娼妓類

關燈
長洲戴藥砰,名延年。

    有友昵一妓,曰喬秀,雪膚藕腕,婉媚可人,雅愛螺盤雙髻,作佛鬘妝,故又字曰鬘奴。

    藥砰嘗從其友訪之,梳樓寢閣,凈不容唾。

    客至不供茗,以玫瑰、薔薇、蘭桂諸花露手自調之,注於碧甌,稍溫以進,甘香沁腑,令人作玉液想。

    一日,曉妝甫畢,緩試新裙,綠羅八幅,緯色作腰。

    藥砰奇其製,問之,曰:「君不讀唐句乎?一渠春水赤欄橋,此倣其意也。

    」藥砰贈以詩,有「桃花本是仙家種,謫作人間薄命來」之句。

    後為一豪貴所嬲,憤鬱而死。

     秋桂多子改子著於時 乾隆末葉,秦淮妓家侍婢如秋桂、多子,均著稱於時,狎客不敢以奴星視之。

    又有曰改子者,又蘭家花面丫頭也,其豐韻直軼秋桂、多子而上。

    或曰,甘蔗旁生,荔枝側出,掃眉人固不可無此渲染也。

     郭心兒為武狀元 郭三,名心兒,丹陽人,父早亡。

    及笄之歲,母惑媒氏言,誤字維揚郭某。

    成婚未幾,竟以誘脅墮入風塵。

    年十九,頎而婉,豐而逸,素肌纖趾,溫乎如瑩,移家江寧之桃葉渡,妖冶傾一時。

    秦淮諸姬,以蘇幫為文,揚幫為武,心兒雖產於雲陽,而來自邗江,遂為維揚諸姬之冠,人戲以武狀元目之。

    其所交好,皆達官貴人及文士之負盛名者,趕熱郎未易得覯顏色也。

     二湯為一雙璧人 乾隆末葉,秦淮名姝首推二湯。

    二湯者為土著,以九、十行稱,孿生姊妹也。

    態度則楊柳晚風,容華若芙蕖曉日,並翠眉而玉頰,反盧瞳而頳唇,乍見者如一對璧人,無分伯仲。

    注目凝睇,覺九之靨輔微圓,左手背有黑痣一小點,可識別也。

    早墮風塵,從良未遂,闔戶數十指,惟賴二人,雖車馬盈門,而纏頭資到手輒盡。

    居新橋之牛市,臨流數椽,湫隘已甚,遊者憫之。

     王秀瑛姿首清妍 王秀瑛,小名愛兒,父母皆蘇州人,生於江寧,遂家焉。

    以母命,適伶人張七。

    姿首清妍,舉止閒雅,不樂與姊妹行為伍。

    所居鈔庫街之西,閨閤幽深,翛然絕俗。

    有傖父某以白金四十啗其母,謀一夕歡,不可得。

    惟二三知己,相對永夕,杯茗清談,鮮及於亂。

    周稼軒、孫楚儂皆與善,嘗告人雲:「秀瑛非五鼓不眠,非日中不起,早飯嚮午,晚膳三更,習以為常,不能改也。

    自奉甚薄,宴客必豐。

    盛服盈笥,弗以被體。

    能鼓琴,善南北曲,然非興會所至,雖素心人不克強之發聲。

    」 月上翦髮贈客 乾隆末葉,江寧有妓曰月上者,每與人厚,輒翦髮以表情。

    或為之作詩,有句曰:「分明小試騰霄計,親把瓊刀割紫雲。

    」然其所厚者不一人,而髮亦不一翦,可笑也。

     陳銀兒亭亭玉立 陳銀兒,蘇州人,乾隆末葉之秦淮妓也,居水關東。

    弱歲學歌,聲如雛鳳。

    嘗一夕而工數曲,老伎師歎弗如。

    豪客贈遺無虛日,然性慷爽,阿堵物不以關懷。

    及長,益厭鉛華,素服淡妝,亭亭玉立,璧人也。

     趙小如神閒貌婉 趙姿,字小如,乾隆末葉之秦淮妓也。

    嘗雲:「與其倚門而富,無寧補屋而貧。

    與其為傖父妻,無寧為才人妾。

    」故在院雖久,太璞猶完。

    有號梅隱者,初與之晤,即稱其神閒貌婉,當不作率爾人也。

     董三天然韶令 董三,蘇州人,乾隆末葉在秦淮為妓,肌膚不甚白,而天然韶令,雖粗服亂頭,自有一顧傾城之緻,或戲以墨牡丹名之。

    惜遇人不淑,孽海飄零,所得纏頭之資,悉以償博債,故眉黛間常若有恨色也。

     許壽子如閨秀 許壽子,乾隆末葉之秦淮妓也,為土著。

    年逾二紀,舉止風韻,儼如閨秀。

    張某夙與善,以筆耕為業而未有室家,歲入悉以遺之,如是者有年。

    既而某以旅邸久居,饔飱不繼,壽子聞而招緻之,終歲日用皆取給焉,衣履亦代製之。

    繼復為宛轉營謀,得膚某邑侯之聘,館穀豐美。

    瀕行時,置酒祖餞,戀戀不忍別。

    酒半,壽子忽抗聲曰:「青樓中有情好,所綢繆者錢耳。

    君留戀煙花,罔思自立,浪遊數載,如夢如泡。

    今年已三旬,豈容再誤。

    自茲以往,君當絕迹狹邪,亟圖嘉耦。

    妾不能終事君,亦不願繼見君,此間君勿復來,亦毋復以妾為念也。

    」言已欷歔。

    某大感動,即振策去。

    旋就館三年,積貲頗厚,且娶妾生子,不負壽子別時之所囑也。

     朱大為袁子才所眷 朱大,蘇州人,乾隆末葉之秦淮妓也。

    身體弱小,狎客戲以朱骨稱之。

    細骨輕軀,踐塵無迹,神光陸離,風度高雅。

    袁子才遂初既賦,寄興掃眉,雅與之善,蒼髯紅粉,常相對於銀燈綠酒之間。

    大有女,年十歲,教以歌曲,不肯發聲,自言願歸裡門,織布為業。

    或聞之,歎曰:「此大知識之女也,宜成其志。

    」 馬如蘭為袁子才所眷 馬如蘭少未有名,袁子才過吳門,乃為之命名,子才詩所謂「如蘭二字付卿卿」者是也。

    瀕行,與之約,返吳,當作兩月留。

    至梁溪,盛稱之於嵇公子集虛,謂向來評泊羣花,必如其分,獨於馬,莫得形容語。

    嵇曰:「豈即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者與?」子才擊節,乃相與大噱。

     金三姐為袁子才所眷 楊笠湖厭聞名妓二字,袁子才嘗引為同情,而貽書笠湖曰:「人世之有娼妓,猶人世之有僧道。

    僕不喜二氏家言,獨不厭僧道。

    」子才六十初度,適在吳門,效明人康對山自壽之舉,集名妓百人,使唱百年歌。

    惟謂庸脂俗粉,當意無多,加之平康習氣太深,則亦如俗僧劣道之不足為伍耳。

    有金三姐者,含睇宜笑,矯矯庸中,遂為所賞。

    明年至蘇,三姐故無恙,相與探梅鄧尉,載艷同遊。

    後三姐為官事所累,乃懇蘇州守為之緩頰。

     蕊仙為袁子才所眷 袁子才在蘇,偕友泛舟橫塘,停泊時,有船妓蕊仙者,舟與之鄰。

    蕊仙貌絕麗,而以身分自矜,隔窗對語,不進艙侍飲。

    客許重贈纏頭,蕊仙拒不受。

    子才知蕊仙之知文墨也,戲題一詩贈之。

    少頃,月出矣,蕊仙持扇求書。

    子才曰:「老人吟詩作字,能得美人磨墨為佳。

    」蕊仙乃一笑進艙,客戲謂子才曰:「人謂酒為色媒,君以詩為色媒,可謂巧於誘引矣。

    然夜已深,誘引人家子女,是為作奸犯科,何乃一無忌憚也!」子才大笑,蕊仙亦為之嫣然。

     袁子才評廣潮船妓 袁子才久聞廣州珠娘之麗而羨之,及其弟香亭出守端州,遂以耄耋之年至廣州。

    戚友招飲花船,則謂所見絕無佳者,故有「青脣吹火拖鞋出,難近都如鬼手馨」之句。

    旋聞潮州綠蓬船人物殊勝,猶未信也。

    及見毘陵太守李寧圃《程江竹枝詞》,輒又為之神往。

    其《竹枝詞》曰:「程江幾曲接韓江,水膩風微蕩小艭。

    為恐晨曦驚曉夢,四圍黃篾悄無窗。

    」「江上瀟瀟暮雨時,家家蓬底理哀絲。

    怪他楚調兼潮調,半唱消魂妙絕詞。

    」 琳娘風韻天然 乾隆時,潮州有妓曰琳娘者,不好妝飾,粗服亂頭,天然風韻。

    有潔癖,常手一塵,拂拭幾榻塵,終日不去手。

    達官賈人挾重貲求見,概不納。

    獨與程介夫善,故介夫贈詩有「作客頭將白,逢卿眼倍青」之句。

    介夫得疾旋裡,逾年無訊,其鄉人王百川過琳娘,見淚痕滿面,伏枕不起。

    詢其故,曰:「昨夜夢介夫死矣。

    」百川多方慰喻,終不釋。

    已而兇問果至,琳娘為之哭泣者累日。

     桂姐不苟言笑 乾隆時,潮州有妓曰桂姐者,粗具姿首,而故自矜莊,不苟言笑。

    傖夫妄稱其有閨閣態,互相推奉,桂姐益自信不疑,甚且客至其舟,白眼相對,無一言酬答。

    有惡少恨之,飾為貴公子,乘其舟至清溪道上,俟夜深人靜,令乞兒數輩褫其衣而疊就之,創甚。

    自此稍斂戢,昔日伎倆不敢復試矣。

     濮小姑為吳頡雲所眷 濮小姑,潮州人,態度豐豔,柔情綽約,雖不嫻文翰,而吐屬溫和。

    遇少年服飾炫麗舉止浮蕩者,厭薄之,名士騷客,聯句飛觴,則櫻脣微綻,粉靨生渦,輒侍坐終日。

    否則邀之亦不至,即至,酒數行,先姊妹歌《滿江紅》一曲,便向座客斂袵辭去。

    雖有力者啗以金帛,脅以威勢,不顧也。

    是以當時才流,凡有雅集,必登小姑舟。

     杭州吳頡雲殿撰鴻校試潮嘉,適乘其舟,嚴諭從人,禁妓不得入謁。

    小姑竊窺而心慕之,然以學使尊嚴,不敢自薦,轆轤於中,莫可排解者累日矣。

    一日薄暮,舟次齊昌江口,密雨如注,小姑曰:「此天贊我也。

    」因與其母定計設筵,醉僕從於他舟,潛令篙師約當吳寢所穴篷數處,頃之,衾枕淋漓,吳急起狂呼,莫有應者。

    小姑佯自夢中驚覺,挑燈出視,謂吳曰:「湫隘何可憩息,後有小榻,尚潔,敢請移寢,何如?」吳睨之,嫣然一笑,媚緻橫流,不覺心動,遂與燕婉。

    及試罷,返省,題便面以贈小姑曰:「輕衫薄鬢雅相宜,檀闆低敲唱竹枝。

    好似曲江春宴後,月明初見鄭都知。

    」「折柳河幹共黯然,分襟恰值暮秋天。

    碧山一自送人去,十日篷窗便百年。

    」小姑捧詩而拜,欲脫籍隨行,吳不可,殷勤慰諭而止,於是潮人鹹呼小姑為殿撰夫人矣。

    小姑益自矜貴,即名士騷人,亦難輕覿其面。

    假母逼之,小姑曰:「兒曾侍寢玉堂,何可復理故業!」遂出私囊千金,於湘子橋邊築精舍,焚香禮佛。

    後聞吳逝,設位哭奠,數日不食而卒。

     曾春姑為金聽濤所眷 曾春姑,澄海人,自幼父母俱喪,依嬸母蓉娘。

    豐姿穠粹,如碧桃初放,滿座生春。

    顧性孤峻,每日晨起梳洗畢,輒閉戶焚香,或臨牕刺繡,不喜見人。

    嘗有販米客備百金以求歡,春姑鄙其人,毀妝稱疾。

    客去,蓉娘讓之,春姑曰:「撫育之恩,兒豈忘懷,容得當以報,毋相迫也。

    」蓉娘無如之何。

    然春姑之名,自此噪甚,欲締交者踵至,然皆不當意。

     吳江金聽濤尚書為諸生時,嘗客潮州,聞其名,訪之。

    值午睡,因朗吟梁簡文《美人春睡圖》「低鬟壓落花」之句。

    驚回幽夢,倦眼斜注,覺金之神彩不似庸流,整巾徐起,敘談良久,情意頓洽,遂成燕婉。

    未幾,金鄉試旋裡,祖餞江邊,攬衣揮涕。

    金取小端硯勒其事於背,贈之,曰:「我苟富貴,攜此而來,當不相負。

    」春姑珍之如趙璧也。

    後十餘年,金以內閣學士校試潮嘉。

    向例,當道往來,蜑船應役。

    時春姑猶在舟,未脫籍,隨蓉娘至清溪,聞學使姓名、裡居甚確,伏篷底窺之,態度宛然,密謂蓉娘曰:「是誠前度劉郎也。

    」夜分,設筵舟中,延其幕客沈靜常邀金過飲。

    春姑作別時裝束,俟酒酣,用盤承硯獻之。

    金就燭取視,驚曰:「爾豈昔年韓江曾春姑耶?」春姑嗚咽不成一語。

    金攜硯返舟,作詩二首,贈白金五百兩,慰遣之。

    春姑遂留金於蓉娘,曰:「兒不能復事賤役,聊借金公之惠,以報阿母恩。

    」因擇士人委身而去。

    詩曰:「含顰憶昔侍尊前,麗服明妝似水仙。

    今日相逢卿老矣,不堪回首問當年。

    」「不拘琵琶過別船,芳心與石一般堅。

    相思有證分明在,淚漬模糊滿硯田。

    」 郭十娘為金柳南所眷 郭十娘居齊昌西門外,早著豔名,一時名流爭妍取媚,尋盟責諾無虛日,十娘蔑如也。

    獨與金柳南傾蓋輸心,私心竊計,謂意中目中,微斯人,莫可委身者。

    柳南,名作機,卓犖不羣,意氣豪邁,工吟詠,屢應童子試不售,即棄去,遊於滇、楚,臨流攬勝,慷慨悲歌。

    久之賦歸,益無聊,因挾申、韓業遊嶺南,理文案,詳慎明敏,雖久居要津者不能及,人多忌之,以是恆賦閒。

    然雖貧,猶典衣聚書,至數千卷,嘯歌不廢,而所為詩益工,宜其縱情風月,欲銷鬱勃之氣於溫柔鄉也。

     先是,柳南遊幕齊昌,公餘,登河濱之嫏嬛樓,屢招十娘不至,因以蟬翼紗二端、並蒂蘭一枝,遣僮申款曲。

    十娘納蘭返紗,謂僮曰:「歸語汝主,好珍重,此花拜惠多矣。

    」越日,柳南張筵邀之,少選,姍姍來,雅服靚妝,容華妍秀。

    席次奏《湘妃怨》一曲,宛然幽篁浥淚,音韻悽楚。

    定情未幾,而十娘遽嬰疾,柳南為之焚香默禱。

    由是十娘情意逾密,欲脫籍相從。

    而柳南旅橐羞澀,因裂如意一鉤,各報半要盟,以待異日。

    某邑令夙聞柳南名,專伻厚幣以聘,勢不可卻,剋日戒途。

    十娘設讌以餞,相對汍瀾。

    酒半,柳南佯醉,離席馳馬去,自此關河間隔,歡會難期矣。

    柳南以世無黃衫客也,恆鬱鬱,因賦《如意》詩寄十娘曰:「如意不如意,其如如意何?望穿信杳別,別久淚痕多。

    孤月照裙屐,重雲鎖黛螺。

    回頭似一夢,壯志盡銷磨。

    」 後十年,柳南重過嫏嬛,十娘已臥病,玉容憔悴,握手失聲。

    柳南賦詩二十首,歌以當哭。

    今節錄其半雲:「十載重來事已非,梨花零落燕分飛。

    徐娘未老風姿減,淚溼當年舊舞衣。

    」「幽蘭一剪證前因,蟬翅紗輕穩稱身。

    對鏡嫣然渾一笑,分明我是意中人。

    「挹翠偎紅正暮春,名花齊折鬬芳辰。

    一枝冷豔誰堪似?妙手玲瓏寫洛神。

    」「樺燭高燒照綺筵,清歌兩部醉羣仙。

    漏聲欲斷人初散,偷近熏籠倚玉肩。

    」「小閣濛濛細雨中,殘燈隱約背牕紅。

    傷春倦臥無人問,獨爇心香禱碧空。

    」「沈疴乍起倍清癯,閉戶兼旬似隱居。

    興至偶然乘彩鷁,閒憑水榭數遊魚。

    」「不曾豎指學紅綃,鐵練何須鎖綺寮。

    怪底連宵玩明月,出門動即遣垂髫。

    」「半鉤如意締三生,密誓雙雙對短檠。

    小語有時紅兩頰,欲呼夫壻又低聲。

    」「悲莫悲兮生別離,臨歧揮淚共牽衣。

    明朝南濟橋頭水,不見鴛鴦相並飛。

    」「賣賦慙非司馬才,空教紅粉委荒萊。

    不知海國蒼茫外,何處黃金可築臺?」未幾,十娘奄逝,柳南攜尊哭奠,且以其生前愛桃花,為購數十株,環種墓門。

    十娘,乾隆時妓也。

     郭紐兒眉目韶秀 郭十娘有妹曰紐兒,膚髮光膩,眉目韶秀,惜兩腋下有氣,觸鼻甚穢,俗名為狐騷臭,遇讌集酒酣,輒熏蒸滿座,往往有掩鼻而去者。

    周海廬與之暱,贈以詩。

     石姑小娜為陳雲所眷 石姑,又名十姑,白如玉肪,眉目楚楚,饒有風緻。

    曾嫁傖父,四年而寡,無所倚,遂返程江,理故業。

    曲中姊妹鹹非笑之,獨小娜與之款洽,相對忘懷。

    小娜潔白,可匹石姑,而冶容柔態則過之。

    乾隆時,毘陵陳雲旅梅州,每月夜,即招兩人煮工夫茶,細啜清談,至曉不及亂,人怪之,答曰:「譬彼名花,綴於樹枝,迎風浥露,神緻飛越。

    若折而嗅之,生氣寂然,有何意趣!」後解維返省,石姑、小娜望南涕零,甚於所歡。

     周公子為妓所紿 元和周季堂初以未入流分發楚北,隨畢秋帆制府征教匪,薦升至臬司,才識精練,聲勢赫奕。

    其長公子舉孝廉,入都會試,渡江至漢口,買車登陸,有憾之者,導之冶遊,令妓窮極媚惑,持扇索書,且乞署款曰「付姬人某」。

    公子風流豪縱,求輒許之,且繾綣數夕而去。

     翌年春,公子報罷留京。

    九月朔,季堂詣制府稱賀畢,甫出轅,未登輿,見道旁一嫗,年可五十許,捧牒而跪,後隨少婦,青帕蒙頭,手抱呱呱者而立。

    以為鳴冤者,數其牒,命隨至署。

    升輿注視,所訴乃公子前所狎妓已生子來謁翁也。

    大怒,發漢陽府刑鞫。

    妓出扇,手迹宛然。

    守亦有憾於季堂,直白秋帆。

    秋帆夙遇季堂厚,囑善處之。

    乃畀以三千金,留其子。

    然子實非妓生,乃憾之者所買,賄妓為之也。

    後季堂被劾,白簡中亦列此款,頗費斡旋,乃免褫公子衣衿。

     妓餌老翁 吳興某村翁頗足穀,以值千金之絲命其子往金陵鬻之。

    子戀一妓,久不歸,翁探知之,趨金陵妓家訪焉。

    妓家曰:「汝子誠在,適外遊,可稍俟之。

    」翁待至晚,子不歸,其家以惡草具餉之,宿之外望。

    次日,子仍不歸。

    至三日,將晚,一嫗出曰:「翁待久矣,坐守良苦,曷入一觀花乎?」翁欣然隨之入,至中堂舉目,則湘簾翠幌,清池小山,花木掩映於朱欄曲楹間。

    一少姬濃妝前拜,引入幽室,進以金樽,款以珍饌,翁不覺陶然徑醉,即與之狎。

    巫山夢覺,而紅日下簾。

    甫起,即進飲食,而其子適至,父子相見,默無一語。

    飯畢,子請歸,翁良久曰:「子曷先還,吾取逋貨畢,即歸也。

    」翁乃獨留妓家一月,貲斧畢耗,遂孑身而返。

     商寶意懷金陵舊遊 會稽商寶意太守以編修乞外,授鎮江府同知。

    解官,居秦淮水榭,眷一妓,甚麗。

    臨去,出白玉墜為贈,時把翫之,不釋手。

    其後累宦邊郡,投老沅江,追念昔遊,形諸篇詠。

    嘗曰:「吾鄉陸放翁在蜀十年,曾有所盼,歸日每懷舊遊,屢見吟詠。

    僕於金陵亦然,月地花天,復此追憶,不自知身滯百蠻也。

    」 王香柳清麗 王香柳,行三,嘉慶初之蘇妓也,居濠上。

    吳門食單之美,燈船著稱,而王家為尤精,鼈裙鳧蹠,熊掌豹胎,燀以秋橙,酤以春梅,擬於郇公廚、李太尉焉。

    香柳貌清麗,沈默寡言,與之纏頭金則受,或雜以衣飾釵釧,則受金反璧。

    或詰之,曰:「兒非傾心阿堵,顧阿母以錢樹子望我,其奚辭!至一身漂泊,未識所歸,雖金縷千絲,明珠百琲,非我有也。

    適一旦脫然去,其與有此者,寧復知公等乎!公等亦胡為者?」客為之爽然若失。

    後適邑人某。

     陸小玉豐韻天然 嘉慶初,蘇妓陸小玉居山塘,蛾眉淡掃,豐韻天然,而翠袖霞裳,丁東環佩,濃淡亦復相稱。

    所居近河幹,屋小如舟。

    嘗有人寄其家,聞客至,匿於幃。

    客盛稱家世,誇豪富,小玉厭之,餉以閉門羹。

    客不解,轉詰焉。

    其人嗤於幃,遂逸去。

     李倚玉白皙而頎 李倚玉,行三,白皙而頎,而秋波一剪,盈盈欲語,尤可療飢。

    居虎邱得月樓,樓枕河幹,在花市西頭,即俗呼冶坊浜者,為遊船停聚處。

    每當曜靈西匿,蟾魄未升,歌吹遏雲,畫橈動地,紅妝與烏帽相掩映,居高臨下,固莫不歷歷目前也。

     周新官黑而津 嘉慶初,蘇妓有周新官者,居山塘,面黑而津,娭光眇視,豐緻嫣然,時人以墨牡丹稱之。

     趙某官溫婉而捷給 嘉慶初,蘇妓趙某官居閶門之上塘,溫婉而捷給,長筵廣席,各勸一觴,莫不欣然受之。

    悅濠上某欲嫁之。

    某初饒於財,喜狹邪遊,丈夫也,而嫵媚若巾幗,諸校書爭愛之,由是家中落,不名一錢。

    聞趙言,以匱乏告。

    趙招之至家,衣食供奉如伉儷然,雖時出見官,而臥榻側久不容他人鼾睡矣。

     李新官吐辭伉爽 李新官,字畹蘭,泰州人。

    嘉慶初,居蘇州之算盤巷。

    眉不畫而翠橫一字,髮不髢而綠透三層,吐辭伉爽,畧無浮文,而摻摻長爪,雅自愛護。

    有謂其所歡亦長爪者,或偶晤於方韞之處,戲驗之,良不誣。

     程月娥玉淨花明 程月娥,籍新安,嘉慶初至蘇,居楊庵衖。

    玉淨花明,雛鶯麼鳳。

    年十五,以父死不克償逋負,遂入青樓,故酬對羞澀,而女工獨嫻,兼善刷印碑版坊刻,稱之曰校書,名實相副矣。

     舒鐵雲認藕雪為鄉親 嘉慶某歲小春八日,舒鐵雲在蘇州,飲於範少府之新柳詩屋,以女郎藕雪為觥錄事。

    酒闌索句,鐵雲知其越三日而瓜期初度也,乃即席占贈,書於琵琶之背。

    詩雲:「鳳皇絃上細如塵,酒地詩天一種因。

    芳樹臨風新樂府,梅花生日小陽春。

    攜來鹿脯能供客,載得鴟夷莫贈人。

    漫訝停橈便評泊,查橋支巷是鄉親。

    」 楊福齡舂容大雅 嘉慶時,江寧有名妓楊福齡者,先居文德橋右,後移鍼巷。

    舂容大雅,動止宜人,工琵琶、洋琴,偶一奏技,聽者神移。

    其母若妹皆盲於目,家中食指以百餘計,胥仰給於福齡。

    而所得纏頭,或一疋綾,一斛珠,莫不珍重受之,不以豐菲為軒輊也。

     楊多子為人所珍慰 楊多子,嘉慶時之秦淮妓也。

    芳齡荳蔲,羞靨芙蓉,六寸膚圓,春光緻緻,不諳絲竹之技,而拔來報往,蹀躞甚勞,見者皆珍慰之。

     蘇綠珠諳素女術 蘇綠珠為小卿妹,江寧之天方教人也。

    容曜秋菊,采麗春葩,間或按象版,炙鵝笙,紫腔綠韻,才一繞梁,玉塵乃簌簌下落。

    嘉慶時,居八府塘西。

    先是,小卿擅名河上,綠珠嗣起,一時幾有二喬之目。

    且諳素女術,凡與昵者,輒不忍舍之。

     王倚紅動止無俗態 王小荇,字倚紅,嘉慶時之江寧名妓,瑤雰閣豔雪女也。

    適伶人郭蘭。

    年十七,美麗不遜其母,而冷雋處或又過之,蓮瓣纖纖,花鬘裊裊。

    一日,有客過之,值其晨妝未竟,悄擁圓冰,手挽青絲三五綹,猶委地尺餘,雙腕瑩膩如雪。

    客至,迺提鞋偎母,瀹茗呼奴,秀可療飢,嬌真消渴。

    蓋豔雪早與韻秋、春痕、秋影諸人角勝花場,小荇湔染既深,動止自無俗態也。

     大奀潔而妍 大奀,嘉慶時廣州船妓之翹楚也。

    質潔而妍,人每以明珠仙露比之,又稱為花魁,聲價殊重。

    以置身卑辱為恨,恆語人曰:「儂輩增一分聲價,便多一分賤態,人以為可喜,儂以為可悲也。

    」性高尚,遇風流名士,則肆其詼諧,而不及褻。

    有貴介緻五百金,求半月歡,母利之,不可,強之,遂絕粒。

     麥大安善談謔 嘉慶時,廣州校書麥大安喜風雅士,善談謔,終日娓娓無倦容,不尚豪華。

    未幾,繆蓮仙訪之,一見如平生歡。

    因慕王笠航名,以團扇屬蓮仙索笠航書。

    大安工酬應,送仰無虛日,恆緻病。

    一夕,蓮仙往視,伏枕妝樓,強起坐與語,輒淚下,蓋憂從中來也。

    因譜《師師令》詞贈之雲:「翠眉雙鎖,又淚珠交墮,此時心事有誰知?低首向妝臺斜坐。

    甚閒愁,難貼妥,到這般慵惰。

    可憐弱體嬌無那,又似風吹花朵。

    了無情緒病懨懨,怎得個相思醫可。

    燕子樓頭人獨臥,坐悶懷如我。

    」 廣州有揚幫妓 阮文達公元總制兩廣時,初抵省河,泊舟揚幫之船側。

    揚幫者,其地為流娼所居,娼多揚州人,故名。

    文達始至,不知也。

    頃之,四面絃索聲起,時已入夕,一望青簾白舫中,燈火燦爛,異之,顧左右曰:「此何地也?」隨員知縣某率爾而對曰:「揚幫也。

    」問何由得此名,曰:「此地居戶皆揚州人,揚州人皆婊子,以此得名。

    」蓋忘文達之為揚州人也。

    文達撚鬚微笑曰:「然則揚州人至此者皆婊子乎?」某至是始悟,免冠頓首而出,明日,襆被行矣。

     蔣伯生日為平康遊 嘉慶時,山左有知縣蔣因培者,字伯生,江蘇舉人,善詩律,少負文名。

    仕齊魯,日為平康遊。

    夏日,嘗插花擁髻,放舟大明湖,遇上官,亦不引避,惟傴軀唱諾而已。

    後為錢中丞臻劾罷,遣戍。

    吳中士大夫尚惜其才,為之延譽,未期年,復其職。

     寶釵為方潘所眷 廣州妓寶釵姿態秀雅,薄負時名。

    蘇州方某宦粵,偶詣船,見而悅之,約為夫婦,寶釵笑而諾。

    然寶釵故與富家子潘某暱,潘每至,則寶釵終日不梳頭。

    此中人語雲:潘生平不入章臺。

    某日輕舸過穀埠,遙見寶釵跣足立船首,如雲之髮,下垂未梳,亂頭時節,妍媚無倫。

    立停舟,遣人招之,且戒曰:「來時勿梳頭也。

    」自是至潘所,輒不妝飾,遂成習慣。

    潘溫溫如處女,方則深於世故。

    寶釵剛日留方,柔日留潘,情好若一,而實偏於潘,以潘之柔婉如意也。

     寶釵體弱,善病。

    方稍暇,即走訊之,遇寶釵服藥,必先嘗。

    寶釵身承愛憐,至是,以為潘不如方矣。

    疾稍瘳,方攜之上白雲某寺避囂,日暮風和,寶釵憑欄,仰視歸鳥繞樹,方曰:「繞樹三匝,無枝可依,飛鳥亦殊可憐。

    」寶釵曰:「此所謂揀盡寒枝不肯棲也。

    」方聞寶釵語,以為風雅而又寄意深遠,還家,市磁青絹扇,以乳金寫秦淮名妓馬湘蘭小傳,字端而小,贈寶釵。

    一日,娼船有火,燬及寶釵所居。

    方聞警,往視寶釵,問贈扇燬否,寶釵曰:「火至時,金珠手鐲幾不及攜,何暇挈扇也!」方微笑,謂其友曰:「今乃知勾欄中人財重於情矣。

    」 容憐餌陸某 山陰陸某習申、韓家言,久幕潮州。

    潮州船妓頗盛,客是土者,大率罄所得不足償遊貲。

    惟陸素以老成稱,每燕集,未嘗喚妓。

    以是數十年,得積金近萬,將俶裝回裡,徧別故舊,因自矜曰:「吾幸心有主宰,今日垂老,得歸故鄉。

    」時有妓名容憐者,名噪一時,聞其語,乃遣人招陸之僕李升至,曰:「汝能使汝主人來我舟,即酬汝百金。

    」一日,陸方薙髮,李忽至前,半跪即起立,若有所求。

    陸叱問故,李曰:「小人隨主人數十年,今主人歸故裡,小人將擠溝壑矣,欲小求於主人,可乎?」陸曰:「第言之。

    」李曰:「今有妓某者,素慕主人名,聞主人將歸,乃丐小的請主人詣其舟,且曰,若得主人寵臨,則當賜小人百金。

    」陸訝其敢為是言,乃曰:「姑從汝。

    」因令僕與約某日往。

     屆時,陸易新衣,乘肩輿往,降輿登船。

    時潮水方漲,舟易移動,甫登跳闆,闆滑,陸忽失足入水,舟人紛紛以篙繩施救,不能遽得。

    正惶急間,忽一女子華妝豔服,躍入水中,翼陸出,女衣妝悉毀。

    陸見之,既驚且感。

    女令舟子持衣來,舟子以故衣至,女叱令易新衣,乃更以他服來。

    時方冬日,凡所需衣袴鞋襪及銀鼠袍馬褂,無不具,且稱身,復令速溫酒暖腹。

    陸見其尚服溼衣,良不忍,亦令其易衣。

    女曰:「君千金之體,不可輕也。

    吾儕賤人,何足置慮!」正言間,忽李入,半跪謝,言已得百金,皆主人之賜也,遂去。

    女為誰?即容憐也。

     已而陸易衣履竟,容憐乃徐自易之。

    陸見其態媚肌白,不能無動,又感其相待之厚,似不可即去,乃令置酒,則妙語溫言,令人魂銷。

    飲畢,陸半醉,將去,容憐因言今日落水,不免受寒,且又醉,不可以風。

    陸為所持,又顧李不在,無人為僱轎,因遂留宿。

    容憐繾綣備至。

    自是,陸亦戀戀不言歸矣。

    居數十日,李不至,亦無一友來探候,惟日與之酣博,間或召女之姊妹行來同飲。

    舟中用貲,皆令舟子至其寓取用。

    一日,容憐忽問陸曰:「君果積貲若幹?」曰:「萬金。

    」曰:「君自忖來此若幹日,用若幹?」陸瞠然。

    容憐命司帳者至,問陸所應償者,則對曰:「合酒貲、舟貲、宿貲、博貲、置衣飾貲,約計萬餘金,已付七千,尚短三四千。

    」陸聞之,舌撟不能下。

    容憐正色謂之曰:「論理,宜悉付此款,然念汝勤苦一生,僅積有此,若令盡給,將不能生還鄉裡,實不忍。

    今所欠之款,悉當豁免,並當別贈五百金,使汝知吾輩俠腸,非盡嗜利忘義者。

    汝當速收合餘燼,挈妻孥旋裡,勿再有所留戀。

    惟有一言奉告,凡心無主宰者,必不可輕視一切也。

    」陸至此,始知為所算,乃嗒焉若喪,匆匆攜所贈金而去。

     素芳為清淮賈人所眷 清淮賈人某嘗眷一妓,名素芳,居大河之南,常衣縞素,藝蘭數盆,終日靜坐若處女。

    訪之者,往往以病謝,惟某來,焚香操琴一曲,或請某唱崑曲一節,自擫篴以和之,蓋某非俗賈也。

    有暴客嫉之,造勢不兩全之蜚語。

    素芳即毀其跡,委身於某。

    暴客聞之尤嫉,思中傷之。

     會改七薌至清江,某與之有舊,丐七薌為素芳寫貌.裱褙時,(巾登)之店壁,暴客見之,曰:「計得矣.」暴客充淮楊道轎役,道之眷出,暴客常見之.素芳之貌髣髴似道之新妾,妾亦娼也.乃詭言於裱褙店主曰:「有欲見此小像者,借觀即返.」乃擕像至署,倩女僕進言賈人窺新姨貌,圖形於市,殊不雅觀.道怒責新姨,新姨憤將死,賴幕賓為言是圖乃七薌所畫,七薌在此,曷召問之.道稱善.七薌入見,言寫貌人之居,去署不遠,盍招之.及至,使與新姨并立,不獨形貌相似,長短肥瘦,手足行動無一不肖.及問生年月日時,亦相同.道奇之,乃使賈充河兵,不三年,為守備,暴客亦無之何.由是素芳與新姨稱姊妹行. 姚修竹慕李傑 黔人李傑能詩善畫,以知州需次於滇。

    某年,奉檄運銅入都,溯江東下,紆道遊姑蘇,遇蘇妓姚修竹,議出千金,為之脫籍。

    以王事匆促,亟欲北上,先留雙玉佩為聘,約俟一年後改官吳中納之。

    自是,修竹遂獨居小樓,閉關謝客矣。

     修竹善度曲,容麗而性靜,平日於富家兒貴公子鮮有許可者,獨於傑,則一見如故。

    至是益自晦。

    母或強之見客,循例寒暄數語而已。

    已而傑爽約,修竹抑鬱成疾,彌留時,執母手欷歔而言曰:「兒之思慕李郎,亦以其妹為天下奇女子,【李父曾官提督,其妹身長玉立,馳馬試劍,年十四時,從父殺苗立功。

    】則李郎必為奇男子,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