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漕類
關燈
小
中
大
營田事例
怡賢親王總理水利營田時,與大學士朱文端公軾彙奏營田事例四條:一,自營己田者,照頃畝多寡,予九品以上五品以下頂帶;一,効力者,酌量工程難易、頃畝多寡,分別錄用;一,降革人員効力者,準開復;一,流徒以下人犯効力,準減等。
從之。
陝省屯田之利 陝西提督王進寶平蜀亂後,駐節固原,大興屯田之利,身先士卒,力耕百畝,將校以是為差,於是西邊無曠土矣。
伊犂屯田 伊犂屯田,有兵屯,有回屯,有戶屯,初無旗屯。
兵屯者,綠營兵丁之屯,回屯者,回子之屯,皆創自乾隆庚辰。
時初設兵駐守,高宗以武定功成,農政宜舉,特命辦事大臣阿桂專理屯田,由阿克蘇率滿洲、索倫驍騎五百名,綠營兵百名,回子三百名,越木蘇爾,達巴罕,至伊犂,鎮守辦事。
搜捕瑪哈沁,招撫潰散之厄魯特,即以綠營兵築城,回子乘時興屯,開渠灌溉,是為伊犂屯田之始。
辛巳至己醜,陸續由內地增調屯田兵至二千五百名,五年更替,五百名差操,二千名屯種。
戊戌,將軍伊勒圖奏準,改為攜眷,定額三千名,以五百名差操,二千五百名屯種,分為二十五屯,仍視倉儲之多寡,隨時增減屯種。
此兵屯也。
回屯,自阿克蘇原帶回子三百名於伊犂河南海弩克之地分撥墾種。
次年,調取伯克,並由烏什、葉爾羌、和闐、哈密、吐魯番等處陸續增調回子,至戊子,共有六千三百八十三戶。
內除彥齊回子【彥齊者,除伯克品級給與服役之回子。
】三百二十三戶種地所收之麥為大小伯克及挖鐵回子十戶養贍口糧外,奏定種地回子六千戶,分屯耕作於固勒劄建寧遠城,設阿奇木伯克管轄。
此回屯也。
戶屯者,商民之屯,創自乾隆癸未,至辛醜,將軍明瑞等先後奏明,商民張子儀等三百三十三戶,以無礙屯土之隙地,請撥令開墾,按例升科,永為土著。
此戶屯也。
以上兵、回、戶屯行之有年,惟旗屯則前此所未有,至嘉慶壬戌而始興。
先是,乾隆甲申、乙巳、庚戌,疊次奉旨,以駐防官兵生齒日繁,諭令種地,用資生計,歷任將軍皆因灌溉乏水,未及籌辦。
嘉慶壬戌,將軍松筠奉命督飭所屬,履勘地勢,相度泉源,奏明於惠遠城東伊犂河北岸,濬大渠一道,逶迤數十裡,引用河水灌田。
又於城西北覓得泉水,設法疏濬,築隄岸,開支渠,引溉旗屯地畝。
又於城東北,就渠畔擇可種善地分授惠遠城官兵播種,而以前此綠營裁撤之屯授惠遠城八旗官兵,均令閑散餘丁代耕,並雇人佃種,永為世業,得旨允行。
嗣又濬大渠一道,與前所濬之渠通名通惠渠。
並於其東阿齊烏蘇地方濬大渠,引闢裡沁山泉之水,灌田數萬畝。
此旗屯所由始也。
哈密屯田 哈密所屬塔爾納沁、蔡巴什湖兩處設屯田,例額有種地遣犯一百八十名,隨兵耕種。
乾隆癸巳,陝甘勒制軍爾謹以遣犯絡續撥充各省,改發新疆人犯,俱擬烏魯木齊安置,哈密並無續發之犯,因請於發遣伊犂二處人犯經過哈密時,擇其年力精壯堪任力作者,截留備補,五年期滿,其原擬為奴者,仍發原配為奴,原擬種地當差者,仍發原配種地當差。
得旨,隻準截留情罪本輕之人,重者不準。
癸醜,屯田缺額,遂於加重改發新疆為奴人犯內,擇其情輕者截留。
後以發遣新疆情輕人少,不敷耕作,遂議除洋盜被脅服役發往回疆為奴各犯不準截留外,其情重人犯內有年力精壯者,暫準截留補額,俟有情輕者到哈密,再將所留重者更替,照原擬發落。
蓋從僧保住之請也。
富俊開墾雙城堡 嘉慶間,蒙古富俊歷官盛京等處將軍,居邊徼垂四十年,撫養士卒,無異家人父子。
建議雙城堡開墾地畝,築立堡舍,歲徙京中閑散旗戶以充塞下。
青海墾務 長白某鎮青海,甫下車,擬大興屯政,廣闢利源,以改設行省。
上書當道,微探朝旨,時光緒丁未也。
綏遠、歸化適以邊屯啟釁,興大獄,邊吏方以覆轍為戒。
某乃力排羣說,就商於武進蔣康。
蔣熟習邊務,精地理學,隴西良吏也,力贊某議。
某遂疏陳屯田便利,略謂預備設省,自墾殖入手,畜牧既繁,土質自肥,地利既闢,人種自聚,由屯防而設軍衞,由軍衞而改郡縣,不出十年,遐荒可頓易舊觀,期以三十年,或可遍於全境。
部議從之。
先訂開墾簡章,茲錄其要者如下:一,查地、放地約分四路:近邊一帶抵於海西岸,周海四面三百裡以內之地為一路,由丹噶爾、巴燕峽出口,循湟水而進;柴達木以北極於西北境為一路,由大通
從之。
陝省屯田之利 陝西提督王進寶平蜀亂後,駐節固原,大興屯田之利,身先士卒,力耕百畝,將校以是為差,於是西邊無曠土矣。
伊犂屯田 伊犂屯田,有兵屯,有回屯,有戶屯,初無旗屯。
兵屯者,綠營兵丁之屯,回屯者,回子之屯,皆創自乾隆庚辰。
時初設兵駐守,高宗以武定功成,農政宜舉,特命辦事大臣阿桂專理屯田,由阿克蘇率滿洲、索倫驍騎五百名,綠營兵百名,回子三百名,越木蘇爾,達巴罕,至伊犂,鎮守辦事。
搜捕瑪哈沁,招撫潰散之厄魯特,即以綠營兵築城,回子乘時興屯,開渠灌溉,是為伊犂屯田之始。
辛巳至己醜,陸續由內地增調屯田兵至二千五百名,五年更替,五百名差操,二千名屯種。
戊戌,將軍伊勒圖奏準,改為攜眷,定額三千名,以五百名差操,二千五百名屯種,分為二十五屯,仍視倉儲之多寡,隨時增減屯種。
此兵屯也。
回屯,自阿克蘇原帶回子三百名於伊犂河南海弩克之地分撥墾種。
次年,調取伯克,並由烏什、葉爾羌、和闐、哈密、吐魯番等處陸續增調回子,至戊子,共有六千三百八十三戶。
內除彥齊回子【彥齊者,除伯克品級給與服役之回子。
】三百二十三戶種地所收之麥為大小伯克及挖鐵回子十戶養贍口糧外,奏定種地回子六千戶,分屯耕作於固勒劄建寧遠城,設阿奇木伯克管轄。
此回屯也。
戶屯者,商民之屯,創自乾隆癸未,至辛醜,將軍明瑞等先後奏明,商民張子儀等三百三十三戶,以無礙屯土之隙地,請撥令開墾,按例升科,永為土著。
此戶屯也。
以上兵、回、戶屯行之有年,惟旗屯則前此所未有,至嘉慶壬戌而始興。
先是,乾隆甲申、乙巳、庚戌,疊次奉旨,以駐防官兵生齒日繁,諭令種地,用資生計,歷任將軍皆因灌溉乏水,未及籌辦。
嘉慶壬戌,將軍松筠奉命督飭所屬,履勘地勢,相度泉源,奏明於惠遠城東伊犂河北岸,濬大渠一道,逶迤數十裡,引用河水灌田。
又於城西北覓得泉水,設法疏濬,築隄岸,開支渠,引溉旗屯地畝。
又於城東北,就渠畔擇可種善地分授惠遠城官兵播種,而以前此綠營裁撤之屯授惠遠城八旗官兵,均令閑散餘丁代耕,並雇人佃種,永為世業,得旨允行。
嗣又濬大渠一道,與前所濬之渠通名通惠渠。
並於其東阿齊烏蘇地方濬大渠,引闢裡沁山泉之水,灌田數萬畝。
此旗屯所由始也。
哈密屯田 哈密所屬塔爾納沁、蔡巴什湖兩處設屯田,例額有種地遣犯一百八十名,隨兵耕種。
乾隆癸巳,陝甘勒制軍爾謹以遣犯絡續撥充各省,改發新疆人犯,俱擬烏魯木齊安置,哈密並無續發之犯,因請於發遣伊犂二處人犯經過哈密時,擇其年力精壯堪任力作者,截留備補,五年期滿,其原擬為奴者,仍發原配為奴,原擬種地當差者,仍發原配種地當差。
得旨,隻準截留情罪本輕之人,重者不準。
癸醜,屯田缺額,遂於加重改發新疆為奴人犯內,擇其情輕者截留。
後以發遣新疆情輕人少,不敷耕作,遂議除洋盜被脅服役發往回疆為奴各犯不準截留外,其情重人犯內有年力精壯者,暫準截留補額,俟有情輕者到哈密,再將所留重者更替,照原擬發落。
蓋從僧保住之請也。
富俊開墾雙城堡 嘉慶間,蒙古富俊歷官盛京等處將軍,居邊徼垂四十年,撫養士卒,無異家人父子。
建議雙城堡開墾地畝,築立堡舍,歲徙京中閑散旗戶以充塞下。
青海墾務 長白某鎮青海,甫下車,擬大興屯政,廣闢利源,以改設行省。
上書當道,微探朝旨,時光緒丁未也。
綏遠、歸化適以邊屯啟釁,興大獄,邊吏方以覆轍為戒。
某乃力排羣說,就商於武進蔣康。
蔣熟習邊務,精地理學,隴西良吏也,力贊某議。
某遂疏陳屯田便利,略謂預備設省,自墾殖入手,畜牧既繁,土質自肥,地利既闢,人種自聚,由屯防而設軍衞,由軍衞而改郡縣,不出十年,遐荒可頓易舊觀,期以三十年,或可遍於全境。
部議從之。
先訂開墾簡章,茲錄其要者如下:一,查地、放地約分四路:近邊一帶抵於海西岸,周海四面三百裡以內之地為一路,由丹噶爾、巴燕峽出口,循湟水而進;柴達木以北極於西北境為一路,由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