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灰仔

關燈
狡猾的将同胞姊妹打得四腳朝天,第一個咬住别的狼仔的耳朵又拖又拉,咬緊的牙縫咆哮不止。

    當然,他的母親禁止他們到洞口去,他也給母親增加了許多麻煩。

     光明對這灰仔的魔力一天天在增加。

    他常常冒險爬向洞口一碼遠,又常常被趕了回來。

    不過,他并不知道那是一個入口,也不知道什麼入口以及什麼從一個地方到另為一個地方的通道,不知道任何别的地方,更不知道别的地方的路。

    因此,那洞口對于他也是一堵牆壁——一堵光明的牆壁。

    向太陽之于洞穴外面的居住者一樣,這光明的牆壁就是他的世界中的太陽。

    它如燭光引誘飛蛾般引誘他。

    他總是盡最大的努力去接近它。

    生命如此迅速的在他身體内部擴張,促使他不斷走向光明的牆壁。

    他内部的生命知道那是一個出路,他即将踏上的路途。

     然而,他自己什麼也不知道,壓根兒不知道還有什麼外界。

     關于這堵光明的牆壁,還有一件事令他感到奇怪。

    他的父親(他已能認出,父親是世界上另外一個和母親相似的動物。

    他靠近光明睡,是事物的供應者)總是一直走入并遠遠的消失在那白色的牆壁裡。

    灰色的狼仔困惑不解。

    雖然他的母親一向不需他接近它,但他接近過其它的牆壁,粗糙的物體碰傷了他嬌嫩的鼻尖,幾次冒險以後,他不再去碰壁了。

    他無須思考判斷道,隐入牆壁是父親的特性,正如半消化的肉和奶汁是母親的特性一樣。

     實事求是的說,灰仔并未仔細思考,至少沒有像人類經常思考一般明晰敏捷,他有一種接受事物而不問原因的方法。

    這實際上是分類的方法。

    他從來不會因為一件事物為什麼發生而煩惱:知道怎麼發生的,對于他來說,已足夠了。

    因此,幾次碰壁後他認定,他不能隐入牆壁,而他的父親能。

    但他毫不費心思去想他與父親之間不同的原因。

    他的精神活動中并不包皮含有邏輯學和物理學。

     和“荒原”上大多數動物一樣,他老早就經曆了饑餓的味道,一段時間裡,肉的供給斷絕,而母親的乳房也不再流出乳汁來。

    狼仔們先是叫喚,更多的時間在睡覺。

    母狼也離開孩子們出去找吃的了。

    他更強壯些時,不得不一個人單獨玩兒,因為那位姐妹不再擡頭也不再走動了。

    現在有食物了,他吃得渾身鼓鼓脹脹的:而對于她,食物到來得太晚了。

    她繼續睡覺,皮包皮骨頭,内部的火焰越來越弱,最後完全熄滅了。

     後來,又發生了第二次饑荒,但不太嚴重,快結束時,灰仔再也看不到父親進進出出或躺在洞穴的入口處睡覺了。

    母狼知道獨眼為什麼不再回來,然而卻無法将目睹的一切告訴灰仔。

     她自己出去獵食,沿河流左邊的支流向上遊走,那裡有大山貓。

    她追尋着獨眼前一天的足迹,在足迹的盡頭找到了他,更确切的說是找到了他的殘骸。

    那裡到處可見曾經有過一場大戰的辦班痕迹,以及大山貓的巢穴,根據一些标志判斷,大山貓在裡面,然而她沒敢闖進去,走了。

     以後,母狼獵食時就躲開左邊的支流,她知道大山貓的洞裡有一窩小貓,也明白大山貓脾氣兇惡,搏鬥起來既令人恐懼。

    六條狼可以毫無問題的将一隻聳毛怒吼的大山貓趕上樹,但如果一隻狼單獨迎戰一隻大山貓,結果将截然向反——尤其大山貓背後有一窩小貓嗷嗷待哺的時候。

     然而,“荒原”總是“荒原”,而母性總是母性。

    無論在“荒原”與否,也不論在什麼時候,母親都是兇猛的保護後代的。

    到了必要的時候,為了她的灰仔,母狼就要去冒犯左邊的支流,岩石間的巢穴和大山貓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