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六 瑪知古懸鏡矚中州
關燈
小
中
大
茹古涵今,達者間能通之象數;見微知著,恒流靡自識其端倪。
三百六十之旬,地球獨轉;三萬六千之界,人鏡同看。
甘君由酉陽之秀山,趨楚南辰州界。
來會者兩節度使四鎮将,合詞曰:“某等之望旆旌也,甚于雲霓,側聞隴右之戰,回部多死聲;川東之征,白苗無鬥志。
乃今莅止,何以籌之。
”甘君問構亂之由,傷殘之狀。
皆曰:“厥初緻寇,則自武臣。
及叛形已成,而銷弭未能,轉施搏激。
又守土者自謂無虞,以至于傾敗也。
蓋紅苗之渠,賈所易種,生而詭谲,羁其部豪,先十年,别苗弄兵,某副使偕一鎮師出撫,此渠憬而來降,曾不知文吏多貪,武夫多暴耳。
則有腹地莠民,利其土壤,讦所出而思奪之,官罔秉正衡,袒于先入,因而盡索□布,殊無厭時,苗固道路以目矣。
又士卒驕橫,藉帥之威,牽其牲畜,發其蓋藏,疊亂其家室,苗之欲甘心也。
未嘗不請命于此渠也。
渠乃與前偾軍之某帥,結無倫理之兄弟,聯不嫁娶之婚姻。
某日與宴樂,忘乎食肉寝處皮者,環而脾睨。
悉犬與羊也,而假以火器之利,告以兵防之衰,渠始有逆謀,設醴伏甲,随行二百人,殉于苗窟。
此時司土者,率其壯丁,嬰城固守,以待援師。
苗猶不敢逞,乃戮數不侵叛之苗,懸首隘口,如以油止火,引使來矣。
城中又不設備,苗大至,官民潰奔,兵弁罔有統攝,變服為逋客,苗始知文吏貪而無謀,武夫暴而無勇,有如此也。
夫而後用我之火器以攻我,奪我之兵防以懼我,焚掠之慘,古所未聞。
一統軍之首,購有重赀;三司馬之家,燒無餘燼。
自辰星之次,延及鬼方,轉輸多被劫之民,招撫有受欺之使。
既進退之皆失,亦存亡而不知矣。
”甘君曰:“仆非能料賊者,但公等韬略,不外募鄉兵、招降賊,火空巢以立威,懸重賞以明信。
數者未嘗不當,行之亦貴合宜。
夫苗民梗化,知吾弱也。
仆聞諸道路,凡有進剿,降苗在前,鄉兵次之,而大軍為之後。
此必不得功之勢,非彼知吾弱而更示之以弱乎?降苗未圖奮鬥,必反蹙鄉民,而掣大軍之肘。
鄉民應募者,多欲報其私忿,勝則薄賞,敗無所懲,無不相率退矣。
大軍之中餒,積累彌多,又複自相驚呼?以至失律,至于奏績無期,始搜其空村,整旅以進。
名曰焚巢。
鋪張文告,獲賊首。
及以賊顱來者,量賞萬千貫,是又諱弱示強,而其弱更甚者也。
仆與諸君約,降苗勿用,置鄉兵于後軍,立營數十處,以牽制苗民,徐議攻取。
”衆皆曰:“樞密屢命合圍,兵勢苟分,散而不整,果計出萬全耶。
”甘君曰:“前此嘗合圍矣,而卒不勝者,人心各有所藉,賊志為之益堅。
今分兵,則分賊之心與力也,而我兵之心力大可用矣。
”衆皆懷疑懼退。
甘君自駐絕險地,調楚師二百人隸帳前。
季孫進曰:“結營絕險,所謂置之死地也,亦可以餌賊。
”化醇曰:“總帥善于用寡,真折沖之略;然寡者無不藏多,請煉納甲之術。
”木蘭曰:“帳後樵徑通粵西,下有巴蛇穴,唐堯時蛇被斬,遂空其居,有卒千人不足伏也。
”方會議間,有自寨後至者,蹑擔簦四人,則桑狷及常越、沙明、邬郁也。
甘君問曰:“從事曷以知仆駐此?”燭生曰:“惟此處苗人不設遊騎,吾故筮《易》得之。
”木蘭揖曰:“從事還識我否?”燭生殊未省。
甘君曰:“即甲子城中央井中之天女也,今出世為将矣!”燭生歎息。
二溜言曰:“某二人與邬郁,先數月至。
為苗所擒,送其帥,将為戮矣。
幸有故海賊小比目魚者,亦循州人,素識邬郁,為帥之前部,請于帥,并釋三人,總帥大旗以間道發,求旬日不得,适從事至,得與偕行也。
”甘君置酒款燭生,三人亦分酌。
飲酣,問樂般曰:“紅苗何日可平耶?”般對曰:“紅苗雖數十萬,不難驅除,其酋噩青氣,得古兵法,其成謀如山嶽之鎮也,其變計若江河之奔也。
能擒其一子兩将,彼心灰而智短,殆縛牢豕耳。
明公有數國士,會當合神智以佐膚功,第捷期未敢臆斷也。
”燭生問:“何客?”甘君曰:“此白苗之降君長也,故文學士,凡詢謀必及焉。
适副參有納甲之議,先生築城時,記嘗為之,可複煉乎?”燭生曰:“軍中當以麾下士卒施為,前此依神将值日用事耳。
乞選其徒以付天女,則不勞而有獲也。
”木蘭曰:“從事以吾為道流耶?”燭生曰:“易之藏諸用,即遁甲法,天女而謝不能,則前在廣州,何以五十舟師而寄百人鱗甲也。
”木蘭乃諾。
其明日,軍将以名冊進,楚師八千人,鄉兵二千人,請分幾處立寨?甘君曰:“分營十四處,每營置官兵四百名,鄉兵一百名,共官兵五千六百名,鄉兵一千四百名,大營撥官兵二百名,鄉兵二百名,馀兵俟定奪。
”燭生曰:“請以正兵為七營,法元武;奇兵為七營,法蒼龍;紅苗乃鹑火也,水以壓之而使敗,堅守者不動也。
木以引之而使疲,誘戰者不靜也。
正奇以衣甲辨色,正黑奇青,賊善守,則正亦為奇,盡青色。
賊善戰,則奇亦為正,盡黑色,均以旗色之青黑招之,旗色未變而動靜乖方,戮隊長以徇。
”甘君從之。
化醇曰:“正兵之方位,須三四聯屬,三才四時居乎其中。
奇兵之方位,須二五錯綜,二五星行到其際。
何如?”甘君曰:“是真得參兩之理。
”季孫曰:“元武之第一營,以少女主之,謝娘可矣。
蒼龍之第一營,以長男主之,矩兒可矣。
”甘君曰:“是又得剛柔之性。
”木蘭曰:“妾自以二百鄉兵,于巴蛇空谷中煉遁甲,助總帥大營。
”甘君曰:“更當以犷兒為策應使,常越、沙明、邬郁為偵探使,引鄉兵百名。
吾與桑從事、司馬正參、明副參、樂君五人,共帳幄部署大略。
”有使命至,讀敕書雲: 爾臣鼎,一戰而滅回賊,數詞而降白苗。
古者鷹揚虎拜之猷,正未識誰當伯仲矣。
入楚七人,惟爾所協力同心,以應國家運會,何入告猶斤斤也。
苗乃作慝,洞庭以南,蹂躏十之六七,朕以宵旰憂慮,寄爾屏藩,将在用命,王事治如一家,深恐旗幟紛如,自署某家軍,師中必有以矛攻盾之患。
今官兵雖已聽調,兩節度四鎮将,或功名之間,人自為令,雖不至國三君而無适從,主氣未凝,何以整旅。
夫三帥成擒,九節度
三百六十之旬,地球獨轉;三萬六千之界,人鏡同看。
甘君由酉陽之秀山,趨楚南辰州界。
來會者兩節度使四鎮将,合詞曰:“某等之望旆旌也,甚于雲霓,側聞隴右之戰,回部多死聲;川東之征,白苗無鬥志。
乃今莅止,何以籌之。
”甘君問構亂之由,傷殘之狀。
皆曰:“厥初緻寇,則自武臣。
及叛形已成,而銷弭未能,轉施搏激。
又守土者自謂無虞,以至于傾敗也。
蓋紅苗之渠,賈所易種,生而詭谲,羁其部豪,先十年,别苗弄兵,某副使偕一鎮師出撫,此渠憬而來降,曾不知文吏多貪,武夫多暴耳。
則有腹地莠民,利其土壤,讦所出而思奪之,官罔秉正衡,袒于先入,因而盡索□布,殊無厭時,苗固道路以目矣。
又士卒驕橫,藉帥之威,牽其牲畜,發其蓋藏,疊亂其家室,苗之欲甘心也。
未嘗不請命于此渠也。
渠乃與前偾軍之某帥,結無倫理之兄弟,聯不嫁娶之婚姻。
某日與宴樂,忘乎食肉寝處皮者,環而脾睨。
悉犬與羊也,而假以火器之利,告以兵防之衰,渠始有逆謀,設醴伏甲,随行二百人,殉于苗窟。
此時司土者,率其壯丁,嬰城固守,以待援師。
苗猶不敢逞,乃戮數不侵叛之苗,懸首隘口,如以油止火,引使來矣。
城中又不設備,苗大至,官民潰奔,兵弁罔有統攝,變服為逋客,苗始知文吏貪而無謀,武夫暴而無勇,有如此也。
夫而後用我之火器以攻我,奪我之兵防以懼我,焚掠之慘,古所未聞。
一統軍之首,購有重赀;三司馬之家,燒無餘燼。
自辰星之次,延及鬼方,轉輸多被劫之民,招撫有受欺之使。
既進退之皆失,亦存亡而不知矣。
”甘君曰:“仆非能料賊者,但公等韬略,不外募鄉兵、招降賊,火空巢以立威,懸重賞以明信。
數者未嘗不當,行之亦貴合宜。
夫苗民梗化,知吾弱也。
仆聞諸道路,凡有進剿,降苗在前,鄉兵次之,而大軍為之後。
此必不得功之勢,非彼知吾弱而更示之以弱乎?降苗未圖奮鬥,必反蹙鄉民,而掣大軍之肘。
鄉民應募者,多欲報其私忿,勝則薄賞,敗無所懲,無不相率退矣。
大軍之中餒,積累彌多,又複自相驚呼?以至失律,至于奏績無期,始搜其空村,整旅以進。
名曰焚巢。
鋪張文告,獲賊首。
及以賊顱來者,量賞萬千貫,是又諱弱示強,而其弱更甚者也。
仆與諸君約,降苗勿用,置鄉兵于後軍,立營數十處,以牽制苗民,徐議攻取。
”衆皆曰:“樞密屢命合圍,兵勢苟分,散而不整,果計出萬全耶。
”甘君曰:“前此嘗合圍矣,而卒不勝者,人心各有所藉,賊志為之益堅。
今分兵,則分賊之心與力也,而我兵之心力大可用矣。
”衆皆懷疑懼退。
甘君自駐絕險地,調楚師二百人隸帳前。
季孫進曰:“結營絕險,所謂置之死地也,亦可以餌賊。
”化醇曰:“總帥善于用寡,真折沖之略;然寡者無不藏多,請煉納甲之術。
”木蘭曰:“帳後樵徑通粵西,下有巴蛇穴,唐堯時蛇被斬,遂空其居,有卒千人不足伏也。
”方會議間,有自寨後至者,蹑擔簦四人,則桑狷及常越、沙明、邬郁也。
甘君問曰:“從事曷以知仆駐此?”燭生曰:“惟此處苗人不設遊騎,吾故筮《易》得之。
”木蘭揖曰:“從事還識我否?”燭生殊未省。
甘君曰:“即甲子城中央井中之天女也,今出世為将矣!”燭生歎息。
二溜言曰:“某二人與邬郁,先數月至。
為苗所擒,送其帥,将為戮矣。
幸有故海賊小比目魚者,亦循州人,素識邬郁,為帥之前部,請于帥,并釋三人,總帥大旗以間道發,求旬日不得,适從事至,得與偕行也。
”甘君置酒款燭生,三人亦分酌。
飲酣,問樂般曰:“紅苗何日可平耶?”般對曰:“紅苗雖數十萬,不難驅除,其酋噩青氣,得古兵法,其成謀如山嶽之鎮也,其變計若江河之奔也。
能擒其一子兩将,彼心灰而智短,殆縛牢豕耳。
明公有數國士,會當合神智以佐膚功,第捷期未敢臆斷也。
”燭生問:“何客?”甘君曰:“此白苗之降君長也,故文學士,凡詢謀必及焉。
适副參有納甲之議,先生築城時,記嘗為之,可複煉乎?”燭生曰:“軍中當以麾下士卒施為,前此依神将值日用事耳。
乞選其徒以付天女,則不勞而有獲也。
”木蘭曰:“從事以吾為道流耶?”燭生曰:“易之藏諸用,即遁甲法,天女而謝不能,則前在廣州,何以五十舟師而寄百人鱗甲也。
”木蘭乃諾。
其明日,軍将以名冊進,楚師八千人,鄉兵二千人,請分幾處立寨?甘君曰:“分營十四處,每營置官兵四百名,鄉兵一百名,共官兵五千六百名,鄉兵一千四百名,大營撥官兵二百名,鄉兵二百名,馀兵俟定奪。
”燭生曰:“請以正兵為七營,法元武;奇兵為七營,法蒼龍;紅苗乃鹑火也,水以壓之而使敗,堅守者不動也。
木以引之而使疲,誘戰者不靜也。
正奇以衣甲辨色,正黑奇青,賊善守,則正亦為奇,盡青色。
賊善戰,則奇亦為正,盡黑色,均以旗色之青黑招之,旗色未變而動靜乖方,戮隊長以徇。
”甘君從之。
化醇曰:“正兵之方位,須三四聯屬,三才四時居乎其中。
奇兵之方位,須二五錯綜,二五星行到其際。
何如?”甘君曰:“是真得參兩之理。
”季孫曰:“元武之第一營,以少女主之,謝娘可矣。
蒼龍之第一營,以長男主之,矩兒可矣。
”甘君曰:“是又得剛柔之性。
”木蘭曰:“妾自以二百鄉兵,于巴蛇空谷中煉遁甲,助總帥大營。
”甘君曰:“更當以犷兒為策應使,常越、沙明、邬郁為偵探使,引鄉兵百名。
吾與桑從事、司馬正參、明副參、樂君五人,共帳幄部署大略。
”有使命至,讀敕書雲: 爾臣鼎,一戰而滅回賊,數詞而降白苗。
古者鷹揚虎拜之猷,正未識誰當伯仲矣。
入楚七人,惟爾所協力同心,以應國家運會,何入告猶斤斤也。
苗乃作慝,洞庭以南,蹂躏十之六七,朕以宵旰憂慮,寄爾屏藩,将在用命,王事治如一家,深恐旗幟紛如,自署某家軍,師中必有以矛攻盾之患。
今官兵雖已聽調,兩節度四鎮将,或功名之間,人自為令,雖不至國三君而無适從,主氣未凝,何以整旅。
夫三帥成擒,九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