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瞎眼佛婆

關燈
突聽有人叫了聲:“老前輩請留步。

    ” 聲音是從右首竹林中傳出。

     灰衣婦人腳下一停,回頭問道:“是什麼人?” 竹林中人影閃動,快步走出一個人來。

    老遠就拱着手作揖道:“晚輩奉家師之命,專程拜藹老前輩來的。

    ” 這人正是下午在小酒店裡向韓老頭打聽孝女庵的藍衫少年! 月光之下,夜風拂着他颀長的身材,益發顯得灑脫倜傥,超越不群。

     可惜灰衣老婦雙目已瞎,看不見他的長相,但她耳朵卻是極靈,聽着藍衫少年輕快的腳步聲,便已測知他已經奔到面前不足五步。

     這就朝着籃衫少年問道:“相公不是本地口音,從那裡來的?” 她雙目已盲,當然不能看到藍衫少年,但她擡着臉,卻是一副盼望之情。

     藍衫少年這一走近,隻覺這位灰衣老婦雙目雖盲,人卻和藹可親,而且好像在那裡見過,十分眼熟,隻是一時想不起來。

    一面躬着身道:“南山。

    ” 灰衣婦人問道:“令師是誰?” 藍衫少年恭敬的道:“家師是全真道士,姓王,号白山。

    ” 灰衣婦人嗯了一聲,問道:“你姓君?” 藍衫少年點頭道:“是的。

    ” 灰衣婦人問道:“叫什麼名字?” 藍衫少年道:“晚輩單名一個箫字。

    ” “箫!” 灰衣婦人身軀忽然起了一陣顫動,急急問道:“有何為證?” 名字還要有證物,這話問得好不奇怪? 藍衫少年應聲道:“有,晚輩有箫為證。

    ” 說着果然從腰間解下一支古色如銅的尺八洞箫,雙手遞了過去。

     灰衣老婦無法看到,但她聽覺極靈,藍衫少年遞出洞箫,她也正好伸手去接,居然毫厘不差,和不瞎的人一樣,不用摸索,一下就接到手中。

     她接過洞箫,就像如獲至寶,顫動的雙手,親切仔細的撫摸着箫身,臉上神情,不期流露出悲喜之色! 突然一擡頭,問道:“你知道此箫來曆麼?” 藍衫少年道:“晚輩聽恩師說過,此箫好像出于慈母山。

    ” “不錯。

    ” 灰衣婦人話聲出口,突然手腕一擡,洞箫分心點出。

     她這一招“穿雲裂石”,使得快如電閃,真要給她點上,藍衫少年非當場隕命不可! 但這招“穿雲裂石”,乃是藍衫少年恩師“鳳箫九式”中的一招,師門絕藝,他如何不識? 當下立即撤身後退半步,右掌虎口向左,掌勢微吐,迎着箫身推出,左掌後發。

    推向對方執箫右腕,身形随着微微向右旋轉。

     這一招“寸心千裡”,正是化解“穿雲裂石”的手法。

     灰衣婦人不待對方接觸,突然撒箫後退,雙目濕潤,點點頭道:“你果然是君箫。

    ” 随手把洞箫還給君箫。

     君箫(藍衫少年)心中暗暗覺得奇怪,她這是考驗自己武功?還是證明自己确是師父王白山的徒弟? 他雙手接過洞箫,正待開口。

     灰衣婦人說道:“你随我來。

    ” 返身朝庵門中走去。

     君箫随着她走進山門。

     灰衣婦人随手關上木門,舉步往廊上走去。

     黑夜之中,既未點燈,但雙目已盲的灰衣婦人,領着君箫,走在前面,絲毫不需摸索,腳下還走的甚是輕快。

     君箫心中暗暗忖道:“這位老婆婆一身修為,看來極高。

    ” 心中想着,已經走到一間禅房門口。

     灰衣婦人推門而入,點起了油燈,才殷勤的道:“君相公請進來吧。

    ” 君箫答應一聲,跨進房去。

     灰衣婦人已在一張木椅上坐下,伸出雙手,在空中招着,說道:“老身雙目已盲,看不見了,你過來讓老身摸摸。

    ” 室中點起了燈,君箫清晰的可以看到灰衣婦人一臉俱是慈祥之色,好像慈母對着久别的兒子招手,令人有說不出的親切之感! 君箫忽然覺得這灰衣婦人極像自己的娘! 他忽然想起了闊别八年的爹娘,不由的從心中油然升起孺慕之忱,腳下緩緩走了過去。

     灰衣老婦伸出的雙手,摸到他的手臂,再緣着手臂,摸到他的肩頭。

    他可以感覺到灰衣婦人雙手在顫抖,瞎去的雙目,滾落兩行淚水。

     君箫心頭不知怎的,突然間,好似受到無比的感動。

     他明知眼前的灰衣婦人,并不是自己的娘;但他在這一瞬間,幾乎把她看作了自己的親娘,口中也幾乎要脫口叫出“娘”來。

     灰衣婦人面頰上還挂着淚水;但臉上已經有了安慰的笑容,慈藹的道:“孩子,你今年幾歲了?” 君箫答道:“晚輩今年二十。

    ” “唉!” 灰衣婦人摸着他結實的臂膀,徐徐說道:“老身孩子,今年也有二十歲了。

    ” 原來她在思念兒子!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是多麼可貴的親情! 君箫問道:“老前輩令郎呢?” 灰衣婦人神色一黯,但強作歡笑,說道:“在外面流浪,你知道老身是多麼的想他,隻可惜老身雙眼已盲,他就是站在面前,老身也看不到他了。

    ” 說到這裡,忽然笑道:“君相公請坐,你看老身差點忘了正事,唔,令師叫你來找老身,有什麼事?” 君箫沒有坐,隻是站着說道:“家師要晚輩來向老前輩打聽一個人。

    ” “哦!” 灰衣老婦問道:“令師要打聽什麼人?” 君箫道:“家師要找的一位磨刀老人,據說他經常在這一帶替人磨刀,但一定要來問老前輩,才能知道他的下落。

    ” 灰衣婦人含笑點點頭道:“不錯,除了老身,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隻是他早就不在這裡磨刀了。

    ” 君箫問道:“不知他現在去了那裡?” “遠着呢!” 灰衣老婦道:“他到四川去了,你一定要找到他麼?” 君箫道:“是的,家師臨行交代,有很重要的事,非找到他不可。

    ” 灰衣婦人笑了,她笑容之中,含有欣慰和嘉許之意,徐徐說道:“據說四川有一條磨刀溪,磨的刀,永遠不會生鏽,所以他到四川去了,你要找他,隻有到磨刀溪去,才能找得他。

    ” 君箫站起身,拱拱手道:“多蒙老前輩指點,晚輩那就告辭了。

    ” 灰衣婦人問道:“你這就要趕去磨刀溪麼?” 君箫點點頭道:“是的,晚輩立時就得趕去。

    ” 灰衣婦人道:“他隐居磨刀溪,不欲人知,你這樣去,就是找到了他,他也不會承認他是磨刀老人的。

    ” 君箫聽得不禁一怔,問道:“那要怎麼辦呢?” 灰衣婦人笑了笑道:“他是個生性怪僻的人,一生不受人惠,從前在這一帶,磨刀的時候經常到庵裡來吃素齋,因為庵裡的素齋,是不用化錢的。

    老身有時也幫他洗洗衣服,他臨走前,還有一件藍布大褂,沒有拿走,你把大褂帶着,就說老身要你去的,他自己的衣衫,自然認得,就不會不見你了。

    ” 說着,走到一口破箱箧前面,打開箱蓋,從箱底翻出一件洗得快要發白的藍布大褂,遞了過來,一面叮囑着道:“君相公,這件大褂,雖然不是值錢之物,但它關系着令師要你去辦的一件重要之事,你要好好收起,不可遺失了。

    ” 君箫心中暗暗覺得奇怪,師父隻要自己到曹娥孝女庵來找瞎眼佛婆,打聽磨刀老人的下落,并沒和自己說找磨刀老人,究竟有什麼事? 但眼前這位老前輩,雖沒和自己明說,聽她口氣,卻好像早就知道師父要自己找磨刀老人的事了! 當然,他自從見到瞎眼佛婆之後,直覺的感到事情并不如此單純,這裡面好像蘊藏着一件隐秘而待自己去發掘的大事。

     他怔怔的望着灰衣婦人,幾乎忘了伸手去接。

     灰衣婦人雖然雙目已盲,但她似乎看到君箫的心裡在想些什麼,藹然笑道:“君相公,快接過去,時間不早了,你去吧,記住,你有許多事要辦,忍辱負重,有志者事竟成,不可辜負了你師父的期待。

    ” 君箫從她手裡接過藍布大褂,恭敬的道:“老前輩訓誨,晚輩自當切記在心,晚輩告辭了。

    ” 他對灰衣婦人慈祥親切的容貌,不知不覺間,竟然産生了依依不舍之情,跨出禅房,幾乎眼睛有些濕潤。

     隻聽身後響起灰衣婦人的聲音,說道:“江湖上人心險詐,逢人且說三分話,更不可提起來過孝女庵……” 由曹娥渡江,要西上四川,這可是一趟遙遠的路程,要十足的橫越浙江、安徽、湖北三個省。

     蕭山城裡,大小館子少說也有十來家,但論生意,要算橫街上的狀元樓生意最好。

     此刻還不到晌午,樓上樓下,一共才十幾張桌子,都已坐得滿滿的,四五個跑堂的忙得幾乎招呼不過來了。

     酒樓上下,人聲嘈雜,亂烘烘的,更顯得熱鬧,樓梯口,還不時的有人上來。

     這時正有一個身穿一襲藍衫的少年,從樓梯上來,他手中提着一個小包裹,和一個長形的布囊。

    露出雪白的長繐! 他,正是要趕去四川的君箫。

    跑堂的夥計迎了上來,擦着汗水,陪笑着:“相公,真對不起,你老稍等,小的給你找個坐位……” 君箫含笑道:“沒關系。

    ” 夥計目光閃動,朝四下看了一遍,招呼道:“相公請到那邊坐。

    ” 他一招手,引着君箫朝右首靠壁的一張桌子走去。

     那張桌上,隻坐着兩個人,當然還空着兩個位子。

     坐着的兩個人一身密扣勁裝,生相彪悍,右首橫頭的一張闆凳上,放着兩個長形包裹,分明是随身兵器無疑! 難怪别的桌子都坐滿了人,隻有他們這張桌上,兩個人占了四個位子,都沒有人敢坐下去和他們拼座的。

     夥計拉開兩人對面的一張闆凳,含笑道:“相公請坐,你老要些什麼?” 兩個勁裝漢子正在低聲交談,看到夥計帶着一個客人來并座,不約而同的擡頭看了君箫一眼,又自顧自一面喝酒,低聲交談起來。

     君箫放下包裹,點了酒菜,夥計倒了一盅茶送上,便自退去。

     君箫拿起茶盅,喝了一口,有意無意的望了兩個漢子一眼,坐在兩對面,總會互相看到對方的。

     那兩個勁裝漢子似乎因君箫是個文弱相公,也并未在意,仍然壓低聲在說話,說話的聲音,在人聲嘈雜的酒樓上,隻有他們自己才能聽得見。

     但君箫從師八年,練的是内家上乘武功,耳朵何等靈敏,兩人說的雖輕,他仍可清晰聽到。

     他原也無心去聽他說話,但聽了坐在他對面漢子的一句話,不由引起他的注意來! 隻聽對面漢子道:“孝女庵也不是什麼龍潭虎穴,咱們已經有查宮主和兩位副宮主趕去,還怕不手到擒來?” 左首漢子道:“不,上面從昨天到今天,已經接連來了三道飛鴿傳書,直到目前,還是一點消息也沒有,這叫咱們如何向上面回報?” 對面漢子道:“李宮主今晚真的會親自趕來?” 左首漢子道:“不錯,這件事據說是總會交代下來的,李宮主自然非趕去不可,所以咱們杭州分會,若連這點事都辦不好,你我兄弟吃不完,就得兜着走。

    ” 對面漢子道:“那麼咱們趕快吃完了上路。

    ” 夠了!不用說,同桌這兩個漢子,是七星會杭州分會的人。

     前晚,君箫找去孝女庵,雖然遲了一步,但那場龍争虎鬥,他是親眼看到的。

     同時他也聽到了一個大概,七星會的人,是沖着雙目已盲的灰衣婦人去的。

     灰衣婦人和七星會有什麼深仇大恨,他并不清楚,但他知道灰衣婦人是個好人。

    何況師父要自己老遠來找她,至少她和師父是舊識。

     自己既然遇上了,正好管它一管,免得他們老是去打擾瞎眼婆婆。

    主意打定,正好夥計送上酒飯,也就獨自吃喝起來。

     坐在他對面的兩個漢子匆匆吃罷,同時站起身來,抓起長形布包,大步下樓而去。

     君箫跟着站起,會賬下樓,跨出店門,就見兩個漢子已經牽過馬匹,正待上馬。

     君箫叫道:“二位請等一等。

    ” 兩個漢子回過頭來,看到跟出來的是同桌的藍衫相公,不免微微一怔,由方才坐在左首的漢子問道:“你是什麼人?” 君箫笑了笑道:“二位不用問我是誰,方才酒樓上二位說的話,在下都聽到了。

    ” 本來坐在他對面的漢子臉色一沉,哼道:“你小子……” 右手一動,敢情要去取他背在背上的兵刃。

     左首漢子伸手一攔,然後打量着君箫問道:“朋友的意思……” 君箫笑了笑道:“二位不是想知道消息麼?” 左首漢子問道:“你知道?” 君箫道:“因為在下剛從曹娥來。

    ” 左首漢子眼睛一亮,問道:“你是查宮主派你送消息來的?” “也可以這麼說。

    ” 君箫目光朝大街上一瞥,說道:“此地不是談說之所,二位随我來。

    ” 說完轉身就走。

     對面漢子注視着君箫手中提着的長形布囊,和露出在外的白色長繐,低哼一聲道:“老大,這小子路數……” 左首漢子一擺手,攔住他話頭,說道:“他既自稱是送消息來的,咱們姑且跟去聽聽。

    ” 兩人牽着馬匹,跟在君箫身後而行。

     走近街梢,行人已稀,君箫不待兩人開口,便已停下步來。

     左首漢子問道:“朋友奉命前來,可有查宮主的論示?” 君箫道:“我不是查天祿叫我來的。

    ” 兩個漢子聽他直呼查宮主的名号,不禁臉色微微一變。

     若箫續道:“在下是剛才和二位同桌時,聽了你們談話,才要告訴二位一聲,免得二位徒勞跋涉。

    ” 左首漢子道:“朋友請說。

    ” 君箫道:“查天祿、袁坤山、蔡作屏三個永遠也不會回去了,二位也是不去的好。

    ” 這回,兩個漢子都勃然變了臉色。

     左首漢子沉喝道:“好小子,你吃了熊心豹膽,敢戲耍老子!” 右手五指疾發,一把抓住了君箫胸前的衣襟,喝道:“說,你是什麼人派你來的?” 對面漢子刷的一聲,撤出一柄雪亮的鋼刀,随手一揚,厲聲道:“小子,你不實話實說,老子先砍斷你的狗腿。

    ” 君箫任由他抓住衣襟,泰然一笑道:“在下說的是實話,查天祿他們前晚都送了命,這是千真萬确之事,你信不信?” 左首漢子忽然“啊”了一聲,抓着他當胸衣襟的右手,漸漸松開五指,一條手臂随着垂了下去。

     他倏地後退一步,目中厲芒閃動,喝道:“你敢出手暗算我!” 對面漢子并沒真對君箫出手,但他聽老大說君箫暗算了他,心頭不禁大怒,厲喝道: “好小子,我剁了你!” 鋼刀一揮,朝君箫肩頭劈來。

     若箫一擡手,二個指頭撮住了刀鋒,随手輕輕一震,喝道:“你們最好安靜些,聽我把話說完了。

    ” 他震得雖輕,但對面漢子隻覺虎口劇震,整條手臂,一直麻上肩頭,那裡還握得住鋼刀? 兩條人影同時暴退出去,但聽一聲呼哨,兩人左手一擡,不約而同射出三點寒星,直取君箫胸口。

     君箫冷笑一聲,臉色倏然一寒,道:“我本有饒你們兩人之心,你們卻不知天高地厚,那就讓你們帶點彩回去。

    ” 左手揚起,在胸前一圈再發,六點寒星,有兩點突然倒射回去,去勢比來勢還快,一閃而沒。

     緊接着但聽再入同聲悶哼,左手同時垂了下去,肩頭立時滲出血來。

     君箫又一個箭步,掠到兩人面前,冷肅的道:“我說的話,你們現在信是不信?回去告訴七星會,不準再去打擾孝女庵,聽到了麼?” 左首漢子右手緊掩着左肩,咬牙道:“在下兄弟認栽,朋友總該留個萬兒,好讓在下兄弟回去覆命。

    ” 君箫點頭道:“好,在下姓君,君子的君,單名一個箫字,吹箫的箫,這樣夠了吧?” 左首漢子回頭喝道:“老三,咱們走。

    ” 轉身正待上馬。

     君箫喝道:“慢點。

    ” 左首漢子道:“朋友還有什麼事?” 君箫忽然笑了笑道:“在下這兩天,正愁買不到馬匹代步,你們七星會的東西,取不傷廉,二位委屈些,留下一匹牲口再走。

    ” 左首漢子氣黃了臉,一聲不作,放開馬頭,和對面漢子商人合騎一匹馬,縱身上馬,疾馳而去。

     君箫得意一笑,認為自己至少替瞎眼佛婆擋開了一場過節;但他那裡知道他離開孝女庵的當晚,瞎眼佛婆也離開了孝女庵,而他自己,卻反而因此惹上了很多麻煩。

     xxxxxx 當天,傍晚時光,君箫趕到杭州府,他因明日一早,急于趕路,因此就在城外拱宸橋附近一家招商老店投宿。

     他剛一下馬,店裡夥計趕緊奔了過來,替他接過馬匹,殷勤的道:“公子住店,請到裡面坐。

    ” 不待君箫吩咐,替他提了包裹往店裡讓去。

     君箫隻當客店夥計,本來就該如此殷勤,也并未在意,随着他進入店堂。

     夥計急匆匆走進櫃頭,跟坐在櫃上的賬房先生低低說了兩句。

     那賬房慌忙站起身,迎了出來,朝君箫連連拱手道:“公子光臨小店,小老兒失迎。

    ” 君箫道:“掌櫃不用客氣。

    ” 賬房道:“公子一路鞍馬勞頓,請先到上房休息。

    ” 他居然走在前面,親自替君箫領路,夥計提着包裹,跟在君箫身後而行。

     走到上房,賬房推開房門,陪笑道:“這是小店最好的房間,公子看看是否中意?” 君箫點點頭道:“多謝掌櫃,這間很好。

    ” 賬房陪着笑,躬躬身道:“公子爺言重,隻要公子滿意就好。

    ” 一面回身吩咐道:“快去替公子爺打臉水,沏一壺上好的龍井茶送來。

    ” 夥計放下包裹,很快退了出去。

     賬房又道:“公子爺要什麼,隻管吩咐,小店招待不周之處,公子爺多多包涵。

    ” 君箫道:“掌櫃不用客氣。

    ” 賬房陪着笑,恭敬的欠欠身道:“公子爺如無吩咐,小老兒就告退了。

    ” 這回君箫發覺了,客店裡的掌櫃,似乎太謙恭了些,當下就含笑道:“掌櫃隻管請。

    ” 賬房鞠躬如也的連連彎腰,才退了出去。

     接着夥計打來了一盆熱水,連面巾都是新的。

     君箫洗了把臉,夥計又沏上一壺上好的龍井還巴結的替他斟了一盅,放到幾上,才行退去。

     君箫喝了一口,果然滿口清香,是最好的龍井茶。

     天色未黑,夥計已經掌上燈來。

     君箫提起長形青布囊,說道:“夥計,我要出去一下。

    ” 夥計聽的一怔,忙道:“公子爺,掌櫃已經吩咐過廚下,替你老準備了酒菜。

    ” 君箫暗暗覺得奇怪,心想:“他們對我如此殷勤,莫非認錯了人?” 但繼而一想,也許是他們在拉生意,這就淡淡一笑道:“不用了,我要出去走走。

    ” 夥計聽他這麼說,隻好連聲應是。

     君箫出了客店,随便找了一家館子,用過晚餐。

     這拱宸橋附近,正是商業集中之處。

    此時夜市正盛。

     君箫發覺方才出門之時,客店門前,似有一個黑衣人遠遠尾随着自己,如今走出面館,又見那人就在左近徘徊不去。

     心頭不禁有些犯疑,故意在街上走了一圈,回頭看去,那黑衣漢子果然一直跟在身後,隻是有些遮遮掩掩的,敢情怕被自己發現。

     莫非他會是七星會的人! 他們居然盯上了自己! 他雖是初出江湖,但藝高膽大,那會把此人放在心上?當下再也不去看那黑衣人一眼,從容回轉客店。

     剛踏進房門,夥計已經跟着進來,巴結的道:“公子爺,你老貴姓君吧?” 君箫聽得一怔,點頭道:“不錯,我正是姓君。

    ” 夥計陪笑道:“這就是了,你老剛走,就有人送來了一封信。

    ” 他手中果然拿着一封信柬,恭敬的遞了過來。

     “是我的信?” 君箫接過信柬,果見信柬上寫着“送呈君公子親展”字樣,這就擡頭問道:“送信的人呢?” 夥計道:“走了,他把信交到櫃上,掌櫃的還問他要不要等公子回來,他說不用了,公子爺看了信,自會知道。

    ” 君箫點頭道:“好,沒你的事了。

    ” 夥計哈着腰退出,随手替他帶上了房門。

     君箫手裡拿着信。

    暗暗覺得納罕,自己本來姓蕭,單名一個俊字,這次出門,是替師父辦一件重要之事來的。

     師父曾說:自己初次出門,江湖上人心險詐,不可露了身份,才要自己把姓名倒過來,化名“君箫”,免得引人注意。

     但自己見到孝女庵瞎眼佛婆時她就一口說出自己姓君。

    那也許是師父就和她約好了的! 但杭州府,自己可并無熟人,這人怎會知道自己姓君的呢?心中想着,随手撕開封口。

     抽出一張信箋,隻見上面寫着:“書奉君公子,今宵二更,在三裡外茶亭侯駕,幸勿爽約,李如流敬訂。

    ” “李如流”? 這李如流又是誰呢? 他約我今晚三更,到三裡外的茶亭外去做什麼? 君箫心頭猛然一動,想到了方才跟蹤自己的黑衣漢子,暗道:“是了,這李如流一定是七星會的人,在蕭山遇上的兩個漢子,吃了自己的虧,心有未甘,他們使用飛鴿傳書,當然要比馬匹要快得多。

    ” “既然下書訂約,自己自然非去不可!” 收起書信。

    看看時光還早,就熄去燈火,在床上運氣調息,做了一回功夫。

     時近二鼓,君箫一躍下床,佩好箫劍,推開窗戶,穿窗而出,然後又輕輕掩上窗門,長身掠起。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