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埋恨谷
關燈
小
中
大
李從義一手摸着黑須,藹然笑道:“好,老弟果然是性情中人,你這話老朽一定會告訴如雲,你川省回來,不必再去風雲山莊,老朽會叫如雲找你去的。
” 君箫心頭一陣感激,拱拱手道:“多謝前輩成全,在下告辭了。
” 李從義叮囑道:“老弟好走,江湖險惡,人心叵測,前途珍重。
” 君箫再一拱手,轉身朝小山下行去。
出了山谷,就一路西行,曉行夜宿,這一路上沒再遇上七星會的人,由皖入鄂,經漢陽,江陵,渡江向西,即是松滋縣。
一般入川要道,都是由江陵,宜昌溯江而上,很少人由松滋往西走旱道的。
那是因為由松滋,枝江西行,乃是川,鄂,湘三省交界的山陵地帶,瘴雨巒煙,行人.稀少,旅客視為畏途。
君箫在途上早已打聽清楚,磨刀溪在四川萬縣東南,接連湖北利川縣境,也就是說,到了利川,就可以找到磨刀溪。
他雖然不知磨刀老人住在磨刀溪什麼地方? 但由利川一路找去,總可以找得到,因此決定趕赴利川,那就必須走早路,由松滋一路向西經枝江、長樂、施南,而達利川。
這天中午時分,他趕到長樂。
這長樂縣,在元朝以前,還是蠻地,明置五峰石寶長官司,清始設長樂縣治(即今之五峰縣)。
長樂縣地處山區僻鎮,城内隻有一橫一直兩條大街,街道狹仄,自然不在話下,橫街上,隻有一家酒菜館,叫做天香樓。
長樂縣不是通衢大邑,往來的旅客不多,食客自然也不會太多,因此天香樓日常生意,也十分清淡。
可是今天有些例外,晌午時分,天香樓上十來張桌子,差不多占上了七八成座頭。
這是很少有的盛況,天香樓三名跑堂的夥計,精神抖擻,嗓子已亮了起來,樓下刀勺聲,響當當的,也顯得份外起勁。
君箫就是被聲聞大街的刀勺聲引來的,上得樓梯,三名夥計已經忙得不可開交,掌櫃的親自在樓梯口招呼,看到君箫,連忙哈着腰,陪笑道:“客官,請,請,這邊還有空位。
” 他領着君箫走近一張空桌,伸手拉開闆凳,連說了兩聲:“請坐。
” 君箫放下包裹,在凳上坐下,掌櫃已經倒了一盅茶送上,含笑問道:“客官要些什麼?” 君箫道:“你給我切一盤鹵味,再炒兩個熱炒,拿一盤饅頭來。
” 掌櫃道:“客官可要來一壺酒,小店有茅台、竹葉青還有陳年的女兒紅……” 君箫道:“好吧,那就給我來四兩竹葉青。
” 掌櫃退去之後,君箫舉目略一打量,就發覺氣氛有些不對。
全樓食客,不但每人身邊都帶有兵刃,而且年紀都不太大,看去不過二十出頭,三十左右,一望而知全是武林中人。
每桌四人,一共六桌,計有二十四人,大家各自低頭吃着酒菜,也不互相交談,因此一點也聽不到酒客的喧嘩之聲。
酒樓上一共隻有八張方桌,除了自己獨占一桌之外,另外一張桌子,是一個身穿藍布衫的老媪,和一個十六七歲,’身穿青布衣裙的少女,像是婆孫兩人。
那老媪約莫六十左右年紀,臉長如驢,頭上戴着一付黑絨包頭,雖然隻是一個鄉下老太婆,但是包頭上卻綴着一囤珠花,中間一顆珠子,比黃豆還大。
不用說,那自然是假的了,若是珍珠串的,光是中間這一顆珠子,就值上千兩銀子。
青衣少女生得甚是娟秀,一張瓜子臉,柳眉俏目,烏黑的眼珠甚是靈活,梳着兩條長長的發辮,一直垂到胸前,發梢還結着兩朵絲線編的紅花。
她們也隻是自顧自的吃喝,沒有說話。
酒樓上幾乎已是九成座頭,但卻不聞一點人聲,這大概自有酒樓以來,破天荒的第一次。
酒樓應該亂哄哄的才顯得熱鬧,像這樣滿堂食客,鴉雀無聲,在氣氛上就使人有異樣的感受。
君箫看得暗暗納罕,忖道:“這些人似乎大有蹊跷。
” 正想之際,隻見左首桌上的藍衣老媪,忽然轉過臉來,朝自己咧嘴一笑,露出兩顆黃闆牙,牙縫裡沾着青菜,模樣有些傻。
尤其在她笑的時候,馬臉一松更顯得一臉俱是皺紋。
而且每一條皺紋都會笑,笑得都不一樣。
君箫直覺的感到這老媪有些古怪,但又說不出她古怪在哪裡? 藍衣老媪打量了君箫一眼,就朝坐在她邊上的青衣少女低低說了兩句。
她說得很輕,君箫和她們隔着個張桌子,自然不會聽到,但君箫知道,那藍衣老媪一定是和她的孫女在談論着自己。
果然,藍衣老媪話才說完,青衣少女就倏然回過頭來,她那雙黑白分明的目光,投到君箫臉上,君箫正好在望着她。
四目相投,君箫覺得自己不該去盯着看人家姑娘,急忙移開目光,隻聽那青衣少女口中冷冷哼了一聲。
她這聲冷哼,傳到君箫耳中,就覺得大大的難堪! 本來嘛,你如果不朝我看來,怎麼知道我在看你? 你可以回頭來看我,我就不能看你? 你如果認為我看你是輕薄? 那你又為什麼要回頭看我? 當然,他不能為了人家姑娘的一聲冷哼,站起來去和她評理,但心裡總覺得這青衣少女似乎蠻橫得有些不通人情。
正好此時一名夥計替他送來酒萊,君箫也就不去理會她們,獨自斟了一杯酒,慢慢的吃喝起來。
過不一回,隻聽藍衣老媪尖着嗓子叫道:“堂倌,算帳。
” 掌櫃的趕忙答應一聲,急步趨了過去,陪着笑道:“回老太的話,一共是五兩二錢七分銀子。
” 君箫聽得一怔,暗自忖道:“這婆孫二人,桌上一共也沒叫幾個萊,那要這許多銀子? 這家酒樓,簡直是漫天要價!” 藍衣老媪摸出一錠足有七、八兩重的銀子,交到掌櫃手中,一面伸手一指君箫桌子,說道:“連這位相公的都一起算了,餘下的不用找了。
” 你别看她像個鄉下老太婆,她八兩銀子吃了一頓普通的酒飯,出手豈非比達官貴人還要大方。
掌櫃的連連哈腰,說道:“多謝老夫人賞賜。
” 多賞了幾兩銀子,“老太”就變成了“老夫人”。
君箫聽她連自己的帳都給付了,急忙放下筷子,拱拱手道:“老婆婆不用客氣,在下……” 藍衣老媪不等他說下去,搖搖手,攔着笑道:“沒什麼,老身給了就算了,相公不用再和老身客氣了。
” 君箫還待再說,藍衣老媪已經站起身,朝青衣少女吩咐道:“小紅,咱們走。
” 青衣少女跟着站起,纖手一揮,莺聲厲厲地道:“大家該上路啦!” 嬌聲甫落,六張桌上的人,一齊站了起來,魚貫往樓下走去。
現在君箫明白了,這些人和藍衣老媪是一路的。
青衣少女扶着藍衣老媪,離開座位,她們要下樓去,就得經過君箫的桌子。
君箫因她替自己會了酒帳,心裡過意不去,站起來,說道:“老婆婆……” 藍衣老媪沒待他說完,顫巍巍的伸過手來,輕輕拍着他肩膀,笑道:“年輕人,你也該走了。
” 君箫不好避讓,但聽她說得奇怪,心頭微愣,說道:“老婆婆請便。
” “不。
” 藍衣老媪笑得有些谲詭,微微搖着頭,笑道:“老身之意,是想邀你和咱們一起走。
” 君箫發覺她說話之時,那雙眼睛,眯得像一條縫,一直盯着自己。
她眼縫之中,閃爍着奇異的光亮,一回亮如星星,一回黯淡晦暗,一瞬之間,竟然變幻莫測,心頭暗生警惕,問道:“在下為什麼要和你們一起走?” 藍衣老媪依然含着微笑,徐徐說道:“老身也是一番好意,這一帶都是蠻荒之地,大家結伴同行,總比一個人走要安全得多。
” 她話聲說得十分柔和,好像真是一番好意,但君箫聽到耳中,就覺得不大對勁! 尤其藍衣老媪笑得好不詭秘,好像她艟孔中,正在散發着無形的吸力,自己不知不覺之間,竟被她多變的目光吸引住了,再也移不開目光。
心頭不由大驚,暗暗凝聚功力,想把目光移開,但藍衣老媪眯着雙目,緊緊盯着你,任你如何運功,也休想移得開去! 不,等你發覺不對,就是想要舉手劈出一掌,都有如夢魇一般,連手臂都舉不起來。
藍衣老媪望着他,微笑道:“好了,年輕人,你現在應該想清楚了,走,随老身下樓去。
” 她顫巍巍的手,又伸了過來,拍拍君箫的肩膀,好像慈母對孩子一般的親藹。
君箫心頭一陣迷糊,居然點點頭道:“好,在下那就和老婆婆一起走好了。
” 藍衣老媪得意地笑道:“你想通了就好,小紅,咱們走。
” 青衣少女攙扶着她,緩緩朝樓梯走去。
君箫一手提起包裹,緊随着她們身後而行。
掌櫃率同三名夥計,早已在樓梯口一字排開,躬着身同聲說道:“老夫人.好走,謝謝老夫人。
” 一行人離開長樂,依然一路西行。
在城中之時,藍衣龍媪還需要青衣少女攙扶而行,但出了縣城,她再也不用人扶持,緊随衆人身後健步如飛。
小紅(青衣少女)此時已越過衆人,走在最前面,替大家帶路,翻山越澗,一路飛掠奔行的極快。
這一路上,都是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嶺,山勢迤逦,溪澗如帶,不時有猛獸出沒。
這樣曉行夜宿,一直走到第四天傍晚,才趕到一座雲霧缭繞的高山之下。
小紅領着大家朝一處山谷走去。
這座山谷從山口起,石呈黝黑,四周寸草不生,形态十分險惡。
山谷入口處,一路曲折甚多,越往裡越狹,兩旁陡壁如削,寸草不生,腳下也盡是大小石塊,流水潺漣,石上長滿了青苔,走在上面,滑不留足,這簡直是一條山縫! 約莫走了半裡光景,峰回路轉,眼前地勢開朗,卻是一片小小的草地,草地上蓋着一座六角形的石亭,一方扇形的橫匾,上書“止武亭”三個朱紅楷書。
一條亂石壘壘的山澗,依然向裡延伸,沿着山澗深入,轉過山谷,裡面又是狹窄峭壁,向左彎去,敢情裡面又是一道深谷。
小紅領着一隊人走近“止武亭”。
纖手朝後一擺,示意大家停步,然後獨自走上幾步,朝亭中躬身施了一禮,說道:“婢子小紅,恭請孟婆婆。
” 止武亭中,隻有一張小小的石桌和四個石凳,根本不見半個人影,但就在小紅話聲方落,亭中就響起一個蒼啞的老婦人聲音,說道:“令牌呢?” 隻不過一霎眼的工夫,止武亭上,已經踞坐着一個手持黑漆杖,身穿黑衣的白發老婆婆。
小紅慌忙應了聲“是”,從身邊一個革囊中,取出一塊鐵牌,攤在掌心,說道:“請孟婆婆驗看。
” 孟婆婆一雙水泡眼,朝她掌心一瞥,問道:“一共幾個人?” 小紅躬身道:“一共二十五名。
” 孟婆婆“唔”了一聲道:“你們可以進去了。
” 小紅又應了聲“是”,收起鐵牌,朝身後揮了揮手,當先朝谷中行去。
一行人跟在她身後,魚貫而行。
藍衣老媪是這一行人的押隊,走在最後,朝孟婆婆擠眉弄眼的向身後噘噘嘴,邊走邊笑道:“龍姐姐;麻煩你啦!” 孟婆婆點點頭道:“你隻管走好了。
” 一行人很快在山谷中消失,孟婆婆手持黑漆杖,顫巍巍站起身,走出六角小亭,口中沉喝道:“二位既然闖進了涼霧山埋恨谷,又何用再藏頭縮尾?” 話聲甫出,突然聽一聲洪笑,兩條人影,疾如鷹隼劃空瀉落。
這兩人都是道家裝束,左邊一個年約四旬,身穿天藍道袍,背負青穗長劍。
右邊一個年約五旬開外,胸飄黑髯,一身灰布道袍,除了肩負長劍,左手還執着馬尾塵拂,那一聲長笑,正是此人所發。
孟婆婆一雙水泡眼隻瞄了兩人一眼,冷冷說道:“老婆子如果眼睛不花,二位居然還是武當,衡山的高人。
” 藍袍青穗,正是武當弟子的标記,衡山派左拂右劍,名聞天下,因此隻要是久走江湖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
黑髯道人朗笑一聲道:“不錯,貧道正是衡山史清塵,這位是武當孤松道友。
” 孟婆婆似乎絲毫不把衡山,武當的人放在眼裡,冷聲道:“說說來意。
” 史清塵道:“貧道敝師侄谷風池,和無為道長(武當掌門人)門下俗家第子祝祥麟,均在一月前離奇失蹤……” 孟婆婆哼道:“你們找人找到涼霧山埋恨谷來了?” 孤松道人道:“貧道和史前輩若無半點佐證,豈會找到這裡來?” 孟婆婆道:“什麼佐證?” 孤松道人道:“方才那一行人中,貧道認識的就有兩個。
” 孟婆婆道:“你認識兩個什麼人?” 孤松道人道:“石城柳家莊少莊主柳必顯,河南中原镖頭中原一鼎勝百裡令郎勝家駒。
就在被你們劫持而來的二十五人之中,這總不假吧?” 孟婆婆道:“這兩人與你們何幹?” 史清塵道:“你們既能劫持這二十五人,敝師侄和失蹤的武當門人,自然也可能是你們劫來的了。
” 盂婆婆道:“你師侄也好,師弟也好,老婆子可不清楚,你們自己進去看好了。
” 孤松道人道:“史前輩,咱們快進去瞧瞧。
” 史清塵拂塵當胸,敞笑一聲道:“孤松道友,你當她會輕易讓咱們進去麼?” 孤松道人一愣道:“這……” 他要待說:“這是她自己說的。
” 但才說了一個“這”字。
盂婆婆就桀桀怪笑道:“史清塵,你說對了,老婆子放你們進去可以,但有一個條件。
” 史清塵問道:“什麼條件。
” 孟婆婆道:“放下手中兵刃,由老婆子點了你們穴道,再用黑布蒙住雙目,方可以進去。
” 史清坐臉色微變,沉笑道:“你要貧道二人束手就縛?” 孟婆婆怪笑道:“老婆子正是這個意思。
” 孤松道人怒喝道:“好狂的口氣!” “锵”的一聲,從肩頭撤出長劍。
史清塵見多識廣,眼看這黑衣老婦既知自己來曆,(他是衡山派掌門人祁清風的師弟,衡山派的第二高手)猶敢口發狂言,顯然必有所恃。
右手向孤松道人微微一攔,目注孟婆婆,問道:“你要貧道二人束手就縛,似乎也該亮個名号,并說明谷中主人,又是何等人物,好讓貧道衡量衡量。
” 他已然看出孟婆婆不過是守谷之人,那麼她身後必然另有主人。
孤松道人聽得暗贊一聲,這位衡山派的高手,果然名下無虛,對方如此狂傲,依然絲毫不動火氣,說話不卑不亢,極為得體,至少也可以摸清對方底細。
孟婆婆瞪着一雙水泡眼,桀桀怪笑道:“好個牛鼻子,你想套我老婆子口氣?谷中主人是誰,你們進去了,自會知道,至于老婆子,嘿嘿,虧你還是祁清風的師弟,難道連老婆子這根拐杖,也認不出來?” 手中黑漆杖“噹”的一聲,往地上一頓。
這時已是傍晚時光,暮霭漸合,但史清塵一身修為,已臻上乘,目力何等敏銳,她二頓黑漆杖,鳥爪般的五指,随着移下數寸,改握杖身,露出了杖頭。
一般上了年紀的人,杖頭上多數刻的鸠鳥,但孟婆婆杖頭上,卻是雕刻了一支背插雙翅的飛狐! 史清塵這一瞧,神色不由的微微一變,仰首長笑道:“無怪你口氣托大,竟是昔年橫行西南的黑飛狐,哈哈,據江湖傳言,當年你被梵淨山主一記‘大悲神掌’,擊得銷聲匿迹,不想三十年後,依然怙惡不俊,躲在涼霧山,助纣為虐,你們劫持各派門下,究竟有何陰謀?” 孤松道人并沒聽說過黑飛狐其人,但聽史清塵的口氣,這黑飛狐想必是個窮兇極惡之人無疑,手中松紋劍不由的一緊,暗暗凝神戒嚴。
孟婆婆兩腮下垂,水泡眼隐射兇光,沉喝道:“史清塵,你有多大道行,居然觸犯我老婆子的忌諱,本來你還可以留下一條性命,現在是死定了。
” 史清塵面對黑飛狐這樣一個勁敵,自然不敢絲毫大意,右手撤下長劍,雙眉一軒,朗笑道:“黑飛狐,咱們之間鹿死誰手,此刻未免言之過早。
” 孤松道人仗劍跨上一步,躬身道:“史前輩,還是先由晚輩來會會她。
” 史清塵含笑道:“道友且替貧道掠陣如何?” 一面在轉臉之際,暗以“傳音入密”說道:“黑飛狐成名在五十年以前,經過三十年蜇伏,武功必然大為精進,貧道是否是她敵手,尚難逆料,何況她隻是守谷之人,谷中另有主人,此事非同小可,等貧道和她動手之時,道友務必急速退出此谷,在途中相候,貧道自會趕來會合,如天明之前,仍不見貧道,必然失陷此谷,道友速歸報令師,通知敝派,再作計較……” 黑飛狐孟婆婆冷聲哼道:“史清塵,你們用不着商量,反正進入涼霧山埋恨谷的人,再要出去,那是比登天還難了。
” 史清塵倏然轉過身去,左佛右劍,擺開門戶,沉喝道:“貧道倒是不信。
” 黑飛狐尖冷地道:“你很快就會相信。
” 别看她顫巍巍連路都走不穩,此刻話聲出口,突然向前跨上一步,這一步足足跨出八尺有奇,一下就欺到史清塵身前,喝道:“你小心了!” 黑漆杖“呼”的一聲,迎面直搗過來。
史清塵看他來勢極猛,左手拂塵向外一拂,身形退後數尺,右手長劍疾舉,正待發劍。
黑飛狐嘿然冷笑,不容他還手,如影随形而上,長身急撲,黑漆杖一顫之勢,幻起了點點杖影,風飄萬點,氣勢逼人! 史清塵長劍當胸,左手塵拂連連擺動,化解來勢,依然引身斜退,但就在這斜退之際,突然大喝一聲,手中長劍,匹練乍發,朝外劈出一劍,強勁劍風,帶起了嗡然輕嘯。
這一記“直劈天門”,正是衡山派劍法中的精華。
孤松道人看得暗暗贊歎:“史前輩果然不愧是衡山第二高手,光是這一劍,由退反進,使得漂亮已極!” 黑飛狐逼進的人,但覺一股森寒劍風,直湧過來,倒也不敢輕敵,腳下微一停頓! 這真是電光火石般事,史清塵一劍出手,突然口發長嘯,雙足一頓,一道人影,騰空直上,到了三丈高處,身在半空翻了一個筋鬥,淩空發劍,連人帶劍,化作一道長虹,倒挂而下,垂直朝黑飛狐當頭射落。
這一着奇快如電,銳不可當! 黑飛狐孟婆婆自然知道,對方淩空發劍,除了硬接,躲閃不得! 因為敵人居高臨下,這一丈方圓之内,均在對方劍光籠罩之下,不論你如何躲閃,均難躲閃得開。
黑飛狐凜立不動,口中冷笑一聲,黑漆杖起處,迎着劍光朝上磕去。
“噹!” 劍杖交擊,響起了一聲震耳欲聾的金鐵交鳴之聲。
史清塵劍尖在她鐵杖上一點,一條人影又借勢騰空而起,在空中劃了半個弧形,劍光如練,又朝黑飛狐當頭射來。
衡山派以騰空搏擊,名聞天下,遇上衡山派的人,最好就是莫要讓他有機會騰身而起,因為隻要騰空而起,他可以借你封架之力,接二連三的在空中發劍,使你窮于應付。
閑言表過,卻說史清塵展開劍法,一個人不時的騰空飛起,掄劍下撲,劍如匹練,盤空飛舞,倏忽上下,伺機發劍,劍光籠罩一丈方圓,劍劍不離黑飛狐頭頂,在她左右前後,飛撲刺擊,快捷得使人眼花缭亂。
黑飛狐一雙水泡眼目光炯炯,不論你史清塵回旋飛撲,劍光落向何方,她身子也其快無比的跟着旋轉,始終和史清塵正面相對,手中一支黑漆杖,幻起一道道的杖影,每一杖都接住史清塵的劍光了,門戶之嚴,簡直沒有半點予人可乘之機! 這一陣地對空的搏鬥,但見劍光杖影,互相糾纏,一陣陣密如連環的金鐵交鳴之聲,響震山谷! 孤松道人雖是武當首徒,武當派素以劍術馳譽武林,但對這一場搏鬥,史清塵發劍之奇,身法之妙,把他看得呆了! 不過片刻之間,兩人已經搏鬥了四五十招,一個身如匹練,盤空下擊,一個杖影缭繞,匝地遊走,依然難分勝負。
史清塵眼看久戰無功,忽然張口發出一聲長嘯,盤空發劍的人,突然身化一道耀目精虹,刺空直上。
黑飛狐見他破空直上,口中發出一陣桀桀怪笑,黑漆杖一頓,一道黑影,同樣往上直拔而起。
史清塵這一招叫做“閃電穿雲”,原是“衡山劍法”中最厲害的一招,憑着一口真氣,直沖而上,到了三丈以上,才突然回頭,劍光束成一縷銀練,飛刺而下。
這一記,因劍光已經束成一縷,就如電閃一般,不但勢道奇速,而且力足穿山,銳利無匹,無堅不摧。
史清塵是衡山派中第二高手,内功修為,劍上造詣,均臻上乘,這一挾劍騰空,就足足拔起四丈來高! 但就在他正要回身之際,耳中隻聽“嘶”的一聲輕響,一道黑影,其快無比,從身側斜飛而起,越過頭頂! 這一下看得史清塵心頭猛吃一驚,這道人影,不就是黑飛狐孟婆婆? 心念方動,隻聽頭頂響起一聲刺耳的怪笑,一道杖影,已是泰山壓頂般直蓋下來。
須知衡山派這一招“閃電穿雲”,必須以本身功力為基礎,飛得越高,刺擊之力越強。
史清塵一下拔起四丈來高,在武林中已是極高的身手,但黑飛狐這一沖
” 君箫心頭一陣感激,拱拱手道:“多謝前輩成全,在下告辭了。
” 李從義叮囑道:“老弟好走,江湖險惡,人心叵測,前途珍重。
” 君箫再一拱手,轉身朝小山下行去。
出了山谷,就一路西行,曉行夜宿,這一路上沒再遇上七星會的人,由皖入鄂,經漢陽,江陵,渡江向西,即是松滋縣。
一般入川要道,都是由江陵,宜昌溯江而上,很少人由松滋往西走旱道的。
那是因為由松滋,枝江西行,乃是川,鄂,湘三省交界的山陵地帶,瘴雨巒煙,行人.稀少,旅客視為畏途。
君箫在途上早已打聽清楚,磨刀溪在四川萬縣東南,接連湖北利川縣境,也就是說,到了利川,就可以找到磨刀溪。
他雖然不知磨刀老人住在磨刀溪什麼地方? 但由利川一路找去,總可以找得到,因此決定趕赴利川,那就必須走早路,由松滋一路向西經枝江、長樂、施南,而達利川。
這天中午時分,他趕到長樂。
這長樂縣,在元朝以前,還是蠻地,明置五峰石寶長官司,清始設長樂縣治(即今之五峰縣)。
長樂縣地處山區僻鎮,城内隻有一橫一直兩條大街,街道狹仄,自然不在話下,橫街上,隻有一家酒菜館,叫做天香樓。
長樂縣不是通衢大邑,往來的旅客不多,食客自然也不會太多,因此天香樓日常生意,也十分清淡。
可是今天有些例外,晌午時分,天香樓上十來張桌子,差不多占上了七八成座頭。
這是很少有的盛況,天香樓三名跑堂的夥計,精神抖擻,嗓子已亮了起來,樓下刀勺聲,響當當的,也顯得份外起勁。
君箫就是被聲聞大街的刀勺聲引來的,上得樓梯,三名夥計已經忙得不可開交,掌櫃的親自在樓梯口招呼,看到君箫,連忙哈着腰,陪笑道:“客官,請,請,這邊還有空位。
” 他領着君箫走近一張空桌,伸手拉開闆凳,連說了兩聲:“請坐。
” 君箫放下包裹,在凳上坐下,掌櫃已經倒了一盅茶送上,含笑問道:“客官要些什麼?” 君箫道:“你給我切一盤鹵味,再炒兩個熱炒,拿一盤饅頭來。
” 掌櫃道:“客官可要來一壺酒,小店有茅台、竹葉青還有陳年的女兒紅……” 君箫道:“好吧,那就給我來四兩竹葉青。
” 掌櫃退去之後,君箫舉目略一打量,就發覺氣氛有些不對。
全樓食客,不但每人身邊都帶有兵刃,而且年紀都不太大,看去不過二十出頭,三十左右,一望而知全是武林中人。
每桌四人,一共六桌,計有二十四人,大家各自低頭吃着酒菜,也不互相交談,因此一點也聽不到酒客的喧嘩之聲。
酒樓上一共隻有八張方桌,除了自己獨占一桌之外,另外一張桌子,是一個身穿藍布衫的老媪,和一個十六七歲,’身穿青布衣裙的少女,像是婆孫兩人。
那老媪約莫六十左右年紀,臉長如驢,頭上戴着一付黑絨包頭,雖然隻是一個鄉下老太婆,但是包頭上卻綴着一囤珠花,中間一顆珠子,比黃豆還大。
不用說,那自然是假的了,若是珍珠串的,光是中間這一顆珠子,就值上千兩銀子。
青衣少女生得甚是娟秀,一張瓜子臉,柳眉俏目,烏黑的眼珠甚是靈活,梳着兩條長長的發辮,一直垂到胸前,發梢還結着兩朵絲線編的紅花。
她們也隻是自顧自的吃喝,沒有說話。
酒樓上幾乎已是九成座頭,但卻不聞一點人聲,這大概自有酒樓以來,破天荒的第一次。
酒樓應該亂哄哄的才顯得熱鬧,像這樣滿堂食客,鴉雀無聲,在氣氛上就使人有異樣的感受。
君箫看得暗暗納罕,忖道:“這些人似乎大有蹊跷。
” 正想之際,隻見左首桌上的藍衣老媪,忽然轉過臉來,朝自己咧嘴一笑,露出兩顆黃闆牙,牙縫裡沾着青菜,模樣有些傻。
尤其在她笑的時候,馬臉一松更顯得一臉俱是皺紋。
而且每一條皺紋都會笑,笑得都不一樣。
君箫直覺的感到這老媪有些古怪,但又說不出她古怪在哪裡? 藍衣老媪打量了君箫一眼,就朝坐在她邊上的青衣少女低低說了兩句。
她說得很輕,君箫和她們隔着個張桌子,自然不會聽到,但君箫知道,那藍衣老媪一定是和她的孫女在談論着自己。
果然,藍衣老媪話才說完,青衣少女就倏然回過頭來,她那雙黑白分明的目光,投到君箫臉上,君箫正好在望着她。
四目相投,君箫覺得自己不該去盯着看人家姑娘,急忙移開目光,隻聽那青衣少女口中冷冷哼了一聲。
她這聲冷哼,傳到君箫耳中,就覺得大大的難堪! 本來嘛,你如果不朝我看來,怎麼知道我在看你? 你可以回頭來看我,我就不能看你? 你如果認為我看你是輕薄? 那你又為什麼要回頭看我? 當然,他不能為了人家姑娘的一聲冷哼,站起來去和她評理,但心裡總覺得這青衣少女似乎蠻橫得有些不通人情。
正好此時一名夥計替他送來酒萊,君箫也就不去理會她們,獨自斟了一杯酒,慢慢的吃喝起來。
過不一回,隻聽藍衣老媪尖着嗓子叫道:“堂倌,算帳。
” 掌櫃的趕忙答應一聲,急步趨了過去,陪着笑道:“回老太的話,一共是五兩二錢七分銀子。
” 君箫聽得一怔,暗自忖道:“這婆孫二人,桌上一共也沒叫幾個萊,那要這許多銀子? 這家酒樓,簡直是漫天要價!” 藍衣老媪摸出一錠足有七、八兩重的銀子,交到掌櫃手中,一面伸手一指君箫桌子,說道:“連這位相公的都一起算了,餘下的不用找了。
” 你别看她像個鄉下老太婆,她八兩銀子吃了一頓普通的酒飯,出手豈非比達官貴人還要大方。
掌櫃的連連哈腰,說道:“多謝老夫人賞賜。
” 多賞了幾兩銀子,“老太”就變成了“老夫人”。
君箫聽她連自己的帳都給付了,急忙放下筷子,拱拱手道:“老婆婆不用客氣,在下……” 藍衣老媪不等他說下去,搖搖手,攔着笑道:“沒什麼,老身給了就算了,相公不用再和老身客氣了。
” 君箫還待再說,藍衣老媪已經站起身,朝青衣少女吩咐道:“小紅,咱們走。
” 青衣少女跟着站起,纖手一揮,莺聲厲厲地道:“大家該上路啦!” 嬌聲甫落,六張桌上的人,一齊站了起來,魚貫往樓下走去。
現在君箫明白了,這些人和藍衣老媪是一路的。
青衣少女扶着藍衣老媪,離開座位,她們要下樓去,就得經過君箫的桌子。
君箫因她替自己會了酒帳,心裡過意不去,站起來,說道:“老婆婆……” 藍衣老媪沒待他說完,顫巍巍的伸過手來,輕輕拍着他肩膀,笑道:“年輕人,你也該走了。
” 君箫不好避讓,但聽她說得奇怪,心頭微愣,說道:“老婆婆請便。
” “不。
” 藍衣老媪笑得有些谲詭,微微搖着頭,笑道:“老身之意,是想邀你和咱們一起走。
” 君箫發覺她說話之時,那雙眼睛,眯得像一條縫,一直盯着自己。
她眼縫之中,閃爍着奇異的光亮,一回亮如星星,一回黯淡晦暗,一瞬之間,竟然變幻莫測,心頭暗生警惕,問道:“在下為什麼要和你們一起走?” 藍衣老媪依然含着微笑,徐徐說道:“老身也是一番好意,這一帶都是蠻荒之地,大家結伴同行,總比一個人走要安全得多。
” 她話聲說得十分柔和,好像真是一番好意,但君箫聽到耳中,就覺得不大對勁! 尤其藍衣老媪笑得好不詭秘,好像她艟孔中,正在散發着無形的吸力,自己不知不覺之間,竟被她多變的目光吸引住了,再也移不開目光。
心頭不由大驚,暗暗凝聚功力,想把目光移開,但藍衣老媪眯着雙目,緊緊盯着你,任你如何運功,也休想移得開去! 不,等你發覺不對,就是想要舉手劈出一掌,都有如夢魇一般,連手臂都舉不起來。
藍衣老媪望着他,微笑道:“好了,年輕人,你現在應該想清楚了,走,随老身下樓去。
” 她顫巍巍的手,又伸了過來,拍拍君箫的肩膀,好像慈母對孩子一般的親藹。
君箫心頭一陣迷糊,居然點點頭道:“好,在下那就和老婆婆一起走好了。
” 藍衣老媪得意地笑道:“你想通了就好,小紅,咱們走。
” 青衣少女攙扶着她,緩緩朝樓梯走去。
君箫一手提起包裹,緊随着她們身後而行。
掌櫃率同三名夥計,早已在樓梯口一字排開,躬着身同聲說道:“老夫人.好走,謝謝老夫人。
” 一行人離開長樂,依然一路西行。
在城中之時,藍衣龍媪還需要青衣少女攙扶而行,但出了縣城,她再也不用人扶持,緊随衆人身後健步如飛。
小紅(青衣少女)此時已越過衆人,走在最前面,替大家帶路,翻山越澗,一路飛掠奔行的極快。
這一路上,都是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嶺,山勢迤逦,溪澗如帶,不時有猛獸出沒。
這樣曉行夜宿,一直走到第四天傍晚,才趕到一座雲霧缭繞的高山之下。
小紅領着大家朝一處山谷走去。
這座山谷從山口起,石呈黝黑,四周寸草不生,形态十分險惡。
山谷入口處,一路曲折甚多,越往裡越狹,兩旁陡壁如削,寸草不生,腳下也盡是大小石塊,流水潺漣,石上長滿了青苔,走在上面,滑不留足,這簡直是一條山縫! 約莫走了半裡光景,峰回路轉,眼前地勢開朗,卻是一片小小的草地,草地上蓋着一座六角形的石亭,一方扇形的橫匾,上書“止武亭”三個朱紅楷書。
一條亂石壘壘的山澗,依然向裡延伸,沿着山澗深入,轉過山谷,裡面又是狹窄峭壁,向左彎去,敢情裡面又是一道深谷。
小紅領着一隊人走近“止武亭”。
纖手朝後一擺,示意大家停步,然後獨自走上幾步,朝亭中躬身施了一禮,說道:“婢子小紅,恭請孟婆婆。
” 止武亭中,隻有一張小小的石桌和四個石凳,根本不見半個人影,但就在小紅話聲方落,亭中就響起一個蒼啞的老婦人聲音,說道:“令牌呢?” 隻不過一霎眼的工夫,止武亭上,已經踞坐着一個手持黑漆杖,身穿黑衣的白發老婆婆。
小紅慌忙應了聲“是”,從身邊一個革囊中,取出一塊鐵牌,攤在掌心,說道:“請孟婆婆驗看。
” 孟婆婆一雙水泡眼,朝她掌心一瞥,問道:“一共幾個人?” 小紅躬身道:“一共二十五名。
” 孟婆婆“唔”了一聲道:“你們可以進去了。
” 小紅又應了聲“是”,收起鐵牌,朝身後揮了揮手,當先朝谷中行去。
一行人跟在她身後,魚貫而行。
藍衣老媪是這一行人的押隊,走在最後,朝孟婆婆擠眉弄眼的向身後噘噘嘴,邊走邊笑道:“龍姐姐;麻煩你啦!” 孟婆婆點點頭道:“你隻管走好了。
” 一行人很快在山谷中消失,孟婆婆手持黑漆杖,顫巍巍站起身,走出六角小亭,口中沉喝道:“二位既然闖進了涼霧山埋恨谷,又何用再藏頭縮尾?” 話聲甫出,突然聽一聲洪笑,兩條人影,疾如鷹隼劃空瀉落。
這兩人都是道家裝束,左邊一個年約四旬,身穿天藍道袍,背負青穗長劍。
右邊一個年約五旬開外,胸飄黑髯,一身灰布道袍,除了肩負長劍,左手還執着馬尾塵拂,那一聲長笑,正是此人所發。
孟婆婆一雙水泡眼隻瞄了兩人一眼,冷冷說道:“老婆子如果眼睛不花,二位居然還是武當,衡山的高人。
” 藍袍青穗,正是武當弟子的标記,衡山派左拂右劍,名聞天下,因此隻要是久走江湖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
黑髯道人朗笑一聲道:“不錯,貧道正是衡山史清塵,這位是武當孤松道友。
” 孟婆婆似乎絲毫不把衡山,武當的人放在眼裡,冷聲道:“說說來意。
” 史清塵道:“貧道敝師侄谷風池,和無為道長(武當掌門人)門下俗家第子祝祥麟,均在一月前離奇失蹤……” 孟婆婆哼道:“你們找人找到涼霧山埋恨谷來了?” 孤松道人道:“貧道和史前輩若無半點佐證,豈會找到這裡來?” 孟婆婆道:“什麼佐證?” 孤松道人道:“方才那一行人中,貧道認識的就有兩個。
” 孟婆婆道:“你認識兩個什麼人?” 孤松道人道:“石城柳家莊少莊主柳必顯,河南中原镖頭中原一鼎勝百裡令郎勝家駒。
就在被你們劫持而來的二十五人之中,這總不假吧?” 孟婆婆道:“這兩人與你們何幹?” 史清塵道:“你們既能劫持這二十五人,敝師侄和失蹤的武當門人,自然也可能是你們劫來的了。
” 盂婆婆道:“你師侄也好,師弟也好,老婆子可不清楚,你們自己進去看好了。
” 孤松道人道:“史前輩,咱們快進去瞧瞧。
” 史清塵拂塵當胸,敞笑一聲道:“孤松道友,你當她會輕易讓咱們進去麼?” 孤松道人一愣道:“這……” 他要待說:“這是她自己說的。
” 但才說了一個“這”字。
盂婆婆就桀桀怪笑道:“史清塵,你說對了,老婆子放你們進去可以,但有一個條件。
” 史清塵問道:“什麼條件。
” 孟婆婆道:“放下手中兵刃,由老婆子點了你們穴道,再用黑布蒙住雙目,方可以進去。
” 史清坐臉色微變,沉笑道:“你要貧道二人束手就縛?” 孟婆婆怪笑道:“老婆子正是這個意思。
” 孤松道人怒喝道:“好狂的口氣!” “锵”的一聲,從肩頭撤出長劍。
史清塵見多識廣,眼看這黑衣老婦既知自己來曆,(他是衡山派掌門人祁清風的師弟,衡山派的第二高手)猶敢口發狂言,顯然必有所恃。
右手向孤松道人微微一攔,目注孟婆婆,問道:“你要貧道二人束手就縛,似乎也該亮個名号,并說明谷中主人,又是何等人物,好讓貧道衡量衡量。
” 他已然看出孟婆婆不過是守谷之人,那麼她身後必然另有主人。
孤松道人聽得暗贊一聲,這位衡山派的高手,果然名下無虛,對方如此狂傲,依然絲毫不動火氣,說話不卑不亢,極為得體,至少也可以摸清對方底細。
孟婆婆瞪着一雙水泡眼,桀桀怪笑道:“好個牛鼻子,你想套我老婆子口氣?谷中主人是誰,你們進去了,自會知道,至于老婆子,嘿嘿,虧你還是祁清風的師弟,難道連老婆子這根拐杖,也認不出來?” 手中黑漆杖“噹”的一聲,往地上一頓。
這時已是傍晚時光,暮霭漸合,但史清塵一身修為,已臻上乘,目力何等敏銳,她二頓黑漆杖,鳥爪般的五指,随着移下數寸,改握杖身,露出了杖頭。
一般上了年紀的人,杖頭上多數刻的鸠鳥,但孟婆婆杖頭上,卻是雕刻了一支背插雙翅的飛狐! 史清塵這一瞧,神色不由的微微一變,仰首長笑道:“無怪你口氣托大,竟是昔年橫行西南的黑飛狐,哈哈,據江湖傳言,當年你被梵淨山主一記‘大悲神掌’,擊得銷聲匿迹,不想三十年後,依然怙惡不俊,躲在涼霧山,助纣為虐,你們劫持各派門下,究竟有何陰謀?” 孤松道人并沒聽說過黑飛狐其人,但聽史清塵的口氣,這黑飛狐想必是個窮兇極惡之人無疑,手中松紋劍不由的一緊,暗暗凝神戒嚴。
孟婆婆兩腮下垂,水泡眼隐射兇光,沉喝道:“史清塵,你有多大道行,居然觸犯我老婆子的忌諱,本來你還可以留下一條性命,現在是死定了。
” 史清塵面對黑飛狐這樣一個勁敵,自然不敢絲毫大意,右手撤下長劍,雙眉一軒,朗笑道:“黑飛狐,咱們之間鹿死誰手,此刻未免言之過早。
” 孤松道人仗劍跨上一步,躬身道:“史前輩,還是先由晚輩來會會她。
” 史清塵含笑道:“道友且替貧道掠陣如何?” 一面在轉臉之際,暗以“傳音入密”說道:“黑飛狐成名在五十年以前,經過三十年蜇伏,武功必然大為精進,貧道是否是她敵手,尚難逆料,何況她隻是守谷之人,谷中另有主人,此事非同小可,等貧道和她動手之時,道友務必急速退出此谷,在途中相候,貧道自會趕來會合,如天明之前,仍不見貧道,必然失陷此谷,道友速歸報令師,通知敝派,再作計較……” 黑飛狐孟婆婆冷聲哼道:“史清塵,你們用不着商量,反正進入涼霧山埋恨谷的人,再要出去,那是比登天還難了。
” 史清塵倏然轉過身去,左佛右劍,擺開門戶,沉喝道:“貧道倒是不信。
” 黑飛狐尖冷地道:“你很快就會相信。
” 别看她顫巍巍連路都走不穩,此刻話聲出口,突然向前跨上一步,這一步足足跨出八尺有奇,一下就欺到史清塵身前,喝道:“你小心了!” 黑漆杖“呼”的一聲,迎面直搗過來。
史清塵看他來勢極猛,左手拂塵向外一拂,身形退後數尺,右手長劍疾舉,正待發劍。
黑飛狐嘿然冷笑,不容他還手,如影随形而上,長身急撲,黑漆杖一顫之勢,幻起了點點杖影,風飄萬點,氣勢逼人! 史清塵長劍當胸,左手塵拂連連擺動,化解來勢,依然引身斜退,但就在這斜退之際,突然大喝一聲,手中長劍,匹練乍發,朝外劈出一劍,強勁劍風,帶起了嗡然輕嘯。
這一記“直劈天門”,正是衡山派劍法中的精華。
孤松道人看得暗暗贊歎:“史前輩果然不愧是衡山第二高手,光是這一劍,由退反進,使得漂亮已極!” 黑飛狐逼進的人,但覺一股森寒劍風,直湧過來,倒也不敢輕敵,腳下微一停頓! 這真是電光火石般事,史清塵一劍出手,突然口發長嘯,雙足一頓,一道人影,騰空直上,到了三丈高處,身在半空翻了一個筋鬥,淩空發劍,連人帶劍,化作一道長虹,倒挂而下,垂直朝黑飛狐當頭射落。
這一着奇快如電,銳不可當! 黑飛狐孟婆婆自然知道,對方淩空發劍,除了硬接,躲閃不得! 因為敵人居高臨下,這一丈方圓之内,均在對方劍光籠罩之下,不論你如何躲閃,均難躲閃得開。
黑飛狐凜立不動,口中冷笑一聲,黑漆杖起處,迎着劍光朝上磕去。
“噹!” 劍杖交擊,響起了一聲震耳欲聾的金鐵交鳴之聲。
史清塵劍尖在她鐵杖上一點,一條人影又借勢騰空而起,在空中劃了半個弧形,劍光如練,又朝黑飛狐當頭射來。
衡山派以騰空搏擊,名聞天下,遇上衡山派的人,最好就是莫要讓他有機會騰身而起,因為隻要騰空而起,他可以借你封架之力,接二連三的在空中發劍,使你窮于應付。
閑言表過,卻說史清塵展開劍法,一個人不時的騰空飛起,掄劍下撲,劍如匹練,盤空飛舞,倏忽上下,伺機發劍,劍光籠罩一丈方圓,劍劍不離黑飛狐頭頂,在她左右前後,飛撲刺擊,快捷得使人眼花缭亂。
黑飛狐一雙水泡眼目光炯炯,不論你史清塵回旋飛撲,劍光落向何方,她身子也其快無比的跟着旋轉,始終和史清塵正面相對,手中一支黑漆杖,幻起一道道的杖影,每一杖都接住史清塵的劍光了,門戶之嚴,簡直沒有半點予人可乘之機! 這一陣地對空的搏鬥,但見劍光杖影,互相糾纏,一陣陣密如連環的金鐵交鳴之聲,響震山谷! 孤松道人雖是武當首徒,武當派素以劍術馳譽武林,但對這一場搏鬥,史清塵發劍之奇,身法之妙,把他看得呆了! 不過片刻之間,兩人已經搏鬥了四五十招,一個身如匹練,盤空下擊,一個杖影缭繞,匝地遊走,依然難分勝負。
史清塵眼看久戰無功,忽然張口發出一聲長嘯,盤空發劍的人,突然身化一道耀目精虹,刺空直上。
黑飛狐見他破空直上,口中發出一陣桀桀怪笑,黑漆杖一頓,一道黑影,同樣往上直拔而起。
史清塵這一招叫做“閃電穿雲”,原是“衡山劍法”中最厲害的一招,憑着一口真氣,直沖而上,到了三丈以上,才突然回頭,劍光束成一縷銀練,飛刺而下。
這一記,因劍光已經束成一縷,就如電閃一般,不但勢道奇速,而且力足穿山,銳利無匹,無堅不摧。
史清塵是衡山派中第二高手,内功修為,劍上造詣,均臻上乘,這一挾劍騰空,就足足拔起四丈來高! 但就在他正要回身之際,耳中隻聽“嘶”的一聲輕響,一道黑影,其快無比,從身側斜飛而起,越過頭頂! 這一下看得史清塵心頭猛吃一驚,這道人影,不就是黑飛狐孟婆婆? 心念方動,隻聽頭頂響起一聲刺耳的怪笑,一道杖影,已是泰山壓頂般直蓋下來。
須知衡山派這一招“閃電穿雲”,必須以本身功力為基礎,飛得越高,刺擊之力越強。
史清塵一下拔起四丈來高,在武林中已是極高的身手,但黑飛狐這一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