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磨刀老人
關燈
小
中
大
人,原是好奇的動物,尤其是練武的人,看到了另一個人的武功,有特别成就之處,好奇的意念,自會油然而生!
君箫總究是年輕人,本來嘛,初生之犢不畏虎,何況他一身武功,精進到自己都摸不清楚。
藝高自然膽大,這時看到使“浮光掠影身法”的人,早就把小青和“北字十三号”一再警告他的話,忘得一幹二淨,口中微微吸氣,人已随着疾拔而上,飛上樹梢! 這一刹那,君箫登時領悟了一件事,那就隻限于谷中花林,雖有五行奇門布置,但那隻限于花林之中,會受到陣法淆惑,不谙陣法的人,就會越走越迷失。
如果你一下登上林梢視線寬闊,谷中景象,悉呈眼底,陣法的阻礙,自然失去了作用。
閑言表過,卻說君箫飛身上林,目光迅速一掃,就朝西北首那道人影掠去的方向追了下去。
他此刻急于想追上那條人影,施展“天龍禦風身法”,身若龍飛,在樹杪林梢,劃空飛過,快得如同電閃,但他畢竟比那道人影遲了一步!不,他看到那人影之時,人家已在遠處那就算你輕功和他同樣高明,起步已遲,也不易趕得上人家。
埋恨谷西北首,是一條峽谷,(君箫等人住的石屋,是在東北首)一道清溪,從峽谷中曲折流出,水清而淺,潺潺有聲,靜夜之中,聽來極富詩意! 小橋,流水,人家! 君箫并不是尋詩來的,他飛身下地,跨過小橋,沿溪走了幾十步路,峽谷朝左彎去,才轉了一個彎,便已到了盡頭處,那是一個溪流彙聚的小潭,潭邊有一間石屋。
屋中無燈,屋前溪邊,有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正在佝偻着身子,用手拂水,霍霍地磨着刀。
他口中還在哼着小調:“磨刀老人善磨刀,磨刀溪上磨寶刀,七十老人不服老,寶刀不老樂逍遙……” “他是磨刀老人!” 君箫聽到歌聲,心頭方自一喜,自己要找的磨刀老人,居然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但他方自一喜,接着又不覺悚然一驚! 原來在磨刀老人背後,遠處還隐約綽綽站着一個人,那不是常夫人,還會有誰? 君箫立時想到方才那道“浮光掠影身法”的人,敢情就是常夫人無疑,差幸自己在她右側,又走的很小心,才沒被對方發覺! 她隻是靜靜地站在磨刀老人身後,一直不曾開口,是以磨刀老人并不知她的來臨,口中依然哼道:“磨刀老人善磨刀,磨刀溪上好磨刀,七十老人不服老,寶刀不老樂逍遙……” 這四句歌,正是他自己編,大概已經哼了幾十年,一邊哼着,磨來不徐不疾,哼的也不高不低,顯示他手法純熟,磨刀是他的一種樂趣! 常夫人雖然沒有發現君箫,但君箫已經驚出一身冷汗,瞬息凝神,緩緩的退後了幾步,隐入一株樹身後面,伏下身子。
就在他後退之際,隻聽常夫人冷冷地道:“你好了沒有?” 磨刀老人正在磨得入神,聞聲不覺一驚,急忙放下手上鋼刀,站了起來,結結巴巴地道: “小老兒不知夫人駕到 常夫人不待他說下去,截着道:“我問你磨好了沒有?” 磨刀老人哦了一聲,慌忙陪笑道:“好了,好了,這已經是最後一把了,夫人可以驗看,每一柄刀,都鋒利得可吹毛立斷。
” 說着,一擄袖管,伸手從溪水中,陸續撈出一口口寒光如雪,看去隐泛青光的狹長鋼刀,刀鋒其薄如紙,一望就知十分鋒利。
君箫心中暗暗哦了一聲,忖道:“這些刀,大概就是明天練習‘四九刀陣’用的了!” 常夫人隻瞥了一眼,嘉許地點點頭,說道:“不用看了,明天我會要小青來點收的。
” 說完,轉身朝外行去。
磨刀老人躬着身道:“小老兒恭送夫人。
” 常夫人漸漸去遠,磨刀老人依然把方才從溪中撈出來的鋼刀,一口口十分小心地沉入水中,正待回進屋去。
君箫急忙閃身而出,叫道:“老前輩。
” 磨刀老人聽得一怔,迅速轉過身來,目光一注,問道:“小哥是什麼人?” 君箫雙手抱拳,作了個長揖,說道:“在下君箫,特來找老前輩的。
” 磨刀老人微微搖頭道:“老漢并不認識小哥。
” 君箫道:“是的,老前輩并不認識在下,但老前輩想必認識曹娥孝女庵的一位佛婆吧?” 磨刀老人面色微沉,說道:“老漢不認識。
” 君箫一呆,問道:“在下想請問一句,老丈是磨刀老人,不錯吧!” 磨刀老人道:“老漢正是在磨刀溪上替人磨刀的老人,但磨刀溪上,有沒有另外一個磨刀老人,老漢就不知道了。
” “替人磨刀的老人”,和“磨刀老人”,聽來就像另有其人! 君箫不由一怔,說道:“在下帶來了老丈一件藍布大褂,如果是老丈的東西,老丈自己總該認得出來吧?” 磨刀老人臉上微有驚詫之色,說道:“老漢的大褂?晤,大褂呢?小哥拿出來給我瞧瞧。
” 君箫道:“藍布大褂不在在下身上。
” 磨刀老人截然道:“那就不用說了。
” 說完,回身欲走。
君箫道:“老丈,藍布大褂就在在下包裹之中,在下這就去拿。
” 磨刀老人搖手道:“不用了,老漢磨了一天刀,已經腰酸背疼,就要睡了,小哥還是明晚再來吧。
”轉身走進石屋,“砰”的一聲,關上了木門。
君箫看他雖然不肯承認,但言詞閃爍,分明就是自己要找的磨刀老人無疑,敢情他不相信自己。
這也難怪,身在詭異神秘的谷中,自然誰都存着戒心。
君箫不敢多事停留,當下就飛身掠起,依然踏着樹梢而行,他方才已經認清方向,自然很快就找到自己居住的石屋。
一宵無話,第二天一早,天色堪堪破曉,羅光就來叩門,在門口大聲叫道:“君爺,快起來,大家就要集合了。
” 君箫迅速地跨下木榻,開門出去。
羅光躬躬身道:“君爺早,你老快洗把臉,集合的鐘聲,就要響了。
” 君箫問道:“要到哪裡去集合?” 羅光道:“就在南首草坪上,從南首一條小徑穿出去就到了。
” 伸手指指南首花林間一條小徑,忽然壓低聲音說道:“今天可能就要開始訓練‘四九刀陣’了,君爺把刀陣記下來了,小的晚上來拿。
” 君箫不便多說,隻好點了點頭。
羅光又道:“小的還有事去,告退了。
” 說罷,回身就走。
君箫洗了把臉,就聽到一陣“噹”“噹”的敲鐘之聲,連續響起,一時不敢怠慢,急匆匆佩好銅箫,背起劍囊,趕着出門,依照北字十三号指點,朝南首一條小徑奔去。
花林間小徑曲折交叉,忿道極多,隻有這條小徑,卻是直的,而且很快就穿出花林,前面就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坪。
草坪中間,布置和昨晚一樣,上首放一張長條桌,中間是一把高背椅,左右兩邊,放着三把椅子。
長案前面,正有兩隊人,在迅快的集合。
左首一隊,一共二十六人,站在最前面的是領隊,一個道家裝束,黑髯飄胸的道人,肩負長劍,手執馬尾塵拂,正是衡山派第二高手史清塵,(君箫并不認識他),這一隊的人,敢情已經訓練了一段日子,是以很快就列成了隊形。
君箫奔出花林,看到有不少人紛紛地從東、北兩處花林奔出,他立時就想到這片草坪,敢情是居埋恨谷“北區”之中,許多石屋,就圍着這片草坪而建,因此大家很快就能在草坪上集合。
從東、北兩處花林間奔出來的人,都奔向右首一隊,大家也正在依次列隊。
右首這一隊的領隊,也是一個道人,身穿天藍道袍,肩負青穗長劍,正是武當派徒孤松道人,君箫當然也不認識他,但君箫知道自己是二十五人中最後一名,因此他就排在衆人的後面。
敲鐘的小紅,今天換了一身玫瑰紅緊身衣褲,曲線玲珑,婀娜多姿,看去極為惹跟! 現在鐘聲已經停止,她和小青一人一邊,站在長案兩側。
小青也換了一身青色緊身衣褲,同樣的苗條身材,她就比小紅淡雅得多。
她站在案右,隻是有意無意地朝君箫看了一眼。
她這一眼當然是有意的,隻是她不敢在人前露出形迹來罷了! 君箫自然也發覺了她這盈盈一瞥,就有着說不出的關心和注意,因為女孩子以這一種眼光,他很熟悉,萬巧兒(神手華佗萬遇春的女兒)和李如雲二位姑娘,都是這樣看他的。
他不敢多看,很快就避開了她的眼光,其實小青也很快就移開了眼光,但兩人心頭,都有些異樣的感覺。
就在此時,常夫人出現了,她在獨臂易姥,嫪姆,珠花娘三個老婆子和四名青衣使女的簇擁之中,步入草坪,居中坐下。
獨臂易姥獨自坐到左首的一把椅子上,嫪姆,珠花娘二人,則坐到右側。
(陰山四醜有一個黑飛狐孟婆婆,把守谷口,并未前來)常夫人才一落坐,左首一行二十六人一齊躬下身去,齊聲道:“左隊屬下參見夫人。
” 常夫人微一颔首。
右首一行二十六人也一齊躬身道:“右隊屬下參見夫人。
” 君箫随着大家行禮如儀,一面卻暗暗打量着自己這一隊的人,誰的身形口音和昨晚那個蒙面黑影相似? 因為他站在最後,隻要稍加留意,就可看到前面的每一個人;但這些人,年紀都極輕,最大也不會超過二十五。
一個個都是體格魁梧的壯漢,從後形看去,甚至連高矮,都差不多,你想一下認出那蒙面黑影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時獨臂易姥已經站起身來,向常夫人行了一禮,才面向案前,粗着喉嚨說道:“夫人目睹江湖上迩來妖氛漸熾,為了維護正義,消敉暴戾,才要古婆婆(珠花娘)把諸位請到本谷來。
” “那是因為夫人有一套足以誅滅兇邪的刀法,要傳授給大家,才能敉平妖氛。
諸位也許要問,夫人怎不多收幾個門人,把刀法傳給弟子?” “這一點,夫人自然也考慮過,但時間上就拖長了,江湖上妖氛已熾,時間稍長,豈不讓對方逐漸形成氣候?” “諸位出身各大門派,武林世家,可說是江湖後起的精英,武功已有相當基礎,借重諸位,正可縮短時間,為江湖除害,老婆子想來,諸位一定樂于合作……” 左右二隊的人同聲說道:“屬下等人願意為護武林正義效命。
” 獨臂婆婆道:“好,你們從今天起,就得接受刀陣訓練,為時四十九天,希望大家全心全意練習刀法,庶不負夫人一番心意才好。
” 大家又同聲道:“蒙夫人成全,屬下等人,一定全力以赴。
” 常夫人坐在上首,雖沒說話,但卻頻頻颔首,意頗嘉許。
獨臂婆婆又道:“右隊二十五人,均系新來,今天可先練習步法,由左隊二十五人,配合右隊,一起練習,步法是刀陣最主要,最基本的動作,大家不可忽略了。
” 說到這裡,左手向空一揮。
小紅,小青二人,立即從案側閃身走出,各自指揮着兩隊的人編成了一隊,也就是左隊一人和右隊一人,合為一組,然後由小紅,小青二人為首,站在最前面,給
藝高自然膽大,這時看到使“浮光掠影身法”的人,早就把小青和“北字十三号”一再警告他的話,忘得一幹二淨,口中微微吸氣,人已随着疾拔而上,飛上樹梢! 這一刹那,君箫登時領悟了一件事,那就隻限于谷中花林,雖有五行奇門布置,但那隻限于花林之中,會受到陣法淆惑,不谙陣法的人,就會越走越迷失。
如果你一下登上林梢視線寬闊,谷中景象,悉呈眼底,陣法的阻礙,自然失去了作用。
閑言表過,卻說君箫飛身上林,目光迅速一掃,就朝西北首那道人影掠去的方向追了下去。
他此刻急于想追上那條人影,施展“天龍禦風身法”,身若龍飛,在樹杪林梢,劃空飛過,快得如同電閃,但他畢竟比那道人影遲了一步!不,他看到那人影之時,人家已在遠處那就算你輕功和他同樣高明,起步已遲,也不易趕得上人家。
埋恨谷西北首,是一條峽谷,(君箫等人住的石屋,是在東北首)一道清溪,從峽谷中曲折流出,水清而淺,潺潺有聲,靜夜之中,聽來極富詩意! 小橋,流水,人家! 君箫并不是尋詩來的,他飛身下地,跨過小橋,沿溪走了幾十步路,峽谷朝左彎去,才轉了一個彎,便已到了盡頭處,那是一個溪流彙聚的小潭,潭邊有一間石屋。
屋中無燈,屋前溪邊,有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正在佝偻着身子,用手拂水,霍霍地磨着刀。
他口中還在哼着小調:“磨刀老人善磨刀,磨刀溪上磨寶刀,七十老人不服老,寶刀不老樂逍遙……” “他是磨刀老人!” 君箫聽到歌聲,心頭方自一喜,自己要找的磨刀老人,居然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但他方自一喜,接着又不覺悚然一驚! 原來在磨刀老人背後,遠處還隐約綽綽站着一個人,那不是常夫人,還會有誰? 君箫立時想到方才那道“浮光掠影身法”的人,敢情就是常夫人無疑,差幸自己在她右側,又走的很小心,才沒被對方發覺! 她隻是靜靜地站在磨刀老人身後,一直不曾開口,是以磨刀老人并不知她的來臨,口中依然哼道:“磨刀老人善磨刀,磨刀溪上好磨刀,七十老人不服老,寶刀不老樂逍遙……” 這四句歌,正是他自己編,大概已經哼了幾十年,一邊哼着,磨來不徐不疾,哼的也不高不低,顯示他手法純熟,磨刀是他的一種樂趣! 常夫人雖然沒有發現君箫,但君箫已經驚出一身冷汗,瞬息凝神,緩緩的退後了幾步,隐入一株樹身後面,伏下身子。
就在他後退之際,隻聽常夫人冷冷地道:“你好了沒有?” 磨刀老人正在磨得入神,聞聲不覺一驚,急忙放下手上鋼刀,站了起來,結結巴巴地道: “小老兒不知夫人駕到 常夫人不待他說下去,截着道:“我問你磨好了沒有?” 磨刀老人哦了一聲,慌忙陪笑道:“好了,好了,這已經是最後一把了,夫人可以驗看,每一柄刀,都鋒利得可吹毛立斷。
” 說着,一擄袖管,伸手從溪水中,陸續撈出一口口寒光如雪,看去隐泛青光的狹長鋼刀,刀鋒其薄如紙,一望就知十分鋒利。
君箫心中暗暗哦了一聲,忖道:“這些刀,大概就是明天練習‘四九刀陣’用的了!” 常夫人隻瞥了一眼,嘉許地點點頭,說道:“不用看了,明天我會要小青來點收的。
” 說完,轉身朝外行去。
磨刀老人躬着身道:“小老兒恭送夫人。
” 常夫人漸漸去遠,磨刀老人依然把方才從溪中撈出來的鋼刀,一口口十分小心地沉入水中,正待回進屋去。
君箫急忙閃身而出,叫道:“老前輩。
” 磨刀老人聽得一怔,迅速轉過身來,目光一注,問道:“小哥是什麼人?” 君箫雙手抱拳,作了個長揖,說道:“在下君箫,特來找老前輩的。
” 磨刀老人微微搖頭道:“老漢并不認識小哥。
” 君箫道:“是的,老前輩并不認識在下,但老前輩想必認識曹娥孝女庵的一位佛婆吧?” 磨刀老人面色微沉,說道:“老漢不認識。
” 君箫一呆,問道:“在下想請問一句,老丈是磨刀老人,不錯吧!” 磨刀老人道:“老漢正是在磨刀溪上替人磨刀的老人,但磨刀溪上,有沒有另外一個磨刀老人,老漢就不知道了。
” “替人磨刀的老人”,和“磨刀老人”,聽來就像另有其人! 君箫不由一怔,說道:“在下帶來了老丈一件藍布大褂,如果是老丈的東西,老丈自己總該認得出來吧?” 磨刀老人臉上微有驚詫之色,說道:“老漢的大褂?晤,大褂呢?小哥拿出來給我瞧瞧。
” 君箫道:“藍布大褂不在在下身上。
” 磨刀老人截然道:“那就不用說了。
” 說完,回身欲走。
君箫道:“老丈,藍布大褂就在在下包裹之中,在下這就去拿。
” 磨刀老人搖手道:“不用了,老漢磨了一天刀,已經腰酸背疼,就要睡了,小哥還是明晚再來吧。
”轉身走進石屋,“砰”的一聲,關上了木門。
君箫看他雖然不肯承認,但言詞閃爍,分明就是自己要找的磨刀老人無疑,敢情他不相信自己。
這也難怪,身在詭異神秘的谷中,自然誰都存着戒心。
君箫不敢多事停留,當下就飛身掠起,依然踏着樹梢而行,他方才已經認清方向,自然很快就找到自己居住的石屋。
一宵無話,第二天一早,天色堪堪破曉,羅光就來叩門,在門口大聲叫道:“君爺,快起來,大家就要集合了。
” 君箫迅速地跨下木榻,開門出去。
羅光躬躬身道:“君爺早,你老快洗把臉,集合的鐘聲,就要響了。
” 君箫問道:“要到哪裡去集合?” 羅光道:“就在南首草坪上,從南首一條小徑穿出去就到了。
” 伸手指指南首花林間一條小徑,忽然壓低聲音說道:“今天可能就要開始訓練‘四九刀陣’了,君爺把刀陣記下來了,小的晚上來拿。
” 君箫不便多說,隻好點了點頭。
羅光又道:“小的還有事去,告退了。
” 說罷,回身就走。
君箫洗了把臉,就聽到一陣“噹”“噹”的敲鐘之聲,連續響起,一時不敢怠慢,急匆匆佩好銅箫,背起劍囊,趕着出門,依照北字十三号指點,朝南首一條小徑奔去。
花林間小徑曲折交叉,忿道極多,隻有這條小徑,卻是直的,而且很快就穿出花林,前面就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坪。
草坪中間,布置和昨晚一樣,上首放一張長條桌,中間是一把高背椅,左右兩邊,放着三把椅子。
長案前面,正有兩隊人,在迅快的集合。
左首一隊,一共二十六人,站在最前面的是領隊,一個道家裝束,黑髯飄胸的道人,肩負長劍,手執馬尾塵拂,正是衡山派第二高手史清塵,(君箫并不認識他),這一隊的人,敢情已經訓練了一段日子,是以很快就列成了隊形。
君箫奔出花林,看到有不少人紛紛地從東、北兩處花林奔出,他立時就想到這片草坪,敢情是居埋恨谷“北區”之中,許多石屋,就圍着這片草坪而建,因此大家很快就能在草坪上集合。
從東、北兩處花林間奔出來的人,都奔向右首一隊,大家也正在依次列隊。
右首這一隊的領隊,也是一個道人,身穿天藍道袍,肩負青穗長劍,正是武當派徒孤松道人,君箫當然也不認識他,但君箫知道自己是二十五人中最後一名,因此他就排在衆人的後面。
敲鐘的小紅,今天換了一身玫瑰紅緊身衣褲,曲線玲珑,婀娜多姿,看去極為惹跟! 現在鐘聲已經停止,她和小青一人一邊,站在長案兩側。
小青也換了一身青色緊身衣褲,同樣的苗條身材,她就比小紅淡雅得多。
她站在案右,隻是有意無意地朝君箫看了一眼。
她這一眼當然是有意的,隻是她不敢在人前露出形迹來罷了! 君箫自然也發覺了她這盈盈一瞥,就有着說不出的關心和注意,因為女孩子以這一種眼光,他很熟悉,萬巧兒(神手華佗萬遇春的女兒)和李如雲二位姑娘,都是這樣看他的。
他不敢多看,很快就避開了她的眼光,其實小青也很快就移開了眼光,但兩人心頭,都有些異樣的感覺。
就在此時,常夫人出現了,她在獨臂易姥,嫪姆,珠花娘三個老婆子和四名青衣使女的簇擁之中,步入草坪,居中坐下。
獨臂易姥獨自坐到左首的一把椅子上,嫪姆,珠花娘二人,則坐到右側。
(陰山四醜有一個黑飛狐孟婆婆,把守谷口,并未前來)常夫人才一落坐,左首一行二十六人一齊躬下身去,齊聲道:“左隊屬下參見夫人。
” 常夫人微一颔首。
右首一行二十六人也一齊躬身道:“右隊屬下參見夫人。
” 君箫随着大家行禮如儀,一面卻暗暗打量着自己這一隊的人,誰的身形口音和昨晚那個蒙面黑影相似? 因為他站在最後,隻要稍加留意,就可看到前面的每一個人;但這些人,年紀都極輕,最大也不會超過二十五。
一個個都是體格魁梧的壯漢,從後形看去,甚至連高矮,都差不多,你想一下認出那蒙面黑影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時獨臂易姥已經站起身來,向常夫人行了一禮,才面向案前,粗着喉嚨說道:“夫人目睹江湖上迩來妖氛漸熾,為了維護正義,消敉暴戾,才要古婆婆(珠花娘)把諸位請到本谷來。
” “那是因為夫人有一套足以誅滅兇邪的刀法,要傳授給大家,才能敉平妖氛。
諸位也許要問,夫人怎不多收幾個門人,把刀法傳給弟子?” “這一點,夫人自然也考慮過,但時間上就拖長了,江湖上妖氛已熾,時間稍長,豈不讓對方逐漸形成氣候?” “諸位出身各大門派,武林世家,可說是江湖後起的精英,武功已有相當基礎,借重諸位,正可縮短時間,為江湖除害,老婆子想來,諸位一定樂于合作……” 左右二隊的人同聲說道:“屬下等人願意為護武林正義效命。
” 獨臂婆婆道:“好,你們從今天起,就得接受刀陣訓練,為時四十九天,希望大家全心全意練習刀法,庶不負夫人一番心意才好。
” 大家又同聲道:“蒙夫人成全,屬下等人,一定全力以赴。
” 常夫人坐在上首,雖沒說話,但卻頻頻颔首,意頗嘉許。
獨臂婆婆又道:“右隊二十五人,均系新來,今天可先練習步法,由左隊二十五人,配合右隊,一起練習,步法是刀陣最主要,最基本的動作,大家不可忽略了。
” 說到這裡,左手向空一揮。
小紅,小青二人,立即從案側閃身走出,各自指揮着兩隊的人編成了一隊,也就是左隊一人和右隊一人,合為一組,然後由小紅,小青二人為首,站在最前面,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