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七 鎖骨菩薩下世
關燈
小
中
大
能逞,遂仆地。
女自扶之,笑曰:“中男何乃如是?”即委頓去。
列唱大國之三,請疊為盟長。
女呼鮮于曰:“君傳郎生進退以禮,兒固當酬及師資也。
”鮮于曰:“主之用人,正如漢武之後來居上,亦記仆入宮之初,何如摯愛。
今齲齒之痕,尚留仆臂,海枯石爛,豈敢忘焉。
”女心動,慰鮮于曰:“玄黃之血,龍所沾濡,兒紉以當胸,如不去身之玉,學士何為怏怏乎?”鮮于曰:“然則庭燎之百,實始齊桓,何為後我?”女謝曰:“君勳名震主,兒故抑之,相父恩私,表裡皆徹。
乞勿寒盟矣。
”鮮于複申取威定伯之義,女齧指出血以示勿渝。
鮮于複吮血咽之而後下拜。
女命向登曰:“前者怨咨之言,若出金石,今觥籌交錯,寂不聞聲,得毋怨兒也實甚?”向曰:“力謝初生之犢,情深未老之鳏,人自不如,我其何怨?”女高向之義,洗玉卮以授。
向獻其長柄麈尾,立吸玉卮。
女曰:“學士瞬息存養,深造之功密焉。
昔聞‘三日不見,非複吳下阿蒙,’此之謂矣。
”向謝出,牛登壇。
女曰:“鄰家搗藥之句,奇奧無比,奈何置第八人?”牛謝曰:“婪尾之飨,以待龍頭。
不以後至加誅,仆則幸矣。
視夫贊襄之列侯,不猶寵欤。
”列唱金奏将終,禮宜速退;毋得笑同列,自紊要言。
女促牛立盡三爵,牛下拜出。
列曰:“執役之人,手足肉已死,舌敝喉燥,請為城下盟耳。
”女曰:“君為其難,兒敢為其易?”命列舉錦标,女自為秋千之戲,來往以裹纏之,标忽隐忽現,皆女為之出沒。
戲畢,列拜曰:“此不次之賞也,仆永當執役,不願為侯矣。
”女招鮮于杜二學士尋郎到三秀才,入侍夜宴。
季通攜應宿之手,承瓘拍尋聲之肩,勝之逡巡于後,女曰:“鮮于杜光伴吾。
”杜下視其轍,歎曰:“井陉之地,方軌為難,絞國之門,采樵所患。
還請鮮于先生,力辟蠶叢也。
”女曰:“君乃客氣未除乎?”鮮于曰:“彼誠怯,鑿山通道舍仆而誰?”徑突入。
女開關延敵。
鮮于橫戈躍馬,高則必登;劈理分肌,小而亦破,自謂惟所欲為,無不如志矣。
既而虛者反盈,凹者反凸,杞子北門之管。
忽爾難開;昭王南渡之舟,居然易溺。
洛川竭而龜遊無地,巫峽崩而猿匿何林。
龐涓之過馬陵,火光照夜;陸遜之經魚腹,石陣迷江。
鮮于大驚,告女曰:“欲往則中如有物,将離而互為其根。
得非蠻入盤蛇之峪,人逢落鳳之坡?僧終寂于花龛,仙将亡其玉杵也哉!”女曰:“曩者兒為君挫,盛氣故也。
今得虛牝之道,習坎能平,重門自阖,兒亦聽其化機,不能自主耳。
”鮮于以命郎應宿曰:“駝峰熊掌,知味之難,吾不欲自私矣!”應宿曰:“杜學士當繼起者,可不及而讒言耶。
”杜曰:“爾時陷陣者人人自危,吾當息肩,觀少年之努力。
”女亦招應宿曰:“秀才才未竭,我始抑之。
今合馳騁矣。
”應宿虛與委蛇,女轉窘,厲聲诃曰:“示弱者國有常刑,是非逍遙河上之時。
玩敵不武,孰與我為行軍司馬?以法治之。
”尋聲進曰:“鞭乎?貫耳乎?”女未及答,應宿出生力搏戰,當者皆潰。
女柔聲謝曰:“曩者肉眼不識,今而知冠軍自有真也。
”到勝之笑曰:“一應宿也,而主先堕諸淵,繼加諸膝,激揚備焉。
将毋燕昭之市駿骨,以待千裡馬也。
”應宿亦退讓。
女曰:“二子皆不能忍,所謂灞上棘門之軍,易為人所襲,整旅而出,其杜學士乎?”杜遂奔赴,女初不戒,辄如門庭寇至,突遭兵火;垣墉土奔,室家星散。
木難火齊,狼籍于後;金鐘主管,麇拾于前。
難乎其為主人矣。
女驚怖曰:“自公委蛇,不虞君涉吾地,其猛如虎,豈謂人奪汝妻,兒不受人憐者,危急若此,無以自存,其憐之,亦死且不朽耳。
”杜歎曰:“懦夫一朝自振,建一言而令人難受,行一事而為世所憎,殘忍之舉,多出于愚柔也。
”女曰:“于是為理語,不亦腐乎?然龍火四射,石無完卵。
兒雖乞憐,心實感之矣。
”杜翕然乃退。
女呼二子各以肱枕,誡曰:“瞑目靜思,無敢作虐!”尋生曰:“臣朔饑死,不如侏儒。
”到生曰:“不遭秦坑,願乞骸骨。
”女曰:“二子筋軟脈纖,血漂肉脆,不任健兒事,養氣以需時,庶無悔。
”二子合詞曰:“魚腥肉膻之肆,未可逐蠅;汗凝垢聚之衣,将毋禁虱。
某等投所好而舍形骸,主人吝于施而有德色。
何以堪之。
不如戰也,”遂不聽約束,将夾攻而互乘之。
女曰:“不守吾戒,速之亡也。
”未幾,到生則煙出于鼻,身如熾炭;尋生則液流其腮,手若寒冰;形容頓殊,耳目盡廢。
女悲曰:“蟬脫之士,此其先驅乎?”是夕,二生昏眩絕,女命侍者守于下床。
厥明,強勇複以後五人至。
女命酒食而後入。
蠻目進報曰:“漢營女将又索戰急矣。
”女問鮮于曰:“今日外鬥不吉,兒将堅壁不出,以避敵鋒。
學士其謂之何?”鮮于曰:“依古無不滅之女戎,正如弈棋,勝固忻然,敗亦可喜,新婦閉置,何為者耶。
”杜曰:“是何昧昧也。
無論來歸壯士,喋血可虞,即吾徒依附女床,誰肯以昆玉同焚,鴻毛較數?吾甯恸山邱而殉,不欲投豺虎以亡。
”女曰:“免戰則為敵笑,但學士輩不宜從我出禦。
”鮮于曰:“吾視死鋒镝,與死床笫等也。
何俱為!”應宿亦踴躍曰:“弟子以生為寄,以死為歸,願為憑轼之觀,得知猛士之赴敵場矣。
”女曰:“但随吾後,勿揚鞭出也。
違則有失。
”二人皆諾。
出寨中,漢營钲鼓大作,以九蠻目首級懸一旗纛下,軍士呼曰:“蠻人來鬥者視此。
”群蠻皆忿,女曰:“是特激怒我師也,吾當自誘敵諸壯士先以短兵接戰,分左右翼僞敗走,俟其深入,以長矛大钺為一層,毒矢勁弩為二層,藤牌竹槍為三層,鳥機神炮為四層,圍裹之。
令渠喪膽,解我攢眉也。
若勝負惟天所命,不欲置之度外。
豈皆入我算中,勉為死戰而已。
”群蠻皆跳擲曰:“戰好死好!”女自揮劍迎擊。
木蘭乘之,不數合力怯走。
木蘭縱馬追襲,女回顧曰:“兒亦應運主殺劫者,獨天女哉!”木蘭曰:“去
女自扶之,笑曰:“中男何乃如是?”即委頓去。
列唱大國之三,請疊為盟長。
女呼鮮于曰:“君傳郎生進退以禮,兒固當酬及師資也。
”鮮于曰:“主之用人,正如漢武之後來居上,亦記仆入宮之初,何如摯愛。
今齲齒之痕,尚留仆臂,海枯石爛,豈敢忘焉。
”女心動,慰鮮于曰:“玄黃之血,龍所沾濡,兒紉以當胸,如不去身之玉,學士何為怏怏乎?”鮮于曰:“然則庭燎之百,實始齊桓,何為後我?”女謝曰:“君勳名震主,兒故抑之,相父恩私,表裡皆徹。
乞勿寒盟矣。
”鮮于複申取威定伯之義,女齧指出血以示勿渝。
鮮于複吮血咽之而後下拜。
女命向登曰:“前者怨咨之言,若出金石,今觥籌交錯,寂不聞聲,得毋怨兒也實甚?”向曰:“力謝初生之犢,情深未老之鳏,人自不如,我其何怨?”女高向之義,洗玉卮以授。
向獻其長柄麈尾,立吸玉卮。
女曰:“學士瞬息存養,深造之功密焉。
昔聞‘三日不見,非複吳下阿蒙,’此之謂矣。
”向謝出,牛登壇。
女曰:“鄰家搗藥之句,奇奧無比,奈何置第八人?”牛謝曰:“婪尾之飨,以待龍頭。
不以後至加誅,仆則幸矣。
視夫贊襄之列侯,不猶寵欤。
”列唱金奏将終,禮宜速退;毋得笑同列,自紊要言。
女促牛立盡三爵,牛下拜出。
列曰:“執役之人,手足肉已死,舌敝喉燥,請為城下盟耳。
”女曰:“君為其難,兒敢為其易?”命列舉錦标,女自為秋千之戲,來往以裹纏之,标忽隐忽現,皆女為之出沒。
戲畢,列拜曰:“此不次之賞也,仆永當執役,不願為侯矣。
”女招鮮于杜二學士尋郎到三秀才,入侍夜宴。
季通攜應宿之手,承瓘拍尋聲之肩,勝之逡巡于後,女曰:“鮮于杜光伴吾。
”杜下視其轍,歎曰:“井陉之地,方軌為難,絞國之門,采樵所患。
還請鮮于先生,力辟蠶叢也。
”女曰:“君乃客氣未除乎?”鮮于曰:“彼誠怯,鑿山通道舍仆而誰?”徑突入。
女開關延敵。
鮮于橫戈躍馬,高則必登;劈理分肌,小而亦破,自謂惟所欲為,無不如志矣。
既而虛者反盈,凹者反凸,杞子北門之管。
忽爾難開;昭王南渡之舟,居然易溺。
洛川竭而龜遊無地,巫峽崩而猿匿何林。
龐涓之過馬陵,火光照夜;陸遜之經魚腹,石陣迷江。
鮮于大驚,告女曰:“欲往則中如有物,将離而互為其根。
得非蠻入盤蛇之峪,人逢落鳳之坡?僧終寂于花龛,仙将亡其玉杵也哉!”女曰:“曩者兒為君挫,盛氣故也。
今得虛牝之道,習坎能平,重門自阖,兒亦聽其化機,不能自主耳。
”鮮于以命郎應宿曰:“駝峰熊掌,知味之難,吾不欲自私矣!”應宿曰:“杜學士當繼起者,可不及而讒言耶。
”杜曰:“爾時陷陣者人人自危,吾當息肩,觀少年之努力。
”女亦招應宿曰:“秀才才未竭,我始抑之。
今合馳騁矣。
”應宿虛與委蛇,女轉窘,厲聲诃曰:“示弱者國有常刑,是非逍遙河上之時。
玩敵不武,孰與我為行軍司馬?以法治之。
”尋聲進曰:“鞭乎?貫耳乎?”女未及答,應宿出生力搏戰,當者皆潰。
女柔聲謝曰:“曩者肉眼不識,今而知冠軍自有真也。
”到勝之笑曰:“一應宿也,而主先堕諸淵,繼加諸膝,激揚備焉。
将毋燕昭之市駿骨,以待千裡馬也。
”應宿亦退讓。
女曰:“二子皆不能忍,所謂灞上棘門之軍,易為人所襲,整旅而出,其杜學士乎?”杜遂奔赴,女初不戒,辄如門庭寇至,突遭兵火;垣墉土奔,室家星散。
木難火齊,狼籍于後;金鐘主管,麇拾于前。
難乎其為主人矣。
女驚怖曰:“自公委蛇,不虞君涉吾地,其猛如虎,豈謂人奪汝妻,兒不受人憐者,危急若此,無以自存,其憐之,亦死且不朽耳。
”杜歎曰:“懦夫一朝自振,建一言而令人難受,行一事而為世所憎,殘忍之舉,多出于愚柔也。
”女曰:“于是為理語,不亦腐乎?然龍火四射,石無完卵。
兒雖乞憐,心實感之矣。
”杜翕然乃退。
女呼二子各以肱枕,誡曰:“瞑目靜思,無敢作虐!”尋生曰:“臣朔饑死,不如侏儒。
”到生曰:“不遭秦坑,願乞骸骨。
”女曰:“二子筋軟脈纖,血漂肉脆,不任健兒事,養氣以需時,庶無悔。
”二子合詞曰:“魚腥肉膻之肆,未可逐蠅;汗凝垢聚之衣,将毋禁虱。
某等投所好而舍形骸,主人吝于施而有德色。
何以堪之。
不如戰也,”遂不聽約束,将夾攻而互乘之。
女曰:“不守吾戒,速之亡也。
”未幾,到生則煙出于鼻,身如熾炭;尋生則液流其腮,手若寒冰;形容頓殊,耳目盡廢。
女悲曰:“蟬脫之士,此其先驅乎?”是夕,二生昏眩絕,女命侍者守于下床。
厥明,強勇複以後五人至。
女命酒食而後入。
蠻目進報曰:“漢營女将又索戰急矣。
”女問鮮于曰:“今日外鬥不吉,兒将堅壁不出,以避敵鋒。
學士其謂之何?”鮮于曰:“依古無不滅之女戎,正如弈棋,勝固忻然,敗亦可喜,新婦閉置,何為者耶。
”杜曰:“是何昧昧也。
無論來歸壯士,喋血可虞,即吾徒依附女床,誰肯以昆玉同焚,鴻毛較數?吾甯恸山邱而殉,不欲投豺虎以亡。
”女曰:“免戰則為敵笑,但學士輩不宜從我出禦。
”鮮于曰:“吾視死鋒镝,與死床笫等也。
何俱為!”應宿亦踴躍曰:“弟子以生為寄,以死為歸,願為憑轼之觀,得知猛士之赴敵場矣。
”女曰:“但随吾後,勿揚鞭出也。
違則有失。
”二人皆諾。
出寨中,漢營钲鼓大作,以九蠻目首級懸一旗纛下,軍士呼曰:“蠻人來鬥者視此。
”群蠻皆忿,女曰:“是特激怒我師也,吾當自誘敵諸壯士先以短兵接戰,分左右翼僞敗走,俟其深入,以長矛大钺為一層,毒矢勁弩為二層,藤牌竹槍為三層,鳥機神炮為四層,圍裹之。
令渠喪膽,解我攢眉也。
若勝負惟天所命,不欲置之度外。
豈皆入我算中,勉為死戰而已。
”群蠻皆跳擲曰:“戰好死好!”女自揮劍迎擊。
木蘭乘之,不數合力怯走。
木蘭縱馬追襲,女回顧曰:“兒亦應運主殺劫者,獨天女哉!”木蘭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