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金媽媽
關燈
小
中
大
地張開兩臂把郭祥抱住,用半通的中國話說:
“這個的不行!不行!”她指指自己的胸口,又指指郭祥和喬大夯,“有阿媽妮,就有你們!……辦法的我有。
” 這天,老媽媽提前做了晚飯,喂了郭祥,又硬逼着喬大夯把兩大銅碗飯吃下去。
大夯不吃,她就拿起銅勺來喂,弄得大夯脖粗臉紅,怪不好意思,隻好把兩大銅碗飯都吃下去了。
飯後,她又找出一條繩子,把被褥捆好。
等天色黑下來,就叫大夯背起郭祥,帶上槍支,自己頂着被褥,把屋門、柴門全都鎖了。
自己在前面引路,上了屋後的山坡。
山坡上有兩座新墳。
繞過新墳,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徑。
因為草深路小,小徑幾乎被掩蓋得看不見了。
大夯緊緊跟着老媽媽的腳步,穿行在山腰裡,向着一條更幽僻的山溝走去。
約摸走了十幾裡路,在迷離的月光下,看見前面有一座高高的懸崖,上面長着兩三棵古松。
懸崖旁邊是一個陡坡,被長年的流水沖得坡坡坎坎。
老媽媽走到這裡停住腳步,打打手勢,叫喬大夯要小心一點。
接着,就攀着灌木叢,上了陡坡。
大夯也跟了上去。
沒提防,有幾隻宿鳥,從腳下驚起,噗愣愣地飛到山那邊去了。
大夯不由地打了一個趔絆,定神一看,懸崖旁邊,有一個自然洞,洞口有半人來高。
老媽媽把包袱放下,叫大夯把郭祥也放下來。
兩個人就貓着腰鑽了進去。
大夯劃了根火柴一看,裡面地方倒不小,完全可以直起腰來,中間還有一塊平平的石頭,像一盤大坑。
老媽媽用裙子拂了拂上面的土,又鑽出去,抱了一抱嵩草鋪上。
接着又展開被褥,鋪得平平的,讓大夯把郭祥抱進來躺下。
老媽媽臨走,撫摩着郭祥的頭說:“阿德兒,好好睡吧!關系的沒有。
”說過,慈祥地笑了一笑,就出了洞口走了。
第二天天還不亮,老媽媽就把飯送來。
還拿來了兩個銅碗,兩把銅勺兒,一把沙壺。
飯和酸菜都很多,足夠一天吃的。
沙壺是供他們燒水用的,這個洞子角裡就不斷地滴哒着清冽的泉水。
老媽媽為了在天亮以前趕回,沒有停多久,就下山去了。
“這樣下去,總不是個辦法。
”郭祥心中想道。
“阿媽妮一早兒就送了飯來,她想必過了半夜就得起床。
做了飯,又得摸着黑,爬山過嶺。
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也不過如此。
何況阿媽妮已經這麼大年紀,長此下去,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麼辦呢?……”想到這裡,他的淚蛋蛋就滾到枕頭上去了。
再加上洞子裡叮咚叮咚的滴水聲,也更使他難以入睡。
大還沒有大亮,大夯就輕輕地起了床到外面觀察動靜;剛轉回來,郭祥就掙紮着坐起來說: “大個兒!老這樣子可不行呵。
你今天扶着我走幾步吧!” “連長,”大夯笑着說,“叫我看還不行呢。
” “怎麼不行?”郭祥說,“老這麼躺着,就是塊鐵也生鏽了。
” 大夯從洞角的水汪裡,舀了半銅碗水,給郭祥濕了手巾,讓他搽了擦臉。
郭祥顯得更精神了,扶着大夯,就要下來。
大夯勸他不聽,隻好用力攙扶着。
哪知他的左腳剛一沾地,疼得“哎喲”了一聲,差點兒跌到地上。
腦門上的汗珠子也乓乓地落了下來。
“逞強不行呵,連長。
”大夯輕聲地埋怨着,“老百姓常說,傷筋動骨要100天呢。
”郭祥一時無話,隻好在鋪上老老實實地坐下了。
哪知進洞的第三天又出現了意外情況。
這天早晨,老媽媽沒有來山上送飯,郭祥他們還以為有事誤了,并不在意。
可是晌午過後,大夯出去望了多次,也不見蹤影。
郭祥就懷疑,是不是出了什麼變故。
天黑以後,他正要派大夯前去探問,老媽媽來了。
她把盛飯的瓦罐往地上一放,一面喘氣,一面抱歉地說: “阿德兒!把你們餓壞了吧?” 郭祥劃了根火柴一看,見老媽媽頭上紮着繃帶,白衣上還有幾縷血迹,吃驚地問: “阿媽妮!出了什麼事了?” 老媽媽搖了搖頭,笑着說:“沒有什麼,你們快點吃吧!” 郭祥和大夯,都着急得什麼似的,向阿媽妮表示,如果不講,這飯就不吃了。
老媽媽才告訴他們:昨天晚上,治安隊突然闖到她的家裡搜查,問她的兒子是否回來了。
最後,沒有搜查出什麼東西,就把她打了一頓,搶了一些東西走了。
郭祥和大夯聽了,心中十分難過。
郭祥覺得,自己作為一個革命戰士,不能保護人民,反而使阿媽妮受了連累,怎麼還能住下去呢?就拉着阿媽妮的手說: “阿媽妮!我的傷也好得差不多了,你就讓我們走吧!” 老媽媽聽郭祥又說要走,顯然生了氣,好半天沒有言語。
呆了一陣,才咕濃了一句什麼,接着站起身來,一面撩起裙子擦淚,一面鑽出了洞口。
“阿媽妮!阿媽妮!” 郭祥一連叫了兩聲,見老媽媽沒有答言,就對喬大夯說:“大夯!快,快去喊大娘回來!” 大夯貓着腰出了洞子,又叫: “阿媽妮!阿媽妮!你回來一下。
” 可是老媽媽已經下了陡坡,頭也不回的走了。
“真糟!”郭祥捶着床鋪,後悔不疊地說:“我又犯了主觀主義……”
” 這天,老媽媽提前做了晚飯,喂了郭祥,又硬逼着喬大夯把兩大銅碗飯吃下去。
大夯不吃,她就拿起銅勺來喂,弄得大夯脖粗臉紅,怪不好意思,隻好把兩大銅碗飯都吃下去了。
飯後,她又找出一條繩子,把被褥捆好。
等天色黑下來,就叫大夯背起郭祥,帶上槍支,自己頂着被褥,把屋門、柴門全都鎖了。
自己在前面引路,上了屋後的山坡。
山坡上有兩座新墳。
繞過新墳,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徑。
因為草深路小,小徑幾乎被掩蓋得看不見了。
大夯緊緊跟着老媽媽的腳步,穿行在山腰裡,向着一條更幽僻的山溝走去。
約摸走了十幾裡路,在迷離的月光下,看見前面有一座高高的懸崖,上面長着兩三棵古松。
懸崖旁邊是一個陡坡,被長年的流水沖得坡坡坎坎。
老媽媽走到這裡停住腳步,打打手勢,叫喬大夯要小心一點。
接着,就攀着灌木叢,上了陡坡。
大夯也跟了上去。
沒提防,有幾隻宿鳥,從腳下驚起,噗愣愣地飛到山那邊去了。
大夯不由地打了一個趔絆,定神一看,懸崖旁邊,有一個自然洞,洞口有半人來高。
老媽媽把包袱放下,叫大夯把郭祥也放下來。
兩個人就貓着腰鑽了進去。
大夯劃了根火柴一看,裡面地方倒不小,完全可以直起腰來,中間還有一塊平平的石頭,像一盤大坑。
老媽媽用裙子拂了拂上面的土,又鑽出去,抱了一抱嵩草鋪上。
接着又展開被褥,鋪得平平的,讓大夯把郭祥抱進來躺下。
老媽媽臨走,撫摩着郭祥的頭說:“阿德兒,好好睡吧!關系的沒有。
”說過,慈祥地笑了一笑,就出了洞口走了。
第二天天還不亮,老媽媽就把飯送來。
還拿來了兩個銅碗,兩把銅勺兒,一把沙壺。
飯和酸菜都很多,足夠一天吃的。
沙壺是供他們燒水用的,這個洞子角裡就不斷地滴哒着清冽的泉水。
老媽媽為了在天亮以前趕回,沒有停多久,就下山去了。
“這樣下去,總不是個辦法。
”郭祥心中想道。
“阿媽妮一早兒就送了飯來,她想必過了半夜就得起床。
做了飯,又得摸着黑,爬山過嶺。
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也不過如此。
何況阿媽妮已經這麼大年紀,長此下去,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麼辦呢?……”想到這裡,他的淚蛋蛋就滾到枕頭上去了。
再加上洞子裡叮咚叮咚的滴水聲,也更使他難以入睡。
大還沒有大亮,大夯就輕輕地起了床到外面觀察動靜;剛轉回來,郭祥就掙紮着坐起來說: “大個兒!老這樣子可不行呵。
你今天扶着我走幾步吧!” “連長,”大夯笑着說,“叫我看還不行呢。
” “怎麼不行?”郭祥說,“老這麼躺着,就是塊鐵也生鏽了。
” 大夯從洞角的水汪裡,舀了半銅碗水,給郭祥濕了手巾,讓他搽了擦臉。
郭祥顯得更精神了,扶着大夯,就要下來。
大夯勸他不聽,隻好用力攙扶着。
哪知他的左腳剛一沾地,疼得“哎喲”了一聲,差點兒跌到地上。
腦門上的汗珠子也乓乓地落了下來。
“逞強不行呵,連長。
”大夯輕聲地埋怨着,“老百姓常說,傷筋動骨要100天呢。
”郭祥一時無話,隻好在鋪上老老實實地坐下了。
哪知進洞的第三天又出現了意外情況。
這天早晨,老媽媽沒有來山上送飯,郭祥他們還以為有事誤了,并不在意。
可是晌午過後,大夯出去望了多次,也不見蹤影。
郭祥就懷疑,是不是出了什麼變故。
天黑以後,他正要派大夯前去探問,老媽媽來了。
她把盛飯的瓦罐往地上一放,一面喘氣,一面抱歉地說: “阿德兒!把你們餓壞了吧?” 郭祥劃了根火柴一看,見老媽媽頭上紮着繃帶,白衣上還有幾縷血迹,吃驚地問: “阿媽妮!出了什麼事了?” 老媽媽搖了搖頭,笑着說:“沒有什麼,你們快點吃吧!” 郭祥和大夯,都着急得什麼似的,向阿媽妮表示,如果不講,這飯就不吃了。
老媽媽才告訴他們:昨天晚上,治安隊突然闖到她的家裡搜查,問她的兒子是否回來了。
最後,沒有搜查出什麼東西,就把她打了一頓,搶了一些東西走了。
郭祥和大夯聽了,心中十分難過。
郭祥覺得,自己作為一個革命戰士,不能保護人民,反而使阿媽妮受了連累,怎麼還能住下去呢?就拉着阿媽妮的手說: “阿媽妮!我的傷也好得差不多了,你就讓我們走吧!” 老媽媽聽郭祥又說要走,顯然生了氣,好半天沒有言語。
呆了一陣,才咕濃了一句什麼,接着站起身來,一面撩起裙子擦淚,一面鑽出了洞口。
“阿媽妮!阿媽妮!” 郭祥一連叫了兩聲,見老媽媽沒有答言,就對喬大夯說:“大夯!快,快去喊大娘回來!” 大夯貓着腰出了洞子,又叫: “阿媽妮!阿媽妮!你回來一下。
” 可是老媽媽已經下了陡坡,頭也不回的走了。
“真糟!”郭祥捶着床鋪,後悔不疊地說:“我又犯了主觀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