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七 鎖骨菩薩下世
關燈
小
中
大
擲生生之果,隻羨安仁;飛種種之花,都緣迦葉。
渴鳏思飲,母也不啻慈悲;姹女數錢,子嗟将無唐突。
噩青氣聞瑪知古被擒,即遣縛樂般曰:“王之子,乃至破老師之鏡,還甘鼎之軍,王之投孤,如以餌釣鳌;孤之待王,直引伥害虎。
若命甘鼎歸吾老師,吾亦安忍殺王?”般曰:“老師未死而誅仆,仆不能無怨。
吾子倘還而輔君,君自可有功。
”噩命釋縛禁锢之,一人呈書。
噩見是知古手筆,即有喜色,閱書曰: 知古白:夫鏡者,先自鏡而後鏡人。
若己能鏡人而不免為人所鏡,則鄙人之受困于樂子是已!狂狫之識,初無益于大王,而親之如父兄,尊之即師保,于是昧于苦縣之訓,敢為天下先。
三寶之原,已失其一,雖欲竭智盡能以報知己,其可得乎?所以不即死者,乘甘帥不殺之機,行樂子來歸之策。
其父樂般且勿戮,羁縻焉以待反哺之烏。
若此子景從,人與鏡還,鏡主人亦不沒漢營也。
藏密秘計,幸固存之。
噩得書亟以示般,般曰:“但令來使見仆尚存,即所以答書也。
”噩命其人至,謂曰:“與吾坐者即樂王,歸語老師,仍如尊命。
”其人叩頭謝曰:“百聞不如一見,今見樂王,訛言并息矣!請以所見歸告瑪師也。
”遂還大營,陳其說于甘君。
犷兒還謝知古,甘君曰:“樂君得瑪師一書,重于九鼎,憂懷暫釋矣。
有副參之□謝娘,尚羁苗中,能無患否?”知古曰:“待入宮見嫉之年,即攜手同歸之日,拔茅連帚,如磁石引針耳。
”燭生曰:“瑪師神人,圖中桃葉桃根之語,不相印耶,願明公勿憂。
”幕客皆退,許史兩都督入謝曰:“身荷國家豢養厚恩,由禁禦宿衛之臣,出鎮丹徼,遇敵不能死,大□而僅存,總帥遣将來援,出之雪窖之中,還于日輪之下,曾未作舟僑之徇,仍免圖于禁之降,頸血尚溫,心魂彌悸,分當激發,以答恩施。
”即下拜。
甘君曰:“公等辱國,吾罪安逃?苟顧犬補牢,可以一朝而雪三敗也!願勉旃!”兩都督進詞曰:“總帥可聞東西兩路近事乎?”甘君曰:“若何?”對曰:“李節使被蠻女圍于來鳳,郭節使為妖人困于西鄉。
此道路之言也。
甘君大驚,未幾,兩處各有請救書至,問兩都督曰:“何處宜先援?”皆答曰:“聞來鳳之圍甚急,且蠻女能誘蕃漢人得其死力,不比西鄉妖人。
惟恃役神鬼也,似宜先策東路,乃檄朗州金大都督,以本部一千人援李節使,而季孫參謀,其駐辰州之事,即以許都督代。
”木蘭進曰:“既蠻女倡亂,妾請往治之。
”甘君曰:“吾固知非天女不可。
”遂偕季孫去辰州。
會金大都督之師,馳赴來鳳,乘夜突圍入。
李節使遣将出迎,與金大都督司馬季孫及木蘭相見。
木蘭問曰:“何物獠婢,敢稱兵犯上耶?”李節使曰:“始利川縣村人,入山掘地,得女人骨節,皆連環鎖子,村人見而遁逃。
明日去覓骨已無有,惟見美女倩妝巧笑,立空際語雲:‘我鎖骨菩薩也,唐世為洛陽婦人,交八十一男而死,已證菩提果矣。
今應劫運複出,當夭四秀才、殺五進士以應一九之數;又淫六十三健兒以應七九之數。
為假後九月,反本還原,再不入塵世也。
’是女年十九矣,入山中,則鳥見之而回翔;行水際,則魚見之而跳躍。
彼率其野合之衆,侈為朋淫之家,壯士掣電,盡是叛兒;美男如雲,俱為食其。
置面首者,月且數人;充下陳者,歲凡千輩也。
”木蘭乃隐形入其營,見蠻女搦管抽思,自題畫幅雲: 骨何珊珊耶?語何關關耶?肌膚冰雪,住藐姑射之山耶?朝暮雨雲,又高堂之客十二鬟耶。
歸于釋氏,為忍辱之仙人;入彼宮中,惑無愁之天子。
一桃而殺三人,一日而進七十二士,其心如市,其門如水。
形雖可得而描,神不可得而似。
後署阿修羅少主慶喜行看子,乃僧繇化身所寫,辄書九十字,索五君題。
書畢,歎曰:“以色度人而戕其身,何衆生之宜仇我而反德我也;以海消欲而益其毒,何吾生之福淫而至禍淫也。
”言未既,有揮而進者,有文在其容思媚為其事,言曰:“卿何德于仆,其豕交獸畜而已;仆何至為卿禍,乃魚網鴻罹而已。
”蠻女大笑,謂侍婢“請四學士偕來,為我寫照。
”旋複有四公至庭中,伫而遙望,翩其來遲,巾服高華,視履貴重。
一揖後,各就坐。
女曰:“昨遊騎出掠,獲一士人,願呈其技。
為主人傳神阿堵中,自己倡于前,五君盍随于後?”揮□者振筆疾書雲: 蛾眉螓首,巧以瓠犀開笑口;腰素肩成,施粉施朱總欠精。
人間天上,覓得瓊漿群可饷;狎客留題,不為芭蕉夢亦迷。
後署東宮學士蜀前進士向道應教題。
又一人題雲: 噫!絕妙丹青絕妙詞,瑤姬在,千載令人疑。
後署黔中進士今充北宮學士列前龜恭賦。
又一人曰:“主家天人,吐屬跌宕,兩學士詩餘皆絕唱也。
鄙為試帖,非真館閣遺風耳。
”曰: 本以菩提樹,而為女子身。
拈花開頓悟,證果記前因。
月殿從呼姊,雲峰誤作神。
雙雙俱誓旦,六六自成春。
悉緻今良士,旁求古幸臣。
合歡甯獨寐,異味必同珍。
遂有乘風翰,應無失水鱗; 相思貪鳳髓,不見索猩唇。
安道工傳秘,僧繇幻寫真。
戲當憐翡翠,圖豈羨麒麟。
才壓元兼白,名羞虢與秦。
鲰生誰固寵,争效捧心颦。
後署公主命西宮學士、江南西道進士牛心題。
又一人豔若李桃,清比珠玉,前曰:“仆行年二十一矣,主家收之帳中愛而忘醜,不敢無詞以對也。
”雲: 桃花流水即天台,雲液同分次第杯。
近侍豔稱魔女樂,遠臣慚乏谪仙才。
因耽舊夢柔腸轉,為索新詩笑臉開。
與我周旋甯作我,清光如玉照人來。
後署中宮學士前癸未進士杜承瓘撰詩。
又一人須髯如戟,濡墨為草書雲: 天宮玉妃舞如意,凝睇龜山水環翠。
張碩羊權老下方,斑龍已待扶桑辔。
渴鳏思飲,母也不啻慈悲;姹女數錢,子嗟将無唐突。
噩青氣聞瑪知古被擒,即遣縛樂般曰:“王之子,乃至破老師之鏡,還甘鼎之軍,王之投孤,如以餌釣鳌;孤之待王,直引伥害虎。
若命甘鼎歸吾老師,吾亦安忍殺王?”般曰:“老師未死而誅仆,仆不能無怨。
吾子倘還而輔君,君自可有功。
”噩命釋縛禁锢之,一人呈書。
噩見是知古手筆,即有喜色,閱書曰: 知古白:夫鏡者,先自鏡而後鏡人。
若己能鏡人而不免為人所鏡,則鄙人之受困于樂子是已!狂狫之識,初無益于大王,而親之如父兄,尊之即師保,于是昧于苦縣之訓,敢為天下先。
三寶之原,已失其一,雖欲竭智盡能以報知己,其可得乎?所以不即死者,乘甘帥不殺之機,行樂子來歸之策。
其父樂般且勿戮,羁縻焉以待反哺之烏。
若此子景從,人與鏡還,鏡主人亦不沒漢營也。
藏密秘計,幸固存之。
噩得書亟以示般,般曰:“但令來使見仆尚存,即所以答書也。
”噩命其人至,謂曰:“與吾坐者即樂王,歸語老師,仍如尊命。
”其人叩頭謝曰:“百聞不如一見,今見樂王,訛言并息矣!請以所見歸告瑪師也。
”遂還大營,陳其說于甘君。
犷兒還謝知古,甘君曰:“樂君得瑪師一書,重于九鼎,憂懷暫釋矣。
有副參之□謝娘,尚羁苗中,能無患否?”知古曰:“待入宮見嫉之年,即攜手同歸之日,拔茅連帚,如磁石引針耳。
”燭生曰:“瑪師神人,圖中桃葉桃根之語,不相印耶,願明公勿憂。
”幕客皆退,許史兩都督入謝曰:“身荷國家豢養厚恩,由禁禦宿衛之臣,出鎮丹徼,遇敵不能死,大□而僅存,總帥遣将來援,出之雪窖之中,還于日輪之下,曾未作舟僑之徇,仍免圖于禁之降,頸血尚溫,心魂彌悸,分當激發,以答恩施。
”即下拜。
甘君曰:“公等辱國,吾罪安逃?苟顧犬補牢,可以一朝而雪三敗也!願勉旃!”兩都督進詞曰:“總帥可聞東西兩路近事乎?”甘君曰:“若何?”對曰:“李節使被蠻女圍于來鳳,郭節使為妖人困于西鄉。
此道路之言也。
甘君大驚,未幾,兩處各有請救書至,問兩都督曰:“何處宜先援?”皆答曰:“聞來鳳之圍甚急,且蠻女能誘蕃漢人得其死力,不比西鄉妖人。
惟恃役神鬼也,似宜先策東路,乃檄朗州金大都督,以本部一千人援李節使,而季孫參謀,其駐辰州之事,即以許都督代。
”木蘭進曰:“既蠻女倡亂,妾請往治之。
”甘君曰:“吾固知非天女不可。
”遂偕季孫去辰州。
會金大都督之師,馳赴來鳳,乘夜突圍入。
李節使遣将出迎,與金大都督司馬季孫及木蘭相見。
木蘭問曰:“何物獠婢,敢稱兵犯上耶?”李節使曰:“始利川縣村人,入山掘地,得女人骨節,皆連環鎖子,村人見而遁逃。
明日去覓骨已無有,惟見美女倩妝巧笑,立空際語雲:‘我鎖骨菩薩也,唐世為洛陽婦人,交八十一男而死,已證菩提果矣。
今應劫運複出,當夭四秀才、殺五進士以應一九之數;又淫六十三健兒以應七九之數。
為假後九月,反本還原,再不入塵世也。
’是女年十九矣,入山中,則鳥見之而回翔;行水際,則魚見之而跳躍。
彼率其野合之衆,侈為朋淫之家,壯士掣電,盡是叛兒;美男如雲,俱為食其。
置面首者,月且數人;充下陳者,歲凡千輩也。
”木蘭乃隐形入其營,見蠻女搦管抽思,自題畫幅雲: 骨何珊珊耶?語何關關耶?肌膚冰雪,住藐姑射之山耶?朝暮雨雲,又高堂之客十二鬟耶。
歸于釋氏,為忍辱之仙人;入彼宮中,惑無愁之天子。
一桃而殺三人,一日而進七十二士,其心如市,其門如水。
形雖可得而描,神不可得而似。
後署阿修羅少主慶喜行看子,乃僧繇化身所寫,辄書九十字,索五君題。
書畢,歎曰:“以色度人而戕其身,何衆生之宜仇我而反德我也;以海消欲而益其毒,何吾生之福淫而至禍淫也。
”言未既,有揮而進者,有文在其容思媚為其事,言曰:“卿何德于仆,其豕交獸畜而已;仆何至為卿禍,乃魚網鴻罹而已。
”蠻女大笑,謂侍婢“請四學士偕來,為我寫照。
”旋複有四公至庭中,伫而遙望,翩其來遲,巾服高華,視履貴重。
一揖後,各就坐。
女曰:“昨遊騎出掠,獲一士人,願呈其技。
為主人傳神阿堵中,自己倡于前,五君盍随于後?”揮□者振筆疾書雲: 蛾眉螓首,巧以瓠犀開笑口;腰素肩成,施粉施朱總欠精。
人間天上,覓得瓊漿群可饷;狎客留題,不為芭蕉夢亦迷。
後署東宮學士蜀前進士向道應教題。
又一人題雲: 噫!絕妙丹青絕妙詞,瑤姬在,千載令人疑。
後署黔中進士今充北宮學士列前龜恭賦。
又一人曰:“主家天人,吐屬跌宕,兩學士詩餘皆絕唱也。
鄙為試帖,非真館閣遺風耳。
”曰: 本以菩提樹,而為女子身。
拈花開頓悟,證果記前因。
月殿從呼姊,雲峰誤作神。
雙雙俱誓旦,六六自成春。
悉緻今良士,旁求古幸臣。
合歡甯獨寐,異味必同珍。
遂有乘風翰,應無失水鱗; 相思貪鳳髓,不見索猩唇。
安道工傳秘,僧繇幻寫真。
戲當憐翡翠,圖豈羨麒麟。
才壓元兼白,名羞虢與秦。
鲰生誰固寵,争效捧心颦。
後署公主命西宮學士、江南西道進士牛心題。
又一人豔若李桃,清比珠玉,前曰:“仆行年二十一矣,主家收之帳中愛而忘醜,不敢無詞以對也。
”雲: 桃花流水即天台,雲液同分次第杯。
近侍豔稱魔女樂,遠臣慚乏谪仙才。
因耽舊夢柔腸轉,為索新詩笑臉開。
與我周旋甯作我,清光如玉照人來。
後署中宮學士前癸未進士杜承瓘撰詩。
又一人須髯如戟,濡墨為草書雲: 天宮玉妃舞如意,凝睇龜山水環翠。
張碩羊權老下方,斑龍已待扶桑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