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車類
關燈
小
中
大
行水行陸之具
舟以行水,江河湖海皆用之,車以行陸,山嶺【英屬香港之山,有鐵路汽車可上下。
】平原當用之。
行水之具,與舟同其作用者,有篺,有筏;行陸之具,與車同其作用者,有輿,有轎,有騎,皆所以便交通也。
萬牲園有舟有車 京師西直門外有萬牲園,農專試驗場也,實三貝子花園舊址。
園中交通機關頗備,水行有舟,陸行有車。
遊人出賃價,即可乘之。
車有後推者,則較前挽者為安適。
舟車並濟 有以船濟人者,而羊角車或肩輿至,亦載之以渡,蓋以車輿置之舟而人即坐於其中也。
江、浙二省所在有之,以浙之錢塘江渡船為最大。
棕船棕輿 康熙庚午、辛未間,有彜陵嚴總戎者,歸吳門,聲伎服食,師心造奇,以棕覆船,施於山塘遊舫之上,製似茅亭,方而長,乃於前後積土栽花,隨時易之,則又如小亭閒榭。
華亭靖逆侯喜而傚之,遂盛傳於江左。
丙戌、丁亥,贛州總戎楊某復仿其意,以飾乘軒。
每歲榷使至,或巡鹺假道,多以贈之。
由是嶺嶠遊閒,頗以棕輿為美矣。
汽船 汽船,俗稱火船,一稱火輪船,以蒸氣為原動力,用推進螺旋機,以行於水面。
汽船、汽車所裝之發聲器,曰汽笛,為開行、停止及暗夜濃霧大雪時發聲警人之用。
其構造為一小管或喇叭形之物,連接汽鍋上部,以機關放蒸汽使鳴。
漢宜汽船 漢口至宜昌,水程約華裡一千五百餘裡,江面較下遊窄,而湍急過之,且多淺灘,航行視下遊為難,往來有汽船。
最初航行者,為我國招商局之江通,次則彜陵,次則固陵。
初闢時,僅半月或一月航行一次。
蓋當時民智未開,往來商貨,仍由內港輪舶上下,必俟客貨俱滿,始能啟行。
其後則怡和、太古,以漸航駛。
迨光緒甲午中日戰爭之後,宜昌、沙市闢為通商口岸,日本商船亦漸露頭角矣。
座船 官署所蓄之船,為本官所乘者,曰座船,不載客,不運貨,例標本官結銜於黃布以為旗,懸於桅,以表異之。
其舟子食於官。
差船 差船,官署有之,以備本官之差遣所用者也,亦不載客,不運貨,船旗標明差船。
漢陽有雙飛燕渡船 漢陽渡船最小,俗名雙飛燕。
一人盪兩槳,左右相交,力均勢等,捷而穩。
且取值甚廉,一人不過制錢二文,值銀不及一釐。
即獨買一舟,亦僅數文。
故諺雲:「行徧天下路,惟有武昌好過渡。
江浙婦女之使船 南人使船,北人使馬,古語有之。
北方婦女之善騎,為南人所豔稱,而南方婦女之能弄船,則每多忽之。
湘、鄂不必論,以舟女皆裹足,僅能為助手也。
至於江蘇及浙江之嘉興,其舟中婦女,以皆天足,故於撐篙、盪槳、曳縴、把舵之事,無不優為之,蒙霜露,狎風濤,不畏也,不怨也。
江蘇婦女搖渡船 江蘇之上海、揚州,有以婦女搖渡船者,皆天足也。
間有二八女郎在其中,雖為風日所侵,膚色黧黑,而搔頭弄姿,無不修潔自好。
上海之至浦東,揚州之至平山堂者,輒乘之。
滿江紅 滿江紅,船名,江淮之船也。
船之門為斜面,其大小有一號至五號之別,五號最大。
行時不論風之順逆,必使帆,以艣佐之。
相傳明太祖初得和陽,欲圖江南,與徐達乘小舟,於元旦渡江,舟子發口號曰:「聖天子六龍護駕,大將單八面威風。
」太祖聞此吉語,大喜,與達躡足相慶。
登極後,訪得之,遂官其猶子,並封其舟而朱之,故稱滿江紅。
自是以後,遂以舸而擴為巨舶。
汽船、汽車未興之時,每駛行江、浙間,自清江浦以達杭州,載運往來南北之客。
其後則生涯蕭索,與無錫快等船,皆鮮有過而問之者矣。
南灣子 南灣子,江北之船也,其舟子率為高郵之邵伯人。
駛行之航路,至鎮江而止。
船艙之門直,極大者有七艙,極小者為二艙。
不使帆,所用者篙艣而已。
無錫快 無錫快者,無錫人所泛之船也,往來於蘇之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太倉,浙之杭州、嘉興、湖州。
買櫂者問船之大小,則於單夾衖、雙夾衖之外,輒以若幹檔為答。
檔者,舟師之代名詞也。
其言檔也,曰幾個檔,即幾個人也。
船艙之門為斜面,略如滿江紅。
乘客餐時,必佐以所烹之青菜,味至佳,蓋舟主之眷屬所製者也。
小汽船拖帶船舶 滿江紅、無錫快諸舟之往來江、浙間也,固以汽船、汽車之大通而失其利市矣。
其幸而僅存者,則富貴之家以眷屬眾多,來往浙西之杭,嘉、湖,與蘇五屬之蘇、松、常、鎮、太者,特賃一舟而乘之,取其安適。
而又以其駛行之遲緩,則別以小汽船曳之使行,俗所謂拖帶者是也。
行時,以鐵纜繫於汽船之尾,鼓輪直進,行駛自如。
拖船之舟子,安坐無事,惟於轉折之時,偶一司舵而已。
網船 無錫有網船,視漁船為大,而小於無錫快。
凡城鄉來往之十裡八裡者,皆乘之。
舢舨船 舢舨船,作紅色,船首繪兩魚目,上海有之,其篷有租界或警察局、捐務處發給執照所載之號碼,一船僅載兩三人,泛於中流,隨浪顛播,望之甚危,然失事者甚鮮。
劃船 以竿進舟謂之劃,而俗以用槳者為劃,伸足推之,進行甚速。
紹興人精此技,皆男子也,謂之劃船,常往來於江、浙間。
艒艒船 江淮流民以船為家,凡吳越間之有水可通者,無不泛棹而去,妻拏雞犬,悉萃於中,船尾有以一人立而左右施槳者,俗謂之艒艒船.艒,音帽,小船也.蓋本於揚州方言,小舸謂之艖,艖謂之艒(舟宿)也. 艒艒船中之人,其於鄉裡有家者,輒冬出春歸,歸而率其天足之婦女,從事田畝。
農事畢,則扃門而又出矣,歲以為常。
亦有自春徂冬,常年飄泊者。
其船所至之地,男子之業為皮匠,為拉車,女子之業為縫紉,俗謂之曰縫窮婆。
若力作,若小負販,若拾荒,則男女老幼同任之。
誠以其耐勞苦,忍飢寒,皆出於天性,而大多數之婦女皆天足,故雖極人世間至污濁至艱苦之事,皆無所憚,無所避也。
海門之舟 浙江之海門,屬台州,舟甚陋,約長三丈餘,廣六七尺,上支竹箬以為篷,中無障,至夜,風甚大。
艙中僅容二人,可坐不可立。
航船 浙江臨水州縣各鄉,皆有航船,男女老幼,雜處其中。
以薄暮開駛者為多,解纜時,鳴鑼為號,以告大眾。
郵政未通、信局未設之處,且為人寄遞函件,罔或誤。
班船 江蘇之稱航船也,曰班船,喻其往來有定,更番為代也。
廣州之船 廣州省河,船名不一,紫洞艇之外,有河頭船,專為載客遠行者,如赴任、赴差官員,則船價極廉,以可夾帶貨物也。
若能包庇過關,不惟不取船價,並可賂遺輿臺,大差更不言而喻矣。
又有低艙艇、孖舲艇、沙艇等,則專為渡送行人之用,而沙艇尤輕便也。
渡黃河之平底船 貴德城據中海之交,憑黃河之險,環居番族,夙號巖疆。
凡黃河以南之蒙番出入,悉以貴德為總匯。
市肆無丹噶爾之繁盛,然百貨駢集,估客蟻屯,亦互市要區也。
東十裡至黃河岸,可乘舟渡黃河。
河面寬二百餘步。
舟平底,以巨木為之,一舟可坐五六十人,約兩小時之久而登岸,邊方舟子之操舟誠拙也。
如隆冬,兩岸方結冰,或秋冬水淺河涸,舟不能泊岸,又須背負以濟。
貧民擁塞河幹,爭負過客。
操是業者,單衣蔽體,敗絮裹足,日得數十錢,聊以餬口。
松花江之(舟威)(舟虎) 吉林有以巨木刳作小舠,使之兩端銳削,底丹弦平者,大者可容五六人,小者二三人,稱曰(舟威)(舟虎),或有作威弧、威呼、威忽者,皆轉音也。
剡木為獎,一人持之,左右運掉,其疾如飛。
松花江冰凍時,即用以代馬槽。
入山獵捕者,水則乘以渡,陸則負以行,殊便利也。
寧古塔樺皮船 寧古塔有樺皮船,以樺皮為之,止容一人,用兩頭槳。
如出海捕魚,則負至海邊,置水中,得風,便自駛矣。
甘肅闆船 甘肅所行駛之闆船,頗似浙江之大劃船,櫓舵略具,帆檣不施,無樓無篷,僅有艙以儲百貨。
三月水生,循河套往來寧夏及山西包頭鎮,訖於七月,以運輸燕、晉各貨。
俄、英、德、美諸商在甘省設公司市羊毛,亦用闆船運載,輒循河套經山西,遵陸而達於天津以出口。
甘肅牛羊皮船 甘肅黃河中有牛皮船,其製船法,殺牛斷頭及蹄,刳腹,去其肉,以麻線縫之,一如原式,曝乾待用。
用時,取二牛皮或四牛皮,上束以長木數梃,更於木上橫鋪以闆,則一船成矣。
【製船愈大,則牛皮以數遞增。
】浮於河,運輸貨物,槳舵不具,但憑一篙順流下,隨意所適。
蓋名雖曰船,實則木篺也。
登陸,則鬻其木闆,以車載牛皮而歸。
皮甚堅韌,亦可乘以渡河。
又有羊皮船,其製法與牛皮船同,惟差小耳,極少,須用四羊皮縛於木下,乃能任重,亦有六羊或八羊者。
黃河河流過蘭州,出靖遠縣石峽入中衛縣境,乃不復見牛皮船而始見闆船。
乾隆朝,金川之役,阿文成公桂攻克美諾寨時,以皮船渡水,克小金川。
僧克桑遁,澤旺降,遂進討大金川。
羌海皮胡盧 有作羌海之遊者,自一顆樹東行四十餘裡渡黃河,河面寬百步,渡無舟。
土人以羊脬裝足空氣,一人繫於背,泅水以渡,名之曰皮胡盧。
密縫牛皮作囊,留兩孔,鼓空氣吹之,膨膨然如五石匏,重載不沈,名之曰大胡盧。
若僅一二囊,猶不可渡。
蓋以中流旋轉,人力無所施,必隨流而下也。
或六或九,多或十餘,聯而為一,四周縛以巨木,後懸一木如舵,中立一木如桅,可張帆,可施槳也。
朱竹垞說西湖遊船 杭州之西湖,風漪三十裡,環以翠嵐,策勳於遊事者,惟船為多。
秀水朱竹垞檢討彜尊嘗作《說舟》一篇,其命名,有以形者,有以色者,有形色皆具者,有以姓者。
方舟 查伊璜蓄方舟,分數節,舁之入杭州之西湖,以中節坐客,客多,更益數節,鑲之如一舟,加前二節為首尾,布帆油帷,數童槳之,徧歷諸勝。
又兩小舟,長四五尺,一載書及筆劄,一置茶鐺酒果,並掛船傍左右,前卻如意。
客去,則復散此舟,使人舁歸而藏之。
藕花社 龔芝麓宗伯鼎孳嘗偕其姬人顧橫波遊杭州,寓西湖,夏夜繫艇樓下,小飲達曙。
月明如洗,天水一碧,樓臺燈火,周視悄然,惟四山蒼翠,時時滴入杯底,因作《醜奴兒令》詞雲:「一湖風漾當樓月,涼滿人間。
我與青山,冷澹相看不等閒。
藕花社榜疏狂約,綠酒朱顏。
放進嬋娟,今夜紗窗可忍關。
」藕花社,舟名也。
自度航 陸筱飲解元嘗於杭州之西湖造小舟,曰自度航,筆 茶竈,以水為家,不復合有輭紅塵土.「得魚沽酒,賣畫買山」,則舟中楹帖也.筱飲畫《自度航圖》,且題以詩,其註雲:「番禺中堂為餘書自度航額,後以貧,售之他人,作賣自度航詩.」 煙波宅 張芑堂徵君嘗於杭州西湖製舫,曰煙波宅,陳無軒為之圖,鮑淥飲為賦絕句雲:「臣本煙波一釣徒,全家隻合住菰蒲。
旁人漫擬知章賀,不道西湖勝鑑湖。
」「底須更覓買山錢,且把漁竿上釣船。
生計莫嫌湖面薄,儘教乞與鮑家田。
」「雲山面面總吾廬,一葦飄然信所如。
卻笑裏湖林處士,懶因猿鶴別移居。
」「詩思無時落眼前,破除聊復付高眠。
坡仙好語從相借,挂起西窗浪接天。
」 杭杭杭 厲樊榭徵君鶚嘗撰《湖船錄》,既成,杭堇浦檢討世駿戲謂之曰:「餘生杭州,姓杭氏,他日擬製湖舟,取一葦杭之之意,題曰杭杭杭。
前人有軒軒軒、堂堂堂、亭亭亭諸題榜,不自餘作古矣。
」 琖飯船 杭州西湖所有之船,惟雲林寺琖飯船有帆,每日色初晏,渡湖而歸,船中僧齊聲梵吹,遊人以此為返櫂之節。
張仲雅嘗有詩詠之曰:「一片湖光起暮煙,夕陽西下水如天。
蒲帆影裏千聲佛,知是雲林琖飯船。
」 再到行亭 阮文達公元撫浙時,既濬西湖,作一墩,在湖心亭旁。
落成,又造一舟,命陳曼生題榜,曰再到行亭。
西湖遊船之題額 道光時,杭州西湖多遊船,船名皆甚雅。
琴書詩畫船,為屠琴隖題額。
綠楊陰裏小行窩,為孫子瀟題額,相傳為王仲瞿孝廉所有。
若蓬萊舫,則為趙次閑題額。
若泊宅,則為汪鐵樵千戎題額。
又有半湖春、四壁花、宜春舫、十丈蓮、煙水浮家、小天隨等,亦皆堪遊憩也。
用作楫凱橈 蔣果敏公益澧開藩兩浙時,恢復會垣,嘗造兩舟以娛軍士,大者曰用作楫,小者曰凱橈。
小浮梅俞 杭州西湖有小浮梅俞,德清俞蔭甫太史樾之舟也,門下士仁和徐花農侍郎琪為製之。
其自跋曰:「花農為吾造小舟,或擬襲用餘吳下池中小浮梅之名,又擬名以俞舫,餘因合而名之曰小浮梅俞。
蓋俞之本義,《說文》雲,舟也,猶曰小浮梅舟雲爾。
嗟乎!人生斯世,養空而浮,當知吾一俞也,勿曰俞必屬我也。
」 雲舫 雲舫者,沈雲舫所造也。
江小雲即以其字題之,並補書沈文忠公一聯雲:「三十裡光景無邊,開口問西湖,可能都變作尊中綠酒?七百年風流未歇,從頭數南渡,幾曾見銷盡鍋裏黃金。
」 薛舫 全椒薛慰農觀察時雨罷守杭州,主講崇文書院,嘗召集其門下士課文於湖舫,又為湖舫詩社,與諸老輩酣嬉於西湖,極一時風雅之盛。
去杭日,門下士闢鳳林寺隙地,搆屋一楹,顏曰薛廬,別造一舟,仍名薛舫。
花艇 光緒時,嶺南以花艇著稱於世。
花艇者,妓所居之船也。
後以火刼禁止,遂皆上陸,鶯鶯燕燕,不復
】平原當用之。
行水之具,與舟同其作用者,有篺,有筏;行陸之具,與車同其作用者,有輿,有轎,有騎,皆所以便交通也。
萬牲園有舟有車 京師西直門外有萬牲園,農專試驗場也,實三貝子花園舊址。
園中交通機關頗備,水行有舟,陸行有車。
遊人出賃價,即可乘之。
車有後推者,則較前挽者為安適。
舟車並濟 有以船濟人者,而羊角車或肩輿至,亦載之以渡,蓋以車輿置之舟而人即坐於其中也。
江、浙二省所在有之,以浙之錢塘江渡船為最大。
棕船棕輿 康熙庚午、辛未間,有彜陵嚴總戎者,歸吳門,聲伎服食,師心造奇,以棕覆船,施於山塘遊舫之上,製似茅亭,方而長,乃於前後積土栽花,隨時易之,則又如小亭閒榭。
華亭靖逆侯喜而傚之,遂盛傳於江左。
丙戌、丁亥,贛州總戎楊某復仿其意,以飾乘軒。
每歲榷使至,或巡鹺假道,多以贈之。
由是嶺嶠遊閒,頗以棕輿為美矣。
汽船 汽船,俗稱火船,一稱火輪船,以蒸氣為原動力,用推進螺旋機,以行於水面。
汽船、汽車所裝之發聲器,曰汽笛,為開行、停止及暗夜濃霧大雪時發聲警人之用。
其構造為一小管或喇叭形之物,連接汽鍋上部,以機關放蒸汽使鳴。
漢宜汽船 漢口至宜昌,水程約華裡一千五百餘裡,江面較下遊窄,而湍急過之,且多淺灘,航行視下遊為難,往來有汽船。
最初航行者,為我國招商局之江通,次則彜陵,次則固陵。
初闢時,僅半月或一月航行一次。
蓋當時民智未開,往來商貨,仍由內港輪舶上下,必俟客貨俱滿,始能啟行。
其後則怡和、太古,以漸航駛。
迨光緒甲午中日戰爭之後,宜昌、沙市闢為通商口岸,日本商船亦漸露頭角矣。
座船 官署所蓄之船,為本官所乘者,曰座船,不載客,不運貨,例標本官結銜於黃布以為旗,懸於桅,以表異之。
其舟子食於官。
差船 差船,官署有之,以備本官之差遣所用者也,亦不載客,不運貨,船旗標明差船。
漢陽有雙飛燕渡船 漢陽渡船最小,俗名雙飛燕。
一人盪兩槳,左右相交,力均勢等,捷而穩。
且取值甚廉,一人不過制錢二文,值銀不及一釐。
即獨買一舟,亦僅數文。
故諺雲:「行徧天下路,惟有武昌好過渡。
江浙婦女之使船 南人使船,北人使馬,古語有之。
北方婦女之善騎,為南人所豔稱,而南方婦女之能弄船,則每多忽之。
湘、鄂不必論,以舟女皆裹足,僅能為助手也。
至於江蘇及浙江之嘉興,其舟中婦女,以皆天足,故於撐篙、盪槳、曳縴、把舵之事,無不優為之,蒙霜露,狎風濤,不畏也,不怨也。
江蘇婦女搖渡船 江蘇之上海、揚州,有以婦女搖渡船者,皆天足也。
間有二八女郎在其中,雖為風日所侵,膚色黧黑,而搔頭弄姿,無不修潔自好。
上海之至浦東,揚州之至平山堂者,輒乘之。
滿江紅 滿江紅,船名,江淮之船也。
船之門為斜面,其大小有一號至五號之別,五號最大。
行時不論風之順逆,必使帆,以艣佐之。
相傳明太祖初得和陽,欲圖江南,與徐達乘小舟,於元旦渡江,舟子發口號曰:「聖天子六龍護駕,大將單八面威風。
」太祖聞此吉語,大喜,與達躡足相慶。
登極後,訪得之,遂官其猶子,並封其舟而朱之,故稱滿江紅。
自是以後,遂以舸而擴為巨舶。
汽船、汽車未興之時,每駛行江、浙間,自清江浦以達杭州,載運往來南北之客。
其後則生涯蕭索,與無錫快等船,皆鮮有過而問之者矣。
南灣子 南灣子,江北之船也,其舟子率為高郵之邵伯人。
駛行之航路,至鎮江而止。
船艙之門直,極大者有七艙,極小者為二艙。
不使帆,所用者篙艣而已。
無錫快 無錫快者,無錫人所泛之船也,往來於蘇之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太倉,浙之杭州、嘉興、湖州。
買櫂者問船之大小,則於單夾衖、雙夾衖之外,輒以若幹檔為答。
檔者,舟師之代名詞也。
其言檔也,曰幾個檔,即幾個人也。
船艙之門為斜面,略如滿江紅。
乘客餐時,必佐以所烹之青菜,味至佳,蓋舟主之眷屬所製者也。
小汽船拖帶船舶 滿江紅、無錫快諸舟之往來江、浙間也,固以汽船、汽車之大通而失其利市矣。
其幸而僅存者,則富貴之家以眷屬眾多,來往浙西之杭,嘉、湖,與蘇五屬之蘇、松、常、鎮、太者,特賃一舟而乘之,取其安適。
而又以其駛行之遲緩,則別以小汽船曳之使行,俗所謂拖帶者是也。
行時,以鐵纜繫於汽船之尾,鼓輪直進,行駛自如。
拖船之舟子,安坐無事,惟於轉折之時,偶一司舵而已。
網船 無錫有網船,視漁船為大,而小於無錫快。
凡城鄉來往之十裡八裡者,皆乘之。
舢舨船 舢舨船,作紅色,船首繪兩魚目,上海有之,其篷有租界或警察局、捐務處發給執照所載之號碼,一船僅載兩三人,泛於中流,隨浪顛播,望之甚危,然失事者甚鮮。
劃船 以竿進舟謂之劃,而俗以用槳者為劃,伸足推之,進行甚速。
紹興人精此技,皆男子也,謂之劃船,常往來於江、浙間。
艒艒船 江淮流民以船為家,凡吳越間之有水可通者,無不泛棹而去,妻拏雞犬,悉萃於中,船尾有以一人立而左右施槳者,俗謂之艒艒船.艒,音帽,小船也.蓋本於揚州方言,小舸謂之艖,艖謂之艒(舟宿)也. 艒艒船中之人,其於鄉裡有家者,輒冬出春歸,歸而率其天足之婦女,從事田畝。
農事畢,則扃門而又出矣,歲以為常。
亦有自春徂冬,常年飄泊者。
其船所至之地,男子之業為皮匠,為拉車,女子之業為縫紉,俗謂之曰縫窮婆。
若力作,若小負販,若拾荒,則男女老幼同任之。
誠以其耐勞苦,忍飢寒,皆出於天性,而大多數之婦女皆天足,故雖極人世間至污濁至艱苦之事,皆無所憚,無所避也。
海門之舟 浙江之海門,屬台州,舟甚陋,約長三丈餘,廣六七尺,上支竹箬以為篷,中無障,至夜,風甚大。
艙中僅容二人,可坐不可立。
航船 浙江臨水州縣各鄉,皆有航船,男女老幼,雜處其中。
以薄暮開駛者為多,解纜時,鳴鑼為號,以告大眾。
郵政未通、信局未設之處,且為人寄遞函件,罔或誤。
班船 江蘇之稱航船也,曰班船,喻其往來有定,更番為代也。
廣州之船 廣州省河,船名不一,紫洞艇之外,有河頭船,專為載客遠行者,如赴任、赴差官員,則船價極廉,以可夾帶貨物也。
若能包庇過關,不惟不取船價,並可賂遺輿臺,大差更不言而喻矣。
又有低艙艇、孖舲艇、沙艇等,則專為渡送行人之用,而沙艇尤輕便也。
渡黃河之平底船 貴德城據中海之交,憑黃河之險,環居番族,夙號巖疆。
凡黃河以南之蒙番出入,悉以貴德為總匯。
市肆無丹噶爾之繁盛,然百貨駢集,估客蟻屯,亦互市要區也。
東十裡至黃河岸,可乘舟渡黃河。
河面寬二百餘步。
舟平底,以巨木為之,一舟可坐五六十人,約兩小時之久而登岸,邊方舟子之操舟誠拙也。
如隆冬,兩岸方結冰,或秋冬水淺河涸,舟不能泊岸,又須背負以濟。
貧民擁塞河幹,爭負過客。
操是業者,單衣蔽體,敗絮裹足,日得數十錢,聊以餬口。
松花江之(舟威)(舟虎) 吉林有以巨木刳作小舠,使之兩端銳削,底丹弦平者,大者可容五六人,小者二三人,稱曰(舟威)(舟虎),或有作威弧、威呼、威忽者,皆轉音也。
剡木為獎,一人持之,左右運掉,其疾如飛。
松花江冰凍時,即用以代馬槽。
入山獵捕者,水則乘以渡,陸則負以行,殊便利也。
寧古塔樺皮船 寧古塔有樺皮船,以樺皮為之,止容一人,用兩頭槳。
如出海捕魚,則負至海邊,置水中,得風,便自駛矣。
甘肅闆船 甘肅所行駛之闆船,頗似浙江之大劃船,櫓舵略具,帆檣不施,無樓無篷,僅有艙以儲百貨。
三月水生,循河套往來寧夏及山西包頭鎮,訖於七月,以運輸燕、晉各貨。
俄、英、德、美諸商在甘省設公司市羊毛,亦用闆船運載,輒循河套經山西,遵陸而達於天津以出口。
甘肅牛羊皮船 甘肅黃河中有牛皮船,其製船法,殺牛斷頭及蹄,刳腹,去其肉,以麻線縫之,一如原式,曝乾待用。
用時,取二牛皮或四牛皮,上束以長木數梃,更於木上橫鋪以闆,則一船成矣。
【製船愈大,則牛皮以數遞增。
】浮於河,運輸貨物,槳舵不具,但憑一篙順流下,隨意所適。
蓋名雖曰船,實則木篺也。
登陸,則鬻其木闆,以車載牛皮而歸。
皮甚堅韌,亦可乘以渡河。
又有羊皮船,其製法與牛皮船同,惟差小耳,極少,須用四羊皮縛於木下,乃能任重,亦有六羊或八羊者。
黃河河流過蘭州,出靖遠縣石峽入中衛縣境,乃不復見牛皮船而始見闆船。
乾隆朝,金川之役,阿文成公桂攻克美諾寨時,以皮船渡水,克小金川。
僧克桑遁,澤旺降,遂進討大金川。
羌海皮胡盧 有作羌海之遊者,自一顆樹東行四十餘裡渡黃河,河面寬百步,渡無舟。
土人以羊脬裝足空氣,一人繫於背,泅水以渡,名之曰皮胡盧。
密縫牛皮作囊,留兩孔,鼓空氣吹之,膨膨然如五石匏,重載不沈,名之曰大胡盧。
若僅一二囊,猶不可渡。
蓋以中流旋轉,人力無所施,必隨流而下也。
或六或九,多或十餘,聯而為一,四周縛以巨木,後懸一木如舵,中立一木如桅,可張帆,可施槳也。
朱竹垞說西湖遊船 杭州之西湖,風漪三十裡,環以翠嵐,策勳於遊事者,惟船為多。
秀水朱竹垞檢討彜尊嘗作《說舟》一篇,其命名,有以形者,有以色者,有形色皆具者,有以姓者。
方舟 查伊璜蓄方舟,分數節,舁之入杭州之西湖,以中節坐客,客多,更益數節,鑲之如一舟,加前二節為首尾,布帆油帷,數童槳之,徧歷諸勝。
又兩小舟,長四五尺,一載書及筆劄,一置茶鐺酒果,並掛船傍左右,前卻如意。
客去,則復散此舟,使人舁歸而藏之。
藕花社 龔芝麓宗伯鼎孳嘗偕其姬人顧橫波遊杭州,寓西湖,夏夜繫艇樓下,小飲達曙。
月明如洗,天水一碧,樓臺燈火,周視悄然,惟四山蒼翠,時時滴入杯底,因作《醜奴兒令》詞雲:「一湖風漾當樓月,涼滿人間。
我與青山,冷澹相看不等閒。
藕花社榜疏狂約,綠酒朱顏。
放進嬋娟,今夜紗窗可忍關。
」藕花社,舟名也。
自度航 陸筱飲解元嘗於杭州之西湖造小舟,曰自度航,筆 茶竈,以水為家,不復合有輭紅塵土.「得魚沽酒,賣畫買山」,則舟中楹帖也.筱飲畫《自度航圖》,且題以詩,其註雲:「番禺中堂為餘書自度航額,後以貧,售之他人,作賣自度航詩.」 煙波宅 張芑堂徵君嘗於杭州西湖製舫,曰煙波宅,陳無軒為之圖,鮑淥飲為賦絕句雲:「臣本煙波一釣徒,全家隻合住菰蒲。
旁人漫擬知章賀,不道西湖勝鑑湖。
」「底須更覓買山錢,且把漁竿上釣船。
生計莫嫌湖面薄,儘教乞與鮑家田。
」「雲山面面總吾廬,一葦飄然信所如。
卻笑裏湖林處士,懶因猿鶴別移居。
」「詩思無時落眼前,破除聊復付高眠。
坡仙好語從相借,挂起西窗浪接天。
」 杭杭杭 厲樊榭徵君鶚嘗撰《湖船錄》,既成,杭堇浦檢討世駿戲謂之曰:「餘生杭州,姓杭氏,他日擬製湖舟,取一葦杭之之意,題曰杭杭杭。
前人有軒軒軒、堂堂堂、亭亭亭諸題榜,不自餘作古矣。
」 琖飯船 杭州西湖所有之船,惟雲林寺琖飯船有帆,每日色初晏,渡湖而歸,船中僧齊聲梵吹,遊人以此為返櫂之節。
張仲雅嘗有詩詠之曰:「一片湖光起暮煙,夕陽西下水如天。
蒲帆影裏千聲佛,知是雲林琖飯船。
」 再到行亭 阮文達公元撫浙時,既濬西湖,作一墩,在湖心亭旁。
落成,又造一舟,命陳曼生題榜,曰再到行亭。
西湖遊船之題額 道光時,杭州西湖多遊船,船名皆甚雅。
琴書詩畫船,為屠琴隖題額。
綠楊陰裏小行窩,為孫子瀟題額,相傳為王仲瞿孝廉所有。
若蓬萊舫,則為趙次閑題額。
若泊宅,則為汪鐵樵千戎題額。
又有半湖春、四壁花、宜春舫、十丈蓮、煙水浮家、小天隨等,亦皆堪遊憩也。
用作楫凱橈 蔣果敏公益澧開藩兩浙時,恢復會垣,嘗造兩舟以娛軍士,大者曰用作楫,小者曰凱橈。
小浮梅俞 杭州西湖有小浮梅俞,德清俞蔭甫太史樾之舟也,門下士仁和徐花農侍郎琪為製之。
其自跋曰:「花農為吾造小舟,或擬襲用餘吳下池中小浮梅之名,又擬名以俞舫,餘因合而名之曰小浮梅俞。
蓋俞之本義,《說文》雲,舟也,猶曰小浮梅舟雲爾。
嗟乎!人生斯世,養空而浮,當知吾一俞也,勿曰俞必屬我也。
」 雲舫 雲舫者,沈雲舫所造也。
江小雲即以其字題之,並補書沈文忠公一聯雲:「三十裡光景無邊,開口問西湖,可能都變作尊中綠酒?七百年風流未歇,從頭數南渡,幾曾見銷盡鍋裏黃金。
」 薛舫 全椒薛慰農觀察時雨罷守杭州,主講崇文書院,嘗召集其門下士課文於湖舫,又為湖舫詩社,與諸老輩酣嬉於西湖,極一時風雅之盛。
去杭日,門下士闢鳳林寺隙地,搆屋一楹,顏曰薛廬,別造一舟,仍名薛舫。
花艇 光緒時,嶺南以花艇著稱於世。
花艇者,妓所居之船也。
後以火刼禁止,遂皆上陸,鶯鶯燕燕,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