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葉公問政
關燈
小
中
大
名高手,帶了幫手徒弟,竟趨葉邑,即見葉公傳命,即日彩畫雕镂。
那幹人手忙腳亂,竭力盡心,畫龍的調顔色,勻筆仗各騁技能。
雕龍的磨斧鑿擇木料,俱呈手段。
葉公即命兄弟在此督工,商量布置。
那後臧因自己費了許多心思,哥哥又用了許多錢鈔,倘這班工匠偷閑怠惰,不能精妙,反為不美,隻得捐己資,或時賞酒賞肉,或時賞鈔賞錢。
自古道得好,私恩小惠,足以固結人心,将這一個偌大的工程不日落成。
卻說這後臧為何這等奉承哥哥?隻因起初在吳之時,與他的母親同俘在彼,後臧不待赦書下頒,棄了母獨自奔回,所以這葉公惡其不孝,平日再不把好眼看他一看,猶如路人。
後來後臧也道自己不是,深自懊悔,巴不得尋一樁事在哥哥面前效勤。
乘着把這事托他,他賠了錢鈔,用了心力,速速成功。
因此,這班畫工雕匠都到葉公跟前告成讨賞,還請他親身觀看。
葉公撤了民事,正行之間,早見後臧相迎,說道:“龍形雕畫甚巧,請哥哥觀看,設宴慶賀。
”葉公才把後臧正看了一眼,笑嘻嘻的道:“好個兄弟,能成吾好。
”即走入雕畫之所,擡頭一看,果然: 金光閃爍,瑞氣氤氲。
簾幕間,闌幹上,但見龍身盤繞。
亭台畔,杯爵中,又見龍影回環。
若遇那疏雨清風,應聞這長吟遠嘯。
誇不盡遊潛飛躍,說不了爪甲鱗口。
如入蛟宮,處處鋪蒙茸之海藻。
猶探骊穴,時時聽狎獵之江濤。
葉公看了又看,看個不了,滿面堆下笑來,稱贊後臧,犒賞工匠,即日大開筵宴,廣召親朋,慶賞雕畫的假龍。
自然有人饋送禮儀,聞得那時送東西的人,都要奉承葉公快活,不拘飲食動用之物,都取着個龍名,不能枚舉,今且略述數端。
但見獻劍的道:奉上太阿龍泉,以助君侯,水截鲸鲵,陸剸犀兕。
獻墨的道:奉上龍賓香口,以資倚馬揮毫。
獻火的道:奉上龍火,以便炊羹爇篆。
獻馬的道:奉上龍駒駿馬,以備千裡馳驅。
獻筍的道:奉上龍孫,以供七箸。
獻肉的道:奉上龍根仙脯,以實郇廚雁椟。
獻魚的道:奉上化龍池魚,以祝公子若孫飛騰雲雨。
葉公看了這龍名之物,還不十分稱贊,聽他這些話說得如簧可愛,便喚左右收藏。
正待要坐席飲酒,外面又有人報道:箴尹處送十對木偶人來,叫做燭奴,與爺執燭。
葉公召來使進見,問這木奴将何木制造?來使答道:家爺因君侯所好似龍之物,特将龍檀寶木刻成童子,衣了綠龍之衣,束了金龍之帶,手捧绛台,可以列燭照夜。
葉公笑道:如此有累箴侯費心,鬥膽拜登了。
後來唐之申王也仿了這式樣置造。
且說葉公便叫左右将燭奴排列筵前,點起桦燭饞燈,映着雕畫龍形,就比日間的光景又是一般奇絕。
有詩餘南柯子為證: 赤焰驚人魄,蒼鬐炫客睛。
鱗甲燦如星,醉看渡滄溟。
是夜飲宴未散,忽聞宮室之外,殿陛之間,風雲驟起,走石飛沙,葉公一意看了假龍,方遂心中所好,注目縱觀,諸事不理,那些親友耳中聽見,已有幾分疑懼,正不知是何緣故。
灼眼間狂風益大,怒雨平傾,忽然一條真龍約有數十丈長,從天垂下,直入葉公開宴之所。
葉公驚得魂飛魄散,失聲叫喊道:“不好了,真龍來了。
”連忙望門外飛跑。
那些酒客個個狼奔鼠竄,兔走鳥飛,恨不得穴地而逃。
這叫做弄假成真,招災惹禍。
那一條真龍怒張鱗甲,噴霧噓雲,一時風雨愈大,把這葉公所畫所雕的宮室器皿衣服之類盡行攝歸天上,那條真龍方才夭夭矯矯上沖霄漢而去。
其時葉公的性命也不能顧了,邊叫着真龍何在?瞬息間真龍不見其形,雨收雲散,直至天明。
那後臧看了真龍下降的所在,剩了一塊白地,心中好不慘凄,又不知哥哥走避何處,是吉是兇。
雖知真龍上天去了,料無妨礙,方敢去尋覓哥哥。
尋了好一會,隻見他躲在崖下,蓬頭垢面,不似人形,口中端的亂叫道:“真龍來了,好怕人也。
”後臧忍不住好笑,便喚道:“哥哥,不要慌,真龍已去,我後臧兄弟在此。
”葉公知是兄弟叫,正要走出崖,看自己身上尚穿一件龍衣,又驚道:“龍繞在身上來也。
”隻因他到此魂魄已失,五色無主,颠狂個不休,連其弟後臧也認做一個人龍,不肯與他并立同坐,被後臧牢牢扯住。
片晌,葉公之心始定,四肢癱軟,動移不得,負歸府中,卧病不起。
遍國中人都傳言道:葉公半生好龍,那知好的是假,一見了真龍下降,便棄了宮室器皿,驚失了魂魄,空費了雕畫金錢。
其時的人竟拿來做一個話記。
過了數月,葉公之恙始痊。
因歎平日所好甚差,聞知那孔夫子有聖人之德,轉念間便将那好假龍的肚腸改變了務民義的心事,因而擇吉至魯,向孔子問政。
孔子知其為人務名,隻将近悅遠來為對。
葉公言下有悟,不待重問,就此告辭,歸葉邑之中,以實心行實政,而葉邑之民無不蒙其福焉。
有詩為證: 浣慮無塵累,從教播令名。
何須咎既往,猶幸頌神明。
總評:餘觀葉公行誼固高,所失者假龍之一好也。
豈非白璧微瑕,噫亦不足為葉公累也。
又評:古之縣尹似不與今同,而葉公居之可知矣。
然其力能平王孫勝之大亂,以緻荊楚之國安如磐石,且無一芥系懷,而僅僅好龍,亦非甚愚。
若後世驕其所立之功,而奢縱是圖者,可以同日語哉?
那幹人手忙腳亂,竭力盡心,畫龍的調顔色,勻筆仗各騁技能。
雕龍的磨斧鑿擇木料,俱呈手段。
葉公即命兄弟在此督工,商量布置。
那後臧因自己費了許多心思,哥哥又用了許多錢鈔,倘這班工匠偷閑怠惰,不能精妙,反為不美,隻得捐己資,或時賞酒賞肉,或時賞鈔賞錢。
自古道得好,私恩小惠,足以固結人心,将這一個偌大的工程不日落成。
卻說這後臧為何這等奉承哥哥?隻因起初在吳之時,與他的母親同俘在彼,後臧不待赦書下頒,棄了母獨自奔回,所以這葉公惡其不孝,平日再不把好眼看他一看,猶如路人。
後來後臧也道自己不是,深自懊悔,巴不得尋一樁事在哥哥面前效勤。
乘着把這事托他,他賠了錢鈔,用了心力,速速成功。
因此,這班畫工雕匠都到葉公跟前告成讨賞,還請他親身觀看。
葉公撤了民事,正行之間,早見後臧相迎,說道:“龍形雕畫甚巧,請哥哥觀看,設宴慶賀。
”葉公才把後臧正看了一眼,笑嘻嘻的道:“好個兄弟,能成吾好。
”即走入雕畫之所,擡頭一看,果然: 金光閃爍,瑞氣氤氲。
簾幕間,闌幹上,但見龍身盤繞。
亭台畔,杯爵中,又見龍影回環。
若遇那疏雨清風,應聞這長吟遠嘯。
誇不盡遊潛飛躍,說不了爪甲鱗口。
如入蛟宮,處處鋪蒙茸之海藻。
猶探骊穴,時時聽狎獵之江濤。
葉公看了又看,看個不了,滿面堆下笑來,稱贊後臧,犒賞工匠,即日大開筵宴,廣召親朋,慶賞雕畫的假龍。
自然有人饋送禮儀,聞得那時送東西的人,都要奉承葉公快活,不拘飲食動用之物,都取着個龍名,不能枚舉,今且略述數端。
但見獻劍的道:奉上太阿龍泉,以助君侯,水截鲸鲵,陸剸犀兕。
獻墨的道:奉上龍賓香口,以資倚馬揮毫。
獻火的道:奉上龍火,以便炊羹爇篆。
獻馬的道:奉上龍駒駿馬,以備千裡馳驅。
獻筍的道:奉上龍孫,以供七箸。
獻肉的道:奉上龍根仙脯,以實郇廚雁椟。
獻魚的道:奉上化龍池魚,以祝公子若孫飛騰雲雨。
葉公看了這龍名之物,還不十分稱贊,聽他這些話說得如簧可愛,便喚左右收藏。
正待要坐席飲酒,外面又有人報道:箴尹處送十對木偶人來,叫做燭奴,與爺執燭。
葉公召來使進見,問這木奴将何木制造?來使答道:家爺因君侯所好似龍之物,特将龍檀寶木刻成童子,衣了綠龍之衣,束了金龍之帶,手捧绛台,可以列燭照夜。
葉公笑道:如此有累箴侯費心,鬥膽拜登了。
後來唐之申王也仿了這式樣置造。
且說葉公便叫左右将燭奴排列筵前,點起桦燭饞燈,映着雕畫龍形,就比日間的光景又是一般奇絕。
有詩餘南柯子為證: 赤焰驚人魄,蒼鬐炫客睛。
鱗甲燦如星,醉看渡滄溟。
是夜飲宴未散,忽聞宮室之外,殿陛之間,風雲驟起,走石飛沙,葉公一意看了假龍,方遂心中所好,注目縱觀,諸事不理,那些親友耳中聽見,已有幾分疑懼,正不知是何緣故。
灼眼間狂風益大,怒雨平傾,忽然一條真龍約有數十丈長,從天垂下,直入葉公開宴之所。
葉公驚得魂飛魄散,失聲叫喊道:“不好了,真龍來了。
”連忙望門外飛跑。
那些酒客個個狼奔鼠竄,兔走鳥飛,恨不得穴地而逃。
這叫做弄假成真,招災惹禍。
那一條真龍怒張鱗甲,噴霧噓雲,一時風雨愈大,把這葉公所畫所雕的宮室器皿衣服之類盡行攝歸天上,那條真龍方才夭夭矯矯上沖霄漢而去。
其時葉公的性命也不能顧了,邊叫着真龍何在?瞬息間真龍不見其形,雨收雲散,直至天明。
那後臧看了真龍下降的所在,剩了一塊白地,心中好不慘凄,又不知哥哥走避何處,是吉是兇。
雖知真龍上天去了,料無妨礙,方敢去尋覓哥哥。
尋了好一會,隻見他躲在崖下,蓬頭垢面,不似人形,口中端的亂叫道:“真龍來了,好怕人也。
”後臧忍不住好笑,便喚道:“哥哥,不要慌,真龍已去,我後臧兄弟在此。
”葉公知是兄弟叫,正要走出崖,看自己身上尚穿一件龍衣,又驚道:“龍繞在身上來也。
”隻因他到此魂魄已失,五色無主,颠狂個不休,連其弟後臧也認做一個人龍,不肯與他并立同坐,被後臧牢牢扯住。
片晌,葉公之心始定,四肢癱軟,動移不得,負歸府中,卧病不起。
遍國中人都傳言道:葉公半生好龍,那知好的是假,一見了真龍下降,便棄了宮室器皿,驚失了魂魄,空費了雕畫金錢。
其時的人竟拿來做一個話記。
過了數月,葉公之恙始痊。
因歎平日所好甚差,聞知那孔夫子有聖人之德,轉念間便将那好假龍的肚腸改變了務民義的心事,因而擇吉至魯,向孔子問政。
孔子知其為人務名,隻将近悅遠來為對。
葉公言下有悟,不待重問,就此告辭,歸葉邑之中,以實心行實政,而葉邑之民無不蒙其福焉。
有詩為證: 浣慮無塵累,從教播令名。
何須咎既往,猶幸頌神明。
總評:餘觀葉公行誼固高,所失者假龍之一好也。
豈非白璧微瑕,噫亦不足為葉公累也。
又評:古之縣尹似不與今同,而葉公居之可知矣。
然其力能平王孫勝之大亂,以緻荊楚之國安如磐石,且無一芥系懷,而僅僅好龍,亦非甚愚。
若後世驕其所立之功,而奢縱是圖者,可以同日語哉?