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 筵前試手 垣外偷拳

關燈
,一招一式的繼續施展。

    太極陳不慌不忙,随招應式,用太極拳接架。

     傅劍南天資不壞,兩家拳路又極相近,居然把無極拳一招招的貫穿下去。

    群弟子一聲不響的觀看。

    太極陳的武功已臻爐火純青之候,就是不經意,不着力,隻一伸手,便異尋常。

     傅劍南把先天無極拳運用到第十九手以下“降龍伏虎”、“千斤掌”、“反正生克”、“連環四式”,太極陳用太極拳的第十九式“雲手”,不變招就把“千斤掌”給拆開了。

     本是師徒試掌,兩人發招都慢。

    傅劍南一招一式的演下去,太極陳毫不費力的招架。

    不一時,傅劍南已将先天無極拳施展完畢,師徒含笑歸坐。

     三弟子耿永豐獻上一杯熱酒來,太極陳一飲而盡,歡然說道:“難為你,能有這麼好的記性。

    ”對群弟子說:“你們别把這先天無極拳看凡了,這不是沒有來曆的拳法。

    當年我未出師門,就聽說有這一派。

    這拳法也深含陰陽造化之機,若是練好了,偏鋒取勝,也足稱雄。

    隻不過他們這一派偏執一隅之見,總以為至柔純陰可制一切。

    他們這一派要肯再參酌我們太極派剛柔相濟之功,必然更至臻至善。

    我将來有工夫,還要訪一訪這獨創一派的盧五師傅去,我們互相對證一下。

    ” 陳清平此時興緻勃勃,餘勇可賈,大弟子傅劍南乘機請益道:“剛才老師用‘雲手’一招,連拆弟子連環四式,一點也不費勁。

    弟子覺得這一招最是可異,請老師給我們講究講究。

    ” 三弟子耿永豐也道:“還有‘彎弓射虎’、‘高探馬’、‘野馬分鬃’這三式,老師運用起來,既不費力又很靈巧,怎麼我們一施展起來,就覺着不對勁?老師再演一遍,教我們瞧瞧。

    ” 太極陳哈哈的笑了,說道:“什麼叫功夫火候?你們難道說我藏奸不成麼?” 方子壽連忙說道:“不是那話,老師平常教我們的時候,運起招來太快,我們稍微不留神,就趕不上了。

    我們瞧着你老練,顧得了姿式,就顧不來手勁;顧得來發,就顧不來變招,總是眼睛不夠使用。

    若是老師也像剛才那樣慢法,我們就容易記住了。

    ” 大弟子傅劍南一聽到四師弟這話,回想當年,不禁微笑。

    太極陳功夫精熟,當着弟子傳習起技功來,盡管自以為很慢,弟子們還是追不及。

    他每嫌弟子們記性不好,悟性不強,其實他疏忽了學者的心理。

    隻想到自己當年學藝時,一點就透,以為門徒們也該這樣才是。

    他卻忘了人的天資不同,像他那樣專心傳悟的能有幾人?太極陳實在是個好拳家,卻不是個好教師。

     弟子們幾乎一哄而上,紛紛的請求師傅,也像剛才與傅劍南對招那樣,把本派太極拳使得越慢越好,從頭到尾,給試演一回。

     太極陳眉峰微皺,忽然笑了,對傅劍南說:“你聽聽,他們不說自己笨,隻說我教得不得法。

    劍南你來一套,給他們看看。

    ” 傅劍南做出小學生頑皮樣子道:“不,不,我大老遠的瞧師傅來,那能白來?你老人家總得練一套,給弟子矯正矯正。

    這些年弟子每天自己瞎練,難免有錯了的地方。

    師傅,你老賞弟子一個臉。

    ” 傅劍南走過來,到陳清平面前,請了一個安。

    三弟子耿永豐也走過來,請了一個安。

     太極陳忽然大笑道:“你們是串好了的把戲,要逼我老頭子給你們練一套?你們這是給我祝壽?”師徒們喧笑成一片。

     太極陳今日特别高興,居然站起來,長衫不脫,厚底鞋不換,重複走到場心一站,先向群弟子一看,說道:“練慢點是不?好,咱就越慢越好。

    ”群弟子欣幸極了,都湊了過來。

     太極陳面對着皓月清空,氣舒神暢,把雙手一垂,腳下不“丁”不“八”,口微閉,齒微叩,舌尖舐上颚,眼看鼻,口問心,氣納丹田,神凝太虛,掌心貼兩髀,指尖向下,十指微分;于是立好了太極起式“無極含一氣”。

    精氣神調攝歸一,這才把身形一移,右腳往前微伸,左手立掌,指尖上斜,右掌心微扣,指尖附貼左臂曲池穴,擺成“攬雀尾”式。

    身軀微動,已變為“斜挂單鞭”;步轉拳收,第四式“提手上勢”。

    這一亮拳招三式,加上太極拳起首的“無極圖”起式,便是太極拳“起手四式”。

    凡是初窺門徑的,無不練得很熟。

     及至一換到五式“白鶴展翅”,太極陳兩掌斜分,嗖溜溜掌勢劈出去,立刻從劈出去的掌風和衣袖一甩的聲音,顯露出功夫的深淺,力量的大小來。

    群弟子十幾隻眼睛随着太極陳的身手而轉。

    演到第十一手“如封似閉”,倏然一個旋身跨步,“抱虎歸山”,身形未見用力,太極陳卻已箭似的飛身橫竄出一丈五六。

    眼看變招為“肘底錘”、“倒辇猴”、“斜飛式”、“海底針”、“扇通臂”、“撇身錘”……但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