他行刑,想要報仇,故此喧嚷。

    ”嶽夫人道:“既有此事,那百姓衆多怨恨,這一刀,怎能報得許多仇來?也罷,如今可傳我之命,将張俊賞與衆百姓,随他們怎麼一個處置罷!” 家将領命,傳出這句話來,那些衆百姓齊齊跪在外面叩頭,謝了嶽夫人起來,七手八腳,一窩蜂把張俊擁到湖塘上。

    也有手打的,也有腳踢的,亂個不止。

    内中走出一個人來,叫道:“列位且慢動手!我們多感嶽夫人将這奸賊賞與我們報仇。

    若是張家報仇,李家不能報,就有許多争論了。

    況且受害之家盡多,他一個人,如何報得完?我們不如把他推到空闊之處,衆人立在一邊,逐個走來,将冤仇數說他一遍,就咬他一口,如何?”衆人齊聲道:“妙極!妙極!”即時将張俊推在空處,綁在一棵柳樹上。

     先是一個走過來,罵聲:“奸賊!你為何強占我的妻子?”就一口咬下一塊肉來,就走開去。

    讓第二個上來罵道:“奸賊!你為何謀我的田地?”也是一口。

    又一個來道:“奸賊!你為何貪贓把我父親害死了?”也是咬一口。

    你也咬,我也咬,咬得血肉淋漓。

    咬到後頭,竟咬出一場笑話來。

    不知那裡走出一個無賴,有甚冤仇,竟把他陽物都咬掉了! 當時牛臯命将張俊斬首,袅了首級。

    然後命将秦熹、萬俟卨、羅汝楫三人斬了。

    将四顆首級,一并擺在嶽爺面前,祭奠一番,焚化了紙錢。

    太夫人起身進城,同了牛臯、衆将、公子等,入朝謝恩已畢,回歸府第。

    次日,周三畏差解官将各奸臣家屬,起解嶺南而去。

     且說過不得兩三日,又有告急本章進朝說:“兀術大兵已近朱仙鎮,十分危急,請速發救兵!”張信抱本上殿啟奏。

    孝宗随傳旨,宣嶽雷進朝。

    嶽雷聽宣,即行進朝,朝見已畢。

    孝宗面封嶽雷為掃北大元帥,牛臯為監軍都督,諸葛錦為軍師,衆位英雄俱各随征,有功之日,另行封賞。

    嶽雷謝恩,辭駕出朝。

    次日,張元帥調撥人馬。

    嶽雷拜别了母親妻小,到教場中點齊各将,帶領二十萬人馬,浩浩蕩蕩,離了臨安,望朱仙鎮而來。

    有詩曰: 恩仇已了慰雙親,領受兵符寵渥新。

     克建大勳同掃北,行看功業畫麒麟。

     慢表嶽雷帶領三軍來迎兀術。

    再說到當年鐵面董先在九宮山落草,遇見了張憲,一同前去投順了嶽爺。

    其時不便攜帶家小,将妻子錢氏安頓在九宮山下一個村莊居住,所生一子,取名耀宗,年紀尚幼。

    後來董先死于金營陣上,嶽元帥常常着人贈送金銀撫養。

    不道這耀宗長成起來,隻落得好一副長大身材,面如鍋底,力大無窮,慣使一柄九股托天叉,重有百十餘斤。

    那一村人懼怕他,俱稱為“卷地虎”。

    那日和同伴中頑耍閑講,提起嶽爺父子被奸臣陷害,心中忿忿不平。

    回到家中,收拾行李,别了母親,竟望臨安小路,要與嶽家報仇。

     在路行了幾日,這一日來到列峰山下,天色已晚。

    正愁沒個歇處,急步亂走,忽見前面樹林内走出一個人來,生得身長九尺,年紀不上二十,面如黃土。

    頭戴包巾,身穿青布紮袖;腳下纏着卷腿,穿着一雙快鞋,手執一根銅棍。

    看見董耀宗近前,大喝道:“快拿買路錢來!”董耀宗哈哈大笑道:“朋友,要什麼?”那人道:“要買路錢,要什麼!”董耀宗哈哈大笑道:“朋友,這個路是你幾時掙的,卻要我的買路錢?”那人道:“普天下的路,老爺撞着就要錢,若不與我,休想過去!” 耀宗道:“你問我老爺要錢,豈不是虎頭上來抓癢?不要走,且賞你一叉,發個利市。

    ”便舉叉望那人搠來。

    那人大怒,舞動熟銅棍招架。

    二人戰了五十餘合,不分個高下。

    耀宗暗想:“這個人本事倒好,不如收伏他做個幫手也罷。

    ”便将九股叉架住了銅棍,叫道:“朋友,與你殺了半日,不曾問得你的姓名,且說與我聽。

    ” 那人道:“老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王名彪。

    因我有些力氣,這些人都呼我做‘搖山虎’。

    ”董耀宗道:“你既有這樣本事,為什麼不去幹些功名,倒在這裡剪徑?”王彪大喝道:“放你娘的屁!我父親乃嶽元帥麾下将官,我豈肯為盜?隻為要往臨安去,少了盤纏,問你借些,什麼剪徑!”董耀宗道:“你父親既是嶽元帥的将官,不知叫甚名字?”王彪道:“我父親王橫,那處不聞名?”董耀宗道:“如此說來,我和你俱是自家人了。

    我非别的,乃鐵面董先之子,董耀宗是也。

    ” 王彪聽了,便撒了熟銅棍,慌忙作揖道:“啊呀!原來是董公子,方才多多得罪,休要見怪!不知公子為何到此?”董耀宗把要往臨安與嶽爺報仇的話說了一遍,然後道:“不想在此處得遇王兄!”王彪道:“不瞞公子說,父親跟随大老爺來至臨安,到了平江驿,大老爺被衆校尉拿了。

    那時我父親不服,正欲動手,大老爺喝住,被衆校尉亂刀砍死。

    我在家聞得此信,不知真假,别了母親,趕到平江探聽。

    半路上遇着跟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