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彖傳
關燈
小
中
大
袁彖字偉才,是陳郡陽夏人。祖父袁洵,曾任吳郡太守。父親袁觊,曾任武陵太守。
袁彖少年時便很有風采氣質,喜歡寫文章和讨論玄學。被舉為秀才,曆任諸王府參軍,不能實現抱負。袁觊臨終時寫給其兄袁靑的信中說:“史公才識可嘉,足以光耀祖先呢。”史公是袁彖的小名。
服喪未滿,袁靑在雍州謀反被殺,宋明帝令人将袁靑一屍一體投于江中,不許殓埋。袁彖和一個老仆換上平民服裝夜裡偷偷尋找一屍一體,找了四十多天終于找到。秘密地埋在石頭後崗,親自背土掩埋。身上總是帶着他父親的文集,沒有離開過。明帝駕崩後,才改葬袁靑。堂叔司徒粲、舅舅征西将軍蔡興宗都很器重他。
被任為安成王征虜将軍,主簿,尚書殿中郎,出外任廬陵内史,豫州治中,太祖太傅相國主簿,秘書丞。審議國史,檀超認為《天文志》記緯序位度,《五行志》記載當時吉兇預兆,二篇的記載,和實際情形有出入,日蝕屬于災異,應入《五行志》。檀超想設立處士傳,袁彖說:“所作的事關系到國家大業和實用的人,才能被列入傳記。而今隐遁之士,不把皇王放在眼裡,淩駕于将相之上,這是偏介之行,不能讓此風助長,敗壞風俗,因而司馬遷的書中沒有為他們列傳,班固的史裡也沒有編入這些人。不過隻要有某方面優點,也不應忽略,應當把他們的姓名特長等附在别的簡章裡列具出來。”
不久遷任他為始興王友,他堅決推辭。太祖派吏部尚書何戢宣旨命他就任,後調任中書郎,兼太子中庶子。又以中書兼禦史中丞,調任黃門郎,仍然兼任中丞。由于彈劾謝超宗奏章模棱兩可,被免官。不久補安西谘議、南平内史。升任黃門,未受職,便調任長史、南郡内史,統管荊州事務。又任太子中庶子,本州大中正。出任冠軍将軍,監管吳興郡事務。
袁彖一性一格剛直,曾以微言冒犯過世祖,又與王晏關系不好。世祖在便殿,用金一柄一的刀子切瓜,王晏在旁邊說:“外邊有關于金刀的種種流言,恐怕用這個東西不合适。”世祖愕然,追問怎麼回事。王晏說:“是袁彖向臣說的。”皇上生氣很久。袁彖到郡後,因支取堡資被治罪,免官發付到東冶。世祖遊孫陵,眺望東冶,說:“這裡有一位很尊貴的囚徒呢。”數日後,皇上與朝臣們駕臨東冶,視察府庫,賞賜酒肉給囚徒,皇上指示讓袁彖來和他相見說話,第二天就放了他。不久以白衣身份升掌南徐州政事,又任司徒谘議,衛軍長史,後遷任侍中。
袁彖形體豐滿肥胖,和一般人很不同。每次跟着皇上到郊外打野雞,要幾個人推扶,才能走路。自幼喪母,伯母王氏養育他,他侍奉她如親母一樣。閨庭中也是很有孝義的稱譽的。隆昌元年(494),去世,其時四十八歲。谥号“靖子”。
袁彖少年時便很有風采氣質,喜歡寫文章和讨論玄學。被舉為秀才,曆任諸王府參軍,不能實現抱負。袁觊臨終時寫給其兄袁靑的信中說:“史公才識可嘉,足以光耀祖先呢。”史公是袁彖的小名。
服喪未滿,袁靑在雍州謀反被殺,宋明帝令人将袁靑一屍一體投于江中,不許殓埋。袁彖和一個老仆換上平民服裝夜裡偷偷尋找一屍一體,找了四十多天終于找到。秘密地埋在石頭後崗,親自背土掩埋。身上總是帶着他父親的文集,沒有離開過。明帝駕崩後,才改葬袁靑。堂叔司徒粲、舅舅征西将軍蔡興宗都很器重他。
被任為安成王征虜将軍,主簿,
不久遷任他為始興王友,他堅決推辭。太祖派吏部尚書何戢宣旨命他就任,後調任中書郎,兼太子中庶子。又以中書兼禦史中丞,調任黃門郎,仍然兼任中丞。由于彈劾謝超宗奏章模棱兩可,被免官。不久補安西谘議、南平内史。升任黃門,未受職,便調任長史、南郡内史,統管荊州事務。又任太子中庶子,本州大中正。出任冠軍将軍,監管吳興郡事務。
袁彖一性一格剛直,曾以微言冒犯過世祖,又與王晏關系不好。世祖在便殿,用金一柄一的刀子切瓜,王晏在旁邊說:“外邊有關于金刀的種種流言,恐怕用這個東西不合适。”世祖愕然,追問怎麼回事。王晏說:“是袁彖向臣說的。”皇上生氣很久。袁彖到郡後,因支取堡資被治罪,免官發付到東冶。世祖遊孫陵,眺望東冶,說:“這裡有一位很尊貴的囚徒呢。”數日後,皇上與朝臣們駕臨東冶,視察府庫,賞賜酒肉給囚徒,皇上指示讓袁彖來和他相見說話,第二天就放了他。不久以白衣身份升掌南徐州政事,又任司徒谘議,衛軍長史,後遷任侍中。
袁彖形體豐滿肥胖,和一般人很不同。每次跟着皇上到郊外打野雞,要幾個人推扶,才能走路。自幼喪母,伯母王氏養育他,他侍奉她如親母一樣。閨庭中也是很有孝義的稱譽的。隆昌元年(494),去世,其時四十八歲。谥号“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