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懷珍傳
關燈
小
中
大
年秋天,敵虜又入侵齊地,圍攻曆城、梁鄒二城,其遊騎跑到東陽來,擾動百姓。
冀州刺史崔道固、兖州刺史劉休賓告急。
休賓是劉懷珍的從弟。
朝廷便任命劉懷珍為使持節、都督徐、兖二州軍事、輔國将軍、平胡中郎将、徐州刺史,封他為艾縣侯,食邑四百戶,督統水軍,步軍四十多萬趕赴救援。
聽說二城已陷落,于是便作罷。
朝廷改任劉懷珍為甯朔将軍、竟陵太守,轉任巴陵王征西司馬,領南義陽太守。
建平王劉景素主持荊州後,又遷任劉懷珍為右軍司馬,又遷任南郡太守,加甯朔将軍。
明帝親筆下诏劉懷珍說:“你一性一情忠直,我很信任,你在那裡和少年共事,不要太考慮個人利益。
景素這孩子還是不錯的,不但能處理問題,也會把事情弄壞,你要經常谏說他。
”劉懷珍奉旨。
明帝病重時,又下诏劉懷珍說:“你不應該繼續任景素的僚佐,你的才能本來應予更大的委任,現在調你來參與二直衛的負責工作。
”趕上明帝駕崩,劉懷珍便任安成王撫軍司馬,領南高平太守。
朝廷對桂陽王劉休範有疑備,中書舍人王道隆宣布聖旨,任命劉懷珍為冠軍将軍、豫章太守。
劉懷珍說:“休範雖有起事的苗頭,但他哪裡敢一下子就發作起來,如果他終于和朝廷為敵,我一定會根據律條消滅他。
但現在要讓我去到任,怕是一逼一着他起疑心而行動了!”堅決請求不去上任,于是任他為黃門郎、領虎贲中郎将、青州大中正。
桂陽王反叛,朝廷加劉懷珍前将軍,在石頭防守。
又任他為使持節、督豫、司二州、郢州之西陽軍事、冠軍将軍、豫州刺史。
建平王劉景素反叛,劉懷珍派兒子劉靈哲領兵趕赴京師。
升明元年(477),進号征虜将軍。
沈攸之在荊楚,朝廷讨論對他有懷疑,劉懷珍派冗從仆射張護前往郢城,向世祖(蕭赜)表白自己的忠誠,并獻計獻策,後來沈攸之起兵,衆人都說沈攸之會沿流直下,劉懷珍則對僚佐說:“沈攸之一向驕躁自大,虐一待楚人,他必将在中南齊書流一帶設兵耀武,聲言要劫持幼主,絕對不敢長驅而下來決勝負。
”于是派兒子劉靈哲率領馬步兵數千人保衛京師。
沈攸之派使者許天保來說動劉懷珍和他聯合,被劉懷珍斬了,并将人頭送給了太祖(蕭道成)。
太祖又把它送去給沈攸之看。
劉懷珍進号左将軍,移封為中宿縣侯,增加食邑六百戶。
沈攸之圍攻郢城,劉懷珍派遣建甯太守張谟、遊擊将軍裴伸穆統率蠻、漢軍兵一萬人出擊西陽,大破叛軍前鋒公孫方平數千人,繳獲他們大量武器。
劉懷珍晉升平南将軍,督統南豫、北徐二州,增加食邑到一千戶。
當初,在孝武帝時代,太祖任舍人,劉懷珍任直閣,二人早就相識。
劉懷珍請假回青州,皇上有匹白馬總馬,好咬人,不能騎,便送給劉懷珍作告别。
劉懷珍回報給皇上一百匹絹。
有人對劉懷珍說:“蕭君此馬不能騎,所以才給你的,而你回報他一百匹絹,不是太多了麼?”劉懷珍說:“蕭君寬宏正大,豈能白要人這點絹。
我正要把自己的身名交給他,豈能計較錢物的多少?” 太祖輔政期間,考慮到劉懷珍任朝官的資本還不多,便于升明二年,調劉懷珍來京任都官尚書,領前軍将軍,讓他的第四子甯朔将軍蕭晃代理豫州刺史。
有人疑慮劉懷珍不會接受代理,太祖說:“在我還沒做官時,劉懷珍便對我一片赤誠,何況在今天,豈會有别的想法?”蕭晃都出發一兩天了,這些疑慮的議論還沒止息。
皇上便派軍中主将房靈民帶着上百名騎兵追去護送蕭晃。
對靈民說:“有人說劉懷珍一定會有不軌舉動,但我對他一向信任,一定不會的。
你和他是同鄉,所以讓你去,不僅是護送新刺史,也兼迎接舊刺史呢。
”劉懷珍回到朝中來,被任命為相國右司馬。
建元元年(479),轉任左衛将軍,加給事中,改封霄城侯,增加食邑二百戶。
次年,加散騎常侍。
敵虜寇掠淮、淝一帶,朝廷任命劉懷珍以本官加平西将軍,假節,率軍西往駐紮在巢湖,給壽春作出援助之勢。
劉懷珍年紀老了,考慮到率領禁旅比較辛苦,請求給他個清閑職務,于是轉任光祿大夫,常侍之職仍舊。
這年冬天,敵虜又寇掠朐山,朝廷又任命他為使持節、安北将軍,本官仍舊,率兵前往救援。
還沒至,那邊已經沒事了,劉懷珍又解除了安北将軍、持節。
建元四年,劉懷珍病重,上表請求解除職務,皇上特别下诏優待他,批準了他的請求,并考慮另行授予适當的職務。
這年夏天,劉懷珍去世,當時他六十三歲。
留下遺言要求葬禮從簡。
世祖(蕭赜)即位後,追贈劉懷珍為散騎常侍、鎮北将軍、雍州刺史,谥号“敬侯”。
冀州刺史崔道固、兖州刺史劉休賓告急。
休賓是劉懷珍的從弟。
朝廷便任命劉懷珍為使持節、都督徐、兖二州軍事、輔國将軍、平胡中郎将、徐州刺史,封他為艾縣侯,食邑四百戶,督統水軍,步軍四十多萬趕赴救援。
聽說二城已陷落,于是便作罷。
朝廷改任劉懷珍為甯朔将軍、竟陵太守,轉任巴陵王征西司馬,領南義陽太守。
建平王劉景素主持荊州後,又遷任劉懷珍為右軍司馬,又遷任南郡太守,加甯朔将軍。
明帝親筆下诏劉懷珍說:“你一性一情忠直,我很信任,你在那裡和少年共事,不要太考慮個人利益。
景素這孩子還是不錯的,不但能處理問題,也會把事情弄壞,你要經常谏說他。
”劉懷珍奉旨。
明帝病重時,又下诏劉懷珍說:“你不應該繼續任景素的僚佐,你的才能本來應予更大的委任,現在調你來參與二直衛的負責工作。
”趕上明帝駕崩,劉懷珍便任安成王撫軍司馬,領南高平太守。
朝廷對桂陽王劉休範有疑備,中書舍人王道隆宣布聖旨,任命劉懷珍為冠軍将軍、豫章太守。
劉懷珍說:“休範雖有起事的苗頭,但他哪裡敢一下子就發作起來,如果他終于和朝廷為敵,我一定會根據律條消滅他。
但現在要讓我去到任,怕是一逼一着他起疑心而行動了!”堅決請求不去上任,于是任他為黃門郎、領虎贲中郎将、青州大中正。
桂陽王反叛,朝廷加劉懷珍前将軍,在石頭防守。
又任他為使持節、督豫、司二州、郢州之西陽軍事、冠軍将軍、豫州刺史。
建平王劉景素反叛,劉懷珍派兒子劉靈哲領兵趕赴京師。
升明元年(477),進号征虜将軍。
沈攸之在荊楚,朝廷讨論對他有懷疑,劉懷珍派冗從仆射張護前往郢城,向世祖(蕭赜)表白自己的忠誠,并獻計獻策,後來沈攸之起兵,衆人都說沈攸之會沿流直下,劉懷珍則對僚佐說:“沈攸之一向驕躁自大,虐一待楚人,他必将在中南齊書流一帶設兵耀武,聲言要劫持幼主,絕對不敢長驅而下來決勝負。
”于是派兒子劉靈哲率領馬步兵數千人保衛京師。
沈攸之派使者許天保來說動劉懷珍和他聯合,被劉懷珍斬了,并将人頭送給了太祖(蕭道成)。
太祖又把它送去給沈攸之看。
劉懷珍進号左将軍,移封為中宿縣侯,增加食邑六百戶。
沈攸之圍攻郢城,劉懷珍派遣建甯太守張谟、遊擊将軍裴伸穆統率蠻、漢軍兵一萬人出擊西陽,大破叛軍前鋒公孫方平數千人,繳獲他們大量武器。
劉懷珍晉升平南将軍,督統南豫、北徐二州,增加食邑到一千戶。
當初,在孝武帝時代,太祖任舍人,劉懷珍任直閣,二人早就相識。
劉懷珍請假回青州,皇上有匹白馬總馬,好咬人,不能騎,便送給劉懷珍作告别。
劉懷珍回報給皇上一百匹絹。
有人對劉懷珍說:“蕭君此馬不能騎,所以才給你的,而你回報他一百匹絹,不是太多了麼?”劉懷珍說:“蕭君寬宏正大,豈能白要人這點絹。
我正要把自己的身名交給他,豈能計較錢物的多少?” 太祖輔政期間,考慮到劉懷珍任朝官的資本還不多,便于升明二年,調劉懷珍來京任都官
有人疑慮劉懷珍不會接受代理,太祖說:“在我還沒做官時,劉懷珍便對我一片赤誠,何況在今天,豈會有别的想法?”蕭晃都出發一兩天了,這些疑慮的議論還沒止息。
皇上便派軍中主将房靈民帶着上百名騎兵追去護送蕭晃。
對靈民說:“有人說劉懷珍一定會有不軌舉動,但我對他一向信任,一定不會的。
你和他是同鄉,所以讓你去,不僅是護送新刺史,也兼迎接舊刺史呢。
”劉懷珍回到朝中來,被任命為相國右司馬。
建元元年(479),轉任左衛将軍,加給事中,改封霄城侯,增加食邑二百戶。
次年,加散騎常侍。
敵虜寇掠淮、淝一帶,朝廷任命劉懷珍以本官加平西将軍,假節,率軍西往駐紮在巢湖,給壽春作出援助之勢。
劉懷珍年紀老了,考慮到率領禁旅比較辛苦,請求給他個清閑職務,于是轉任光祿大夫,常侍之職仍舊。
這年冬天,敵虜又寇掠朐山,朝廷又任命他為使持節、安北将軍,本官仍舊,率兵前往救援。
還沒至,那邊已經沒事了,劉懷珍又解除了安北将軍、持節。
建元四年,劉懷珍病重,上表請求解除職務,皇上特别下诏優待他,批準了他的請求,并考慮另行授予适當的職務。
這年夏天,劉懷珍去世,當時他六十三歲。
留下遺言要求葬禮從簡。
世祖(蕭赜)即位後,追贈劉懷珍為散騎常侍、鎮北将軍、雍州刺史,谥号“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