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黃山石室
關燈
小
中
大
。
八手羅刹飛撲而來的人,被逼得後退不疊,站在門口數尺之外,目中綠光暴射,口中呷呷尖笑道:“好哇,姓路的,這三年你裝作的很像,原來你武功并未失去!” 她這一退,李如雲趕緊抱着君箫,返到了白發老人身後。
白發老人突然腰背一挺,右手從地上拔起七八尺長一根鐵樁,縱聲大笑道:“老賊婆,說起來路某倒要感謝你這三年時間,替我護法之功。
” 隻聽八手羅刹身後,響起一個蒼老聲音,問道:“厲九娘,這人可是路五?” 八手羅刹突然身形一閃,讓開數尺,說道:“司老怪,你可要會會錢神路五爺麼?” 那蒼老的聲音并未搶上前來,隻是乾咳一聲道:“老夫傳聞路五得到天都老人遺留的黃山石屋圖,不知可有此事?” 錢神路五爺(白發老人)雙目緊盯着門口,防兩人沖進門來,因他右手雖然拔起了一根鐵樁,但左肩穿着琵琶骨的鐵鍊,還栓在鐵樁上,鐵樁還埋在地下,此時已無暇再拔。
而且右手鐵樁,足有八尺來長,鐵鍊又穿在琵琶骨上,對方二人,被堵在門外,還能應付。
如果被他們沖入屋内,他左肩鐵鍊,隻有五尺來長,又拴在地上,進退困難,右手雖握着一根鐵樁,也無法和人近身相搏。
因此隻是嚴神戒備,大笑一聲道:“司兄問得好,路某雖得了黃山石屋圖,但三年前就中了老賊婆的暗算,被她用鐵鍊穿了琵琶骨,一身功力,幾乎盡廢,這張圖還會在兄弟身上麼?” 蒼老聲音狂笑道:“厲九娘,那是在你身上了!” 呼的一聲,一道爪影,朝八手羅刹肩後抓去。
入手羅刹身形一閃,避了開去,尖聲叱道:“老不死,你相信他說的話麼?” 蒼老聲音道:“老夫覺得他被你囚禁于此,乃是事實。
” 八手羅刹怒聲道:“老婆子要是得到了,還會把他囚在這裡麼?” 蒼老聲音道:“這話倒也有理,那是路五不肯說了?” 八手羅刹冷哼道:“不信,你去問問他。
” 随着話聲,人影閃動之際,竟然退開了數尺。
但見身材高大的駝背老人,已在洞口不遠現身,沉聲道:“路老五,此話當真?” 八手羅刹尖笑道:“老不死,目下情形,依老婆子之見,咱們應該合力把他拏下再說,不然,老婆子三年時光白費,隻怕連這隻煮熟了的鴨子,都要飛走了。
” 駝背老人沉聲道:“不錯。
” 二字出口,身形一晃,朝門口搶了進來。
路五爺大喝一聲,右手一抖,八尺鐵樁漾起鬥大一個槍花,朝門口直送過去。
駝背老人眼看這一杖勢沉力猛,不宜和他硬拚,沖到門口的身子,便行刹住。
八手羅刹一下移到他身後,尖聲道:“老不死,快沖進去呀!” 左手化爪,趁機朝他肩後抓落。
駝背老人眼觀八面,耳聽八方,刹住前撲之勢的同時。
身子一偏,向旁問出,他應變雖已夠快,但仍然被八手羅刹爪風掠着肩頭掃過。
他避開爪勢,倏地轉過身子,沉喝道:“厲九娘,你敢暗算老夫!” 随手一掌,擊了過去。
八手羅刹右手推出,冷哼道:“老不死,你這是做什麼?” 但聽蓬然一聲輕震,兩人雙掌接實,各自後退了一步。
八手羅刹白發飄飛,冷冷說道:“你不敢進去,老婆子去。
” 雙肩一晃,十指箕張,緩緩朝門口逼來。
路五爺在這一瞬工夫,左手握着鐵鍊,已把另一根鐵樁拔了起來,雙手分握兩根鐵樁,凜然道:“誰敢進來。
” 右手一舉,鐵樁朝門口逼來的八手羅刹迎面點去。
門外是一個四方形的天井,足有一丈見方,但這道門戶,隻容得一人出入。
路五爺雖被穿了琵琶骨;但他功力驚人,鐵樁一送之勢,一股強烈的暗勁,卻已湧到門口。
八手羅刹不敢和他硬接,腳下退後了一步。
他兩根鐵樁,施展不開,你隻要逼住他杖頭,就可搶進去了。
路五爺大大笑道:“司兄要不要試試?” 駝背老人沉聲道:“老夫正有此意。
” 雙手蓄勢,舉步逼進門口。
路五爺大笑道:“司兄小心了。
” 左手鐵樁“呼”的一聲,直搗過去。
“來得好!” 駝背老人早就蓄勢待發,喝聲出口,右手一掌迎着擊出,一股強猛掌風,發如猛飙,飛卷而出,果然逼住了杖勢。
路五爺大笑道:“司兄再接我一招。
” 右手起處,鐵樁挾着勁風聲,當胸搗去。
駝背老人吐氣聞聲,又是一掌劈擊而出,一團罡氣,如同有物,逼住了路五爺第二根鐵樁。
八手羅刹一見有機可乘,身形一閃,正侍從兩人之間欺入。
李如雲看出情形不對,一時無計可施,突然想到入手羅刹交給自己的一袋梧桐子||離魂子,立即扣在指上,用力朝門外彈去。
離魂子脫手射出,立即化作蓬綠煙,在門外四散開來! 駝背老人見多識廣,不待綠煙散開,雙腳一頓,騰身躍起。
八手羅刹身邊自然有“離魂于”的解藥;但一時措手不及,也隻好跟着騰身躍起,口中厲聲喝道:“小丫頭,你給我當心些,老婆子不會放過你的。
” 路五爺手執兩支鐵樁,迅快趕到門口,把左手鐵樁,交到右手,呼呼劈出兩掌。
他窖中空氣較薄,一團綠色濃煙,經他掌風激蕩,漸漸朝上浮動,緩慢升起。
路五爺自然想到離魂子是九幽門的獨門迷香,八手羅刹身上當然會有解藥,她之匆匆離去,顯系一時措手不及,那麼她隻要取出解藥,自然很快就會回來的。
路五爺琵琶骨,穿着兩條鐵鍊,雙手隻好握着兩根鐵樁當兵刃使,不但在地窖中施展不開手腳,隻要有人欺近了身,就無法動手。
因此他劈出兩掌,就是好讓“離魏子”所化一團綠煙,盡快上升。
凡是煙霧,都是往上升的,經他掌風一道,籠罩一丈方圓的綠煙,果然很快就冉冉上升。
路五爺還有些放心不下,緊接着又劈出兩掌,如濤掌風,又把綠色迷煙逼上了數尺。
他那還怠慢,口中低喝一聲:“小姑娘,快随老朽出去。
” 喝聲出口,人已一個箭步,沖出門口。
這真是說時遲,那時快,八手羅刹回到上面,匆匆把解藥納入口中。
此時綠煙雖然上升,但這天井似的地窖,上下足有八九丈深,從上面望下來,依然綠煙彌漫,她不知錢神路五爺已經沖出門口,身形一沉,朝綠煙中飛撲而下。
路五爺沖出天井,(門外是四方形的一個小天井,足有一丈方廣)就聽到頭頂疾風飒然,一道人影從綠煙中疾撲下來! 他根本沒有看清來的是司老怪?還是八手羅刹? 口中大喝一聲,雙手揮舞,兩根八尺長的鐵樁,猶如雙龍攪水,幻起一片杖影,把丈許力圓的天井上空,悉數封住。
八手羅刹也是久經大敵之人,下撲的人,突然發覺腳下勁風如潮,路五爺揮動兩根鐵樁,朝上迎戰,心頭不由大吃一驚。
須知她身子懸空下撲,全無着力之處,縱然武功高強,也無法收得住勢,急切之間,猛吸一口真氣,雙手朝下疾拍兩掌,藉着掌風下擊,撞在對方揮起的杖頭上,産生反彈之力,雙手一劃,身子斜飛出去,右手疾快絕倫的一伸,五指如鈎,抓住了石壁凹凸的邊緣,再疾提真氣,腳尖一點石壁。
一個人朝上竄起,回了上去。
這一手,當真夠驚險,若是換了一個人,怎麼也收不住勢,那就非傷在路五爺揮動的兩根鐵樁之上不可。
路五爺揮動鐵樁,眼看八手羅刹撲下來的人,憑着一口真氣,又及時回了上去,心頭也暗暗驚凜,忖道:“這老賊婆一身武功,果然非同小可!” 心念轉動,不覺大笑一聲道:“老賊婆,你怎麼又回去了?” 隻聽八手羅刹尖厲的叫道:“姓路的,你也别想上來!” “哈哈!” 司老怪在上面發出一聲大笑,說道:“不錯,咱們就這樣和他耗下去。
” 隻聽八手羅刹尖聲道:“用不着和他耗,老婆子自有辦法對付他。
” 她外号八手羅刹,九幽門多的是鬼門道。
司老怪乾咳道:“那就看你的了。
” 這兩人,顯然是聯上手了。
路五爺逼退入手羅刹之際,李如雲聽了路五爺的招呼,雙手抱着君箫,跟着走出。
也就在此時,世聽波波兩聲,兩點碧綠的火焰,從籠罩上空的綠煙中直射而下! 李如雲雙手抱着君箫,但她左掌中,依然托着那顆紅色的夜光珠子。
她隻知道這顆夜光珠,黑夜裡能發紅光,原是拿着作為照明之用,那知從上面射下來的雨點碧焰,經珠光一照,倏然熄滅。
李如雲還沒有察覺,但錢神路五爺見識多廣,已經看出李如雲手中珠光有異,心中一喜,但此刻上面有兩名邪派頂尖高手,虎視眈眈,伺機而動,時機緊迫,一時也無暇多說。
迅快奔到左首壁下,(地窖石門長在天井右首)雙手放下鐵樁,連起全身功力,排山運掌,往裡推去。
說也奇怪,那石壁經他一推,泥土簌簌下落,緩緩出現了一道高可及人,寬約三尺的門戶。
好在一團綠色濃煙,還籠罩了小天井的上空,并未散去,是以上面的人,無法看清楚。
錢神路五爺迅快回過身來,朝李如雲招招手,示意她趕快進去。
李如雲不敢怠慢,抱着君箫當先進入了石門之中。
錢五爺手握兩根鐵樁,跟着走入,然後又緩緩推上石門,才舒了口氣道:“他們大概暫時還不會下來,就算下來,一時也不易找到這道門戶,不過這是時間問題,他們遲早總會找到的,我們還是快些走吧。
” 李如雲隻覺這門内像是一條長長的甬道,裡面一片幽暗,珠光隻能照到一丈左右,看不到前面景物,不覺問道:“老前輩,這條路可通向外面麼?” 錢神路五爺微微搖頭道:“不……” 李如雲這一回顧,瞥見路五爺肩頭衣衫,似是滲出血水,不覺吃驚道:“老前輩,你負了傷?” 路五爺苦笑道:“老朽被老賊婆穿了琵琶骨,三年來,一直沒有掙動,鐵鍊已和皮肉結連一起,方才和他們動手,用力過猛,自然要皮破血流了。
” 李如雲道:“晚輩身上帶着金創藥,讓晚輩給你老上了藥再走不遲。
” 路五爺微微搖頭道:“不用了,這兩條鐵鍊穿着琵琶骨,鐵鍊未去,上了藥也是沒有用的。
” 李如雲哦了一聲道:“老前輩,晚輩身上有一柄短劍,極為鋒利,平日普通刀劍,一削即斷,穿在老前輩肩上的這兩條鐵鍊,有這麼粗,不知是否削斷?” 說着,騰出右手,從腰間抽出一柄二尺來長的短劍,聽“铮”然一聲,寒光耀目,宛如一泓秋水,森寒逼人! 路五爺目光一亮,由衷的贊道:“好劍!” 李如雲随手遞了過去,說道:“老前輩試試看。
” 路五爺接過短劍,但覺劍鋒其薄如紙。
雖極鋒利;但鐵鍊粗逾拇指,而且還是精鋼鑄成,一時隻怕損了李如雲的寶刀,不敢用力,隻是朝鍊上輕輕削去。
這一創,但聽“嗤”的一聲,左首一條鐵鍊,居然應手而斷。
李如雲大喜過望,啊道:“老前輩,果然削斷了。
” 路五爺一呆,忽然縱笑道:“這是天助我路五了。
” 話聲中,劍交左手,再輕輕一揮,削落了右肩的鐵鍊,随手把劍遞還給李如雲,說道: “姑娘先把劍收好了,待會還須借用此劍呢。
” 李如雲收起短劇,放下君箫,從身邊革囊中取出一個玉盒,說道:“老前輩鐵鍊已去,現在可以上金創藥了。
” 路五爺也不推辭,由李如雲給他上了金創藥、自己撕下半截長衫,讓他給自己包紮妥當,從地上拾起一根鐵鍊,當作兵刃,然後含笑道:“老朽替姑娘帶路咱們快走吧。
” 當先舉步,朝裡行去。
李如雲跟在他身後而行,一面問道:“老前輩,你還沒有說呢,這條路,通到那裡?” 路五爺腳下走的很快,一面說道:“這條路不通外面。
” “不通外面?” 李如雲急急問道:“那麼我們到那裡去呢?” 路五爺道:“你方才不是聽他們說過‘黃山石屋圖’麼?咱們走的這條,就是石屋捷徑。
” 李如雲問道:“什麼叫做石屋捷徑?” 路五爺道:“這是百年前一位武林異人天都老人遺留下來的‘黃山石屋圖’,他在黃山某一山谷中,發現了一處深藏山腹的石屋,後來道成之日,就自封于石室之中,但又恐後世無人知道,特地手繪了一幅‘石屋圖’留傳有緣,據說石屋之中,有天都老人手錄的武功秘岌,和他煉制的‘七返金丹’……” 李如雲道:“晚輩知道了,老前輩依照‘黃山石屋圖’,找到了石屋,這條路,就是通往石屋去的了。
” 路五爺道:“你說的也差不多。
老朽找到了石屋山,也找到了石屋捷徑,但還沒有找到石屋。
” 李如雲道:“老前輩這話怎麼說呢?” 路五爺笑了笑道:“這座小山,就是石屋山,當然,石屋山,是天都老人自己取的名字,外人并不知道。
老朽是從他四句題窦詩參悟出來的。
” 兩人邊說邊走,李如雲跟在路五爺身後,隻覺這條并不寬敞的甬道,雖然黝黑如墨,但一路行來,好像繞着大圈子一般,一直向右轉着圓圈,心中暗暗奇怪,忍不住問道:“老前輩,這條路像是在轉着圓圈!” 路五爺道:“不錯,咱們再走一回,就會回到方才走過的地方了,所以我說隻找到石屋捷徑,并沒有找到石屋,唉,這四句題畫詩,太玄奧了,老朽隻參詳了前面兩句,最主要的關鍵,好像是在第三句;但老朽始終沒有參詳得出來。
” 李如雲腳下一停,問道:“老前輩,這四句詩怎麼說的,你可不可以念給晚輩聽聽?” 路五爺道:“當然可以,姑娘秀外慧外中,聰穎過人,也許可以參詳得出來。
” 想了想,念道:“虎踞龍蟠石屋山,九重泉底見玄關;仙緣咫尺求羊角。
記取爐中七返丹。
” 他不待李如雲發問,接着說道:“第一句‘虎踞龍蟠石屋山’,說的并非此山形勢而是說石屋山中的石屋,有虎踞和龍播之形,如以左青龍,右白虎來說,方才放棺木的那間石室在右,呈正方,正是虎踞,這條甬道在右,屈如龍蟠,正應了第一句。
” 李如雲沒有作聲。
路五爺續道:“第二句‘九重泉底認玄關’,老朽幾經查考,當年天都老人曾在這座小山頂上,結廬隐居,老朽依據山頂地形,挖掘到九丈左右,首先發現了右邊那間石室,豈非就是見到玄關了?” 李如雲隻是靜靜的聽着。
依然沒有作聲。
路五爺口氣微頓,又道:“至于第三句‘仙緣咫尺’,是說找到石屋捷徑,也隻能随着甬道打轉,仍然無法找到石屋,豈非仙緣咫尺?這關鍵大概就在‘求羊角’三個字上了,因為第四句‘記取爐中七返丹’?隻是說:你進了石屋,莫要忘了取爐中的七返丹。
因此這‘求羊角’三個字就十分重要了,求,求取之意,隻不知道‘羊角’,又是什麼?” “羊角?……” 李如雲口中沉吟道,忽然她發覺抱着的君箫,身子居然比方才溫暖了許多,心中不禁一喜,說道:“老前輩,我大哥身上,此剛才溫和的多了。
” 路五爺回頭望去,隻見李如雲雙手抱着她大哥,左手抱着她大哥,右手那顆發紅光的珠子,貼着她大哥的身上,相距極近,不覺心中一動,想起方才八手羅刹打下來的兩點碧焰,經珠光照射,嗤然熄滅之事。
暗自忖道:“入手羅刹使用的暗器,自然都是九幽門所練的陰邪之物,莫非她這顆珠子,具有純陽離火之性,能克制陰寒邪毒不成?” 心念一轉,随口問道:“姑娘手中這顆珠子,從那裡來的?” 李如雲道:“這是先母遺留之物。
” 路五爺道:“姑娘可知此珠名稱,和它的用途麼?” 李如雲聽他隻是追問珠子來曆,心中覺得奇怪,說道:“先母過世,晚輩還隻有十歲,這顆珠子,就一直佩在晚輩身上,聽先母說,此珠能避邪避毒,好像叫天什麼珠,晚輩想不起來了。
” “天什麼珠?” 路五爺突然神光一注,問道:“是不是天蜈珠?” 李如雲“啊”了一聲,喜道:“老前輩說對了,就是天蜈朱,你怎麼知道的?” 路五爺大笑道:“果然是天蜈朱,哈哈,如果此珠佩在令兄身上,‘陰極掌’也傷不了他了。
” 李如雲聽得大喜問道:“老前輩,天蜈朱能治‘陰極掌’麼?” 路五爺道:“天蜈珠秉離火之精而生,專門克制一切陰邪寒毒,如果把此珠佩在身上‘陰極掌’是極陰極寒之氣,自然無法侵襲了。
” 李如雲道:“那我把此珠佩到大哥身上去就好了。
” 路五爺笑道:“令兄寒毒已發,再佩上去,也未必有效;但鑒于姑娘手托此珠,抱着令兄,可使令兄身子回溫,足見此珠也許可以驅除令兄身上的寒氣,隻是在甬道之中,不宜替令兄療治……” 李如雲道:“那要到那裡去才能治療呢?” 路五爺道:“老朽帶你來此,原想天都老人精于歧黃,他丹室之中,必然會遺留寒毒的丹藥,咱們隻要找到石屋,令兄也得救了。
” 李如雲問道:“老前輩一定能找得到麼?” 路五爺道:“石屋就在眼前,咱們這條甬道,就是環繞着石屋而行,隻是仙緣咫尺,不得其門而入。
” 李如雲道:“那麼老前輩快找啊!” 路五爺道:“方才咱們邊說邊走,有姑娘珠光照路,老朽一直在窮盡目力,用心搜索,怎奈一路行來,兩邊石壁雖然粗糙不平,但他詩上說的羊角。
根本連一點影子也沒有……” 話聲甫落,突聽一聲夜枭般的尖笑,傳了過來:“老不死,你急什麼?咱們既然講定了,還怕沒有你的份麼?” 接着隻聽司老怪的聲音說道:“老夫是因路五早已走的沒有影子,要你走的快些。
” 八手羅刹尖笑道:“你悄悄靠近老婆子身後,想出手偷襲,難道還是假的?” 司老怪道:“這就是你多心了,老夫若要出手偷襲,還會讓你發覺麼?” 兩人話聲似是還在遠處,但聽來甚是清晰。
李如雲吃驚道:“他們也進來了!” 路五爺突然腳下一停,說道:“他們進來的好快,姑娘快把天蜈珠收起,讓他們先過去。
” 李如雲依言收起天蜈珠。
路五爺右手緊握鐵樁,回過身去,低聲說道:“前面就是岔道交叉之處了,姑娘随我來,隻是要放輕腳步,不可出聲。
” 話聲中,舉步往前行去。
李如雲跟着他身後而行,走了約莫一箭來路。
黑暗之中,隻聽路五爺低聲道:“好了,咱們就在這裡等一等再走。
” 兩人貼着石壁,停站下來,過沒多久,但見八手羅刹手中拏着一支綠陰陰的火筒,白發飛揚,當先朝右首甬道中急步走去。
敢情因甬道太過幽暗,是以不敢走得太快,尤其她手中那支火筒,噴出來的火舌,足有的六寸高,碧綠的火焰,照在她臉上,更覺猙獰可怕。
司老怪跟在她身後,相距八尺來遠,雙目炯炯,雙手當胸,似乎是耳目并用。
步步為營。
這兩人為了追蹤錢神路五爺,雖然暫時釋去前嫌,聯手合作;但顯然仍是各懷鬼胎,互存戒心。
路五爺等他們步聲遠去,不由輕輕歎息一聲道:“咱們雖然先了一步,但石屋近在咫尺,羊角難求,如今這兩個老魔頭又闖了進來,對咱們的找尋工作,平添了許多麻煩……” 李如雲道:“老前輩,他們不知底蘊,自然更不容易找得到,咱們不如暫且退出,讓他們去轉上幾圈,找不到一點頭緒,自然也會退走,等他們走了再來不好麼?” 她耽心君箫寒毒,自然急于出去,好替他治療。
路五爺苦笑道:“不成啊,老朽身中九幽門的奇毒,如果奇毒未解,不能見到天光,隻有及早找到石屋,天都老人遺留的‘天樞解毒丹’才能得救。
” 李如雲道:“這……” 路五爺道:“姑娘不用心急,咱們既然進來了,總得再仔細找找,令兄傷勢,有天蜈珠護持,老朽保證不緻再惡化下去,隻要找到石屋,天都老人遺留的丹藥,決可立起沉痾,如果實在找不到,老朽也想到了另一個辦法。
” 李如雲道:“老前輩想到了什麼辦法呢?” 路五爺壓低聲音道:“這條甬道,繞着一個大圓圈。
咱們雖然找不到石屋門戶,但石屋必然在這圓圈之中,應該沒有問題,姑娘身邊這柄短劍,削鐵如泥,定非尋常之物,咱們真要找不到石屋門戶,有此利器,隻要找到适當地點,也許能破壁而入,這麼一來,雖然破壞了天都老人藏真之地,但時機所迫,那也顧不得了……” 說到這裡,接道:“他們已經過去了一回,咱們隻能跟在他們身後,才不會被他們發覺。
” 說完,放輕腳步,緩緩朝前走去。
李如雲聽他說的也是有理,到了此時,也隻好跟下去再說。
錢神路五爺對這條圓環的甬道,十分熟悉,自然用不着燈光,尤其此刻甬道中進來了兩個勁敵,自然更不能有絲毫光亮。
甬道中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就算面對面站着一個人,也一樣瞧不到人影,但因甬道深處山腹,隻有一個出口,因此任何一點聲音,都會傳出老遠。
路五爺對這一點自然也知之甚稔,他這一起步,就輕如狸貓,不着半點聲音,同時除了耳目并用,步步為營,還用上了鼻子。
甬道中既然看不到東西,無形之中眼睛就失去了效用,除了充分利用耳朵,辨聽對方動靜,鼻子自然也可派上用場,用來嗅吸對方人體的氣味,藉以辨别對方過去了有多久,是否隐身暗處? 他這樣甯神靜息,戒備行進,走了一段路,蓦地嗅到一陣淡淡的人體氣味! 這氣味竟然就在左邊數尺之外傳來,心頭這一驚,非同小可,立即停住了行進的腳步,他不願對方發現自己,因此刹住身形之後,正待悄悄後退。
甬道中幽黑如墨,你看不見他,他當然也看不見你;但你可以用嗅覺聞到對方身上的氣味,對方自然也會聞到你身上的氣味。
路五爺正待後退,突聽“呼”的一聲,一股強猛絕倫的掌風,迎面直劈過來! 此人居然一聲不作,就
八手羅刹飛撲而來的人,被逼得後退不疊,站在門口數尺之外,目中綠光暴射,口中呷呷尖笑道:“好哇,姓路的,這三年你裝作的很像,原來你武功并未失去!” 她這一退,李如雲趕緊抱着君箫,返到了白發老人身後。
白發老人突然腰背一挺,右手從地上拔起七八尺長一根鐵樁,縱聲大笑道:“老賊婆,說起來路某倒要感謝你這三年時間,替我護法之功。
” 隻聽八手羅刹身後,響起一個蒼老聲音,問道:“厲九娘,這人可是路五?” 八手羅刹突然身形一閃,讓開數尺,說道:“司老怪,你可要會會錢神路五爺麼?” 那蒼老的聲音并未搶上前來,隻是乾咳一聲道:“老夫傳聞路五得到天都老人遺留的黃山石屋圖,不知可有此事?” 錢神路五爺(白發老人)雙目緊盯着門口,防兩人沖進門來,因他右手雖然拔起了一根鐵樁,但左肩穿着琵琶骨的鐵鍊,還栓在鐵樁上,鐵樁還埋在地下,此時已無暇再拔。
而且右手鐵樁,足有八尺來長,鐵鍊又穿在琵琶骨上,對方二人,被堵在門外,還能應付。
如果被他們沖入屋内,他左肩鐵鍊,隻有五尺來長,又拴在地上,進退困難,右手雖握着一根鐵樁,也無法和人近身相搏。
因此隻是嚴神戒備,大笑一聲道:“司兄問得好,路某雖得了黃山石屋圖,但三年前就中了老賊婆的暗算,被她用鐵鍊穿了琵琶骨,一身功力,幾乎盡廢,這張圖還會在兄弟身上麼?” 蒼老聲音狂笑道:“厲九娘,那是在你身上了!” 呼的一聲,一道爪影,朝八手羅刹肩後抓去。
入手羅刹身形一閃,避了開去,尖聲叱道:“老不死,你相信他說的話麼?” 蒼老聲音道:“老夫覺得他被你囚禁于此,乃是事實。
” 八手羅刹怒聲道:“老婆子要是得到了,還會把他囚在這裡麼?” 蒼老聲音道:“這話倒也有理,那是路五不肯說了?” 八手羅刹冷哼道:“不信,你去問問他。
” 随着話聲,人影閃動之際,竟然退開了數尺。
但見身材高大的駝背老人,已在洞口不遠現身,沉聲道:“路老五,此話當真?” 八手羅刹尖笑道:“老不死,目下情形,依老婆子之見,咱們應該合力把他拏下再說,不然,老婆子三年時光白費,隻怕連這隻煮熟了的鴨子,都要飛走了。
” 駝背老人沉聲道:“不錯。
” 二字出口,身形一晃,朝門口搶了進來。
路五爺大喝一聲,右手一抖,八尺鐵樁漾起鬥大一個槍花,朝門口直送過去。
駝背老人眼看這一杖勢沉力猛,不宜和他硬拚,沖到門口的身子,便行刹住。
八手羅刹一下移到他身後,尖聲道:“老不死,快沖進去呀!” 左手化爪,趁機朝他肩後抓落。
駝背老人眼觀八面,耳聽八方,刹住前撲之勢的同時。
身子一偏,向旁問出,他應變雖已夠快,但仍然被八手羅刹爪風掠着肩頭掃過。
他避開爪勢,倏地轉過身子,沉喝道:“厲九娘,你敢暗算老夫!” 随手一掌,擊了過去。
八手羅刹右手推出,冷哼道:“老不死,你這是做什麼?” 但聽蓬然一聲輕震,兩人雙掌接實,各自後退了一步。
八手羅刹白發飄飛,冷冷說道:“你不敢進去,老婆子去。
” 雙肩一晃,十指箕張,緩緩朝門口逼來。
路五爺在這一瞬工夫,左手握着鐵鍊,已把另一根鐵樁拔了起來,雙手分握兩根鐵樁,凜然道:“誰敢進來。
” 右手一舉,鐵樁朝門口逼來的八手羅刹迎面點去。
門外是一個四方形的天井,足有一丈見方,但這道門戶,隻容得一人出入。
路五爺雖被穿了琵琶骨;但他功力驚人,鐵樁一送之勢,一股強烈的暗勁,卻已湧到門口。
八手羅刹不敢和他硬接,腳下退後了一步。
他兩根鐵樁,施展不開,你隻要逼住他杖頭,就可搶進去了。
路五爺大大笑道:“司兄要不要試試?” 駝背老人沉聲道:“老夫正有此意。
” 雙手蓄勢,舉步逼進門口。
路五爺大笑道:“司兄小心了。
” 左手鐵樁“呼”的一聲,直搗過去。
“來得好!” 駝背老人早就蓄勢待發,喝聲出口,右手一掌迎着擊出,一股強猛掌風,發如猛飙,飛卷而出,果然逼住了杖勢。
路五爺大笑道:“司兄再接我一招。
” 右手起處,鐵樁挾着勁風聲,當胸搗去。
駝背老人吐氣聞聲,又是一掌劈擊而出,一團罡氣,如同有物,逼住了路五爺第二根鐵樁。
八手羅刹一見有機可乘,身形一閃,正侍從兩人之間欺入。
李如雲看出情形不對,一時無計可施,突然想到入手羅刹交給自己的一袋梧桐子||離魂子,立即扣在指上,用力朝門外彈去。
離魂子脫手射出,立即化作蓬綠煙,在門外四散開來! 駝背老人見多識廣,不待綠煙散開,雙腳一頓,騰身躍起。
八手羅刹身邊自然有“離魂于”的解藥;但一時措手不及,也隻好跟着騰身躍起,口中厲聲喝道:“小丫頭,你給我當心些,老婆子不會放過你的。
” 路五爺手執兩支鐵樁,迅快趕到門口,把左手鐵樁,交到右手,呼呼劈出兩掌。
他窖中空氣較薄,一團綠色濃煙,經他掌風激蕩,漸漸朝上浮動,緩慢升起。
路五爺自然想到離魂子是九幽門的獨門迷香,八手羅刹身上當然會有解藥,她之匆匆離去,顯系一時措手不及,那麼她隻要取出解藥,自然很快就會回來的。
路五爺琵琶骨,穿着兩條鐵鍊,雙手隻好握着兩根鐵樁當兵刃使,不但在地窖中施展不開手腳,隻要有人欺近了身,就無法動手。
因此他劈出兩掌,就是好讓“離魏子”所化一團綠煙,盡快上升。
凡是煙霧,都是往上升的,經他掌風一道,籠罩一丈方圓的綠煙,果然很快就冉冉上升。
路五爺還有些放心不下,緊接着又劈出兩掌,如濤掌風,又把綠色迷煙逼上了數尺。
他那還怠慢,口中低喝一聲:“小姑娘,快随老朽出去。
” 喝聲出口,人已一個箭步,沖出門口。
這真是說時遲,那時快,八手羅刹回到上面,匆匆把解藥納入口中。
此時綠煙雖然上升,但這天井似的地窖,上下足有八九丈深,從上面望下來,依然綠煙彌漫,她不知錢神路五爺已經沖出門口,身形一沉,朝綠煙中飛撲而下。
路五爺沖出天井,(門外是四方形的一個小天井,足有一丈方廣)就聽到頭頂疾風飒然,一道人影從綠煙中疾撲下來! 他根本沒有看清來的是司老怪?還是八手羅刹? 口中大喝一聲,雙手揮舞,兩根八尺長的鐵樁,猶如雙龍攪水,幻起一片杖影,把丈許力圓的天井上空,悉數封住。
八手羅刹也是久經大敵之人,下撲的人,突然發覺腳下勁風如潮,路五爺揮動兩根鐵樁,朝上迎戰,心頭不由大吃一驚。
須知她身子懸空下撲,全無着力之處,縱然武功高強,也無法收得住勢,急切之間,猛吸一口真氣,雙手朝下疾拍兩掌,藉着掌風下擊,撞在對方揮起的杖頭上,産生反彈之力,雙手一劃,身子斜飛出去,右手疾快絕倫的一伸,五指如鈎,抓住了石壁凹凸的邊緣,再疾提真氣,腳尖一點石壁。
一個人朝上竄起,回了上去。
這一手,當真夠驚險,若是換了一個人,怎麼也收不住勢,那就非傷在路五爺揮動的兩根鐵樁之上不可。
路五爺揮動鐵樁,眼看八手羅刹撲下來的人,憑着一口真氣,又及時回了上去,心頭也暗暗驚凜,忖道:“這老賊婆一身武功,果然非同小可!” 心念轉動,不覺大笑一聲道:“老賊婆,你怎麼又回去了?” 隻聽八手羅刹尖厲的叫道:“姓路的,你也别想上來!” “哈哈!” 司老怪在上面發出一聲大笑,說道:“不錯,咱們就這樣和他耗下去。
” 隻聽八手羅刹尖聲道:“用不着和他耗,老婆子自有辦法對付他。
” 她外号八手羅刹,九幽門多的是鬼門道。
司老怪乾咳道:“那就看你的了。
” 這兩人,顯然是聯上手了。
路五爺逼退入手羅刹之際,李如雲聽了路五爺的招呼,雙手抱着君箫,跟着走出。
也就在此時,世聽波波兩聲,兩點碧綠的火焰,從籠罩上空的綠煙中直射而下! 李如雲雙手抱着君箫,但她左掌中,依然托着那顆紅色的夜光珠子。
她隻知道這顆夜光珠,黑夜裡能發紅光,原是拿着作為照明之用,那知從上面射下來的雨點碧焰,經珠光一照,倏然熄滅。
李如雲還沒有察覺,但錢神路五爺見識多廣,已經看出李如雲手中珠光有異,心中一喜,但此刻上面有兩名邪派頂尖高手,虎視眈眈,伺機而動,時機緊迫,一時也無暇多說。
迅快奔到左首壁下,(地窖石門長在天井右首)雙手放下鐵樁,連起全身功力,排山運掌,往裡推去。
說也奇怪,那石壁經他一推,泥土簌簌下落,緩緩出現了一道高可及人,寬約三尺的門戶。
好在一團綠色濃煙,還籠罩了小天井的上空,并未散去,是以上面的人,無法看清楚。
錢神路五爺迅快回過身來,朝李如雲招招手,示意她趕快進去。
李如雲不敢怠慢,抱着君箫當先進入了石門之中。
錢五爺手握兩根鐵樁,跟着走入,然後又緩緩推上石門,才舒了口氣道:“他們大概暫時還不會下來,就算下來,一時也不易找到這道門戶,不過這是時間問題,他們遲早總會找到的,我們還是快些走吧。
” 李如雲隻覺這門内像是一條長長的甬道,裡面一片幽暗,珠光隻能照到一丈左右,看不到前面景物,不覺問道:“老前輩,這條路可通向外面麼?” 錢神路五爺微微搖頭道:“不……” 李如雲這一回顧,瞥見路五爺肩頭衣衫,似是滲出血水,不覺吃驚道:“老前輩,你負了傷?” 路五爺苦笑道:“老朽被老賊婆穿了琵琶骨,三年來,一直沒有掙動,鐵鍊已和皮肉結連一起,方才和他們動手,用力過猛,自然要皮破血流了。
” 李如雲道:“晚輩身上帶着金創藥,讓晚輩給你老上了藥再走不遲。
” 路五爺微微搖頭道:“不用了,這兩條鐵鍊穿着琵琶骨,鐵鍊未去,上了藥也是沒有用的。
” 李如雲哦了一聲道:“老前輩,晚輩身上有一柄短劍,極為鋒利,平日普通刀劍,一削即斷,穿在老前輩肩上的這兩條鐵鍊,有這麼粗,不知是否削斷?” 說着,騰出右手,從腰間抽出一柄二尺來長的短劍,聽“铮”然一聲,寒光耀目,宛如一泓秋水,森寒逼人! 路五爺目光一亮,由衷的贊道:“好劍!” 李如雲随手遞了過去,說道:“老前輩試試看。
” 路五爺接過短劍,但覺劍鋒其薄如紙。
雖極鋒利;但鐵鍊粗逾拇指,而且還是精鋼鑄成,一時隻怕損了李如雲的寶刀,不敢用力,隻是朝鍊上輕輕削去。
這一創,但聽“嗤”的一聲,左首一條鐵鍊,居然應手而斷。
李如雲大喜過望,啊道:“老前輩,果然削斷了。
” 路五爺一呆,忽然縱笑道:“這是天助我路五了。
” 話聲中,劍交左手,再輕輕一揮,削落了右肩的鐵鍊,随手把劍遞還給李如雲,說道: “姑娘先把劍收好了,待會還須借用此劍呢。
” 李如雲收起短劇,放下君箫,從身邊革囊中取出一個玉盒,說道:“老前輩鐵鍊已去,現在可以上金創藥了。
” 路五爺也不推辭,由李如雲給他上了金創藥、自己撕下半截長衫,讓他給自己包紮妥當,從地上拾起一根鐵鍊,當作兵刃,然後含笑道:“老朽替姑娘帶路咱們快走吧。
” 當先舉步,朝裡行去。
李如雲跟在他身後而行,一面問道:“老前輩,你還沒有說呢,這條路,通到那裡?” 路五爺腳下走的很快,一面說道:“這條路不通外面。
” “不通外面?” 李如雲急急問道:“那麼我們到那裡去呢?” 路五爺道:“你方才不是聽他們說過‘黃山石屋圖’麼?咱們走的這條,就是石屋捷徑。
” 李如雲問道:“什麼叫做石屋捷徑?” 路五爺道:“這是百年前一位武林異人天都老人遺留下來的‘黃山石屋圖’,他在黃山某一山谷中,發現了一處深藏山腹的石屋,後來道成之日,就自封于石室之中,但又恐後世無人知道,特地手繪了一幅‘石屋圖’留傳有緣,據說石屋之中,有天都老人手錄的武功秘岌,和他煉制的‘七返金丹’……” 李如雲道:“晚輩知道了,老前輩依照‘黃山石屋圖’,找到了石屋,這條路,就是通往石屋去的了。
” 路五爺道:“你說的也差不多。
老朽找到了石屋山,也找到了石屋捷徑,但還沒有找到石屋。
” 李如雲道:“老前輩這話怎麼說呢?” 路五爺笑了笑道:“這座小山,就是石屋山,當然,石屋山,是天都老人自己取的名字,外人并不知道。
老朽是從他四句題窦詩參悟出來的。
” 兩人邊說邊走,李如雲跟在路五爺身後,隻覺這條并不寬敞的甬道,雖然黝黑如墨,但一路行來,好像繞着大圈子一般,一直向右轉着圓圈,心中暗暗奇怪,忍不住問道:“老前輩,這條路像是在轉着圓圈!” 路五爺道:“不錯,咱們再走一回,就會回到方才走過的地方了,所以我說隻找到石屋捷徑,并沒有找到石屋,唉,這四句題畫詩,太玄奧了,老朽隻參詳了前面兩句,最主要的關鍵,好像是在第三句;但老朽始終沒有參詳得出來。
” 李如雲腳下一停,問道:“老前輩,這四句詩怎麼說的,你可不可以念給晚輩聽聽?” 路五爺道:“當然可以,姑娘秀外慧外中,聰穎過人,也許可以參詳得出來。
” 想了想,念道:“虎踞龍蟠石屋山,九重泉底見玄關;仙緣咫尺求羊角。
記取爐中七返丹。
” 他不待李如雲發問,接着說道:“第一句‘虎踞龍蟠石屋山’,說的并非此山形勢而是說石屋山中的石屋,有虎踞和龍播之形,如以左青龍,右白虎來說,方才放棺木的那間石室在右,呈正方,正是虎踞,這條甬道在右,屈如龍蟠,正應了第一句。
” 李如雲沒有作聲。
路五爺續道:“第二句‘九重泉底認玄關’,老朽幾經查考,當年天都老人曾在這座小山頂上,結廬隐居,老朽依據山頂地形,挖掘到九丈左右,首先發現了右邊那間石室,豈非就是見到玄關了?” 李如雲隻是靜靜的聽着。
依然沒有作聲。
路五爺口氣微頓,又道:“至于第三句‘仙緣咫尺’,是說找到石屋捷徑,也隻能随着甬道打轉,仍然無法找到石屋,豈非仙緣咫尺?這關鍵大概就在‘求羊角’三個字上了,因為第四句‘記取爐中七返丹’?隻是說:你進了石屋,莫要忘了取爐中的七返丹。
因此這‘求羊角’三個字就十分重要了,求,求取之意,隻不知道‘羊角’,又是什麼?” “羊角?……” 李如雲口中沉吟道,忽然她發覺抱着的君箫,身子居然比方才溫暖了許多,心中不禁一喜,說道:“老前輩,我大哥身上,此剛才溫和的多了。
” 路五爺回頭望去,隻見李如雲雙手抱着她大哥,左手抱着她大哥,右手那顆發紅光的珠子,貼着她大哥的身上,相距極近,不覺心中一動,想起方才八手羅刹打下來的兩點碧焰,經珠光照射,嗤然熄滅之事。
暗自忖道:“入手羅刹使用的暗器,自然都是九幽門所練的陰邪之物,莫非她這顆珠子,具有純陽離火之性,能克制陰寒邪毒不成?” 心念一轉,随口問道:“姑娘手中這顆珠子,從那裡來的?” 李如雲道:“這是先母遺留之物。
” 路五爺道:“姑娘可知此珠名稱,和它的用途麼?” 李如雲聽他隻是追問珠子來曆,心中覺得奇怪,說道:“先母過世,晚輩還隻有十歲,這顆珠子,就一直佩在晚輩身上,聽先母說,此珠能避邪避毒,好像叫天什麼珠,晚輩想不起來了。
” “天什麼珠?” 路五爺突然神光一注,問道:“是不是天蜈珠?” 李如雲“啊”了一聲,喜道:“老前輩說對了,就是天蜈朱,你怎麼知道的?” 路五爺大笑道:“果然是天蜈朱,哈哈,如果此珠佩在令兄身上,‘陰極掌’也傷不了他了。
” 李如雲聽得大喜問道:“老前輩,天蜈朱能治‘陰極掌’麼?” 路五爺道:“天蜈珠秉離火之精而生,專門克制一切陰邪寒毒,如果把此珠佩在身上‘陰極掌’是極陰極寒之氣,自然無法侵襲了。
” 李如雲道:“那我把此珠佩到大哥身上去就好了。
” 路五爺笑道:“令兄寒毒已發,再佩上去,也未必有效;但鑒于姑娘手托此珠,抱着令兄,可使令兄身子回溫,足見此珠也許可以驅除令兄身上的寒氣,隻是在甬道之中,不宜替令兄療治……” 李如雲道:“那要到那裡去才能治療呢?” 路五爺道:“老朽帶你來此,原想天都老人精于歧黃,他丹室之中,必然會遺留寒毒的丹藥,咱們隻要找到石屋,令兄也得救了。
” 李如雲問道:“老前輩一定能找得到麼?” 路五爺道:“石屋就在眼前,咱們這條甬道,就是環繞着石屋而行,隻是仙緣咫尺,不得其門而入。
” 李如雲道:“那麼老前輩快找啊!” 路五爺道:“方才咱們邊說邊走,有姑娘珠光照路,老朽一直在窮盡目力,用心搜索,怎奈一路行來,兩邊石壁雖然粗糙不平,但他詩上說的羊角。
根本連一點影子也沒有……” 話聲甫落,突聽一聲夜枭般的尖笑,傳了過來:“老不死,你急什麼?咱們既然講定了,還怕沒有你的份麼?” 接着隻聽司老怪的聲音說道:“老夫是因路五早已走的沒有影子,要你走的快些。
” 八手羅刹尖笑道:“你悄悄靠近老婆子身後,想出手偷襲,難道還是假的?” 司老怪道:“這就是你多心了,老夫若要出手偷襲,還會讓你發覺麼?” 兩人話聲似是還在遠處,但聽來甚是清晰。
李如雲吃驚道:“他們也進來了!” 路五爺突然腳下一停,說道:“他們進來的好快,姑娘快把天蜈珠收起,讓他們先過去。
” 李如雲依言收起天蜈珠。
路五爺右手緊握鐵樁,回過身去,低聲說道:“前面就是岔道交叉之處了,姑娘随我來,隻是要放輕腳步,不可出聲。
” 話聲中,舉步往前行去。
李如雲跟着他身後而行,走了約莫一箭來路。
黑暗之中,隻聽路五爺低聲道:“好了,咱們就在這裡等一等再走。
” 兩人貼着石壁,停站下來,過沒多久,但見八手羅刹手中拏着一支綠陰陰的火筒,白發飛揚,當先朝右首甬道中急步走去。
敢情因甬道太過幽暗,是以不敢走得太快,尤其她手中那支火筒,噴出來的火舌,足有的六寸高,碧綠的火焰,照在她臉上,更覺猙獰可怕。
司老怪跟在她身後,相距八尺來遠,雙目炯炯,雙手當胸,似乎是耳目并用。
步步為營。
這兩人為了追蹤錢神路五爺,雖然暫時釋去前嫌,聯手合作;但顯然仍是各懷鬼胎,互存戒心。
路五爺等他們步聲遠去,不由輕輕歎息一聲道:“咱們雖然先了一步,但石屋近在咫尺,羊角難求,如今這兩個老魔頭又闖了進來,對咱們的找尋工作,平添了許多麻煩……” 李如雲道:“老前輩,他們不知底蘊,自然更不容易找得到,咱們不如暫且退出,讓他們去轉上幾圈,找不到一點頭緒,自然也會退走,等他們走了再來不好麼?” 她耽心君箫寒毒,自然急于出去,好替他治療。
路五爺苦笑道:“不成啊,老朽身中九幽門的奇毒,如果奇毒未解,不能見到天光,隻有及早找到石屋,天都老人遺留的‘天樞解毒丹’才能得救。
” 李如雲道:“這……” 路五爺道:“姑娘不用心急,咱們既然進來了,總得再仔細找找,令兄傷勢,有天蜈珠護持,老朽保證不緻再惡化下去,隻要找到石屋,天都老人遺留的丹藥,決可立起沉痾,如果實在找不到,老朽也想到了另一個辦法。
” 李如雲道:“老前輩想到了什麼辦法呢?” 路五爺壓低聲音道:“這條甬道,繞着一個大圓圈。
咱們雖然找不到石屋門戶,但石屋必然在這圓圈之中,應該沒有問題,姑娘身邊這柄短劍,削鐵如泥,定非尋常之物,咱們真要找不到石屋門戶,有此利器,隻要找到适當地點,也許能破壁而入,這麼一來,雖然破壞了天都老人藏真之地,但時機所迫,那也顧不得了……” 說到這裡,接道:“他們已經過去了一回,咱們隻能跟在他們身後,才不會被他們發覺。
” 說完,放輕腳步,緩緩朝前走去。
李如雲聽他說的也是有理,到了此時,也隻好跟下去再說。
錢神路五爺對這條圓環的甬道,十分熟悉,自然用不着燈光,尤其此刻甬道中進來了兩個勁敵,自然更不能有絲毫光亮。
甬道中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就算面對面站着一個人,也一樣瞧不到人影,但因甬道深處山腹,隻有一個出口,因此任何一點聲音,都會傳出老遠。
路五爺對這一點自然也知之甚稔,他這一起步,就輕如狸貓,不着半點聲音,同時除了耳目并用,步步為營,還用上了鼻子。
甬道中既然看不到東西,無形之中眼睛就失去了效用,除了充分利用耳朵,辨聽對方動靜,鼻子自然也可派上用場,用來嗅吸對方人體的氣味,藉以辨别對方過去了有多久,是否隐身暗處? 他這樣甯神靜息,戒備行進,走了一段路,蓦地嗅到一陣淡淡的人體氣味! 這氣味竟然就在左邊數尺之外傳來,心頭這一驚,非同小可,立即停住了行進的腳步,他不願對方發現自己,因此刹住身形之後,正待悄悄後退。
甬道中幽黑如墨,你看不見他,他當然也看不見你;但你可以用嗅覺聞到對方身上的氣味,對方自然也會聞到你身上的氣味。
路五爺正待後退,突聽“呼”的一聲,一股強猛絕倫的掌風,迎面直劈過來! 此人居然一聲不作,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