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十一 酒星為債帥
關燈
小
中
大
君展第三圖有雲:
禽瘴死畜,蟲瘴死人,在烏蠻江背者,曰“五雲瘴”,映天若霞,觸之立死。
又名曰“趨炎瘴,”先斃貴人而次賤者。
人被瘴死,移置水邊,其魂必化為魚鼈入水,因而捕之,炙其骨為粉,和硝磺糁将死者臍中,腹出黑血升餘即愈,宜祭已死者水葬之,不沉瘴鬼。
甘君卷圖藏枕中,以其說緻書于兩節使。
李郭大喜,先如法用一卒試之,果得不死。
入帳中,見侯所交之苗女,已斃二人。
尋帳後,适得深潭,移兩屍其上,網潭出巨蛤如盤者二,煅碎之,合硝磺置侯臍中,大吼而氣遂絕。
兩節使怖曰:“侯若不諱,罪先我二人,但授方之甘君,與方士殺人者無異。
”亟緻書招之來,謀安全計。
書至,甘君大驚。
木蘭願随往察,至帳外,兩節使迎入,見侯死骨已冷。
木蘭私告甘君曰:“無恐,戒守者勿哭,吾自探樂王子。
若偕還,當可冀活也。
”甘君遂告兩節使曰:“仍前法救将士之垂死者,吾三人自守侯寝,将以待救。
”兩節使從之。
木蘭飛空至烏蠻野廟中,見犷兒撫掌而笑,問以何故?犷兒曰:“吾與瑪師計,至此間待妖。
忽有一蛇兩蝦蟆投廟中,欲合其泥神,吾變雷神相疾擊之,泥神碎而兩物死地下,有五色霞光,從廟後起于空中,一叟拱手曰:‘若知章老人乎?蠻中山川,非毒物不能守。
若何為害之,無二物,是無老人也。
且天帝向老人索取二物,何以對命耶?’吾答曰:‘汝亦就吾擊死,則老有所歸矣。
’叟殊怒,舉杖逐吾,仍落此廟前。
吾欲騰去,則五色霞繞其身,迷于所往,故見天女來而笑也。
笑吾之無能,而叟之無謂也。
”木蘭曰:“叟能籠罩王子,定非庸魔,從此而歸,我當為先路之導矣。
第斛斯侯染瘴尚生,受醫竟死,庸誤之愆,乃在甘帥,奈何?”犷兒曰:“地下死蝦蟆二頭,蛇一頭,正藥籠中物也。
”視之,果為雷震死者。
木蘭吐火炙之,臭聞數十裡。
犷兒以鐵椎碎之,裹腰際,喜曰:“返魂香從何處覓取,乃吾徒鍛成之。
”兩人随飛空,五色霞複來裹。
木蘭咳唾一物,上天如雌霓,吸霞食之。
章老人乃無術焉。
兩人還大營,見将士之屍,有不及水葬者已複蘇,蓋廟中火炙之臭味,有以醒之也。
兩節使迎曰:“樂王子有以策侯乎?”犷兒曰:“先以苗婢之魂,為淫蛤蜊之殼,何以救貴人縱酒漁色之命哉。
吾腰間所攜瘴神之骨,斯對症矣。
”先是侯聞炙骨臭,已有氣一縷出鼻間,至是以所鍛二物死灰,雜硝磺屑,鋪侯之臍腹上。
須臾,侯腹有孔,流黑水數升,及大吼而起。
甘君及兩節使鹹以手加額,賀侯無恙。
侯泣下曰:“非數君者,吾鬼雄久矣。
瘴疠之地,豈合将兵哉。
”呼木蘭犷兒至前,以禮緻謝。
謂甘君曰:“吾辭朝之日,上有甘某用人好奇之惑,命吾察實以聞瞽今拯我于死地者,不出此兩奇人,是君固以奇勝也。
吾薦剡之不及,而何以劾奏為。
”甘君問曰:“侯曷以知其為瘴災耶?”侯曰:“吾魂魄歸天地時,仿佛見旌節數人。
若迎之還京師故邸者,一老道士自稱劉元海,叱從者毋得誤引星使,吾乞其指示。
道士曰:‘汝為瘴妖所賊,故人甘鼎,已考天書為救治矣。
以誤用瘴魂,遂至委脫,然樂王子犷兒,吾弟子小徒,必能活汝。
女将木蘭,龍君弱息,亦隸故人幕下,自來解汝厄,汝不宜早複躔次也。
’聞香氣入腦,吾心神已還舍,腹中又去其疾,乃得複活,與諸君相見耳。
”衆為之堕淚,甘君告于侯曰:“營卒來報,黃苗犯分駐地,請歸而戰平之。
”侯曰:“吾才痊可,不遑以一盞為都督酬勞,中心養養,克敵而還。
幸副斯意。
”甘君以木蘭犷兒,遽歸其營,燭生告曰:“前夜黃苗蚺吼渡盤江,截我饷道,正參命慕炜以二百人援之,萑蠻佯退,炜追之不返。
常越沙明從杜進士,以十六騎出探,亦無音耗。
正參宵中不寐,秉燭書字,無何而燭滅人寂,副參詢其故于瑪師,師展鏡忽晦,正憂思無策,适明公還營也。
”甘君亟入季孫舍,侍者哭泣雲:“夜半不知所之。
”視所書字,乃紀夢者,曰: 是歲甲子月,從甘使君營于北盤江,午旗翻電,夜鼓落星,豺虎遠驕,蚍蜉近偃。
方就枕安簟,聞笑于梁者。
視之而眸-,或掖臂一躍,徑登梁坐,索先笑者為雞,作人語刺促,類啄粒聲,不覺生厭,驅之飛去。
梁自載以行海上,足底生風雲,仰視穹碑萬千,中有篆文,書典午沒,餘大驚身堕,則駭汗流枕簟。
睇燈花,熒熒然作蜻蜓眼。
坐而思之,夫苟萦念身世,夢不欲鉏其佳者,雞在梁則無栖,梁載人則就木,海者悔也,碑者悲也,典午沒者,司馬亡也。
餘身如卉犬。
俯仰萬象,曷敢竊靈于兩間。
惟甘君是顧影之伯樂,聞聲之葛盧,傾瀝至懷,無有答贶,心魂鑒諸,不宜為此惡劇,俾笑而自點也。
荒天待曙,志士勿昏。
燭生曰:“詞尚未盡也,而人何往乎?”甘君曰:“意将盡而聲先咽矣,傷哉。
”化醇自偕知古般至,謂甘君曰:“正參不合中道相捐者,氣滘成夢,情噓感魔,其中何往何來,如禅家之出定入定,非真有定耳。
”甘君問知古鏡晦之故,答曰:“吾鏡體陰而用陽,有相侵者,必陰陽之賊也。
”甘君又問能測其所在乎?答曰:“猡鬼中有陰陽并生之人,露其下體,翳日月而塞風雷,若以幻相乘,鏡何足恃?疑即與正參之遇災,同時兩事,吾道兄李真人若在,必不使有此侵害,即害亦易弭矣。
”甘君曰:“斛斯侯行入冥途,卻遇真人本師劉君,叱退其迎神者而後活,劉君神力博厚,豈近向此間遊欤。
”犷兒告其父曰:“吾
又名曰“趨炎瘴,”先斃貴人而次賤者。
人被瘴死,移置水邊,其魂必化為魚鼈入水,因而捕之,炙其骨為粉,和硝磺糁将死者臍中,腹出黑血升餘即愈,宜祭已死者水葬之,不沉瘴鬼。
甘君卷圖藏枕中,以其說緻書于兩節使。
李郭大喜,先如法用一卒試之,果得不死。
入帳中,見侯所交之苗女,已斃二人。
尋帳後,适得深潭,移兩屍其上,網潭出巨蛤如盤者二,煅碎之,合硝磺置侯臍中,大吼而氣遂絕。
兩節使怖曰:“侯若不諱,罪先我二人,但授方之甘君,與方士殺人者無異。
”亟緻書招之來,謀安全計。
書至,甘君大驚。
木蘭願随往察,至帳外,兩節使迎入,見侯死骨已冷。
木蘭私告甘君曰:“無恐,戒守者勿哭,吾自探樂王子。
若偕還,當可冀活也。
”甘君遂告兩節使曰:“仍前法救将士之垂死者,吾三人自守侯寝,将以待救。
”兩節使從之。
木蘭飛空至烏蠻野廟中,見犷兒撫掌而笑,問以何故?犷兒曰:“吾與瑪師計,至此間待妖。
忽有一蛇兩蝦蟆投廟中,欲合其泥神,吾變雷神相疾擊之,泥神碎而兩物死地下,有五色霞光,從廟後起于空中,一叟拱手曰:‘若知章老人乎?蠻中山川,非毒物不能守。
若何為害之,無二物,是無老人也。
且天帝向老人索取二物,何以對命耶?’吾答曰:‘汝亦就吾擊死,則老有所歸矣。
’叟殊怒,舉杖逐吾,仍落此廟前。
吾欲騰去,則五色霞繞其身,迷于所往,故見天女來而笑也。
笑吾之無能,而叟之無謂也。
”木蘭曰:“叟能籠罩王子,定非庸魔,從此而歸,我當為先路之導矣。
第斛斯侯染瘴尚生,受醫竟死,庸誤之愆,乃在甘帥,奈何?”犷兒曰:“地下死蝦蟆二頭,蛇一頭,正藥籠中物也。
”視之,果為雷震死者。
木蘭吐火炙之,臭聞數十裡。
犷兒以鐵椎碎之,裹腰際,喜曰:“返魂香從何處覓取,乃吾徒鍛成之。
”兩人随飛空,五色霞複來裹。
木蘭咳唾一物,上天如雌霓,吸霞食之。
章老人乃無術焉。
兩人還大營,見将士之屍,有不及水葬者已複蘇,蓋廟中火炙之臭味,有以醒之也。
兩節使迎曰:“樂王子有以策侯乎?”犷兒曰:“先以苗婢之魂,為淫蛤蜊之殼,何以救貴人縱酒漁色之命哉。
吾腰間所攜瘴神之骨,斯對症矣。
”先是侯聞炙骨臭,已有氣一縷出鼻間,至是以所鍛二物死灰,雜硝磺屑,鋪侯之臍腹上。
須臾,侯腹有孔,流黑水數升,及大吼而起。
甘君及兩節使鹹以手加額,賀侯無恙。
侯泣下曰:“非數君者,吾鬼雄久矣。
瘴疠之地,豈合将兵哉。
”呼木蘭犷兒至前,以禮緻謝。
謂甘君曰:“吾辭朝之日,上有甘某用人好奇之惑,命吾察實以聞瞽今拯我于死地者,不出此兩奇人,是君固以奇勝也。
吾薦剡之不及,而何以劾奏為。
”甘君問曰:“侯曷以知其為瘴災耶?”侯曰:“吾魂魄歸天地時,仿佛見旌節數人。
若迎之還京師故邸者,一老道士自稱劉元海,叱從者毋得誤引星使,吾乞其指示。
道士曰:‘汝為瘴妖所賊,故人甘鼎,已考天書為救治矣。
以誤用瘴魂,遂至委脫,然樂王子犷兒,吾弟子小徒,必能活汝。
女将木蘭,龍君弱息,亦隸故人幕下,自來解汝厄,汝不宜早複躔次也。
’聞香氣入腦,吾心神已還舍,腹中又去其疾,乃得複活,與諸君相見耳。
”衆為之堕淚,甘君告于侯曰:“營卒來報,黃苗犯分駐地,請歸而戰平之。
”侯曰:“吾才痊可,不遑以一盞為都督酬勞,中心養養,克敵而還。
幸副斯意。
”甘君以木蘭犷兒,遽歸其營,燭生告曰:“前夜黃苗蚺吼渡盤江,截我饷道,正參命慕炜以二百人援之,萑蠻佯退,炜追之不返。
常越沙明從杜進士,以十六騎出探,亦無音耗。
正參宵中不寐,秉燭書字,無何而燭滅人寂,副參詢其故于瑪師,師展鏡忽晦,正憂思無策,适明公還營也。
”甘君亟入季孫舍,侍者哭泣雲:“夜半不知所之。
”視所書字,乃紀夢者,曰: 是歲甲子月,從甘使君營于北盤江,午旗翻電,夜鼓落星,豺虎遠驕,蚍蜉近偃。
方就枕安簟,聞笑于梁者。
視之而眸-,或掖臂一躍,徑登梁坐,索先笑者為雞,作人語刺促,類啄粒聲,不覺生厭,驅之飛去。
梁自載以行海上,足底生風雲,仰視穹碑萬千,中有篆文,書典午沒,餘大驚身堕,則駭汗流枕簟。
睇燈花,熒熒然作蜻蜓眼。
坐而思之,夫苟萦念身世,夢不欲鉏其佳者,雞在梁則無栖,梁載人則就木,海者悔也,碑者悲也,典午沒者,司馬亡也。
餘身如卉犬。
俯仰萬象,曷敢竊靈于兩間。
惟甘君是顧影之伯樂,聞聲之葛盧,傾瀝至懷,無有答贶,心魂鑒諸,不宜為此惡劇,俾笑而自點也。
荒天待曙,志士勿昏。
燭生曰:“詞尚未盡也,而人何往乎?”甘君曰:“意将盡而聲先咽矣,傷哉。
”化醇自偕知古般至,謂甘君曰:“正參不合中道相捐者,氣滘成夢,情噓感魔,其中何往何來,如禅家之出定入定,非真有定耳。
”甘君問知古鏡晦之故,答曰:“吾鏡體陰而用陽,有相侵者,必陰陽之賊也。
”甘君又問能測其所在乎?答曰:“猡鬼中有陰陽并生之人,露其下體,翳日月而塞風雷,若以幻相乘,鏡何足恃?疑即與正參之遇災,同時兩事,吾道兄李真人若在,必不使有此侵害,即害亦易弭矣。
”甘君曰:“斛斯侯行入冥途,卻遇真人本師劉君,叱退其迎神者而後活,劉君神力博厚,豈近向此間遊欤。
”犷兒告其父曰:“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