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控訴書

關燈
第二天,郭祥和他的連隊在山坡上的小松樹林裡休息待命。

     郭祥參加了班裡的戰鬥檢讨會回來,看見李風躲在一塊大石崖下,坐在背包上,低着頭,聚精會神地在寫什麼。

    他笑着問: “大李,又偷着給你愛人寫信了吧?” “哪裡!哪裡!”大李把臉擡起來,也笑着說。

     郭樣說: “你們這些知識分子就是行。

    叫我三下五除二就完了,你們一提筆就沒個完,寫信還得描寫個風景兒,什幺山呀,水呀,雲呀,月呀,像一部長篇小說。

    ” “連長,你的信不長,可是寫得勤哪!”李風笑着說,“你給小楊寫信,光我就碰到好幾次了。

    ” 郭祥哈哈大笑,用手一指: “瞧,你的反擊炮火比美國鬼子來得還快:今天不管怎麼說,你得讓我欣賞欣賞!” 郭祥說着,就過來搶信。

    李風并不躲避,嘿嘿一笑。

    說: “連長,你又犯主觀了!” 郭祥抓過一看,是一個黃皮硬殼的筆記本,已經在口袋裡磨損了。

    一揭開,裡面都是曲曲彎彎的外國字,還夾着一張西洋年輕女人的照片。

    郭祥問: “這是誰的?” 李風說,這就是那個英國下士寫的半本筆記。

    昨天夜裡送他們上汽車到俘虜營去,他很激動,掏出手絹,擦了擦眼淚,汽車開動後,才看到地下有這個本子,想是他掏手絹的時候失落的,送還他已經來不及了。

    團政委聽說,命令趕快翻譯出來…… “寫的還有點兒意思嗎?”郭祥問。

     “有點兒意思。

    ”李風說,“他們的裝備那樣好為什麼打了敗仗,叫我看這是一個很好的注解。

    ” “好,我也看看!” 郭祥說着。

    接過李風的譯文,坐在松軟的草地上,點着一支英國“555”牌香煙,一面抽着,一面看起來…… (一) 我本來深信:二次大戰帶來了持久的和平。

    那時候,我帶着凱旋而歸的心情離開了軍隊,與可愛的麗薩結了婚。

    我們相信,再也不會遭受另一次大戰的不幸了。

     然而,戰争爆發了!今天我突然接到被征召入伍的通知。

    真是沒有想到,沒有想到…… 晚上,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麗薩。

    麗薩哭了。

    她問我:朝鮮究竟在哪裡?朝鮮與我們有什麼關系?我無法回答她,因為這同樣也是我想不通的問題。

    而且特别使我憤恨的是:我的後備期隻剩了一個月,也許到不了朝鮮就到期了。

    為什麼他們一定要召回我,召回我這個已經結婚的人? (二) 我拖着沉重的步子去報到。

    在那裡我看到那些後備兵們,一個個臉色灰暗。

    沒有話,比我的心情好不了多少。

     軍衣發下來了,我們誰也不理它,照舊穿着便服,又堅持穿了四天。

     頭天演習,雨打濕了軍衣。

    第二天演習,我們又都穿上了便服,以緻弄得演習不成。

     (三) 一個禮拜後,舉行了一次大演習。

    正在射擊時,一個家夥大聲哭叫起來,在射擊場上亂跑亂鑽,隻好把他送入醫院。

    終于以“戰争恐怖病”而退伍。

    事後才知道他是裝的。

    他和他的妻子在街上散步,被我撞上了,他說:“你們不要譏笑我,我實在沒有别的選擇!我可以毫不慚愧地告訴你,我不願到朝鮮去,因為我不理解為什麼進行這場戰争。

    ” 這以後,很多人的病和傷口都“犯”了,為了不上船,盡量裝得嚴重。

     這種情形,我從來沒見到過。

     (四) 行前放了兩個禮拜的假,簽了份保證書:如不按時回來,就受到軍法審判。

     在這期間,我到我父母的家裡告别。

    我的奶媽哭了。

    我的父親喝得醺醺大醉,他拍着桌子罵道:“這是一場該死的戰争!應該讓決定參戰的混蛋們去嘗嘗炮火的滋味!” 雖然我和我的麗薩整天呆在一起,并且去郊遊了兩次,但已經沒有任何樂趣。

    它仿佛已經被什麼人奪去了。

     (五) 啟程的時間到了。

     當我們到達掃桑浦敦時,有謠言說,找們不會離開英格蘭,要留下來等待朝鮮事變的發展。

    這種看法,像肥皂泡一般很快地破滅。

    船隻和軍樂隊早準備好了。

     我們在這個可詛咒的日子——1950年10月2日14才上船。

     軍樂隊吹奏起來。

    通常他們總受到出國人的歡迎,可這次卻挨夠了臭罵。

    士兵們紛紛向他們頭上擲便士,叫他們滾開點;還向他們喝倒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