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十三 山中敝帚添丁
關燈
小
中
大
取資細竹,誰雲掃去非愁瞽得意空林,我信持來是偈。
彼多求于精舍,魅豈守雌瞽或勿棄其敝衣,僧将遺卵。
針師曰:“前為妖人之劍,害形而不能死氣。
今則物母之玄,息氣而後能生神,無戚戚耳。
”四女皆出視,針師曰:“哭之盡哀,所以發使君之病也。
”慶喜先恸,三女繼其聲,每日一臨其卧榻。
至四日,針師複以金彈照腹中,鬼臂小如趾,有玉盂承之,視足底所傳蠟丸,殆已化盡矣。
第六日,甘君腹如雷鳴,即複蘇。
攬衣起,針師賀曰:“始将煉鐵于膊及胫也,乃熔入于膽,從此金邪不能侵,木官大可用也。
”化醇問曰:“師初見據腹為鬼臂,又言臂為足趾,則已無鐵之形,茲而仍煉鐵也。
所謂臂與趾其安在哉?”針師曰:“副參精于析理,此亦易明。
鐵丸為堧啞喻所安之心,鬼臂則其所借之身,足趾又臂之借也。
殺人之心,不能常安,始假于為鬼之身,一再借而身既灰,心亦槁焉。
吾乃揚其灰而又潤其槁。
為鬼之身,與命俱舍瞽殺人之心,與性俱存矣。
煉鐵者煉堧之心,複使君之性也。
若鬼臂及臂所化之足趾,如以器用物乞與人者,聞其室易主,固将去之。
”化醇了悟,始曰:“斯煉也,殆大《易》所謂‘成性存存,道義之門’乎?” 甘君命越明進,問矩兒婚黃苗之狀。
越明對曰:“使君信至,以告于杜進士,與慕炜言媒,而員小軍使,始入蚺苗門為贅婿,其主名璜兒,日夕,導小軍使為婚媾,小軍使方卧,則以員夫人所與剩錦隔其衾,卒不能媾,蚺苗之擇婿,以無子也。
婿不與女合,又逐小軍使于外,而自養一子,年及冠矣。
此子好淫過其父,好殺過其母,杜學士勸蚺苗廢之而不可,此子始教萑蠻為陣,杜進士慕炜為此子所疏,将乘間以小軍使逃歸也。
”甘君曰:“然則蚺吼易平,而其養子難治矣。
”越明曰:“此子前生,苗中皆以為不凡也。
針師亦知之乎?”針師曰:“自吾觀之,荒誕極矣。
”甘君問之。
答曰:“今黑苗所據之烏蠻江邊,有寺曰廣慧,阿育王所置塔處,其禅師所居丈室,長叢竹幾百個,秋山落葉時,竹中聞嬰兒聲。
禅師曰:‘此君将化矣,盡芟之。
’以其光明者縛為帚,得三百六十節,具人身之數,禅師寂後,帚常置丈室中,有僧以靜夜過者,每為所魅,變少女而□狎焉。
凡被污之僧,前後相繼病且死矣。
其師憂之,于出定夜,攜錫往視,則數僧與一女合其歡,大叱之,女不見而僧各喪精也。
此帚怪逃之岩下,精氣凝結,其腹遂龐,厥有娠而生子。
攜以行乞,為火神所焚。
帚怪既絕。
其子轉徙唫,江,投噩青氣,求為子。
噩曰:‘吾子已死,吾祖宗不歆非種之祀。
’斥之。
遂去盤江,逢故竹王之師,授以遁甲變化之術,知蚺苗無子,乃為之假子而席其基。
雖幺幺小酋,亦足為王師之梗也。
”季孫曰:“黃苗之事,吾一軍當之。
張許之備紅苗,有砭師瑪師天女協助。
惟黑苗最弱,而斛斯侯以待粵滇之援兵,不檄召我師者,拘于分兵之見也。
于使君何嘗不望歲乎?夫貴臣總師,而苗人罔有忌憚,聞嘗以書索戰矣。
辭意傲慢,侯之左右,殊不能平,侯雖遣爾雅幕僚,以如雷如霆之聲,奪為鬼為蜮之膽,然筆舌征誅,苗人所不懼也。
且聞者不以為喝當頭之棒,而不啻盜掩耳之鈴,興師薄伐之謂何?而逍遙至此。
朝廷即不緻責,衛社稷者恥之,使君宜以疾愈相謝為說,簡銳卒而直圖黑苗。
侯見芸田之人,必不譏其越畔,聞為粥之食,亦不責以嗟來也。
”甘君曰:“正參之論,關乎國是,吾敢避嫌乎?”自選二百人,以常越沙明,持三日糧去。
至大營,侯喜不自勝,迎見曰:“公愈矣,何其速也。
”甘君曰:“鼎未即死,良不敢以郙艅未殄,贻國家之憂,為我侯之疾。
請自率所部,進擊烏蠻,滅此朝食,非同于大言之誇耳。
”侯曰:“公之忠勇,禁掖所傳,吾坐而觀成,以俟庸庸之福。
應無慮知己相笑矣。
”甘君遂前,侯亦為後隊以進。
郙苗聞漢兵來攻,以千餘蠻出戰,呼曰:“甘鼎一人來,吾當力擒之,為鸠妃報複,”常越沙明,俱善步戰。
突入烏蠻陣中,所向莫能禦,蠻敗走江岸,多竄入水者,欲以誘敵也。
越明大笑曰:“水上生活,曾不聞甲子城中大小溜耶?”臂兩刀躍入江内,群蠻張野藤網待之,兩人落網。
刀不能割藤絲,為群蠻所曳。
凡數裡登岸,出諸網而施縛焉。
兩人罵曰:“蠻奴便斫耶如魚鱗耶,尚不禁癢,束縛何為哉?”群蠻答曰:“未有大王命,安得便作魚脍?但既已成擒,看爾大小溜溜得去否?” 兩人縛于營門,見郙左肩帶一箭馳入,吼曰:“微吾化身,幾死于甘鼎之手矣。
然貫矢雖不深,有力亦未易拔,若之何?”檢點敗苗,存者三百餘耳。
衆以越明獻,大罵:“速殺我。
”郙曰:“殺亦有時,速則未必如願。
”因大笑。
箭镞甚作惡,命蠻兒之健者,以力拔。
凡十餘人皆不濟。
郙怒,命鞭之,蠻呼曰:“我力不及箭,箭力不及大王之肩,鞭我亦應鞭箭,置兩漢囚而不一試,乃威及爪士也哉!”郙笑曰:“嫁鞭于漢囚,渠亦巧矣。
呼釋兩人,如不能拔箭者,即碎切其體。
”沙明曰:“我先拔,生則俱生耳。
”常越曰:“但恐拔矣,轉相率而死。
”沙明曰:“固也,爾我即死,當不在人先。
”謂郙曰:“箭不出則爾生我死,箭一出則爾死我生,此盟不可負也。
”郙曰:“我懼死,是以拔箭。
終不拔,我又安得生?若爾要言,将死我以求生,何其愚也。
我苟死,亦烏能禁爾之生乎?”以手按柱,示以左肩。
明奮死力呼曰:“漢家羽箭,主将發之,遣其下收之,以戮苗醜,敢勿□哉!”其箭由胛骨中迸出,作裂石聲,血噴明面
彼多求于精舍,魅豈守雌瞽或勿棄其敝衣,僧将遺卵。
針師曰:“前為妖人之劍,害形而不能死氣。
今則物母之玄,息氣而後能生神,無戚戚耳。
”四女皆出視,針師曰:“哭之盡哀,所以發使君之病也。
”慶喜先恸,三女繼其聲,每日一臨其卧榻。
至四日,針師複以金彈照腹中,鬼臂小如趾,有玉盂承之,視足底所傳蠟丸,殆已化盡矣。
第六日,甘君腹如雷鳴,即複蘇。
攬衣起,針師賀曰:“始将煉鐵于膊及胫也,乃熔入于膽,從此金邪不能侵,木官大可用也。
”化醇問曰:“師初見據腹為鬼臂,又言臂為足趾,則已無鐵之形,茲而仍煉鐵也。
所謂臂與趾其安在哉?”針師曰:“副參精于析理,此亦易明。
鐵丸為堧啞喻所安之心,鬼臂則其所借之身,足趾又臂之借也。
殺人之心,不能常安,始假于為鬼之身,一再借而身既灰,心亦槁焉。
吾乃揚其灰而又潤其槁。
為鬼之身,與命俱舍瞽殺人之心,與性俱存矣。
煉鐵者煉堧之心,複使君之性也。
若鬼臂及臂所化之足趾,如以器用物乞與人者,聞其室易主,固将去之。
”化醇了悟,始曰:“斯煉也,殆大《易》所謂‘成性存存,道義之門’乎?” 甘君命越明進,問矩兒婚黃苗之狀。
越明對曰:“使君信至,以告于杜進士,與慕炜言媒,而員小軍使,始入蚺苗門為贅婿,其主名璜兒,日夕,導小軍使為婚媾,小軍使方卧,則以員夫人所與剩錦隔其衾,卒不能媾,蚺苗之擇婿,以無子也。
婿不與女合,又逐小軍使于外,而自養一子,年及冠矣。
此子好淫過其父,好殺過其母,杜學士勸蚺苗廢之而不可,此子始教萑蠻為陣,杜進士慕炜為此子所疏,将乘間以小軍使逃歸也。
”甘君曰:“然則蚺吼易平,而其養子難治矣。
”越明曰:“此子前生,苗中皆以為不凡也。
針師亦知之乎?”針師曰:“自吾觀之,荒誕極矣。
”甘君問之。
答曰:“今黑苗所據之烏蠻江邊,有寺曰廣慧,阿育王所置塔處,其禅師所居丈室,長叢竹幾百個,秋山落葉時,竹中聞嬰兒聲。
禅師曰:‘此君将化矣,盡芟之。
’以其光明者縛為帚,得三百六十節,具人身之數,禅師寂後,帚常置丈室中,有僧以靜夜過者,每為所魅,變少女而□狎焉。
凡被污之僧,前後相繼病且死矣。
其師憂之,于出定夜,攜錫往視,則數僧與一女合其歡,大叱之,女不見而僧各喪精也。
此帚怪逃之岩下,精氣凝結,其腹遂龐,厥有娠而生子。
攜以行乞,為火神所焚。
帚怪既絕。
其子轉徙唫,江,投噩青氣,求為子。
噩曰:‘吾子已死,吾祖宗不歆非種之祀。
’斥之。
遂去盤江,逢故竹王之師,授以遁甲變化之術,知蚺苗無子,乃為之假子而席其基。
雖幺幺小酋,亦足為王師之梗也。
”季孫曰:“黃苗之事,吾一軍當之。
張許之備紅苗,有砭師瑪師天女協助。
惟黑苗最弱,而斛斯侯以待粵滇之援兵,不檄召我師者,拘于分兵之見也。
于使君何嘗不望歲乎?夫貴臣總師,而苗人罔有忌憚,聞嘗以書索戰矣。
辭意傲慢,侯之左右,殊不能平,侯雖遣爾雅幕僚,以如雷如霆之聲,奪為鬼為蜮之膽,然筆舌征誅,苗人所不懼也。
且聞者不以為喝當頭之棒,而不啻盜掩耳之鈴,興師薄伐之謂何?而逍遙至此。
朝廷即不緻責,衛社稷者恥之,使君宜以疾愈相謝為說,簡銳卒而直圖黑苗。
侯見芸田之人,必不譏其越畔,聞為粥之食,亦不責以嗟來也。
”甘君曰:“正參之論,關乎國是,吾敢避嫌乎?”自選二百人,以常越沙明,持三日糧去。
至大營,侯喜不自勝,迎見曰:“公愈矣,何其速也。
”甘君曰:“鼎未即死,良不敢以郙艅未殄,贻國家之憂,為我侯之疾。
請自率所部,進擊烏蠻,滅此朝食,非同于大言之誇耳。
”侯曰:“公之忠勇,禁掖所傳,吾坐而觀成,以俟庸庸之福。
應無慮知己相笑矣。
”甘君遂前,侯亦為後隊以進。
郙苗聞漢兵來攻,以千餘蠻出戰,呼曰:“甘鼎一人來,吾當力擒之,為鸠妃報複,”常越沙明,俱善步戰。
突入烏蠻陣中,所向莫能禦,蠻敗走江岸,多竄入水者,欲以誘敵也。
越明大笑曰:“水上生活,曾不聞甲子城中大小溜耶?”臂兩刀躍入江内,群蠻張野藤網待之,兩人落網。
刀不能割藤絲,為群蠻所曳。
凡數裡登岸,出諸網而施縛焉。
兩人罵曰:“蠻奴便斫耶如魚鱗耶,尚不禁癢,束縛何為哉?”群蠻答曰:“未有大王命,安得便作魚脍?但既已成擒,看爾大小溜溜得去否?” 兩人縛于營門,見郙左肩帶一箭馳入,吼曰:“微吾化身,幾死于甘鼎之手矣。
然貫矢雖不深,有力亦未易拔,若之何?”檢點敗苗,存者三百餘耳。
衆以越明獻,大罵:“速殺我。
”郙曰:“殺亦有時,速則未必如願。
”因大笑。
箭镞甚作惡,命蠻兒之健者,以力拔。
凡十餘人皆不濟。
郙怒,命鞭之,蠻呼曰:“我力不及箭,箭力不及大王之肩,鞭我亦應鞭箭,置兩漢囚而不一試,乃威及爪士也哉!”郙笑曰:“嫁鞭于漢囚,渠亦巧矣。
呼釋兩人,如不能拔箭者,即碎切其體。
”沙明曰:“我先拔,生則俱生耳。
”常越曰:“但恐拔矣,轉相率而死。
”沙明曰:“固也,爾我即死,當不在人先。
”謂郙曰:“箭不出則爾生我死,箭一出則爾死我生,此盟不可負也。
”郙曰:“我懼死,是以拔箭。
終不拔,我又安得生?若爾要言,将死我以求生,何其愚也。
我苟死,亦烏能禁爾之生乎?”以手按柱,示以左肩。
明奮死力呼曰:“漢家羽箭,主将發之,遣其下收之,以戮苗醜,敢勿□哉!”其箭由胛骨中迸出,作裂石聲,血噴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