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小楊的小夥子道:
&ldquo就是有,可也不能挽着胳膊腕一同拉車。
&rdquo &ldquo你不懂,閑着的時候總好說說笑笑的。
&rdquo &ldquo别瞎說了!人家是講男女平權,是一處辦事咧。
&rdquo &ldquo講平等?為什麼咱老是出了力還動不動挨揍?他們可不同咱講平等,講他媽的臭男女!&hellip&hellip&rdquo &ldquo你這東西,自己不照照臉子硬撐,行嗎?&rdquo &ldquo咦!誰是天生成的,我看硬撐才是好漢,&mdash&mdash才有好處!像咱當了一輩子的牛馬還是吃不飽肚子。
&hellip&hellip&rdquo 這個毷氉老四同小楊,還有一些大有不很熟識的車夫們,在這涼風習習的海岸上開了辯論會。
從眼前的男女講到他們的時局觀,從野鬼子扯到多少錢的車份;老婆,人家的姨太太,都是他們談話的資料。
老四最是一個話頭強硬的,他斥罵着一切,閃耀在眼前的那些&ldquo上等人&rdquo都值不得他吐口唾沫。
有些車夫平和得多,可是他們很樂意有他這樣心直口快的人,給他們吐吐氣。
他們争論一陣便接着騰起一陣笑聲。
大有歇着顫動的兩條腿,無意中聽見了這些議論。
他雖然沒讒言,心裡卻也被人家的言論激起自己一些感慨。
他自從去年由碼頭上扛貨被工頭開除下來,沒有别的生活路子,餃子是不能賣了,掙不出吃的。
沒法才學着幹這賽跑的把戲,已經一個年頭了。
想外出掙錢與回家贖回那些土地的幻夢早已打碎了,他再也不往那上頭想。
幾回找杜烈想進工廠去吃碗飯,因為連年的風潮多,工廠裡用人可并不加多,挑選得又十分嚴厲。
他在這地方久了,知道工廠裡的生活不比滿街賽跑容易幹。
有固定的月薪,可是在那些大屋子裡,人同機器是一般使用,耳、目、手、腳,沒有一霎偷閑。
輕的是把頭的責罰,一不留心皮肉要被機器收拾了去。
他過慣了農民的生活,雖也時有過分忙勞,卻不像在轉着,響着的機器旁邊那樣的勁頭,那樣的一刻都偷閑不得。
他知道自己沒有杜烈那麼多年的慣習,沒有本事,又不靈巧,便死心塌地地丢開了到工廠去的想法。
大有從此成了膠皮團中的朋友。
這個地方的生活程度高,車錢,&mdash&mdash每天的收入也還不太壞。
聶子在鐵工廠作學徒,每月發零花,一家人的進項比初來時好得多了。
不過仍然還得住海邊的小木闆屋子,聞臭魚腥的味道,一個月能夠有幾元錢的儲藏便不是常有的事了。
自從前年路遇宋大傻與祝先生一次以後,他便沒再見這兩個人的面貌。
隻是聽說幾個月後大傻從南邊同着一支革命軍到縣城裡去,很熱鬧了一回,還懲治了幾個劣紳,那些平日作威作福的人物跑了不少。
大傻還常在什麼地方講演,甚至鎮上的吳練長也不敢住在他那沒被燒的大房子裡面。
那時大有确也高興了一起,想着問杜烈借盤費回到縣裡去求求老鄰居,想個方法使他仍舊在陳家村過他的舊日子。
不知怎的,杜烈的妹妹總搖着手不贊成。
誰知道這女孩子怎麼看法?杜烈也說得等等看,他如果冒失回去将來要出不來。
果然過了沒有三個月,這支嶄新的革命軍調走了,連大傻的去向也沒人知道。
後來在縣裡是接着一幕一幕地演那些循環戲。
舊日的隊伍都搖身變了,&ldquo黨部&rdquo早已大張旗鼓地辦起來,多了些新衙門。
&hellip&hellip又漸漸地聽說年輕人也分成幾派,有的時候互相打官司,縣長是一個接一個地換。
于是紳士們又漸漸成了地方上的要緊人物,吳練長現在重複在鎮上設立了辦事處,跑走的人員重新在各處走動,一切又成了太平的天下。
這多是杜烈得來的消息,告訴他的。
大有對于這些事情原不明白,所以無論是新把戲或是翻舊花樣,都不大能使他動心,惟有大傻随着那隊革命軍遠遠調走的事常使他想來納悶。
尤其奇怪的是那個學生樣的祝先生,據杜烈說:革命軍到縣後的半年,曾見他又到這裡來過,隻一天的工夫,到杜烈家裡去過一回。
光景杜英許知道那年輕人的事與去的地方,可是對她哥哥還說不明白,大有也就沒法追問了。
他知道現在的年輕男女的故事,祝先生與杜英那樣女孩子有點關系,并不怎麼奇怪。
&hellip&hellip至于火燒吳家花園後失蹤的徐利卻一直沒人提起。
&ldquo也許他是尋了無常。
&mdash&mdash可惜這小夥子!&rdquo大有每想起來覺得鼻尖上發酸。
生活像一條鍊子把他捆得緊緊的,一天不學着賽跑,一天得空着肚子。
半夜裡回到木闆屋子,甚至有現成飯也難下咽,一覺醒來,又得到車廠去拖木把子。
隻有春秋時在馬路旁的綠蔭下喝幾個銅闆的苦茶,吃油果,沒有生意聽聽談天,算是他的消遣。
獨有一件事他時常憂慮,卻又戒除不了的是&ldquo喝酒&rdquo。
從奚二叔死去後他無意中學會了吃酒,以後沒曾戒掉。
到這裡來,因為奔跑用力,他一天都不能缺少高粱酒的刺激
&rdquo &ldquo你不懂,閑着的時候總好說說笑笑的。
&rdquo &ldquo别瞎說了!人家是講男女平權,是一處辦事咧。
&rdquo &ldquo講平等?為什麼咱老是出了力還動不動挨揍?他們可不同咱講平等,講他媽的臭男女!&hellip&hellip&rdquo &ldquo你這東西,自己不照照臉子硬撐,行嗎?&rdquo &ldquo咦!誰是天生成的,我看硬撐才是好漢,&mdash&mdash才有好處!像咱當了一輩子的牛馬還是吃不飽肚子。
&hellip&hellip&rdquo 這個毷氉老四同小楊,還有一些大有不很熟識的車夫們,在這涼風習習的海岸上開了辯論會。
從眼前的男女講到他們的時局觀,從野鬼子扯到多少錢的車份;老婆,人家的姨太太,都是他們談話的資料。
老四最是一個話頭強硬的,他斥罵着一切,閃耀在眼前的那些&ldquo上等人&rdquo都值不得他吐口唾沫。
有些車夫平和得多,可是他們很樂意有他這樣心直口快的人,給他們吐吐氣。
他們争論一陣便接着騰起一陣笑聲。
大有歇着顫動的兩條腿,無意中聽見了這些議論。
他雖然沒讒言,心裡卻也被人家的言論激起自己一些感慨。
他自從去年由碼頭上扛貨被工頭開除下來,沒有别的生活路子,餃子是不能賣了,掙不出吃的。
沒法才學着幹這賽跑的把戲,已經一個年頭了。
想外出掙錢與回家贖回那些土地的幻夢早已打碎了,他再也不往那上頭想。
幾回找杜烈想進工廠去吃碗飯,因為連年的風潮多,工廠裡用人可并不加多,挑選得又十分嚴厲。
他在這地方久了,知道工廠裡的生活不比滿街賽跑容易幹。
有固定的月薪,可是在那些大屋子裡,人同機器是一般使用,耳、目、手、腳,沒有一霎偷閑。
輕的是把頭的責罰,一不留心皮肉要被機器收拾了去。
他過慣了農民的生活,雖也時有過分忙勞,卻不像在轉着,響着的機器旁邊那樣的勁頭,那樣的一刻都偷閑不得。
他知道自己沒有杜烈那麼多年的慣習,沒有本事,又不靈巧,便死心塌地地丢開了到工廠去的想法。
大有從此成了膠皮團中的朋友。
這個地方的生活程度高,車錢,&mdash&mdash每天的收入也還不太壞。
聶子在鐵工廠作學徒,每月發零花,一家人的進項比初來時好得多了。
不過仍然還得住海邊的小木闆屋子,聞臭魚腥的味道,一個月能夠有幾元錢的儲藏便不是常有的事了。
自從前年路遇宋大傻與祝先生一次以後,他便沒再見這兩個人的面貌。
隻是聽說幾個月後大傻從南邊同着一支革命軍到縣城裡去,很熱鬧了一回,還懲治了幾個劣紳,那些平日作威作福的人物跑了不少。
大傻還常在什麼地方講演,甚至鎮上的吳練長也不敢住在他那沒被燒的大房子裡面。
那時大有确也高興了一起,想着問杜烈借盤費回到縣裡去求求老鄰居,想個方法使他仍舊在陳家村過他的舊日子。
不知怎的,杜烈的妹妹總搖着手不贊成。
誰知道這女孩子怎麼看法?杜烈也說得等等看,他如果冒失回去将來要出不來。
果然過了沒有三個月,這支嶄新的革命軍調走了,連大傻的去向也沒人知道。
後來在縣裡是接着一幕一幕地演那些循環戲。
舊日的隊伍都搖身變了,&ldquo黨部&rdquo早已大張旗鼓地辦起來,多了些新衙門。
&hellip&hellip又漸漸地聽說年輕人也分成幾派,有的時候互相打官司,縣長是一個接一個地換。
于是紳士們又漸漸成了地方上的要緊人物,吳練長現在重複在鎮上設立了辦事處,跑走的人員重新在各處走動,一切又成了太平的天下。
這多是杜烈得來的消息,告訴他的。
大有對于這些事情原不明白,所以無論是新把戲或是翻舊花樣,都不大能使他動心,惟有大傻随着那隊革命軍遠遠調走的事常使他想來納悶。
尤其奇怪的是那個學生樣的祝先生,據杜烈說:革命軍到縣後的半年,曾見他又到這裡來過,隻一天的工夫,到杜烈家裡去過一回。
光景杜英許知道那年輕人的事與去的地方,可是對她哥哥還說不明白,大有也就沒法追問了。
他知道現在的年輕男女的故事,祝先生與杜英那樣女孩子有點關系,并不怎麼奇怪。
&hellip&hellip至于火燒吳家花園後失蹤的徐利卻一直沒人提起。
&ldquo也許他是尋了無常。
&mdash&mdash可惜這小夥子!&rdquo大有每想起來覺得鼻尖上發酸。
生活像一條鍊子把他捆得緊緊的,一天不學着賽跑,一天得空着肚子。
半夜裡回到木闆屋子,甚至有現成飯也難下咽,一覺醒來,又得到車廠去拖木把子。
隻有春秋時在馬路旁的綠蔭下喝幾個銅闆的苦茶,吃油果,沒有生意聽聽談天,算是他的消遣。
獨有一件事他時常憂慮,卻又戒除不了的是&ldquo喝酒&rdquo。
從奚二叔死去後他無意中學會了吃酒,以後沒曾戒掉。
到這裡來,因為奔跑用力,他一天都不能缺少高粱酒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