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狂歡聲中

關燈
志願軍總部充滿一片歡快的氣氛。

     第三次戰役,于1950年的除夕之夜突然發動,迅速突破了敵三八線的防禦陣地。

    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并肩作戰,經過連續七晝夜的進攻,前進了80至110公裡.殲敵一萬九千餘人,将敵驅趕到北緯37度線南北地區,使漢城又重獲解放。

    這一勝利使全世界為之震動,敵人内部吵成了一片,而全世界的進步人士卻眉開眼笑。

    許多人都認為,把敵人趕下海上,解放全朝鮮,已經是指日可待,而坐在志願軍總部的這位53歲的光頭軍人,披着件舊大衣在雪地上轉來轉去,經過反複考慮,卻下了一道命令,讓他指揮下的數十萬大軍斷然停止追擊,就地休整。

     _二次戰役之後,志願軍總部已經移到平壤附近的君子裡了。

    彭總也就離開了他那個半山坡上的術屋.搬進這裡的新居。

    由于他在個人防空上那種衆所周知的不在乎的态度,早有人向軍委反映,毛主席和周總理都來過電報,要求指揮所“速建堅固的防空洞,萬勿疏忽”。

    指出“疏忽”已經是一種批評,“萬勿疏忽”那就帶有足夠的嚴格意味。

    參謀長拿到這樣的電報,自然笑逐顔開,彭總也就失去了最後的抵抗能力。

    但是也考慮到這位司令員不願住防空洞的心情,于是聰明的參謀長就想了一個辦法,緊緊銜接着右洞口,蓋了一間木闆房。

    裡面是洞,外面是房,平時就在房内辦公,遇到空襲,不用出屋就到了洞内。

    這無疑是一個絕妙的折衷方案,彭總自然樂于接受。

    于是他就搬到這個新居來了。

     由于小張的辛苦經營,室内已經布置得很像樣子。

    四處闆壁上糊了舊報紙,挂着軍用地圖。

    除了那張遭子彈打穿又經過補綴的行軍床外,小張還用空子彈箱壘了一個頗大的寫字台,上面鋪着黃色軍毯,擺着他那個象牙包邊的放大鏡和大銅墨盒,乍一看相當堂皇。

    窗外,樹木不少,如果是夏天,濃密的綠蔭将會嚴嚴實實地蓋住這座新居;而現在不過是疏枝朗朗,霜花滿樹而已。

     今天,彭總顯得特别悠閑。

    昨晚我駐朝大使來電話說,蘇聯大使将于今天前來拜訪,但不知何時可到。

    今天又是星期日,沒有計劃别的事情。

    小張升起了一大枯木炭火,給彭總沏了杯湖南綠茶。

    彭總一面喝茶。

    想起了幾乎忘記的前幾天吩咐小張的事。

    原來小張在家裡有一個未婚妻.在蘭州時彼此通信很勤,前兒天,彭總忽然發覺小張很長時間不去信了。

    彭總問起這事,小張滿不在乎地說: “我已經去過信,跟她吹了。

    ” “為麼事吹了?” “我嫌她土。

    ” “噢,你嫌她土?”彭總火了,“我問你,你是從哪裡來的?你曉得我是幹什麼的?告你說,我就是捋扁擔出身。

    沒有農民,我們能把天下打下來嗎?” 小張挨了一頓猛批,不言聲了。

    沉了半晌,才結結巴巴地說: “我本來還是挺喜歡她的,就怕将來别人說她土。

    ” 彭總哼了一聲,指着他說: “土?我看就是有點土氣好。

    剛進城幾天,你就忘了本。

    明天趕快給她去封信道歉!” 小張連忙點頭答應。

    但是,因為軍務繁忙,彭總卻把這件事忘了。

    今天才又想起來。

     “小鬼,我跟你說的那封信,你寫了嗎?”彭總喝着茶問。

     “寫了。

    ”小張紅紅臉說。

     “能給我看看嗎?” 小張很不好意思地從上衣口袋裡把信掏出來。

    彭總戴上老花鏡,接過信看道: 小綿同志: 我狠對不住你。

    我們的事叫首長知到了,我認識到自己鹘誤了,我狠難受,我是一個革命戰士,這是不應該的,我願和你好,請你元涼。

     張秋囤1951年1月7日彭總看完信,點點頭說: “這就對頭了嘛!就是錯别字太多,來,我替你改改。

    ” 說完。

    他烤了烤手,從桌子上撿了一支粗大的鉛筆,把裡面的錯别字一個個改正了,還指着這些字對小張說: “知道不能寫成這個‘到’,我跟你說過好幾次了。

    ‘錯’字你也給搬了家,來來,我看着你寫一遍。

    ” 小張紅着臉,接過鉛筆,像拿着幾十斤重的東西似的,一筆一畫,把幾個錯字都重新寫了一遍。

    彭總笑着說: “後面再添個‘敬禮’呀!想想還有别的話沒有,真是個傻家夥!” 小張嘿嘿一笑,聽見外面有腳步聲響,就慌慌張張把信收到口袋裡。

    彭總擡頭一看,幾位副司令員已經說笑着走,進來。

    馮慧手裡還提着一個小白口袋,他在彭總眼前晃了一晃,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