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世隆傳
關燈
小
中
大
。
皇上親筆诏書給司徒褚淵說:“不久前見到世隆哀傷毀瘠過甚,都快認不出來了,不僅讓人恻然。
實在也應得到世人國家的珍惜和一愛一護。
”褚淵回答說:“世隆至一性一純深,哀傷已超過禮節的要求。
服事陛下能在危急中盡忠,母親去世他憂傷到這種地步,這二者都是立人之本,應當為他加榮增一寵一,足以引導風俗。
” 建元二年(480),進号安南将軍。
這時北虜寇掠壽陽,皇上指示柳世隆說:“曆陽城太大,恐怕治理不過來,正好可以隔斷了治理,堅固保守。
要讓老百姓都帶着家小保守此城,若是單身的人很難指靠。
”不久又指示說:“我認為應該保留曆陽外城,如果有賊來,便命百姓守城,所以比割棄要好得多。
” 垣崇祖攻破北虜後,皇上打算撤并二豫州。
指示柳世隆說:“近來考慮到江西蕭索,二豫州不容易處理。
很多人建議撤掉一個充實一個,比較方便。
我也覺得不錯。
你以為如何?想聽聽你的意見。
”不久,任命柳世隆為後将軍、尚書右仆射,沒接受。
柳世隆喜歡博覽群書,曾啟禀太祖借國家圖書館裡的書看,皇上給了他二千卷。
建元三年(481),出任使持節、都督南兖、兖、徐、表、冀五州軍事、安北将軍、南兖州刺史。
江北害怕虜寇,騷動不安。
皇上指示世隆說:“近來北邊有消息說,賊方還在彭城治兵,快到年底,也許不會來送死。
不過豺狼心一性一是不能按常理推想的,因而防備工作不可懈怠。
那裡的城郭既然沒有關要供憑據,因而應當開掘城河,離城三十丈比較合适。
你隻管發動民衆施工便是,沒關系的。
如果按三千人計算,得食用多少糧米?你可以申報并附信送還來我看。
民間如果有男丁多而家眷少的,都讓他們來守衛,也沒什麼問題。
”又指示說:“昨夜得北邊來人報告:鐘離一帶的賊軍已經渡了淮河,既然他們前來送死,你便予以剿滅。
你好好布置一下,應急令各小守衛立即回鎮所,不能賊軍到了還沒發覺。
賊軍既已過淮,就不會很快散去的,他們一定要找到該送死的地方才行,所以一定會進攻壽陽,我會派援前往的。
”皇上又派軍援助柳世隆,并撥給軍糧。
北虜退後,皇上想對江北居民進行統一編定人口戶籍制定賦稅徭役(此即“土斷”),又指示柳世隆說:“呂安國近不在西邊,土斷了郢、司二州境内的雜民,很好,民衆基本上消除了驚恐。
最近又令豫州對境内實行土斷,得到崇祖的啟書,說是已進行完了,近來沒有雜民雲雲,很符合前代舊意。
你看看兖州境内能行此事不?如果沒什麼麻煩,開春就可以着手進行了。
”足見皇上對柳世隆是如此親信委重。
世祖即位後,加柳世隆散騎常侍。
柳世隆善于占蔔,識别龜甲,他那副龜甲價值一萬。
永明建号時,柳世隆在齋壁上題字道:“永明南齊書十一年。
”又對典簽李一黨一說:“我是看不到永明的結局了。
”柳世隆後回朝中任侍中、護軍将軍,遷任尚書右仆射,領太子右率,雍州大中正,不接受,改授散騎常侍、尚書左仆射,中正仍舊。
湘州的蠻部有所騷動,朝廷派柳世隆以本官總督伐蠻諸軍,仍為使持節、都督湘州諸軍事、鎮南将軍、湘州刺史,常侍如故。
世隆到達鎮所,用方略讨平了蠻間。
在州裡建立宅邸經營家業,被中丞庾杲之所奏劾,皇上下诏原諒不問。
又回朝任尚書左仆射,領衛尉,不接受。
轉任尚書令。
柳世隆早年時便建立了功名,晚年則專以談論道義自業。
善彈琴,世人稱之為柳公雙趜,為士品第一。
經常說自己是馬..第一,清談第二,彈琴第三。
在朝任官不管世務,隻是垂簾彈琴,風韻清遠,深受世人贊譽。
由于生病而退職,改授他侍中、衛将軍,不接受,轉任左光祿大夫,侍中仍舊。
永明九年(491),去世,當時五十歲。
皇上诏給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十萬,布三百匹,蠟三百斤。
又下诏說:“已故侍中左光祿大夫貞陽公柳世隆,秉德居業,兼有經緯天下之才。
少年時便清譽遠揚,長大後更增美名。
入朝參與内禁軍務,出朝協助西邊治理,在郢城專負重托,挫敗沈攸之,功勳卓著,超越前代。
後來領導地方工作,老百姓贊頌他的寬宏大德,輔助皇帝執政,滿朝都稱贊他的正派。
他的忠誠美好,朕都記在心上,他的雅志素履,卻是難以企及。
正當他将要登位三公,參與教化天下大業的時候,不幸去世,讓朕震恸良深。
贈司空、班劍儀仗三十人,鼓吹一部,侍中之号依舊。
谥号為‘忠武’。
”皇上又在給吏部尚書王晏的敕中說:“世隆雖多年抱病,但志氣未衰,原指望醫藥有效,不久痊愈。
不料一旦去世,我哀痛之深,無可言表。
他當年在郢州,一片忠誠,促使一蕃,勳業卓著。
一旦離去,令人增泣悲咽。
你也懷有同樣的感情,也應該是悲傷不已吧!” 柳世隆通曉術數,在倪塘創墓時,和賓客一起确定位置,大家選來選去,世隆隻是常坐在一處。
到他死後,墓址恰好就選在他坐的地方。
著有《龜經秘要》二卷,流行世間。
皇上親筆诏書給司徒褚淵說:“不久前見到世隆哀傷毀瘠過甚,都快認不出來了,不僅讓人恻然。
實在也應得到世人國家的珍惜和一愛一護。
”褚淵回答說:“世隆至一性一純深,哀傷已超過禮節的要求。
服事陛下能在危急中盡忠,母親去世他憂傷到這種地步,這二者都是立人之本,應當為他加榮增一寵一,足以引導風俗。
” 建元二年(480),進号安南将軍。
這時北虜寇掠壽陽,皇上指示柳世隆說:“曆陽城太大,恐怕治理不過來,正好可以隔斷了治理,堅固保守。
要讓老百姓都帶着家小保守此城,若是單身的人很難指靠。
”不久又指示說:“我認為應該保留曆陽外城,如果有賊來,便命百姓守城,所以比割棄要好得多。
” 垣崇祖攻破北虜後,皇上打算撤并二豫州。
指示柳世隆說:“近來考慮到江西蕭索,二豫州不容易處理。
很多人建議撤掉一個充實一個,比較方便。
我也覺得不錯。
你以為如何?想聽聽你的意見。
”不久,任命柳世隆為後将軍、尚書右仆射,沒接受。
柳世隆喜歡博覽群書,曾啟禀太祖借國家圖書館裡的書看,皇上給了他二千卷。
建元三年(481),出任使持節、都督南兖、兖、徐、表、冀五州軍事、安北将軍、南兖州刺史。
江北害怕虜寇,騷動不安。
皇上指示世隆說:“近來北邊有消息說,賊方還在彭城治兵,快到年底,也許不會來送死。
不過豺狼心一性一是不能按常理推想的,因而防備工作不可懈怠。
那裡的城郭既然沒有關要供憑據,因而應當開掘城河,離城三十丈比較合适。
你隻管發動民衆施工便是,沒關系的。
如果按三千人計算,得食用多少糧米?你可以申報并附信送還來我看。
民間如果有男丁多而家眷少的,都讓他們來守衛,也沒什麼問題。
”又指示說:“昨夜得北邊來人報告:鐘離一帶的賊軍已經渡了淮河,既然他們前來送死,你便予以剿滅。
你好好布置一下,應急令各小守衛立即回鎮所,不能賊軍到了還沒發覺。
賊軍既已過淮,就不會很快散去的,他們一定要找到該送死的地方才行,所以一定會進攻壽陽,我會派援前往的。
”皇上又派軍援助柳世隆,并撥給軍糧。
北虜退後,皇上想對江北居民進行統一編定人口戶籍制定賦稅徭役(此即“土斷”),又指示柳世隆說:“呂安國近不在西邊,土斷了郢、司二州境内的雜民,很好,民衆基本上消除了驚恐。
最近又令豫州對境内實行土斷,得到崇祖的啟書,說是已進行完了,近來沒有雜民雲雲,很符合前代舊意。
你看看兖州境内能行此事不?如果沒什麼麻煩,開春就可以着手進行了。
”足見皇上對柳世隆是如此親信委重。
世祖即位後,加柳世隆散騎常侍。
柳世隆善于占蔔,識别龜甲,他那副龜甲價值一萬。
永明建号時,柳世隆在齋壁上題字道:“永明南齊書十一年。
”又對典簽李一黨一說:“我是看不到永明的結局了。
”柳世隆後回朝中任侍中、護軍将軍,遷任尚書右仆射,領太子右率,雍州大中正,不接受,改授散騎常侍、尚書左仆射,中正仍舊。
湘州的蠻部有所騷動,朝廷派柳世隆以本官總督伐蠻諸軍,仍為使持節、都督湘州諸軍事、鎮南将軍、湘州刺史,常侍如故。
世隆到達鎮所,用方略讨平了蠻間。
在州裡建立宅邸經營家業,被中丞庾杲之所奏劾,皇上下诏原諒不問。
又回朝任尚書左仆射,領衛尉,不接受。
轉任尚書令。
柳世隆早年時便建立了功名,晚年則專以談論道義自業。
善彈琴,世人稱之為柳公雙趜,為士品第一。
經常說自己是馬..第一,清談第二,彈琴第三。
在朝任官不管世務,隻是垂簾彈琴,風韻清遠,深受世人贊譽。
由于生病而退職,改授他侍中、衛将軍,不接受,轉任左光祿大夫,侍中仍舊。
永明九年(491),去世,當時五十歲。
皇上诏給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十萬,布三百匹,蠟三百斤。
又下诏說:“已故侍中左光祿大夫貞陽公柳世隆,秉德居業,兼有經緯天下之才。
少年時便清譽遠揚,長大後更增美名。
入朝參與内禁軍務,出朝協助西邊治理,在郢城專負重托,挫敗沈攸之,功勳卓著,超越前代。
後來領導地方工作,老百姓贊頌他的寬宏大德,輔助皇帝執政,滿朝都稱贊他的正派。
他的忠誠美好,朕都記在心上,他的雅志素履,卻是難以企及。
正當他将要登位三公,參與教化天下大業的時候,不幸去世,讓朕震恸良深。
贈司空、班劍儀仗三十人,鼓吹一部,侍中之号依舊。
谥号為‘忠武’。
”皇上又在給吏部尚書王晏的敕中說:“世隆雖多年抱病,但志氣未衰,原指望醫藥有效,不久痊愈。
不料一旦去世,我哀痛之深,無可言表。
他當年在郢州,一片忠誠,促使一蕃,勳業卓著。
一旦離去,令人增泣悲咽。
你也懷有同樣的感情,也應該是悲傷不已吧!” 柳世隆通曉術數,在倪塘創墓時,和賓客一起确定位置,大家選來選去,世隆隻是常坐在一處。
到他死後,墓址恰好就選在他坐的地方。
著有《龜經秘要》二卷,流行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