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埋恨谷
關燈
小
中
大
不肯放過機會,擡目問道:“夫人要貧道二人擔任‘四九刀陣’的領隊,那一定是一件很特别的任務了,不知夫人可否說得詳細一點?”
常夫人冷冷一哼,道:“你們用不着知道的太多,隻要聽我命令就是了。
” 要知史清塵在衡山派中,地位極為崇高,就是各大門派掌門人,也對他十分客氣,常夫人居然把他當作了屬下看待。
孤松道人忍不住道:“貧道要是不答應呢?” 常夫人嘿然道:“你們是想作困獸之鬥?” 孤松道人道:“貧道正有此意。
” 常夫人冷笑一聲,指指幾上兩個瓷杯,說道:“你們先喝了這杯解藥再說。
” 史清塵聽她說“解藥”二字,身軀微震,猛然想到坐在玄關裡的矮胖老婦,不就是“陰山四醜”中精于用毒的嫪姆? 莫非她已在自己二人身上下了毒? 一念及此,立即暗暗運氣檢查,不檢查還好,這一檢查,他清瘦的臉上,不禁臉色大變,沉聲道:“夫人……” 常夫人不待他說下去,一擡手道:“二位不必恐懼,這是我這裡的規矩,凡是前來見我之人,都得經過嫪嬷嬷那一關,由她在來人身上,下了無形散功之毒,才能進此室,我已命她們給二位準備了兩杯解藥,服下去就好。
” 史清塵暗暗忖道:“這位常夫人谲詭多變,不知她在這杯解藥之中,又有什麼花樣了?” 心中想着,不覺朝幾上兩個瓷杯,看了一眼。
孤松道人道:“貧道如何信得過你,杯中是不是解藥?” 常夫人冷峻一哂道:“你們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 孤松道人道:“為什麼?” 常夫人道:“你們身中無形散功之毒,六個時辰之内,一身功力盡散,猶有可解之藥,過了十二個時辰,毒發身死,無藥可救,我用不着在這杯解藥之中,再放什麼毒藥了。
” 史清塵道:“夫人何故要給貧道二人解藥呢?” 常夫人道:“埋恨谷從不妄殺一人,下毒隻是見我的規矩,下了毒,自然要解毒。
何況我還要重用你們。
” 史清塵道:“夫人不怕替咱們解去劇毒,貧道二人仍然不為你所用麼?” 常夫人冷聲道:“那是解毒以後的事了。
” 史清塵回頭朝孤松道人道:“道友可曾感覺到咱們身中之毒,已在體内逐漸發作,看來隻好服了解藥再說。
” 孤松道人道:“前輩說得極是。
” 史清塵伸手從幾上取過瓷杯,隻見杯中隻有半杯淺黃色的汁水,看去極似茶汁,一面暗暗注意着常夫人身後四個青衣少女的神色,如果杯中不是解藥,她們臉上,多少總會流露出一些表情來。
因為少女們是不會隐藏感情的,如果自己拿起來要喝的是一杯毒藥,她們臉上多少會有些驚容,但是她們臉上沒有,這說證明這杯中确是解藥無疑了。
史清塵察覺了這一點,也就舉起瓷杯,一飲而盡,但覺這半杯藥汁,氣味芬芳,入口甚是甜美,絲毫也不覺得難以下咽。
孤松道人眼看着史清塵喝下解藥,也跟着取起瓷杯,一口喝了下去。
常夫人從面紗之中,閃過一絲冷峻的目光,一擡手道:“小青,帶他們下去。
” 小青躬身領命,說道:“二位請随小婢來。
” 舉步往外行去。
史清塵,孤松道人也不言語,随着小青退出屋去。
常夫人緩緩站起,朝獨臂婆婆,珠花娘二人說道:“我們也可以出去了。
” 她這一站起身,獨臂婆婆、珠花娘二人也趕緊跟着站起,恭聲應“是”。
于是由常夫人為首,一齊往外走了出去。
夜色正濃,山風轉勁!埋恨谷東首有一片十數丈開闊的草坪,四周圍以花樹。
此刻四周花樹上,挂着一二十盞氣死風燈,随風搖曳,把十餘丈一片草坪,照得十分明亮。
四周花樹之下,站着一色天青勁裝,手抱雪亮鋼萬的漢子,共有二三十人之多,但卻寂然無聲,氣勢森肅之極。
草坪上首,橫放着一張長條桌,左右各侍立一位胸垂發辮的青衣少女。
桌上放着一個大茶壺,和幾個小瓷杯。
長條桌前面,人影幢幢,站着服飾不同的年輕壯漢,約模也有二三十人之多。
在這些人的前面,還有一個領頭之人,那正是身材苗條,面貌秀娟的小紅。
這些人也正是由珠花娘和小紅剛從山外帶回來的,他們中間君箫也赫然在内! 他左手挽着一個青布包裹,右肩背着一個青布劍囊,雜在衆人之間,似乎已忘懷了要去磨刀溪找磨刀老人之事。
大家排成一行,肅立在草坪上,除了夜風吹拂衣袂,傳出的輕微聲響,草坪上就聽不到半點聲息。
這情形,相當嚴肅,好像正在等待着什麼,他們大概已經過了許多時候,但依然肅立如故,每個人臉上,既無冀盼不安,也沒有倦怠不耐之容。
現在,草坪北首的一條小徑上,忽然出現了四盞紅燈。
燈光冉冉行來,有如行雲流水,來的極快,走在最前面的是兩個青衣少女,手持紗燈,并肩而行。
稍後是臉長如驢的珠花娘,和獨臂婆婆易姥,矮胖老婦嫪姆。
這三個老婆子後面,就是身穿竹布衣裙,面垂黑紗的常夫人。
最後又是兩個青衣少女,手提紗燈,在後伺候。
一行人進入草坪,走近長案,常夫人首先在案後中間一張高背太師椅上落坐。
嫪姆、獨臂婆婆、珠花娘三人,依次在常夫人兩側的椅子上坐下。
站在案前的小紅立即趨上幾步,神色恭敬,躬下身去,說道:“小婢叩見夫人。
” 常夫人口中輕嗯一聲,問道:“都準備好了?” 小紅應聲道:“都準備好了。
” 常夫人點頭道:“好。
” 珠花娘站起身,把一本花名冊送到常夫人面前,打開扉頁,然後朝小紅吩咐道:“你要他們依次過來。
” 小紅應了聲“是”,退到一邊,嬌聲叫道:“許雲鵬過來。
” 站在案前的一排人中,第一個是身材粗壯,腰間左右各插一支判官筆的青年漢子,舉步走了上去。
小紅一擺手道:“快去谒見夫人。
” 那叫許雲鵬的青年依言走近案前,抱拳躬身道:“在下許雲鵬見過夫人。
” 珠花娘立即在常夫人身邊,欠着身道:“他是點蒼門下。
” 常夫人賂為打量了一眼,微微颔首。
珠花娘又道:“夫人賜你香茗一杯,還不趕快謝恩,過去喝了。
” 許雲鵬躬身道:“多謝夫人恩賜。
” 說完,随着珠花娘手勢,朝案右走去。
站在案右的一名青衣少女,早已斟好了一杯香茗,随手遞過。
許雲鵬雙手接過,毫不猶豫,一飲而盡。
站在長案左側的小青,朝他招招手道:“到這邊來。
” 許雲鵬生似毫無主見,隻要有人叫他,他就依言過去,小青指點他站到哪裡,他就站到哪裡。
這時小紅又在叫着:“柳必顯。
” 柳必顯是個高瘦青年,腰間懸挂的是一柄狹長金刀,他排在第二名,很快走了上去,抱拳道:“在下柳必顯見過夫人。
” 珠花娘又在常夫人身側說道:“他是石城柳家莊金刀柳遇春的次子。
” 一面朝柳必顯道:“夫人賜你香茗一杯,還不趕快謝恩,過去喝了。
” 好像她不說,别人就不知道“謝恩”,因此必須不厭其煩的向每個人都說上一句。
柳必顯一躬身道:“多謝夫人恩賜。
” 說完,舉步朝案右走去,接過香茗,一口喝下,然後依照小青指點,站到了許雲鵬的身後。
小紅依次叫着第三個,第四個。
珠花娘也千篇一律的朝每一個人,說着同樣的話,每一個人也同樣的說着:“某某見過夫人”和“多謝夫人恩賜”等話,然後一個個遵照小紅指點,在案首左首依次排隊。
這些人不是江湖各大門派的門人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武林世家子弟,而且本身武功,都有相當造詣之人,但他們遭劫持而來,竟然會毫無反抗意念,這般任人指揮,奉命唯謹,豈不顯得大有蹊跷? 一行人逐個行進,依次晉谒過常夫人,也喝下了香茗,站到長案左首去了。
如今小紅正在叫道:“君箫過來。
” 君箫正是這一行二十五人中最後的一個,他左手臂彎上挽着一個青布包裹,右肩背着青布劍囊,舉步走了上去。
小紅低聲喝道:“快去見過夫人。
” 君箫也和其他的人一樣,朝上首抱抱拳道:“在下見過夫人。
” 珠花娘适時道:“他是南山王道士門下。
” 常夫人似是對君箫極為注意,問道:“王道士?哪一門派的?” 珠花娘忙道:“南山王道士,江湖上并無名号,似是不在九大門派之中。
” 常夫人“唔”了一聲。
珠花娘回頭朝君箫道:“夫人.賜你香茗一杯,還不趕快謝恩,過去喝了。
” 君箫再次抱拳道:“多謝夫人恩賜。
” 随着珠花娘的手勢,朝案右走去。
青衣少女遞過一杯香茗。
君箫接過香茗,忽然擡頭問道:“在下一定要喝麼?” 那遞茶給他的青衣少女被問得一愣,說道:“夫人賜你的香茗,你自然要喝了。
” 君箫并來立即去喝,依然問道:“夫人為什麼要賜我香茗?” 青衣少女一時之間,竟然被他問得答不上話來。
珠花娘臉色微變,急忙走了過來,含笑道:“夫人因咱們長途跋涉,必然口渴,因此替咱們準備了茶水,喝過茶水,大夥就可以去休息了,你不是覺得口很渴麼?那就快些喝吧。
” 君箫和她目光一對,茫然地點點頭道:“口是好渴,在下正想喝茶。
” 舉起杯子,一口喝幹。
珠花娘像是心上放下了一塊石頭,依然含笑道:“快去排好隊,你是最後一人了。
” 說話之時,朝小青打了一個手勢。
小青立即招手道:“你站到這裡來。
” 君箫也不言語,依言站到一行人的後面去。
珠花娘朝小紅吩咐道:“你帶他們進去休息。
” 小紅躬身領命,朝常夫人行了一禮,轉身走到一行人面前,說道:“大家随我來。
” 當先朝西首一條花徑行去。
一行二十五人,由她招呼,已有多日,聞言果然跟随她身後,魚貫而行,一齊退出草坪而去。
常夫人依然端坐不動,口中冷冷地叫道:“古嬷嬷。
” 珠花娘連忙欠身道:“屬下在。
” 常夫人問道:“這姓君的沒問題吧?” 珠花娘陪笑道:“決無問題,夫人不是看他已經把一杯香茗全喝下去麼?” 常夫人道:“你可知道他的來曆?” 珠花娘道:“他來曆屬下不清楚,他其實也并無什麼來曆可言,據他自己說,自小跟随師傅住在天台南山的一所道觀裡,師傅人稱王道士,最近才下山的。
” 常夫人道:“他說的話可信麼?” 珠花娘呷呷笑道:“夫人放心,他這些話,都是老婆子親口問的,自然可信了。
” 常夫人道:“他左手挽的青布包裹裡,是些什麼東西?” 二十五個人中,隻有君箫一個人手裡挽着包裹,她自然覺得奇怪。
珠花娘道:“沒什麼,老婆子親自查看過,包裹裡有一件大褂,幾件随身更換的衣衫,另外還有五十兩金葉子,據老婆子看,他初次出門,一定把師傅叮咛他的話,記得很牢,因此縱然為藥力所迷,還是把包裹看得很重,不肯随便放下來。
” “他意志很堅強。
” 常夫人接着道:“青布囊裡可是長劍了” 珠花娘道:“一支普通長劍,另外還有一支銅箫。
” 常夫人道:“銅箫!” 珠花娘笑道:“那也是一支普通的銅箫。
” 常夫人點頭道:“我看這姓君的氣宇不凡,就像方才,他在你古嬷嬷面前,居然還會心生貳意,倒是值得注意之事。
” 珠花娘道:“但他還是把那杯茶喝下去了。
” 常夫人徽徽一笑道:“你古嬷嬷是下迷藥的老祖宗了,他中迷之後,心裡還會滋生出一絲疑念來,這種情形,你古嬷嬷可曾遇上過麼?” 珠花娘道:“這種情形,隻有三種可能,一是内功修為,已臻上乘境界,隻需藥力稍為減弱,他心内自會漸生一縷清明之念。
第二是他服過某種靈藥,一時被迷失,但稍假時日,藥力在體内可以漸漸化去,這兩點,姓君的自然都無此可能。
那麼隻有第三點,就是此人意志十分堅強,雖被藥力迷失,内心之中,仍會時萌警兆,但那隻是偶然生出的一絲警兆而已,并不是真的清醒。
” 常夫人道:“你還是要小青多注意他一些。
” 珠花娘道:“屬下遵命。
” 君箫被安置在一間石屋之中。
埋恨谷到處都是茂盛的花林,這東北角一片花林間,就有着無數幢石屋,花林間,有白石小徑,曲折相通。
石屋,是用石塊砌成的房屋,山居人家,就地取材,房屋多半是用石砌的。
君箫就躺卧在石屋的木榻之上,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來的? 這時正在呼呼大睡,睡得極熟。
這也難怪,此刻正當二更已過,三更不到,該是人們睡覺的時候,但就在此時,一扇木門,悄然開啟,同時快捷如風,閃進兩條人影。
這兩人一身黑衣,身法如同鬼魅,進入屋中,行動十分小心,前面一個低聲說道:“你去看看,如有人來,立即以暗号連絡。
” 後面那人點點頭,又很快閃出屋去。
留在室中的黑衣人,一下掠近木榻,目光轉動,落到榻前的青布包裹上,他毫不猶豫,迅快解開包裹;伸手在包裹中一陣掏摸,取出一片金葉子,身形一晃,掠近窗下,就着月光,反轉金葉,凝足目力,果見金葉底面,有“雲門山莊”字樣。
那黑衣人目中神光一閃,探手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瓶,倒出一粒紅色的藥丸,納入君箫口中。
那紅色藥丸,敢情是專解某種毒藥的解藥,對症下藥,見效奇速,不過盞茶工夫,君箫從昏睡中悠然醒了過來。
他雙目方睜,那黑衣人不待君箫開口,已湊過頭來,壓低聲音,搶先說道:“你被他們施術迷失神智之後,又服了他們的‘不貳湯’,兄弟已給你服下解迷靈丹,再稍事休息,就可以複元了。
” 君箫幾乎如夢初醒,一下翻身坐起,目注黑衣人,問道:“朋友是誰?” 那黑衣人伸手從懷中摸出一個制錢大小的銀牌,托在掌心,說道:“你現在明白了吧?” 君箫看到銀牌,心裡更是糊塗,但他連番遇事,已使他閱曆漸漸增進,忽然警覺到此中似乎另有隐秘,當下微一點頭,問道:“老哥可否略為提示?” 那黑衣人收起銀牌,低聲說道:“此地主人乃是一個‘神秘莫測的常夫人,今晚又由珠花娘從外面帶回來了二十五名各大門派的青年,據說是要練什麼‘四九刀陣’,常夫人手下,有四個老婆子,極為厲害,一個叫珠花娘,善使迷藥,一個叫嫪姆的,善于使毒,一個叫孟婆婆,據說會‘定形術’,還有一個是獨臂婆婆,不知她精于什麼……?” 君箫問道:“被他們擄來的人,都被迷失了神志麼?” 那黑衣人道:“不錯,他們有一種‘不貳湯’,服下之人,忘記過去一切,武功不失,隻知聽命于常夫人—人。
” 說到這裡,“哦”了一聲道:“你目前不可露了形迹,尤其這片花林,十分古怪,兄弟也隻能知道附近幾處門戶,你不可離開此屋,更不可亂跑,如果有消息,兄弟自會和你連絡,我不便在此多耽,其他一切,自是不用我囑咐了。
” 君箫心頭十分狐疑,隻得點點頭道:“在下省得。
” 那黑衣人迅速啟門退了出去。
石室之中,隻留下了君箫一個人,他暗暗運氣一試,隻覺得全身氣機暢通,已無大礙,不由的長長籲了口氣,坐在木榻之上,把方才那黑衣人說的每一句話,仔細地想了一遍。
顯然,那黑衣人是誤認自己當作同黨,才會暗中相救,隻不知他又是那方面的人? 這裡叫做埋恨谷,主人是一位常夫人,她手下有四個善于用毒使迷的老婆子,而且還在外面劫擄了許多年輕人,練什麼“四九刀陣”…… 他突然間,對這個充滿神秘詭異的埋恨谷,發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他要弄清楚此谷主人常夫人是誰? 她為什麼要練“四九刀陣”? 那出示銀牌的黑衣人是誰? 他們的圖謀又是什麼? 有這許多疑問,要待逐個的去解開,他就得仍然裝作受迷模樣,才不緻引入懷疑,想到這裡,身子往後一仰,仰倒下去,緩緩阖上了眼皮。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但聽一陣輕快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及門而止,接着但聽木門呀然開啟,一陣細碎而輕盈的腳步聲,走了進來。
君箫自然聽得出那是一個女子走路的聲音,他要裝作仍然受迷的模樣,因此隻是閉着眼睛,沒去理會。
那輕盈的腳步聲走進榻前,腳下就微微一停,君箫可以感覺得到,她正在打量着自己,這就故意口中發出輕微的鼾聲,表示自己正在熟睡之中。
那女子口中輕嗯一聲,自言自語說道:“已經快己時啦,怎麼還不醒來?” 說到這裡,腳下又跨上了一下,叫道:“喂,君爺,你該起來啦!” 聲音極為嬌脆,敢情還是一個少女。
君箫故作不聞,依然酣睡如故。
那女子見君箫仍然沒醒,不禁頓頓腳道:“怎麼叫不醒嘛?喂,君爺,快醒醒,你該起來啦!” 君箫聽她這般說法,心中暗暗盤算,莫非迷失心神的人,聽到叫聲,也會很快的起來? 一念及此,就緩緩睜開眼睛,蹶然坐起,雙目微有茫然之色,朝那女子望去。
那是一個十六七歲的青衣少女,面貌媚秀,這時睜大一雙黑白分明的俏目,凝注着君箫,右手纖纖玉指,還在撥弄着垂到胸前的發辮。
小丫頭不但生得秀麗,她那股子嬌俏的模樣,看去十分可人。
君箫故意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一腳胯下木榻。
青衣少女忽然展齒一笑,說道:“你幹麼老是看着我,不說話呢?” 君箫心中一動,暗道:“聽她口氣,好像服了‘不貳湯’的人,依然會和人說話!” 這就茫然問道:“你要我說什麼?” 青衣少女抿抿嘴,說道:“随便說嘛,譬如你看我進來,就該問我是什麼人?我把你叫醒,就該問我有什麼事?” 君箫問道:“你叫什麼名?” 青衣少女道:“我叫小青。
” 君箫道:“你很美。
” 他是故意這樣說的,一個心志受迷的人,縱能和人交談,說話也會不加思索,說得很率直。
小青被他說的粉臉驟然一紅,掩不住少女的羞澀,輕啐道:“君爺這是和小婢開玩笑了。
” 話聲甫落,忽然幽幽地道:“服過‘不貳湯’,隻是對夫人忠心不二,不但武功絲毫無損,就是一切言行,也應該和常人無異才是。
” 她這幾句話,說得極輕,像是自言自語,但聽到君箫耳中,不禁猛然一怔,暗道:“她這是有意說給自己聽的了,服過‘不貳湯’,心神并不迷失,莫非她已經看出自己故意裝作,才有此言。
” 心念轉動,不覺擡目朝她看去。
四目相投,小青嫣然一笑道:“小婢是請君爺來的,你快洗把臉随我走吧!” 君箫問道:“随你到哪裡去?” 小青道:“是夫人命我來請的。
” 屋角木架上,果然放着一個銅面盆,和一條新的面巾,君箫混亂洗了把臉,一面問道: “夫人找我何事?” 小青道:“不知道,她也許想問問你。
” 她說到這裡,忽然低低地道:“夫人問你什麼,你都要據實回答,不過有一點,君爺要特别注意。
” 君箫問道:“姑娘說的是什麼事?” 小青望着他抿抿嘴,笑道:“你不可自作聰明。
” 君箫心中又是一動,說道:“在下為什麼要自作聰明?” 小青道:“小婢是說,君爺不可在夫人面前,假裝糊塗。
” 君箫聽得暗暗一驚,忖道:“這和她方才說的,服過‘不貳湯’的人,一切言行應該和常人無異才是,不是同一意思麼?她明明是在提醒自己,不可自作聰明,以為服了‘不貳湯’,就會迷糊,那就大錯特錯了!” 心念一轉,故意笑道:“姑娘這活,真把在下聽糊塗了,一會叫在下不可自作聰明,一會又說在下假裝糊塗,在下到底是聰明呢?還是糊塗呢?” 小青披披嘴道:“你自己心裡明白就是了,這還要小婢說麼?” 君箫怵然一震,問道:“莫非夫人……” 他想問:“莫非夫人已經知道了?” 但他隻說道“莫非夫人”四字,就倏然住口。
小青眨眨眼睛低聲道:“不用害怕,小婢不會說的。
” 不會說,是說她已經知道君箫并未被“不貳湯”所迷。
君箫心中又是一動,暗想:“莫非她和那個黑衣人是一黨?” 小青看他沒有作聲,又道:“君爺見到夫人,必須對她十分恭敬,不論夫人說什麼,你都要奉命唯謹,不可有絲毫違拗。
” 君箫道:“多承姑娘指點。
” 小青眼珠一溜,輕笑道:“小婢看得出來,君爺是個好人,所以我才提醒你一句,其實這些話,我是不該說的。
” 要知史清塵在衡山派中,地位極為崇高,就是各大門派掌門人,也對他十分客氣,常夫人居然把他當作了屬下看待。
孤松道人忍不住道:“貧道要是不答應呢?” 常夫人嘿然道:“你們是想作困獸之鬥?” 孤松道人道:“貧道正有此意。
” 常夫人冷笑一聲,指指幾上兩個瓷杯,說道:“你們先喝了這杯解藥再說。
” 史清塵聽她說“解藥”二字,身軀微震,猛然想到坐在玄關裡的矮胖老婦,不就是“陰山四醜”中精于用毒的嫪姆? 莫非她已在自己二人身上下了毒? 一念及此,立即暗暗運氣檢查,不檢查還好,這一檢查,他清瘦的臉上,不禁臉色大變,沉聲道:“夫人……” 常夫人不待他說下去,一擡手道:“二位不必恐懼,這是我這裡的規矩,凡是前來見我之人,都得經過嫪嬷嬷那一關,由她在來人身上,下了無形散功之毒,才能進此室,我已命她們給二位準備了兩杯解藥,服下去就好。
” 史清塵暗暗忖道:“這位常夫人谲詭多變,不知她在這杯解藥之中,又有什麼花樣了?” 心中想着,不覺朝幾上兩個瓷杯,看了一眼。
孤松道人道:“貧道如何信得過你,杯中是不是解藥?” 常夫人冷峻一哂道:“你們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 孤松道人道:“為什麼?” 常夫人道:“你們身中無形散功之毒,六個時辰之内,一身功力盡散,猶有可解之藥,過了十二個時辰,毒發身死,無藥可救,我用不着在這杯解藥之中,再放什麼毒藥了。
” 史清塵道:“夫人何故要給貧道二人解藥呢?” 常夫人道:“埋恨谷從不妄殺一人,下毒隻是見我的規矩,下了毒,自然要解毒。
何況我還要重用你們。
” 史清塵道:“夫人不怕替咱們解去劇毒,貧道二人仍然不為你所用麼?” 常夫人冷聲道:“那是解毒以後的事了。
” 史清塵回頭朝孤松道人道:“道友可曾感覺到咱們身中之毒,已在體内逐漸發作,看來隻好服了解藥再說。
” 孤松道人道:“前輩說得極是。
” 史清塵伸手從幾上取過瓷杯,隻見杯中隻有半杯淺黃色的汁水,看去極似茶汁,一面暗暗注意着常夫人身後四個青衣少女的神色,如果杯中不是解藥,她們臉上,多少總會流露出一些表情來。
因為少女們是不會隐藏感情的,如果自己拿起來要喝的是一杯毒藥,她們臉上多少會有些驚容,但是她們臉上沒有,這說證明這杯中确是解藥無疑了。
史清塵察覺了這一點,也就舉起瓷杯,一飲而盡,但覺這半杯藥汁,氣味芬芳,入口甚是甜美,絲毫也不覺得難以下咽。
孤松道人眼看着史清塵喝下解藥,也跟着取起瓷杯,一口喝了下去。
常夫人從面紗之中,閃過一絲冷峻的目光,一擡手道:“小青,帶他們下去。
” 小青躬身領命,說道:“二位請随小婢來。
” 舉步往外行去。
史清塵,孤松道人也不言語,随着小青退出屋去。
常夫人緩緩站起,朝獨臂婆婆,珠花娘二人說道:“我們也可以出去了。
” 她這一站起身,獨臂婆婆、珠花娘二人也趕緊跟着站起,恭聲應“是”。
于是由常夫人為首,一齊往外走了出去。
夜色正濃,山風轉勁!埋恨谷東首有一片十數丈開闊的草坪,四周圍以花樹。
此刻四周花樹上,挂着一二十盞氣死風燈,随風搖曳,把十餘丈一片草坪,照得十分明亮。
四周花樹之下,站着一色天青勁裝,手抱雪亮鋼萬的漢子,共有二三十人之多,但卻寂然無聲,氣勢森肅之極。
草坪上首,橫放着一張長條桌,左右各侍立一位胸垂發辮的青衣少女。
桌上放着一個大茶壺,和幾個小瓷杯。
長條桌前面,人影幢幢,站着服飾不同的年輕壯漢,約模也有二三十人之多。
在這些人的前面,還有一個領頭之人,那正是身材苗條,面貌秀娟的小紅。
這些人也正是由珠花娘和小紅剛從山外帶回來的,他們中間君箫也赫然在内! 他左手挽着一個青布包裹,右肩背着一個青布劍囊,雜在衆人之間,似乎已忘懷了要去磨刀溪找磨刀老人之事。
大家排成一行,肅立在草坪上,除了夜風吹拂衣袂,傳出的輕微聲響,草坪上就聽不到半點聲息。
這情形,相當嚴肅,好像正在等待着什麼,他們大概已經過了許多時候,但依然肅立如故,每個人臉上,既無冀盼不安,也沒有倦怠不耐之容。
現在,草坪北首的一條小徑上,忽然出現了四盞紅燈。
燈光冉冉行來,有如行雲流水,來的極快,走在最前面的是兩個青衣少女,手持紗燈,并肩而行。
稍後是臉長如驢的珠花娘,和獨臂婆婆易姥,矮胖老婦嫪姆。
這三個老婆子後面,就是身穿竹布衣裙,面垂黑紗的常夫人。
最後又是兩個青衣少女,手提紗燈,在後伺候。
一行人進入草坪,走近長案,常夫人首先在案後中間一張高背太師椅上落坐。
嫪姆、獨臂婆婆、珠花娘三人,依次在常夫人兩側的椅子上坐下。
站在案前的小紅立即趨上幾步,神色恭敬,躬下身去,說道:“小婢叩見夫人。
” 常夫人口中輕嗯一聲,問道:“都準備好了?” 小紅應聲道:“都準備好了。
” 常夫人點頭道:“好。
” 珠花娘站起身,把一本花名冊送到常夫人面前,打開扉頁,然後朝小紅吩咐道:“你要他們依次過來。
” 小紅應了聲“是”,退到一邊,嬌聲叫道:“許雲鵬過來。
” 站在案前的一排人中,第一個是身材粗壯,腰間左右各插一支判官筆的青年漢子,舉步走了上去。
小紅一擺手道:“快去谒見夫人。
” 那叫許雲鵬的青年依言走近案前,抱拳躬身道:“在下許雲鵬見過夫人。
” 珠花娘立即在常夫人身邊,欠着身道:“他是點蒼門下。
” 常夫人賂為打量了一眼,微微颔首。
珠花娘又道:“夫人賜你香茗一杯,還不趕快謝恩,過去喝了。
” 許雲鵬躬身道:“多謝夫人恩賜。
” 說完,随着珠花娘手勢,朝案右走去。
站在案右的一名青衣少女,早已斟好了一杯香茗,随手遞過。
許雲鵬雙手接過,毫不猶豫,一飲而盡。
站在長案左側的小青,朝他招招手道:“到這邊來。
” 許雲鵬生似毫無主見,隻要有人叫他,他就依言過去,小青指點他站到哪裡,他就站到哪裡。
這時小紅又在叫着:“柳必顯。
” 柳必顯是個高瘦青年,腰間懸挂的是一柄狹長金刀,他排在第二名,很快走了上去,抱拳道:“在下柳必顯見過夫人。
” 珠花娘又在常夫人身側說道:“他是石城柳家莊金刀柳遇春的次子。
” 一面朝柳必顯道:“夫人賜你香茗一杯,還不趕快謝恩,過去喝了。
” 好像她不說,别人就不知道“謝恩”,因此必須不厭其煩的向每個人都說上一句。
柳必顯一躬身道:“多謝夫人恩賜。
” 說完,舉步朝案右走去,接過香茗,一口喝下,然後依照小青指點,站到了許雲鵬的身後。
小紅依次叫着第三個,第四個。
珠花娘也千篇一律的朝每一個人,說着同樣的話,每一個人也同樣的說着:“某某見過夫人”和“多謝夫人恩賜”等話,然後一個個遵照小紅指點,在案首左首依次排隊。
這些人不是江湖各大門派的門人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武林世家子弟,而且本身武功,都有相當造詣之人,但他們遭劫持而來,竟然會毫無反抗意念,這般任人指揮,奉命唯謹,豈不顯得大有蹊跷? 一行人逐個行進,依次晉谒過常夫人,也喝下了香茗,站到長案左首去了。
如今小紅正在叫道:“君箫過來。
” 君箫正是這一行二十五人中最後的一個,他左手臂彎上挽着一個青布包裹,右肩背着青布劍囊,舉步走了上去。
小紅低聲喝道:“快去見過夫人。
” 君箫也和其他的人一樣,朝上首抱抱拳道:“在下見過夫人。
” 珠花娘适時道:“他是南山王道士門下。
” 常夫人似是對君箫極為注意,問道:“王道士?哪一門派的?” 珠花娘忙道:“南山王道士,江湖上并無名号,似是不在九大門派之中。
” 常夫人“唔”了一聲。
珠花娘回頭朝君箫道:“夫人.賜你香茗一杯,還不趕快謝恩,過去喝了。
” 君箫再次抱拳道:“多謝夫人恩賜。
” 随着珠花娘的手勢,朝案右走去。
青衣少女遞過一杯香茗。
君箫接過香茗,忽然擡頭問道:“在下一定要喝麼?” 那遞茶給他的青衣少女被問得一愣,說道:“夫人賜你的香茗,你自然要喝了。
” 君箫并來立即去喝,依然問道:“夫人為什麼要賜我香茗?” 青衣少女一時之間,竟然被他問得答不上話來。
珠花娘臉色微變,急忙走了過來,含笑道:“夫人因咱們長途跋涉,必然口渴,因此替咱們準備了茶水,喝過茶水,大夥就可以去休息了,你不是覺得口很渴麼?那就快些喝吧。
” 君箫和她目光一對,茫然地點點頭道:“口是好渴,在下正想喝茶。
” 舉起杯子,一口喝幹。
珠花娘像是心上放下了一塊石頭,依然含笑道:“快去排好隊,你是最後一人了。
” 說話之時,朝小青打了一個手勢。
小青立即招手道:“你站到這裡來。
” 君箫也不言語,依言站到一行人的後面去。
珠花娘朝小紅吩咐道:“你帶他們進去休息。
” 小紅躬身領命,朝常夫人行了一禮,轉身走到一行人面前,說道:“大家随我來。
” 當先朝西首一條花徑行去。
一行二十五人,由她招呼,已有多日,聞言果然跟随她身後,魚貫而行,一齊退出草坪而去。
常夫人依然端坐不動,口中冷冷地叫道:“古嬷嬷。
” 珠花娘連忙欠身道:“屬下在。
” 常夫人問道:“這姓君的沒問題吧?” 珠花娘陪笑道:“決無問題,夫人不是看他已經把一杯香茗全喝下去麼?” 常夫人道:“你可知道他的來曆?” 珠花娘道:“他來曆屬下不清楚,他其實也并無什麼來曆可言,據他自己說,自小跟随師傅住在天台南山的一所道觀裡,師傅人稱王道士,最近才下山的。
” 常夫人道:“他說的話可信麼?” 珠花娘呷呷笑道:“夫人放心,他這些話,都是老婆子親口問的,自然可信了。
” 常夫人道:“他左手挽的青布包裹裡,是些什麼東西?” 二十五個人中,隻有君箫一個人手裡挽着包裹,她自然覺得奇怪。
珠花娘道:“沒什麼,老婆子親自查看過,包裹裡有一件大褂,幾件随身更換的衣衫,另外還有五十兩金葉子,據老婆子看,他初次出門,一定把師傅叮咛他的話,記得很牢,因此縱然為藥力所迷,還是把包裹看得很重,不肯随便放下來。
” “他意志很堅強。
” 常夫人接着道:“青布囊裡可是長劍了” 珠花娘道:“一支普通長劍,另外還有一支銅箫。
” 常夫人道:“銅箫!” 珠花娘笑道:“那也是一支普通的銅箫。
” 常夫人點頭道:“我看這姓君的氣宇不凡,就像方才,他在你古嬷嬷面前,居然還會心生貳意,倒是值得注意之事。
” 珠花娘道:“但他還是把那杯茶喝下去了。
” 常夫人徽徽一笑道:“你古嬷嬷是下迷藥的老祖宗了,他中迷之後,心裡還會滋生出一絲疑念來,這種情形,你古嬷嬷可曾遇上過麼?” 珠花娘道:“這種情形,隻有三種可能,一是内功修為,已臻上乘境界,隻需藥力稍為減弱,他心内自會漸生一縷清明之念。
第二是他服過某種靈藥,一時被迷失,但稍假時日,藥力在體内可以漸漸化去,這兩點,姓君的自然都無此可能。
那麼隻有第三點,就是此人意志十分堅強,雖被藥力迷失,内心之中,仍會時萌警兆,但那隻是偶然生出的一絲警兆而已,并不是真的清醒。
” 常夫人道:“你還是要小青多注意他一些。
” 珠花娘道:“屬下遵命。
” 君箫被安置在一間石屋之中。
埋恨谷到處都是茂盛的花林,這東北角一片花林間,就有着無數幢石屋,花林間,有白石小徑,曲折相通。
石屋,是用石塊砌成的房屋,山居人家,就地取材,房屋多半是用石砌的。
君箫就躺卧在石屋的木榻之上,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來的? 這時正在呼呼大睡,睡得極熟。
這也難怪,此刻正當二更已過,三更不到,該是人們睡覺的時候,但就在此時,一扇木門,悄然開啟,同時快捷如風,閃進兩條人影。
這兩人一身黑衣,身法如同鬼魅,進入屋中,行動十分小心,前面一個低聲說道:“你去看看,如有人來,立即以暗号連絡。
” 後面那人點點頭,又很快閃出屋去。
留在室中的黑衣人,一下掠近木榻,目光轉動,落到榻前的青布包裹上,他毫不猶豫,迅快解開包裹;伸手在包裹中一陣掏摸,取出一片金葉子,身形一晃,掠近窗下,就着月光,反轉金葉,凝足目力,果見金葉底面,有“雲門山莊”字樣。
那黑衣人目中神光一閃,探手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瓶,倒出一粒紅色的藥丸,納入君箫口中。
那紅色藥丸,敢情是專解某種毒藥的解藥,對症下藥,見效奇速,不過盞茶工夫,君箫從昏睡中悠然醒了過來。
他雙目方睜,那黑衣人不待君箫開口,已湊過頭來,壓低聲音,搶先說道:“你被他們施術迷失神智之後,又服了他們的‘不貳湯’,兄弟已給你服下解迷靈丹,再稍事休息,就可以複元了。
” 君箫幾乎如夢初醒,一下翻身坐起,目注黑衣人,問道:“朋友是誰?” 那黑衣人伸手從懷中摸出一個制錢大小的銀牌,托在掌心,說道:“你現在明白了吧?” 君箫看到銀牌,心裡更是糊塗,但他連番遇事,已使他閱曆漸漸增進,忽然警覺到此中似乎另有隐秘,當下微一點頭,問道:“老哥可否略為提示?” 那黑衣人收起銀牌,低聲說道:“此地主人乃是一個‘神秘莫測的常夫人,今晚又由珠花娘從外面帶回來了二十五名各大門派的青年,據說是要練什麼‘四九刀陣’,常夫人手下,有四個老婆子,極為厲害,一個叫珠花娘,善使迷藥,一個叫嫪姆的,善于使毒,一個叫孟婆婆,據說會‘定形術’,還有一個是獨臂婆婆,不知她精于什麼……?” 君箫問道:“被他們擄來的人,都被迷失了神志麼?” 那黑衣人道:“不錯,他們有一種‘不貳湯’,服下之人,忘記過去一切,武功不失,隻知聽命于常夫人—人。
” 說到這裡,“哦”了一聲道:“你目前不可露了形迹,尤其這片花林,十分古怪,兄弟也隻能知道附近幾處門戶,你不可離開此屋,更不可亂跑,如果有消息,兄弟自會和你連絡,我不便在此多耽,其他一切,自是不用我囑咐了。
” 君箫心頭十分狐疑,隻得點點頭道:“在下省得。
” 那黑衣人迅速啟門退了出去。
石室之中,隻留下了君箫一個人,他暗暗運氣一試,隻覺得全身氣機暢通,已無大礙,不由的長長籲了口氣,坐在木榻之上,把方才那黑衣人說的每一句話,仔細地想了一遍。
顯然,那黑衣人是誤認自己當作同黨,才會暗中相救,隻不知他又是那方面的人? 這裡叫做埋恨谷,主人是一位常夫人,她手下有四個善于用毒使迷的老婆子,而且還在外面劫擄了許多年輕人,練什麼“四九刀陣”…… 他突然間,對這個充滿神秘詭異的埋恨谷,發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他要弄清楚此谷主人常夫人是誰? 她為什麼要練“四九刀陣”? 那出示銀牌的黑衣人是誰? 他們的圖謀又是什麼? 有這許多疑問,要待逐個的去解開,他就得仍然裝作受迷模樣,才不緻引入懷疑,想到這裡,身子往後一仰,仰倒下去,緩緩阖上了眼皮。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但聽一陣輕快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及門而止,接着但聽木門呀然開啟,一陣細碎而輕盈的腳步聲,走了進來。
君箫自然聽得出那是一個女子走路的聲音,他要裝作仍然受迷的模樣,因此隻是閉着眼睛,沒去理會。
那輕盈的腳步聲走進榻前,腳下就微微一停,君箫可以感覺得到,她正在打量着自己,這就故意口中發出輕微的鼾聲,表示自己正在熟睡之中。
那女子口中輕嗯一聲,自言自語說道:“已經快己時啦,怎麼還不醒來?” 說到這裡,腳下又跨上了一下,叫道:“喂,君爺,你該起來啦!” 聲音極為嬌脆,敢情還是一個少女。
君箫故作不聞,依然酣睡如故。
那女子見君箫仍然沒醒,不禁頓頓腳道:“怎麼叫不醒嘛?喂,君爺,快醒醒,你該起來啦!” 君箫聽她這般說法,心中暗暗盤算,莫非迷失心神的人,聽到叫聲,也會很快的起來? 一念及此,就緩緩睜開眼睛,蹶然坐起,雙目微有茫然之色,朝那女子望去。
那是一個十六七歲的青衣少女,面貌媚秀,這時睜大一雙黑白分明的俏目,凝注着君箫,右手纖纖玉指,還在撥弄着垂到胸前的發辮。
小丫頭不但生得秀麗,她那股子嬌俏的模樣,看去十分可人。
君箫故意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一腳胯下木榻。
青衣少女忽然展齒一笑,說道:“你幹麼老是看着我,不說話呢?” 君箫心中一動,暗道:“聽她口氣,好像服了‘不貳湯’的人,依然會和人說話!” 這就茫然問道:“你要我說什麼?” 青衣少女抿抿嘴,說道:“随便說嘛,譬如你看我進來,就該問我是什麼人?我把你叫醒,就該問我有什麼事?” 君箫問道:“你叫什麼名?” 青衣少女道:“我叫小青。
” 君箫道:“你很美。
” 他是故意這樣說的,一個心志受迷的人,縱能和人交談,說話也會不加思索,說得很率直。
小青被他說的粉臉驟然一紅,掩不住少女的羞澀,輕啐道:“君爺這是和小婢開玩笑了。
” 話聲甫落,忽然幽幽地道:“服過‘不貳湯’,隻是對夫人忠心不二,不但武功絲毫無損,就是一切言行,也應該和常人無異才是。
” 她這幾句話,說得極輕,像是自言自語,但聽到君箫耳中,不禁猛然一怔,暗道:“她這是有意說給自己聽的了,服過‘不貳湯’,心神并不迷失,莫非她已經看出自己故意裝作,才有此言。
” 心念轉動,不覺擡目朝她看去。
四目相投,小青嫣然一笑道:“小婢是請君爺來的,你快洗把臉随我走吧!” 君箫問道:“随你到哪裡去?” 小青道:“是夫人命我來請的。
” 屋角木架上,果然放着一個銅面盆,和一條新的面巾,君箫混亂洗了把臉,一面問道: “夫人找我何事?” 小青道:“不知道,她也許想問問你。
” 她說到這裡,忽然低低地道:“夫人問你什麼,你都要據實回答,不過有一點,君爺要特别注意。
” 君箫問道:“姑娘說的是什麼事?” 小青望着他抿抿嘴,笑道:“你不可自作聰明。
” 君箫心中又是一動,說道:“在下為什麼要自作聰明?” 小青道:“小婢是說,君爺不可在夫人面前,假裝糊塗。
” 君箫聽得暗暗一驚,忖道:“這和她方才說的,服過‘不貳湯’的人,一切言行應該和常人無異才是,不是同一意思麼?她明明是在提醒自己,不可自作聰明,以為服了‘不貳湯’,就會迷糊,那就大錯特錯了!” 心念一轉,故意笑道:“姑娘這活,真把在下聽糊塗了,一會叫在下不可自作聰明,一會又說在下假裝糊塗,在下到底是聰明呢?還是糊塗呢?” 小青披披嘴道:“你自己心裡明白就是了,這還要小婢說麼?” 君箫怵然一震,問道:“莫非夫人……” 他想問:“莫非夫人已經知道了?” 但他隻說道“莫非夫人”四字,就倏然住口。
小青眨眨眼睛低聲道:“不用害怕,小婢不會說的。
” 不會說,是說她已經知道君箫并未被“不貳湯”所迷。
君箫心中又是一動,暗想:“莫非她和那個黑衣人是一黨?” 小青看他沒有作聲,又道:“君爺見到夫人,必須對她十分恭敬,不論夫人說什麼,你都要奉命唯謹,不可有絲毫違拗。
” 君箫道:“多承姑娘指點。
” 小青眼珠一溜,輕笑道:“小婢看得出來,君爺是個好人,所以我才提醒你一句,其實這些話,我是不該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