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類
關燈
小
中
大
大沽口氣候
大沽口冬季約有三閱月之冰凍。
四月至七月午後四時,潮漲高九尺至十尺。
八月晨十時,潮漲高七尺。
口外沙線起落無定,最大汽船不能進口,潮漲,則較次者可至塘沽。
宣化氣候之異 宣化去京師數百裡耳,而氣候截然不同,以居庸關為之隔也。
自岔道至南口,中間所謂關溝,祇四十五裡,而關北關南幾若別有天地。
光緒乙酉五月下旬,有人入都,在宣化,衣則夾也;過居庸,衣則棉也;出南口而炎蒸漸盛,入都門而搖扇有餘暑矣。
迨八月下旬,則寒風凜烈,木葉亂飛,已似冬初光景。
曉起登輿,竟有非此不可之勢。
前人詩雲:「馬後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誠非故作奇語。
蓋可以三秋如此推之三春也。
秦皇島氣候 秦皇島夏季熱度,最高當華氏表八十六度;冬,最低在零度下平均四十餘度。
長春氣候 長春即寬城子,其熱度,冬夏均較奉天低五六度。
冬至前後封河,二月杪三月初開凍。
九十月至三月為雪期,時或下雨。
山水最大時在五六月,漲落甚速。
洮南氣候 洮南在長春西北,冬日寒甚,夏日午間之熱,乃或甚於關內。
故其地種藝雖晚,而收穫反較關內為早。
雨澤極稀。
寧古塔氣候 寧古塔四時皆如冬,北鬥在北,較內地微高。
月出較早。
七月露,露冷而白,如米汁。
流露之數日即霜,霜則百卉皆萎。
八月雪,其常也,一雪地即凍,至來年三月方釋。
五六月如內地二三月,亦復有欲裸裎之時,日昃須入戶矣。
春多風,風烈,常十餘日不能出戶。
入夏多雹,雹下則黍苗殞。
黑龍江氣候 黑龍江四時皆寒,五月始脫裘。
六月晝熱十數日,與京師略同,夜仍不能卻重衾,七月則衣棉矣。
立冬後,朔氣砭肌骨,立戶外呼吸之頃,鬚眉俱冰。
出必時以掌溫耳鼻,少懈則鼻準死,耳輪作裂竹聲,痛如割。
宣統朝則漸暖,不似前此江水之七月即冰也。
上海大雪 江南地暖,上海居海濱,東鄰日出處,氣候尤和,每歲雪時,大小皆以寸計。
鹹豐辛酉十二月二十七、八等日,大雪至三晝夜,深至四五尺,港斷行舟,路絕人跡,老屋茅舍率多壓倒。
時粵寇分股取川南,歇浦以東皆為兵窟,為雪所阻,遂踞巢不出。
於是難民乘機逃者數十萬,其被擄者日服役,夜閉置樓上。
時以雪地無聲,可免傷損,皆從牕中跳遁,因而得脫者又不知凡幾。
甘肅氣候 甘肅氣候,夏日微熱,冬嚴寒,頗具大陸之性。
西寧一晝夜備四氣 西寧氣候,冬日最冷時可至攝氏寒暑表零下二十度,夏日極熱時,華氏表不及九十度,常衣夾衣,甚或衣棉衣。
青海沿邊一帶,每至夏秋,一晝夜而四氣皆備,晨衣棉,及午而易袷衣,午餘仍衣絮,入夜則可披毳裘。
某君至柴達木,適在暑夏涼秋時,氣候忽變,其熱度高於西寧。
夏時乾燥異常,日中蒸氣如釜,木葉自萎。
貼麵餅於牆,曝而能熟,臨時可取食,隔宿則堅硬如石。
牛羊肉不曝自乾,可醃為熟脯。
午後必衣紗葛,沙中熱至不能插足,不就林蔭,易緻疾病。
牲畜道斃者,一宿即臭爛,故毒瘴特甚。
往往百裡無甘泉,必攜革囊木桶,盛清水,調麵煮茶,有餘,分飲馬匹。
然七月即雪,雪至必裘,晨起即融。
秋日溫度常較海東為高,土人雲:「嚴冬始有積雪。
」極寒時,河水亦積堅冰,至來春方釋。
夏多雹,冰塊大如桃,百卉為之殞。
或有黑霜厚積如氈,則草木皆枯矣。
大戈壁在其北部合黎山之南,當青海、安西之交,東自英額池起,西至柴達伊吉河止,南自布隆吉河起,北至邊界止,東西二百八十裡,南北百六十裡,面積四萬四千方裡。
其地質為最細之沙,中含沙粒,小沙陀高低不一,沙之深雖不逮大漠,而過客鮮有度此者。
戈壁之南無大山屏障,常遇暴風,發時塵埃蔽天,晝為之昏。
飛沙盤旋空中,高數十丈,沙邱沙淖一日數移。
每遇風日晴和,沙浪閃爍,則成五色紋,早晚常有雲氣,結為漠市,城郭宮室、人馬雞犬,歷歷可數。
馬頭漸近,則一片荒沙耳,其奇幻與海市蜃樓正同。
伊犂炎熱 道光以前,伊犂天氣炎熱,焦鑠千裡,人皆避入窖中,至夜始出。
雪嶺之寒 青海有雪嶺,其地有漢番僦居焉,天寒不能支,相率遷避。
土垣頹圮,不可息處,過客率插帳而居。
曉風凜冽,晝日蕭森。
夜深,霜花簌簌有聲,無敢揭帳,揭則手腫不可握。
涕沫淩封髭鬚,耳鼻麻木,指不敢撚,先用溫水巾覆之,再近圍爐。
行人以氈裹首,露二睛,俗名氈胄,戴之立雪中,兩頤猶冷如冰。
古人所
四月至七月午後四時,潮漲高九尺至十尺。
八月晨十時,潮漲高七尺。
口外沙線起落無定,最大汽船不能進口,潮漲,則較次者可至塘沽。
宣化氣候之異 宣化去京師數百裡耳,而氣候截然不同,以居庸關為之隔也。
自岔道至南口,中間所謂關溝,祇四十五裡,而關北關南幾若別有天地。
光緒乙酉五月下旬,有人入都,在宣化,衣則夾也;過居庸,衣則棉也;出南口而炎蒸漸盛,入都門而搖扇有餘暑矣。
迨八月下旬,則寒風凜烈,木葉亂飛,已似冬初光景。
曉起登輿,竟有非此不可之勢。
前人詩雲:「馬後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誠非故作奇語。
蓋可以三秋如此推之三春也。
秦皇島氣候 秦皇島夏季熱度,最高當華氏表八十六度;冬,最低在零度下平均四十餘度。
長春氣候 長春即寬城子,其熱度,冬夏均較奉天低五六度。
冬至前後封河,二月杪三月初開凍。
九十月至三月為雪期,時或下雨。
山水最大時在五六月,漲落甚速。
洮南氣候 洮南在長春西北,冬日寒甚,夏日午間之熱,乃或甚於關內。
故其地種藝雖晚,而收穫反較關內為早。
雨澤極稀。
寧古塔氣候 寧古塔四時皆如冬,北鬥在北,較內地微高。
月出較早。
七月露,露冷而白,如米汁。
流露之數日即霜,霜則百卉皆萎。
八月雪,其常也,一雪地即凍,至來年三月方釋。
五六月如內地二三月,亦復有欲裸裎之時,日昃須入戶矣。
春多風,風烈,常十餘日不能出戶。
入夏多雹,雹下則黍苗殞。
黑龍江氣候 黑龍江四時皆寒,五月始脫裘。
六月晝熱十數日,與京師略同,夜仍不能卻重衾,七月則衣棉矣。
立冬後,朔氣砭肌骨,立戶外呼吸之頃,鬚眉俱冰。
出必時以掌溫耳鼻,少懈則鼻準死,耳輪作裂竹聲,痛如割。
宣統朝則漸暖,不似前此江水之七月即冰也。
上海大雪 江南地暖,上海居海濱,東鄰日出處,氣候尤和,每歲雪時,大小皆以寸計。
鹹豐辛酉十二月二十七、八等日,大雪至三晝夜,深至四五尺,港斷行舟,路絕人跡,老屋茅舍率多壓倒。
時粵寇分股取川南,歇浦以東皆為兵窟,為雪所阻,遂踞巢不出。
於是難民乘機逃者數十萬,其被擄者日服役,夜閉置樓上。
時以雪地無聲,可免傷損,皆從牕中跳遁,因而得脫者又不知凡幾。
甘肅氣候 甘肅氣候,夏日微熱,冬嚴寒,頗具大陸之性。
西寧一晝夜備四氣 西寧氣候,冬日最冷時可至攝氏寒暑表零下二十度,夏日極熱時,華氏表不及九十度,常衣夾衣,甚或衣棉衣。
青海沿邊一帶,每至夏秋,一晝夜而四氣皆備,晨衣棉,及午而易袷衣,午餘仍衣絮,入夜則可披毳裘。
某君至柴達木,適在暑夏涼秋時,氣候忽變,其熱度高於西寧。
夏時乾燥異常,日中蒸氣如釜,木葉自萎。
貼麵餅於牆,曝而能熟,臨時可取食,隔宿則堅硬如石。
牛羊肉不曝自乾,可醃為熟脯。
午後必衣紗葛,沙中熱至不能插足,不就林蔭,易緻疾病。
牲畜道斃者,一宿即臭爛,故毒瘴特甚。
往往百裡無甘泉,必攜革囊木桶,盛清水,調麵煮茶,有餘,分飲馬匹。
然七月即雪,雪至必裘,晨起即融。
秋日溫度常較海東為高,土人雲:「嚴冬始有積雪。
」極寒時,河水亦積堅冰,至來春方釋。
夏多雹,冰塊大如桃,百卉為之殞。
或有黑霜厚積如氈,則草木皆枯矣。
大戈壁在其北部合黎山之南,當青海、安西之交,東自英額池起,西至柴達伊吉河止,南自布隆吉河起,北至邊界止,東西二百八十裡,南北百六十裡,面積四萬四千方裡。
其地質為最細之沙,中含沙粒,小沙陀高低不一,沙之深雖不逮大漠,而過客鮮有度此者。
戈壁之南無大山屏障,常遇暴風,發時塵埃蔽天,晝為之昏。
飛沙盤旋空中,高數十丈,沙邱沙淖一日數移。
每遇風日晴和,沙浪閃爍,則成五色紋,早晚常有雲氣,結為漠市,城郭宮室、人馬雞犬,歷歷可數。
馬頭漸近,則一片荒沙耳,其奇幻與海市蜃樓正同。
伊犂炎熱 道光以前,伊犂天氣炎熱,焦鑠千裡,人皆避入窖中,至夜始出。
雪嶺之寒 青海有雪嶺,其地有漢番僦居焉,天寒不能支,相率遷避。
土垣頹圮,不可息處,過客率插帳而居。
曉風凜冽,晝日蕭森。
夜深,霜花簌簌有聲,無敢揭帳,揭則手腫不可握。
涕沫淩封髭鬚,耳鼻麻木,指不敢撚,先用溫水巾覆之,再近圍爐。
行人以氈裹首,露二睛,俗名氈胄,戴之立雪中,兩頤猶冷如冰。
古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